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调整对象的理论逻辑及其规制调适

来源 :政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fangcu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病防治法的调整对象关涉传染病防治制度的启动和运转,决定了整个传染病防治法的目标实现和功能发挥,须认真对待.根据立法对病种的确认方式,可大致提炼出国家主义防治观和专业主义防治观两种理论类型.国家主义防治观通过法律事前明确而严格地列举传染病病种及其等级,以体现国家权力对紧急状态的谨慎态度和对维护秩序的重视,凸显国家角色;专业主义防治观则通过立法中的传染病定义而将临机判断、确认甚至决策的权力交给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体现对智识的尊重和对科学的追求,以更符合传染病防治本身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凸显专家作用.两种防治类型在理论上各有优劣,评价两者正当与否的标准在于何种类型下做出限制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决定更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而在规范主义价值立场上,这首先需要实现国家主义防治观和与专业主义防治观的平衡.我国现行《传染病防治法》在调整对象上体现出国家优先的中国特色制度优势,尤其具有形式合法性并能获得强大的组织与效率保障,但也存在因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制度性角色不足而带来的应对迟疑等缺陷.因此,我国传染病防治立法在调整对象上应增加专业主义的比重,以实现国家角色与专家作用的互补与协同.
其他文献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人大代表客观上被纳入监察对象范围,形成了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监督和监察机关监察的"监督+监察"体制.一些行为失范的人大代表受到"被责令辞职"等严厉处置,但其调查处置存在法理依据不充分、客体不清晰、权能和程序不协调等问题.对此,应当注重调查处置权能的分际,准确识别调查处置的客体,并实现调查处置权能和程序的协调衔接,既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权威,又有效落实监察全覆盖,促进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
法的体系化是确立经济法学科独立品性,实现经济法科学化的基础,包括形式逻辑和价值范畴的统一性.由卢曼创立、并由托依布纳发展的系统论法学为经济法的体系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新框架.沿着系统论法学的逻辑,"经济政策—经济宪法"是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和法律系统三者间的双层结构耦合,承担衔接各系统间信息沟通和排除激扰的功能.由于我国经济宪法的结构性脱嵌,导致现行经济法体系内部难以将法律系统"合法/非法"的二元符码的规范性要求对各单行法进行有效传导,在体系外部也无法实现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欲实现经济法的体系化,应在形式
能源法中旨在促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容应纳入环境法典.这既是一些国家编纂环境法典的经验,也是实现环境法典宗旨的需要.环境法典纳入的能源法内容应遵循四方面的标准:以环境法典的目的为指引;与低碳路径具有相关性;具有成熟的法律基础;侧重能源资源的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效率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是适应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法律制度,在一些国家制定的环境法典中也多有体现.我国环境法典可依循生态环境法治的内在要求,借鉴典型国家的有益经验,分别在"总则编""污染控制编""自然生态保护编"和"绿色低碳发展编"就此作出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