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带大的孩子最容易想家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yz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婆最近从老家来到城里,一直住在姨母家。过了好多天我才知道这事,我问妈妈外婆怎么也不给我们个消息,妈妈说她怕影响你学习——我想想,这倒真像是外婆说的话。
  去年春节,两鬓花白的外婆还染了头发——烂大街的暗黄色,小卷卷,稀稀疏疏,带着点枯。
  现在的我已经高她两头,从前她用手指点着我脑门训我的日子算是一去不复返了,甚至现在的我已经成了她教育表妹时惯常使用的正面教材。
  外婆是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出生的,名字起得十分大家闺秀——大约叫慧珍或是惠珍。她十分讨厌电视剧里那些粗俗的女人,常对她们评头论足,可她自己讲起话来也难说文雅。也许是因为我的瘦弱,小的时候她便给我起了个绰号,叫“大猴子”,这样我底下的弟弟妹妹便可以一顺排叫下去——“二猴子” “小猴子”。但这名字实在难听,我就不许她在人前这样叫我,她嫌我凶,改叫我“凶狗”,声音更大,让人无语。
  其实外婆是个内心很柔软的人。她常常和我头挨着头睡觉,我说我怕强盗,抢了钱还打人。她就很耐心地安慰着我,帮我掖掖被子,说:“外婆在呢,没事。”我凑得近一些,鼻子里就钻满了她身上特有的廉价化妆品的气息。我问她:“你不怕坏人?”外婆一听这话,显得特别开心,说道:“我?我什么都不怕,鬼都不怕。”隔一会儿又很伤心地说:“我唯一害怕的就是黄鼠狼。”然后就不厌其烦地讲起黄鼠狼的事。这样听着听着,我便睡着了。
  我母亲似乎有很严重的洁癖,每天没事时就拖地擦桌子颠来倒去地做,一边做一边数落我不爱清洁。只有在外婆来的时候她才会闲下来。我这才明白母亲的洁癖完全都是从她那里遗传过来的——不但每天拖地百八十遍,快把地板磨出窟窿,连几年没穿的干净衣服也会拿出来重新洗涤,结果我的衣服却不知道和什么混在一起洗而沾上了旁的颜色。更多的时候她就包我喜欢吃的水饺,一直包到冰箱里冷冻箱、冷藏箱都塞满了她的作品。她常说,孙子孙女这一辈,她最喜欢的只我一个。即使这话说了已近20年,我的耳朵都快听出了老茧,但每一遍,仍像初春的第一缕风,吹得满山花开,吹得我热泪盈眶。然而,我若是她,必不会这么快乐。
  外婆19岁嫁给外公,第一个儿子因她年轻不善照料而夭折。后来又生了三个儿女。她一辈子都在帮着外公打理生意。到了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晚年,外公却患了脑梗,去年舅舅家又出了很大的变故——她的生活就像是一盘散沙。
  可能是管教不严,我的表妹脾气骄纵得很。今年暑假来我家,因着一些小事和外婆闹脾气。她才12岁,出语却没轻没重。我一时气不过,用很重的话骂了她。那时是夜里12点左右,爸爸妈妈出门还没回来,空调的声音几乎是这个房间全部的声响。没有开灯,表妹倚在床上赌气,偶尔重重地吸一吸鼻子,我骂着骂着竟哭了出来。房间里还有另一个人也在小声地啜泣,那是外婆压抑着的哭声,细细弱弱,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像一弯明晃晃的刀锋划在我的心上。
  我已经17岁,已不怕强盗,黄鼠狼的故事早已听得发腻,她也不再叫我“凶狗”,只是在线穿不进针鼻的时候会轻轻叫我一声“丫头”。
  66岁的她依然每天过得很劳苦。我强烈地、强烈地想要保护她,像她曾经保护我那样。
  编辑/围子
其他文献
所谓移民与子女教育福利兼得的双赢之选还要看向有风险性的EB-5项目。而挑EB-5项目真正关注的还是项目本身的资质,不是后续的附加福利。  近两年,EB-5中的美国特许学校项目在中国投资移民市场悄然升温。虽然真正操作该项目的移民中介数量不多,但特许学校项目在机构内部却颇受客户青睐,有的甚至需要预约排队办理。  特许学校是有“自治权”的公立学校  特许学校的本质是公办民营—像公立学校一样花着政府的教育
最近在班级群里大家在讨论买什么耳机好,有一位男同学说:“一千块以下的耳机还是别买了吧,是想要炸耳朵吗哈哈哈哈。”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像是拉上窗帘的房间,一下子全暗了。  我又想起了小意——我曾经最好的朋友。  我们一起出门的时候,我提议说:“不如坐公交车吧。”因为我在脑袋里面一直幻想跟她一起坐在公交车最后排,暖暖的阳光投射在我们身上的场景。在我还在幻想这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的时候,她突然说她从来
还记得刚刚热映结束的大电影《爸爸去哪儿》吗?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我相信每一个看过这个节目或电影的人都哭过笑过,我们和五对萌爸萌娃一起走过了三个月,和他们一起收获感动和成长。宝贝宝贝,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  ★[分享]  EXO是出道于2012年的12人男子组合,EXO这个名字从意为太阳以外的外部行星EXOPLANET一词中得来,蕴含了他们是从未知世界而来的新星之意。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我一直觉得吧,人类之所以会有语言,就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实时反馈,准确说出个人情绪。毕竟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缺乏及时的沟通导致的。  不过可能是性格或者处事方法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习惯“直抒胸臆”。  记得我刚上高中那会儿,住的是双人宿舍。生活习惯不同的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难免会有产生矛盾的时候。但我这人吧,比较不好的一点就是反应素来迟钝,属于神经大条
从前去南方的时候,那里人开玩笑地问:“你们东北年年都下雪,年年都是白色,会不会腻了呀?”  我忽然笑了:“说实话,我们看见初雪那一刻的激动,不亚于南方人第一次见雪的喜悦。”  又怎么会腻呢?  我们这里,留不住短促的春秋,熬得过炎炎烈日的盛夏,也只有一场大雪又急又凶,才新奇,才够味儿。  而每年第一场雪的意义就更重要了,她像个姗姗来迟的恋人,我们热切期待,又珍重相待。  去年晚自习的最后几分钟,班
★一、文艺青年  不知何时,被人贴上了文艺青年的标签。  或许是因为喜欢旅行,或许是因为喜欢穿棉布裤子粗布衬衣,也或许是因为喜欢听陈绮贞、听曹方。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青睐逛夜市吃煎饼果子多于西餐厅,喜欢听刘若英梁静茹也多于陈绮贞与曹方。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无故事少年,生于普通家庭,成绩中规中矩,会为了得高分通宵达旦,也会有每个学生都有的升学压力。  但是我喜欢编故事。  我想写很多很多让
又到了這个出门既冻腿又冻嘴的季节,普通的衣物已经抵挡不了寒风的入侵,这时候还有什么能拯救我们呢?没错,就是妈妈们的最爱,时尚界的杀手,寒冷的宿敌——秋裤。秋裤有多好?谁穿谁知道!
当乔禾跟在班主任身后走进鸦雀无声的教室时,我正因为杂志上的一个笑话捂着嘴无声地抖动。  班主任极不耐烦地白了我一眼后,便示意乔禾上台作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乔禾,是转校生。”清亮的声音让每一个字都成为空气中跳动的音符,入耳并且入心。  十点钟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不规则的阴影,也为少年浑身上下镀满金黄。白皙的脸庞以及微卷的头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笔直地站在讲台上,一脸漠然地看着台下
阅读即对话,不仅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还有“文本”背后隐藏着的作者和教科书编者。只有学生、教师、作者、教科书编者进行有效对话,在思维碰撞中形成个性化心理,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而对话总是基于一定的话题展开,话题设计适当,方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指引学生思考,确保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笔者试图以汪曾祺先生的作品《金岳霖先生》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话题的确定。  一、确
小學一年级,我入了少先队。那是我们班的第一批少先队员,总共六人,四女二男。班主任侯玉凤老师为了给我们留个纪念,决定在一个礼拜天带我们进城去照相。  我们住在一个叫永安的小山村。它只有一家商店,一家粮店,一家卫生所,要想照相,只能去城里。城离我们说远很远,说近也近。说它近,那是因为我们住的村子地势极高,站在山顶向远方望去,可以影影绰绰看到城的影子。那时常想,我要是长着一双长长的胳膊该有多好,一伸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