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发展课程改革机制探析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而区域性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区域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构建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彰显区域发展特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与创新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作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从系统与模块两方面对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机制进行了探究。
  一、顶层设计优质轻负特色发展的
  区域课程改革系统
  越秀区从外层、宏观、中观、微观四个层面对区域基础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在外层系统层,实施区域基础教育基础支持建设。越秀区以行政助推的形式,把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贯穿于全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推动全区基础教育“优质轻负特色发展”。
  在宏观系统层,首先推动“大学—政府—学校”协调创新管理机制建设,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帮助区域规划课程进行改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区域课程改革机制,学校设计校本课程体系。其次,教育行政部门搭载教育信息技术平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全区基础教育高位均衡水平,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制度建设,加强教育领导力建设,落实责任,保障经费。最后,大力培育“优质轻负特色发展”示范学校,并对先进典型学校进行表彰与奖励,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引领作用。
  在中观系统层,首先加大学校文化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由注重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向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转移,扭转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的倾向。其次,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在研学校进行文化指标体系的建设,对全区中小学文化建设进行评估。最后,创新家庭、社区、学校教育联动机制,借助微信群、家校通,构建家庭、社区、学校智慧互动平台,由家庭、社区、学校共同参与制定“减负”承诺制度。
  在微观系统层,首先优化课程模块结构,严格控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建构“以学生快乐、健康、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基特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创新课堂文化,构建“生命” “高效”等多种优质轻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个性化、差异化、自主化发展的生本教育教学方式;同时,借助班级道德氛围量表,营造公正取向、关怀取向、纪律取向相结合的班级道德氛围。最后,强化“教科培三能统合”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名班主任培养计划、名校长培养计划、教育家培养计划,以教育科研引领专业成长。
  二、搭建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管理模塊
  越秀区从教育领导力建设、教育机制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重点项目组织体系方面进行课程改革管理。
  在教育领导力建设方面,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三层行政组织体系:一是教育局—主管科室—学校,二是集团中心校—项目学校,三是项目学校—课题组—课题成员。构建全学段、整体化课程改革推进体系,全面覆盖学前学段、小学学段、初中学段、高中学段等学校。
  在教育机制创新方面,完善学区联动组织,健全学区管理制度,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全区按照相对就近、名校集团统一、数量相对均衡的原则划分学区,实施学区教师配置、课程计划、教学进度等教育教学联动管理机制。建立学区联动机制,实施学区内学生走课机制、教师流动任教机制、管理干部交叉任职的研究,开展联片教研、校际会课等活动。搭建校际交流交互平台,以优质资源校为中心,推进学校联盟建设,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实现运动场、信息技术设备等硬件资源共享。实施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携手工程”,让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进行管理援助、教学援助、科研援助。
  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实施区域整体规划,构建区域一体化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创新教师培训形式,开发“教科培三能统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组织星级教师评选活动,扩大教师发展空间,改进教师流动的方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共同开展教育课程资源的改革。
  在重点项目组织体系方面,联合高校—行政部门—中小学三方力量,构建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引领、行政推动、学校共建的协调创新模式,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区域层面的校本课程建设计划,健全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以学生、学科、社会为基点实施课程开发,形成大学—政府—学校合作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探索学校发展领域的“特色学校创建”模式,设立特色学校创建专项经费,支持学校开展特色活动,开发特色项目,建设特色课程,建立同类特色学校协作研讨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检举和问责制度,推行“减负”承诺制度,把“减负”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三、搭建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块
  越秀区从生本教育创新实践、创新教育创新实践、统合式教育创新实践、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四方面着力进行课程改革实践。
  在生本教育创新实践方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以学为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课堂,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检测反思和多元评价为基本架构,引入“基本元素 变动元素”的组合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文化内涵,以学生为中心,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民主课堂、快乐课堂等,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和课业负担。创新课程内容体系,依据“基本课程 特色课程”的合理比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
  在创新教育创新实践方面,进行创新教育课程改革,全区中小学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探索中小学衔接的STEAM课程体系。充分利用越秀区的科技产业资源,积极开发具有鲜明越秀文化特色的创新教育地方课程。加快建设创新教育特色学校与创新教育特色项目,给学生搭建创新教育基地和创新成果展示平台,帮助学生申请优秀创意发明专利,促进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在中小学设立创客工作室、创新教育实验中心、创新体验中心,举办“院士进校园”等活动。建立创新英才选拔机制,实施创新英才培养工程和“少年科学家”项目,选拔一批学科优势突出、科学天赋超常、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建设校外创新教育基地,建立开放式教研团队,加快创新教育师资培育。   在统合式教育创新实践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统合式分区教学实验,建立指导学习区、自主学习区等,实施“差异”化教学。以网絡平台为载体,建设统合式学习资源,推动全区学生进行移动设备学习,促进教师开展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的纵向备课和同一年级不同学科的横向备课。以自主学习为导向,实施统合式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方面,实施教育云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统一规划全区教育网,加强教育宽带网的建设和管理。实施教育信息网核心设备支撑工程,推进 “智慧教育”建设,配备万兆级核心交换机,实现全区教育网的连接速度为1000M。实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层次融合工程,构建智慧互动课堂,探索新型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模式与方法,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统一数字校园软件平台,统一学校基础数据库,实现教务教学管理、学生学籍班务管理等学校各项管理的信息化,推进 “智慧校园”的建设。实施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工程,依托教育云服务中心,以教育宽带网为纽带,实现全区范围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服务体系。
  四、搭建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群模块
  越秀区从家校共育创新实践、学在越秀文化营建、终身学习集群孵化三方面着力进行课程改革的社群建设。
  在家校共育创新实践方面,建立家长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制度与日常管理制度的听证制度和参与制,实现开放办学。设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站,完善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联动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多元整合家长教育资源制度,利用家长专业资源,整合家长社会资源,强化家校共育网络,有效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建设基于互联网络与移动网络的家校互联系统,通过变革家长会实现家长学校办学常态化,引领广大家长承担应有的教育责任和义务。
  在学在越秀文化营建方面,优化校园周边社区人文环境,加强校园周边地区治安巡逻,严格整顿房屋出租、娱乐场所等,借助各种形式宣传区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学校周边社区的文化资源,兴建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与考察。根据全区的历史事件、、建设新貌等,让学校开办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推进课程资源开发向特色、多样化发展。
  在终身学习集群孵化方面,构建灵活多样的终身学习体系和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开展学习型城区建设活动,通过信息技术搭建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平台、市民学习虚拟社区等数字化学习平台。创建终身学习型组织,分类别、分层次、分群体地提供团体性学习服务,提升全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品质,更新全区居民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想。
  在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中,通过创新课程改革机制,搭建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模块,形成了一批特色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快乐、健康、自由、全面成长,促进了教师教科培三种能力的提升,促进了越秀区基础教育继续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和“南方教育高地窗口”。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一中积极实践与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提出与实施了“强师优课”“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与措施。下面,就此谈谈学校相关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一、打造高效课堂之缘起——时代发展的要求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而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
[摘 要]在现行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对数学学科的德育效果没有具体的考评指标,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数学的工具性,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弱化了数学的德育功能。其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蕴含着德育的要素,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育人的慧眼,要善于挖掘德育素材,把握住教育时机,在“授业”之外,精于“传道”。  [关键词]数学文化;国情教育;思想品质;学习习惯;美育功能  “立德树人”在十八
为顺应时代发展,广东省委发出了“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倡导,提出“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让广东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办学目标。鉴于此,广州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开展高中特色学校评选活动,鼓励学校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提升文化品味,力求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开啟了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课程之路。经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广州模式”的特色课程。  一、以教育行政为主导,倡导全面参与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是伴随着特色学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南路小学以通草画(用水彩颜料在通草片上画的画,诞生于19世纪初的广州)传承的融合创新为研究项目,深入挖掘社区资源,拓展丰富的广府文化教育,构建特色课程,打造“粤彩教育”品牌,使师生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广府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一、“粤彩”特色课程的开发  学校所在的越秀区是广州古城原址,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广州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是广州文化底蕴最深厚、历史最完整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庆市南岸区创新启动区域德育队伍荣誉体系建设。其中,于2016年成立的首批40个班主任工作站,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依托,助推区域班主任专业成长。  2018年4月至6月,40个班主任工作站面向全区举行了24场学习型团队现场研修展示,引领了区域学习型团队研修風尚。24场现场研修,展示主题多元,涉及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班级心理辅导、“问题学生”辅导等;展示形式丰富,包括
一、“先学后教”生本课堂的定义  生本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先学后教”的生本课堂教学,其中“先学”,不是指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指学生在上课前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独立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先学单;“后教”,不仅仅是指教师与学生互动,还更加重视并强调了学生在先学后的“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已见,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  在以上定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盘锦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域中,围绕构建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全面促进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就概述  盘锦市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探索之路。从
[摘 要]游戏开启学习,让学习有趣味;学习提升游戏,让游戏有价值。有学习价值的游戏,称为学习游戏。学习游戏与其他游戏差别有两点:一是反思,二是改善。人在游戏中反思,游戏就成了心灵的伙伴;人在游戏中改善,学习就在游戏中自由穿梭,因而游戏与学习互动,互通,互融。学习始于游戏的反思,反思时而顺畅,时而阻塞,时而行进,时而转弯,学习就在这叫好与叹气之间悠然产生。游戏因学习而存在,因学习而开展,因学习而长存
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班主任工作平凡又伟大。这是因为班主任承担着全面育人的工作,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影响较大。同时班主任工作琐碎又繁杂,从班级建设到对每一个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从班风、学风的营造到对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注,班主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大量的心血。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个体独立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使薄弱学校的班主任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学困生的转化是班主任的一项基
[摘 要]在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依托编程猫平台对儿童计算思维的培养进行教学探索,并以具體的案例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对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计算思维;STEAM;编程猫;可视化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连续两年亲自为编程宣传活动“编程一小时”站台,支持儿童学习编程。他认为,儿童学会了编程,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更好地创造未来。编程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