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藏区工作后,有机会看到了当地一些特别而有趣的手工艺,为那些隐落在民间的手工艺人和他们的手艺打动。2012年初,我做了个寻访甘青地区民间手工艺人的粗略计划,准备利用影像结合文字的方式,在假期寻访那些在我们周围流传的民间手艺。这里的文字记录了部分寻访的所见所感,是为学习笔记。
藏女的腰带
地点:甘南 卓尼 尼巴乡
知道甘南有这种畜毛编制的腰带,是因为一个家在卓尼的一个女学生桑杰草。她爱穿传统的藏服,刚进校时总在腰间系这种手工编制腰带。白羊毛和黑牛毛交错编制,无染色用牛羊毛自然本色,编织缜密而结实,两端长长的尾穗,与藏袍搭配煞是好看。向她询问了腰带的来历,知道它来自卓尼车巴沟,于是决定亲自去看看是什么人的双手编制出这样使用而好看的东西。
在卓尼县车巴沟联系到了桑杰草的父亲,是一位年轻热情的当地人,说汉话我们基本能够听懂,我们说想找能做他女儿系的腰带的地方,他很快明白,然后打了几个电话就联系好了。我们以为会是一个小厂子或者一个家庭作坊,他说没有这样的地方,已经联系好了一个会做的人在等我们,然后赶路。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车在进到尼巴乡不久的乡镇公路边停下来,马路边对面的山脚就是古老的尼巴藏寨。桑杰草的父亲指着不远处马路边站立的一位藏族妇女介绍,我们找的人就是她。
我始终没有问清楚那个年轻的藏女的名字,她几乎听不懂一句汉话。可能是桑杰草的父亲电话里给她说好了,她带了两条已经做好的腰带,还在塑料袋里带了一条没完成的细腰带和几团羊毛,再没有任何工具。在那个午后,我们就这样言语不通地比划着,由桑杰草的父亲充当翻译,在尼巴乡的马路边,在一位普通藏女的双手上,又一次看见民间隐秘流传的手工艺,经历了同样难忘的手工寻访。
藏女为我们展示和讲解了其中一种细腰带的编织过程:先是选毛,在春末夏初的时候,选比较细长的羊毛漂洗干净。然后是捻线,完全就用双手,无需其他工具,搓捻成细毛线,常见的是两股搓捻,也有三股、四股搓捻而成的,只是较为费工时,编织的带子也更厚实好看。最主要的是编织,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只是看到了细腰带编织大概的过程,将捻好的细毛线几根一组,采用一种“人”字形的编制法来回交错编织,形成宽约二指的细毛带。中间可以加入黑牛毛捻成的毛线,编出黑白相间的装饰花纹。编到长约1.2米左右,进行收尾编穗完成,整个过程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这种细腰带是未成年的小女孩系,成年后则是系一种宽约有四指、长1.5米左右的宽腰带,其编织过程更复杂,花纹和装饰也更多。
藏区的毛编织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本地的牦牛毛和藏羊毛绒进行编织。最有名的编织物就是黑牦牛帐篷了,吸热保暖,雨雪不漏,木梁绳橼为世代青藏先民们支撑起遮风避雨温暖的家。然而,牛羊毛的编织工艺和品种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传统牧区日常生活中还有毛褐子、毛席、毛布、毛幕帐等等,形式品种更是涉及衣食住行,毛口袋、褡裢、马鞍垫、毛绳、毛带等,我还见过一种牛羊毛混编而成的碗套,编得严丝密和,皮绳扣系,想象牧人们带着有它套装的木碗、银碗或瓷碗,长途迁徙颠簸转场,一定既干净又方便,还能为奶茶保温。
桑杰草的父亲说这种手工腰带的做法在安多,只有在卓尼地区有,最早怎么流传下来的也无法考究。毫无疑问它是青藏先民的双手在毛编织工艺品种的又一次神奇演化,他们就是这么一代一代,那些无名的藏女,在牧闲的时候不让自己的手闲下来,为生活编织着美。
卓尼木雕
时间:2013年11月
地点:甘南 卓尼 柳林镇 多洛村
卓尼的木雕在甘南已经很有名气,对它的寻访先是两则传说。一则是流传最广的关于禅定寺的故事:坐落在卓尼县城西北约半公里的高台地上的禅定寺,亦称卓尼大寺,距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是安多藏区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改宗格鲁前安多规模最大的名寺。该寺在建立之初便与木雕结下不解之缘。相传金末元初,萨迦派法王八思巴在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时,见此地祥云环绕,苍松翠柏,俯临洮水,是弘扬佛法的灵光胜地,遂命随员弟子在此建筑经堂,广收僧徒,宣扬佛法。奠基之初,萨迦法王献赠一尊稀有蛇心檀木雕刻而成的释迦站像作为纪念,世代相传。
另一则是卓尼版《大藏经》的故事:明中期卓尼寺改宗格鲁派,清康熙年间,卓尼第11代土司杨汝松资银3万余两,历时数十年,集当时各版《大藏经》之大成,刻版印制了著名的卓尼版《大藏经》之《甘珠尔》和《丹珠尔》。据说杨土司精选300余民刻字匠人雕刻经版,200多人从离禅定寺50华里的大峪沟伐木、选料、加工木板,50名僧侣专职承担印刷。卓尼版《大藏经》凝聚了众多民间僧俗匠工的智慧和劳动,做工精细,程序严谨,刻板设计精美,印刷清晰,极少讹误,受到宗教界及学者的极高评价。20世纪20年代末,马仲英起事,焚毁禅定寺,《大藏经》印版化为灰烬,仅存版本留世,世人叹吁惋惜的同时,卓尼木雕的身影在历史与传说中更显扑朔迷离。
禅定寺木雕师安玛尼兄弟的寻访为我们了解卓尼的木雕开了一扇窗。听说安玛尼自幼在禅定寺出家住在寺院,我们在一个飘雪的早上到禅定寺寻访,但是不巧他出门去了哥哥安拉目九家。随后我们在路人的指引下,在多洛村找到了安拉目九的家。安玛尼很健谈,汉话水平也很好,他的手脚在小时候因病落下残疾,却不影响他刻出精美木雕作品。我们在介绍了自己后,安玛尼很高兴地说我们是同行,可以多聊聊。于是我们就在他用竹胶板搭的简易工作台前,聊了一个上午。
安玛尼拿了两件未雕刻完的小型佛像给我们看,刀法质朴,造型严格遵守藏传佛教造像法度,却又保持着手工雕刻的独特韵味。雕刻所用的工具只有七八件,一个小木盒便全部收纳。雕刻佛像所用木料是一种产自甘南迭部山林的稀有檀木,木质细密,微微泛红,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制作的步骤一般是:先是选料,再根据料的尺寸质地确定造像;或先有造像的原型再下料;然后拿铅笔大概勾个外形,就直接开始雕刻;有时间就雕、就刻,没有严格的程序和计划。安玛尼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很有意味:“我们看到的木雕佛像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里面看不到的东西。”这种表达像是一则禅宗公案,就像他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一样,令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民间老木刻师和他的手艺如传说般神秘。
原来无论木雕佛像大或小,在它背部或底部都暗藏有可以开卸的机关,佛像雕刻好后要通过它“装藏”——将印制好的关于本尊佛像的经卷,经过复杂的宗教仪轨装入佛像内。这一步进行完,佛像才算真正完成。然后我们看到了安玛尼在30年前雕刻的印经板,用料是产自当地的红桦木,板面平整,依然可以印刷。
整版纹样、造型、文字疏密有致;刀法朴拙而力道十足;阳刻线条遒劲流畅;藏文字体庄重饱满,宛若天成。也许这些散落民间的被雕刻过的木头,多少可以窥见传说中卓尼版《大藏经》的一个版角;或者那尊蛇心檀木释迦立像的恍惚侧影。
这里描述它们的风格或雕刻工艺都已经显得浅薄,因为我无法讲述支撑一个民间雕刻匠工手艺背后的信仰。告别的时候,老人坚持送我们到门口,他依拐站立在雪地一再挥手。我们约定在明年开春再来看他,用我们笨拙的手法记录下他的谈话和手艺。
结语
每个民间匠工的日常生活和手艺都有一个特别的路径,在抓取其中千差万别的一点前凝视,我会感到一些失落和遗憾;我会为设计的无力和个人的无能感到难过。在这片被称为最近的雪域高原,蕴藏着如此多的美好工艺,每一回寻访都是一次身体与思想的磨砺,观察他们手艺的同时,更想了解这些人,他们如何学艺?如何用手艺养活家人?如何经历荣光又悄然消失?他们如何应对已经涌入的、成批制造的低廉替代品?
我是认同设计的社会能量这种说法的,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因为设计的介入而更丰富有趣,一群人的生活逐渐随之发生改变,也许一个社区或者更大区域的面貌会发生变化。然而,那发生在别处,那是他人的另一种日常生活。在这被称作最近的雪域高原,有些东西却很远。潮流在别处一番番华丽演绎,在这里如同大山,任四季变换,却纹丝不动。这里不想讲诸如“让设计点亮民艺”、“设计为人民服务”、“民族工艺,让世界看见”这类高尚的表述,因为我们如这些民间匠工一样卑微。
我想借山姆-莫依德斯的影片《American Beauty》结尾的一段话表达这种情感。
藏女的腰带
地点:甘南 卓尼 尼巴乡
知道甘南有这种畜毛编制的腰带,是因为一个家在卓尼的一个女学生桑杰草。她爱穿传统的藏服,刚进校时总在腰间系这种手工编制腰带。白羊毛和黑牛毛交错编制,无染色用牛羊毛自然本色,编织缜密而结实,两端长长的尾穗,与藏袍搭配煞是好看。向她询问了腰带的来历,知道它来自卓尼车巴沟,于是决定亲自去看看是什么人的双手编制出这样使用而好看的东西。
在卓尼县车巴沟联系到了桑杰草的父亲,是一位年轻热情的当地人,说汉话我们基本能够听懂,我们说想找能做他女儿系的腰带的地方,他很快明白,然后打了几个电话就联系好了。我们以为会是一个小厂子或者一个家庭作坊,他说没有这样的地方,已经联系好了一个会做的人在等我们,然后赶路。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车在进到尼巴乡不久的乡镇公路边停下来,马路边对面的山脚就是古老的尼巴藏寨。桑杰草的父亲指着不远处马路边站立的一位藏族妇女介绍,我们找的人就是她。
我始终没有问清楚那个年轻的藏女的名字,她几乎听不懂一句汉话。可能是桑杰草的父亲电话里给她说好了,她带了两条已经做好的腰带,还在塑料袋里带了一条没完成的细腰带和几团羊毛,再没有任何工具。在那个午后,我们就这样言语不通地比划着,由桑杰草的父亲充当翻译,在尼巴乡的马路边,在一位普通藏女的双手上,又一次看见民间隐秘流传的手工艺,经历了同样难忘的手工寻访。
藏女为我们展示和讲解了其中一种细腰带的编织过程:先是选毛,在春末夏初的时候,选比较细长的羊毛漂洗干净。然后是捻线,完全就用双手,无需其他工具,搓捻成细毛线,常见的是两股搓捻,也有三股、四股搓捻而成的,只是较为费工时,编织的带子也更厚实好看。最主要的是编织,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只是看到了细腰带编织大概的过程,将捻好的细毛线几根一组,采用一种“人”字形的编制法来回交错编织,形成宽约二指的细毛带。中间可以加入黑牛毛捻成的毛线,编出黑白相间的装饰花纹。编到长约1.2米左右,进行收尾编穗完成,整个过程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这种细腰带是未成年的小女孩系,成年后则是系一种宽约有四指、长1.5米左右的宽腰带,其编织过程更复杂,花纹和装饰也更多。
藏区的毛编织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本地的牦牛毛和藏羊毛绒进行编织。最有名的编织物就是黑牦牛帐篷了,吸热保暖,雨雪不漏,木梁绳橼为世代青藏先民们支撑起遮风避雨温暖的家。然而,牛羊毛的编织工艺和品种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传统牧区日常生活中还有毛褐子、毛席、毛布、毛幕帐等等,形式品种更是涉及衣食住行,毛口袋、褡裢、马鞍垫、毛绳、毛带等,我还见过一种牛羊毛混编而成的碗套,编得严丝密和,皮绳扣系,想象牧人们带着有它套装的木碗、银碗或瓷碗,长途迁徙颠簸转场,一定既干净又方便,还能为奶茶保温。
桑杰草的父亲说这种手工腰带的做法在安多,只有在卓尼地区有,最早怎么流传下来的也无法考究。毫无疑问它是青藏先民的双手在毛编织工艺品种的又一次神奇演化,他们就是这么一代一代,那些无名的藏女,在牧闲的时候不让自己的手闲下来,为生活编织着美。
卓尼木雕
时间:2013年11月
地点:甘南 卓尼 柳林镇 多洛村
卓尼的木雕在甘南已经很有名气,对它的寻访先是两则传说。一则是流传最广的关于禅定寺的故事:坐落在卓尼县城西北约半公里的高台地上的禅定寺,亦称卓尼大寺,距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是安多藏区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改宗格鲁前安多规模最大的名寺。该寺在建立之初便与木雕结下不解之缘。相传金末元初,萨迦派法王八思巴在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时,见此地祥云环绕,苍松翠柏,俯临洮水,是弘扬佛法的灵光胜地,遂命随员弟子在此建筑经堂,广收僧徒,宣扬佛法。奠基之初,萨迦法王献赠一尊稀有蛇心檀木雕刻而成的释迦站像作为纪念,世代相传。
另一则是卓尼版《大藏经》的故事:明中期卓尼寺改宗格鲁派,清康熙年间,卓尼第11代土司杨汝松资银3万余两,历时数十年,集当时各版《大藏经》之大成,刻版印制了著名的卓尼版《大藏经》之《甘珠尔》和《丹珠尔》。据说杨土司精选300余民刻字匠人雕刻经版,200多人从离禅定寺50华里的大峪沟伐木、选料、加工木板,50名僧侣专职承担印刷。卓尼版《大藏经》凝聚了众多民间僧俗匠工的智慧和劳动,做工精细,程序严谨,刻板设计精美,印刷清晰,极少讹误,受到宗教界及学者的极高评价。20世纪20年代末,马仲英起事,焚毁禅定寺,《大藏经》印版化为灰烬,仅存版本留世,世人叹吁惋惜的同时,卓尼木雕的身影在历史与传说中更显扑朔迷离。
禅定寺木雕师安玛尼兄弟的寻访为我们了解卓尼的木雕开了一扇窗。听说安玛尼自幼在禅定寺出家住在寺院,我们在一个飘雪的早上到禅定寺寻访,但是不巧他出门去了哥哥安拉目九家。随后我们在路人的指引下,在多洛村找到了安拉目九的家。安玛尼很健谈,汉话水平也很好,他的手脚在小时候因病落下残疾,却不影响他刻出精美木雕作品。我们在介绍了自己后,安玛尼很高兴地说我们是同行,可以多聊聊。于是我们就在他用竹胶板搭的简易工作台前,聊了一个上午。
安玛尼拿了两件未雕刻完的小型佛像给我们看,刀法质朴,造型严格遵守藏传佛教造像法度,却又保持着手工雕刻的独特韵味。雕刻所用的工具只有七八件,一个小木盒便全部收纳。雕刻佛像所用木料是一种产自甘南迭部山林的稀有檀木,木质细密,微微泛红,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制作的步骤一般是:先是选料,再根据料的尺寸质地确定造像;或先有造像的原型再下料;然后拿铅笔大概勾个外形,就直接开始雕刻;有时间就雕、就刻,没有严格的程序和计划。安玛尼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很有意味:“我们看到的木雕佛像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里面看不到的东西。”这种表达像是一则禅宗公案,就像他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一样,令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民间老木刻师和他的手艺如传说般神秘。
原来无论木雕佛像大或小,在它背部或底部都暗藏有可以开卸的机关,佛像雕刻好后要通过它“装藏”——将印制好的关于本尊佛像的经卷,经过复杂的宗教仪轨装入佛像内。这一步进行完,佛像才算真正完成。然后我们看到了安玛尼在30年前雕刻的印经板,用料是产自当地的红桦木,板面平整,依然可以印刷。
整版纹样、造型、文字疏密有致;刀法朴拙而力道十足;阳刻线条遒劲流畅;藏文字体庄重饱满,宛若天成。也许这些散落民间的被雕刻过的木头,多少可以窥见传说中卓尼版《大藏经》的一个版角;或者那尊蛇心檀木释迦立像的恍惚侧影。
这里描述它们的风格或雕刻工艺都已经显得浅薄,因为我无法讲述支撑一个民间雕刻匠工手艺背后的信仰。告别的时候,老人坚持送我们到门口,他依拐站立在雪地一再挥手。我们约定在明年开春再来看他,用我们笨拙的手法记录下他的谈话和手艺。
结语
每个民间匠工的日常生活和手艺都有一个特别的路径,在抓取其中千差万别的一点前凝视,我会感到一些失落和遗憾;我会为设计的无力和个人的无能感到难过。在这片被称为最近的雪域高原,蕴藏着如此多的美好工艺,每一回寻访都是一次身体与思想的磨砺,观察他们手艺的同时,更想了解这些人,他们如何学艺?如何用手艺养活家人?如何经历荣光又悄然消失?他们如何应对已经涌入的、成批制造的低廉替代品?
我是认同设计的社会能量这种说法的,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因为设计的介入而更丰富有趣,一群人的生活逐渐随之发生改变,也许一个社区或者更大区域的面貌会发生变化。然而,那发生在别处,那是他人的另一种日常生活。在这被称作最近的雪域高原,有些东西却很远。潮流在别处一番番华丽演绎,在这里如同大山,任四季变换,却纹丝不动。这里不想讲诸如“让设计点亮民艺”、“设计为人民服务”、“民族工艺,让世界看见”这类高尚的表述,因为我们如这些民间匠工一样卑微。
我想借山姆-莫依德斯的影片《American Beauty》结尾的一段话表达这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