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活动,需要观照学生的幸福感。那么,班主任如何在班级建设中强化学生的幸福感呢?
把班级打造成学生适性生长的生态空间,从而让学生获得主观幸福感。
温馨的班级可以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自我成长的土壤,让学生获得建设性的适应,进而在适应中不断融合,如此,每一个个体不但是班级环境与氛围的被动适应者与感受者,更是班级环境与氛围的能动建设者与贡献者。
一是打造宽松的班级环境,让每一名身置其中的学生能释放自我,获得环境上的自我适应;二是营造舒心怡人的氛围,让学生个体与环境之间达成良好的和谐与平衡;三是开展多彩的班级活动,让个体在生生互动、群体共时的活动中获得异质互动、自主适应与彼此融合;四是班级日渐形成的制度、精神文化,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又能成为师生共同的内在心灵准则,进而形成班级文化,成为班级潜隐而稳定的精神认同。
让班级成为师生心灵栖息的家园,从而让学生获得心理幸福感。
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是学生获得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前提。这种归属感的培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一是在生生关系中体验到同伴的友善、帮助、信任与悦纳等,二是在师生关系中感受到平等,并被尊重与关爱等,三是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理解、支持以及宽容以待等。第二,对班级环境的认同。适应班级环境,并成为班级环境与氛围能动的建设者,让自己和他人在不断优化的班级环境中获得心理的适应与认同,并给个体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与体验。第三,自我对班集体的认同。主要是对班级的精神文化,诸如班训、班规、班级舆论及荣誉感等的认同。
由此,班主任要在班级建设中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引导学生调控自我情绪、调适自我心理、悦纳自我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悦纳伙伴,建立良好的生生互动关系,同时,倡导师生平等,让教师积极的自我意识与行为成为学生师源性的积极心理幸福感之源。班主任还要和学生一起营造公平、民主、友善的班级氛围、积极的舆论、正确的价值导向等,使班级获得学生群体的一致认同,进而产生情感依赖,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向心力与凝聚力,让班级成为学生心向之、情系之的精神家园。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让学生在面对压力,应对挑战,身处逆境时,有心理弹性,具备自我心理修复能力。能够承受挫折,走出逆境,这也是獲得心理幸福感的重要保证。
让班级满足学生的多元成长需要,从而让学生获得价值幸福感。
顺性扬长,获得自我成长与价值实现,这是学生价值幸福感的体现。真正的幸福绝不在逸乐之中,而是“最高的善”,这种幸福是通过不断地自我追求和自我超越获得的。班级生活中,应让不同学生个体获得发展与自我实现,体现班级的自我价值效能。一是因班制宜构建多元化的班本课程,满足班级不同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并且班本课程还可以因生不同而有程度的层递与差异,因时有别而有时段的侧重与选择;二是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和求异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多元化发展的可能;三是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班级生活的不同际遇中有彰显自我的机会,进而获得成功体验、自我实现等。
诚然,幸福感并不是表面的快乐或享乐,而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一种心理体验,一种自我完善、实现与超越,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体。我们在重视知识习得的同时,也应观照学生的幸福感,这是班级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主任,德育研究室主任)
把班级打造成学生适性生长的生态空间,从而让学生获得主观幸福感。
温馨的班级可以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自我成长的土壤,让学生获得建设性的适应,进而在适应中不断融合,如此,每一个个体不但是班级环境与氛围的被动适应者与感受者,更是班级环境与氛围的能动建设者与贡献者。
一是打造宽松的班级环境,让每一名身置其中的学生能释放自我,获得环境上的自我适应;二是营造舒心怡人的氛围,让学生个体与环境之间达成良好的和谐与平衡;三是开展多彩的班级活动,让个体在生生互动、群体共时的活动中获得异质互动、自主适应与彼此融合;四是班级日渐形成的制度、精神文化,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又能成为师生共同的内在心灵准则,进而形成班级文化,成为班级潜隐而稳定的精神认同。
让班级成为师生心灵栖息的家园,从而让学生获得心理幸福感。
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是学生获得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前提。这种归属感的培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一是在生生关系中体验到同伴的友善、帮助、信任与悦纳等,二是在师生关系中感受到平等,并被尊重与关爱等,三是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理解、支持以及宽容以待等。第二,对班级环境的认同。适应班级环境,并成为班级环境与氛围能动的建设者,让自己和他人在不断优化的班级环境中获得心理的适应与认同,并给个体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与体验。第三,自我对班集体的认同。主要是对班级的精神文化,诸如班训、班规、班级舆论及荣誉感等的认同。
由此,班主任要在班级建设中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引导学生调控自我情绪、调适自我心理、悦纳自我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悦纳伙伴,建立良好的生生互动关系,同时,倡导师生平等,让教师积极的自我意识与行为成为学生师源性的积极心理幸福感之源。班主任还要和学生一起营造公平、民主、友善的班级氛围、积极的舆论、正确的价值导向等,使班级获得学生群体的一致认同,进而产生情感依赖,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向心力与凝聚力,让班级成为学生心向之、情系之的精神家园。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让学生在面对压力,应对挑战,身处逆境时,有心理弹性,具备自我心理修复能力。能够承受挫折,走出逆境,这也是獲得心理幸福感的重要保证。
让班级满足学生的多元成长需要,从而让学生获得价值幸福感。
顺性扬长,获得自我成长与价值实现,这是学生价值幸福感的体现。真正的幸福绝不在逸乐之中,而是“最高的善”,这种幸福是通过不断地自我追求和自我超越获得的。班级生活中,应让不同学生个体获得发展与自我实现,体现班级的自我价值效能。一是因班制宜构建多元化的班本课程,满足班级不同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并且班本课程还可以因生不同而有程度的层递与差异,因时有别而有时段的侧重与选择;二是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和求异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多元化发展的可能;三是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班级生活的不同际遇中有彰显自我的机会,进而获得成功体验、自我实现等。
诚然,幸福感并不是表面的快乐或享乐,而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一种心理体验,一种自我完善、实现与超越,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体。我们在重视知识习得的同时,也应观照学生的幸福感,这是班级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主任,德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