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女性坚守的平淡生活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im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许鞍华作为女性电影导演,在其电影中也更多的关注女性,关注生活中的平淡细节。始终坚持小众文艺电影的创作方向。本文选择她四部比较有代表性的电影来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多数关注小人物的普通生活的特点,及电影中对于传统女性角色的细腻刻画。
  关键词:许鞍华;女性;真诚;生活化
  一、从清水百合到娇艳玫瑰:女性导演创作的优势
  当代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女性电影导演,创作的特点大多都集中在表达女性的情感生活,关注当下女性的生存环境,与她们如何应对生活的压力。比如许鞍华的《桃姐》、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马俪文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李玉的《观音山》等。同时这些电影也都是走小众文艺电影的道路,并不刻意追求商业价值,而是完全的意在表达导演的情感态度。
  她们的坚守与关注,……顽强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1]。
  《我们天上见》就是讲述了一个女孩子与姥爷之间的故事。姥爷与外孙女,是再普通不过的人物关系。影片所讲述的故事也很简单质朴。但是在这其中却展现了动人的亲情,充满诚意。不管是对于老人还是女孩儿的人物塑造都简单朴实,也并不刻意煽情。充分体现了女性导演在拍摄中擅于把握人物最细腻的真情实感的特点。真实的表达了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感动。
  马俪文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也是选用了最为常见的人物关系,一对母女。也回避了极其剧烈的矛盾重提。只是讲述在得了重病的母亲和担忧母亲的女儿之间也因为彼此的关心而产生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也透过她们折射出每个普通家庭生活所面临的问题。即使是在最为亲密的亲人之间,也面临很多无法言说的压力。
  这些电影大多都是小成本制作,并没有太多的票房回报。但在市场和票房的压力的下,一些改变必然会发生。
  2000年以来,……向市场广大的内地票房展开了猛烈攻势。[2]
  比如新生代女导演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一个小白领的职场奋斗史,这其中自然穿插着吸引人眼球的爱情线。而且由于这部影片在最初就瞄准了年轻人这一群体,并且选择了吸引这个年龄段观众的奋斗加上爱情的题材。所以这部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过亿的票房,远高于她的处女作《我和爸爸》。还有金依萌导演的《非常完美》,这部爱情轻喜剧也同样收获了过亿票房。而一向擅长温情路线的马俪文导演却在转型中遇到了问题,她导演的电影《桃花运》,即使是邀请到著名的影星葛优的加盟,希望能向高票房发起冲击,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其实在这些女性电影电影导演在商业转型的过程中,她们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也不再是传统的形象,而是更果敢辛辣。她们的关注点也更多放在年轻女性面对职场压力还有爱情选择,以此来吸引走进电影院的年轻群体。但不管是面对成功转型的榜样亦或是失败的案例,仍有女性导演在商业片席卷而来的浪潮之下坚持自己的态度和精神。而香港女导演许鞍华则是这坚守中最明显而独特的那一个。
  二、温润如水柔中带刚:许鞍华镜头下的传统女性
  在许鞍华的镜头下,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她一直有着独特的偏爱。可能因为导演本身的生活经历,阅人无数。自然对自己镜头下所刻画的形象有着细腻敏锐的视角。在她的镜头下我们能看到传统女性身上的美好特质也能看到那些坚强背后隐藏起的柔软。
  (一)《女人四十》:温柔的女强人
  这部电影中的女主人公阿娥其实是很多现代的职业女性的缩影,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面对来自多方的问题和压力。但是在影片中,阿娥却并没有在家庭和事业的两面夹击下产生动摇。她仍然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即使是在公公患上老年痴呆症需要人照顾,老公希望她能辞职在家时她也很坚定的说“上班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她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后来出现的一个竞争者影响了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仍然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分,用自己的认真坚持最终还是赢回了老板的认可;家中患病的公公就只记得她这个儿媳妇了,她也不顾上班的疲惫耐心照顾。这一切都体现着阿娥在家庭和是事业中的地位,她始终是那个承担者。她是母亲,是妻子,是儿媳妇,还是一个在职场中打拼的女性。所有的角色她都力图做到最好。
  在影片的后半段,她还是为了照顾公公而选择辞职。只是这一次,她是自愿的回归家庭。是出于对家庭和老人的关心。因此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屈服,而是传统女性身上那种无法被隐藏的母性光辉和善良。当然她也曾经感到巨大的压力而在天台痛哭来发泄,可就是因为这样才更为真实的展现了一个中年女人面对生活重担的正常反应。
  《女人四十》无论是从叙事上对苦难的柔化稀释,……从而让观众能够同导演一起对这样一种甘于奉献、坚韧不拔的东方传统女性美德予以肯定和褒扬。[3]
  (二)《桃姐》:亦母亦友的寬厚女仆
  许鞍华导演一直擅长拍摄取材于香港并直接描写港人生活的电影。《桃姐》甚至是改编于真实的人和故事。根据数据表示,《桃姐》是香港电影在内地非商业片电影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所以桃姐这个人物的塑造应该是非常成功的,才会引得内地观众愿意走入电影院。不同于大部分的亲情类电影,桃姐和罗杰是主仆的关系而非母子。在一开始的场景里就能看出这种明确的人物关系,端汤递水照顾周全。罗杰并不客套,接受桃姐的所有服务都理所当然;同时这个女仆对于自己从小看顾到大的小少爷也早就有了母亲一般的疼爱在其中,总是为罗杰亮着一盏灯等他回家。所以,这之后当桃姐生病,罗杰尽心尽力的照顾她。她早已融入了这个家庭。
  桃姐十分明白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当得知自己生病之后,坚持一定要去养老院,而且是要用自己的钱,拒绝罗杰为她支付费用。虽然是做了这户人家大半辈子的仆人,但桃姐自尊自爱,也并不以自己对于罗杰的照顾来强迫罗杰。她对这些关系始终拿捏到位。这位老人即使在进入老人院之后所表现出的也是一种淡定从容的大家风度。爱干净又努力的自立不麻烦他人。走到最后,面对死亡也是豁达从容。不管是活着的时候还是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刻,桃姐都不给人增添一丝负担。她的一生就几乎可以称之为一个传统女性的生活范本。许鞍华导演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全都借由桃姐说了出来,不管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还是桃姐这个人物的塑造,都表达了许鞍华对于女性的尊重和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敬畏和思考。许鞍华曾在采访中谈到:“因为我也老了,65岁,单身,是即将孤零零老去的女人,桃姐经历了我内心所有的恐惧。”   (三)《天水围的日与夜》:顽强乐观的单身母亲
  这部电影中女主角的贵姐,由于年少丧父,所以必须在十四岁就出来打工供养两个弟弟读书。到了青年又失去了丈夫必须独自抚养儿子,而且贵姐的工作也只是在超市打工,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女人,这样的人生经历,观众也必然以为导演要描述这女人一生悲苦的命运。可是许鞍华却并没有选择这样的视角。影片中的贵姐生活知足而乐观。片中有一段对话是贵姐在医院看望母亲,婆婆说:“做人真的好难啊!”贵姐却回答说:“有多难呀?”就是这简短的对话,就能看到这个普通的女人在走过大半辈子的辛苦之后,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乐观的态度。
  许鞍华所要表达给我们的女性不仅仅是……了她们的承担力及领导力。[4]
  (四)《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尝试改变命运的悲情姨妈
  姨妈是一个生活在这个大城市边缘的人物,她努力的想融入这个绚丽繁华的大都市,但却一再的受到阻挠。她不同于前三个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姨妈是想从那种平淡无味的生活中挣脱出来的典型代表。她不惜打破传统,摆脱家庭的束缚,在这个都市苦苦奋斗挣扎,忍受孤独和清贫以为终有一天能过上高贵优雅的生活。我们在这部电影中能清楚的看到姨妈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却又因为自己的轻信而被一个男人骗走了几乎一生的积蓄。可在她遭遇这些打击之后,她还是选择了回归家庭。虽然这个回归有太多的不甘心和无可奈何。回到鞍山老家的她已经选择了向生活低头。可是在许鞍华的镜头里,那个在上海风风火火的姨妈仍然是具有很强烈的自主意识,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去追求上进,希望通自己的努力能改变命运,即使最后的结局悲情。
  在这四部电影中,许鞍华都塑造了这样的一种女性形象,她们都已经不再是年轻的少女,而是经历了半生的风霜。可是面临各种社会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她们表现出了丝毫不亚于男性的承担和坚强。《女人四十》中的阿娥不管在哪一方面都不逃避自己的责任,反而努力做到让自己周围的人都满意;《天水围的日与夜》中,贵姐始终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在过生活,并不埋怨生活中的苦难,而是接受命运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当然我们也能看到,除了这些正面的女性形象,许鞍华还塑造了不愿意照顾公公推卸责任的二嫂,还有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孤独阿婆。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的存在,更反衬了我们文中所写到的这类女性的存在,使得她们更加突出。
  三、电影之于女性
  在许鞍华的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导演对于女性的关怀与尊重。也许是因为作为女性导演的独特优势,还有许鞍华个人的生活经历,在她的电影里我们总能看到我们普通人真实的生活,感受到她对于呈现生活的真诚。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能发现许鞍华对于中老年女性这一群体的关注。《桃姐》是一个最为特殊的例子,因为在那个家庭里即使所有人都已经把她当做亲人,但桃姐仍然是一个一生都没有组成家庭的孤单的老人。生病的她虽然坚强豁达,可我们仍然能感觉到桃姐内心也有着对于生命走向死亡的些许迷茫和恐惧。可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沉重,许鞍华才选择了用更和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许鞍华反映中老年女性的电影生活感十足,……给人乐观、积极的观影体验。[5]
  许鞍华的电影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创作态度,面对商业电影的冲击,她并没有一味的回避,而是选择了一种平衡。她始终不改变自己对于小人物的普通生活的关心。但又并不选择痛苦的视角,而是尽量呈现一种温暖体验。《女人四十》里阿娥在家庭和工作中努力平衡,虽然辛苦,但仍有很多温馨的情节,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温暖。比如公公送给阿娥的花,和阿娥聊天。都让人笑中带泪;《天水围的日与夜》更是一种生活画面的缓缓流淌,一日三餐,工作生活。将生活中似乎被我们忽略甚至是遗忘的寻常温情呈现于荧屏。许鞍华镜头下的女性坚强而有担当,却有充满着女性的柔美。
  在电影世界中,……娓娓道来。[6]
  在现在这样一个功利的社会中,票房似乎是验证一个导演是否成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难得有许鞍华这样的导演在坚守自己的电影世界。其实她的坚守早就已经换来了观众的认可,即使没有太多的过亿票房來证明她的成功,但是仍有很多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去感受她带来的朴素而真诚的情感传递。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导演也开始在电影中去关注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压力。香港青年女导演刘韵文的《过界男女》就是这样一部优秀作品。身处上流社会的阔太与司机,其实各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从点滴的生活中就能看到导演对于人性的追问甚至能看到不同文化的碰撞。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这样优秀的女导演。希望许鞍华的电影一直能带给观众简单的感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能从她的电影中感受到柔软的关怀与温情。
  参考文献:
  [1]张会军《影像中的感性情感——女性电影导演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2012:5.
  [2]周轩《华语女性电影导演的影坛探索之路》《理论观察》理论观察杂志社,2013:63.
  [3]姜山《<女人四十>——许鞍华写实笔触下中年港女的解惑之旅》《电影评介》电影评介杂志社,2012:48.
  [4]翟映华《许鞍华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女性主体意识——<女人四十>及<天水围的日与夜>为例》《文学教育》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26
  [5]景银辉《许鞍华导演“中老年女性”题材电影论》《电影新作》电影新作杂志社,2013:28.
  [6]孙琳琳《环球人物》环球人物杂志社,2012:80.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校的育人体系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且,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问题是全社会的关注焦点。但是,在运行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像缺乏学业支持、宣传力度不够、专家指导方面不专业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视角,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关键词:创新创业;激励;问题;对策  在创业的所有人群之中,大学生
期刊
摘要:幽默的可译与不可译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幽默翻译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但只要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译者便能最大限度的在不同语言之间构建桥梁,使读者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本文将从幽默的文化背景出发,以《认真点儿,我开玩笑呢!》一书为蓝本,对幽默的翻译方法进行粗略分析。  关键词:幽默翻译;翻译方法  幽默一词常用来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在文学作品中,幽默屡见不鲜。而在翻译界,对幽默翻译的研究可
期刊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研究古代民俗最可靠的原始性文献之一,本文以《诗经》中女性服饰作为切入点,以此来了解人们的生活习俗与审美观念,并对周代社会女性的等级构架做一分析,以此窥见周代渐趋完善的礼制规范及等级制度构架。  关键词:《诗经》;女性;服饰;等级  《白虎通义》:“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绤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加注释)身份之尊卑会详尽地体现在服饰方面,而其区别主要通
期刊
摘要: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描写了黑人女性西丽为代表的女性长期受到以白人为中心男权主义的压迫,在姐妹情谊的帮助下奋起反抗,自我觉醒,最后成为一个妇女主义者,从而赢得家庭和社会方面的经济与人格的独立,找回了爱与自我成长的过程。西丽正是沃克给广大受压迫的妇女提供的一个妇女主义榜样。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成长关键取决于女性本身,只要她们自己勇于奋起斗争,才能真正实现解放。  关键词:压抑与反抗;妇女主
期刊
像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西方文论家曾说:“一件虚构的事能表达普遍的真理。”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凝结成的《红楼梦》刻画了封建末世贵族阶级的人生悲剧,取材自元稹《莺莺传》的传奇《西厢记》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悲剧结局,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期许。  司马长风先生曾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说,《围城》“地地道道是一部爱情小说”,虽然
期刊
摘要:《钱神论》是西晋元康后期鲁褒在社会腐朽,纲纪大坏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在赋中,作者对当时腐朽社会的从各个方面揭示了金钱的起源和特点,金钱的重要作用,以及金钱那巨大的力量。借以对当时以金钱为尊的社会风气给以揭露和批判。  关键词:鲁褒;金钱;社会;《钱神论》  鲁褒,是西晋时期的隐士,《晋书·鲁褒传》记载曰:“鲁褒,字元道,南阳人也。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
期刊
摘要:《浮士德》是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创作的一部诗剧,以主人公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讲述一个资产阶级因对现实的不满而不断追求的过程。该部诗剧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碰撞的结果,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  关键词:浮士德;梅菲斯特;玛格丽特;悲剧  一、总体介绍  歌德的《浮士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但丁的《神曲》和《荷马史诗》在世界文学史上被称作欧洲的“四
期刊
摘要:薇拉·凯瑟(Willa Cather 1873—1947)的众多作品都备受关注,如《我的安东妮亚》,人关注作品的拓荒主题、生态主题,和文化冲突、女性主题或是女性生态主义等,但是从成长小说视角来研究这部作品的并不多。本文将从成长小说的视角来研读该作品。  关键词:成长;引路人;同行者;爱情和婚姻  成长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文学界中一个重要而且经常想要表达的主题。成长小说关注的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中女主人公悦子作为一名母亲在面对丧子之痛时的沉默,认为悦子的沉默是因对母亲身份的焦虑和所受历史创伤的难以言表。  关键词:丧子之痛;沉默;身份焦虑;历史创伤  石黑一雄的处女作《远山淡影》(1982)讲述了主人公悦子在移居英国多年后在次女妮基来访的五日里断断续续回忆起自己早年在日本长崎的生活以及当时的朋友佐知子和她孩子的故事。大女儿敬子的自杀给悦子带来了挥之不去
期刊
摘要:新世纪以来,商业化的繁荣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兴起,逐渐衍生成当代社会以新媒体为主导的视觉文化。在作家们纷纷考虑如何能与影视环境接轨,刘震云作为“触电”比较早的作家,其作品被搬上荧幕并获得强烈的反响。本文主要分析刘震云影视化小说具有的特征,可以看出刘震云是如何进行自己独特的小说创作的。  关键词:刘震云;影视化;影视技巧  一、叙事的视听化——小说的画面感  叙事性是小说的基本要素,电影同小说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