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建筑工程多年工作经验,对工程中常见渗漏部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裂纹产生主要成因,并从砌块材料、砌筑抹灰工艺、温度应力、埋设暗管道、门窗洞边角等方面探讨预防措施,供同行工程管理及应用参考。
关键词:裂纹;预防;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房屋建筑渗漏问题成为居民住宅质量投诉的热点。因此,防渗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从而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变形裂缝引发渗漏问题居多。建筑物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由外荷载(包括静、动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以及由变形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变形(水泥的水化热、气温变化、环境生产热),收缩变形(塑性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及地基不均匀沉降(膨胀)变形。
通过前期工程检查,发现裂纹发生的部位主要是混凝土及砖墙交接处、窗角、线管暗埋处以及批荡抹灰层收缩开裂等,主要属于变形引起的裂缝,故此,本文主要围绕变形裂缝提出了一些建议、预防措施,防止变形裂缝的发生与发展。
2 综述
一、砌块质量引起裂缝
内墙体砌块(除厨、卫间外)采用带封底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体和内墙厨、卫间部位的砌块均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该类型轻质砌块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
1)收缩率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
2)砌块受潮后出现二次收缩,干缩后的材料受潮后会发生膨胀,脱水后会再发生干缩变形,引起墙体发生裂缝。
3)砌块砌体的抗拉及抗剪切强度较差。
4)砌块质量不稳定。
预防砌块自身质量原因引起的主要裂缝包括以下措施: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严格控制:砌块抗压强度≥5MPa,砌块干缩率在0.3~0.45mm/m,最大不能超过0.50mm/m[快速法:温度为50±1℃,相对湿度为(30±2)%];含水率小于1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砌筑前堆放龄期不应少于20d(工厂出釜后养护不少于5天,现场防雨防潮养护堆放不少于15天,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延长养护龄期)。
二、砌筑质量及构造预防
要做到不足龄期的砌块不上墙,受雨淋的、含水率高的砌块不得砌筑;砌筑工艺采用干法砌筑,砌筑前砌块保持干燥不再淋水。
1)严格按要求的配比进行砂浆搅拌,控制砂浆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
2)混凝土砌块墙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4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但在停砌后最高一皮砖因其自重太轻而容易造成与砂浆的胶结不充分而产生裂缝,应在停砌时最高一皮砖上以一皮浮砖压顶,第二天继续砌筑时再将其取走。
3)下雨天不宜砌筑,应搭设防雨棚遮盖;现浇混凝土养护浇水时,须有拦水措施,避免发生砌体浸泡现象。
4)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或板底,顶砖必须在墙体砌筑不少于7天后砌筑或浇微膨胀混凝土顶紧,顶砖角度不小于60度,并用水泥砂浆将斜向砖缝嵌填密实。
5)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墙长超过5米应设构造柱,墙高超过3米,应设圈梁,墙长及层高较大且有门洞时,构造柱的设置应首先保证洞口两侧,以避免洞口角部收缩裂缝,当主体结构未留钢筋,或位置偏差时,必须采用植筋。
6)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砼压顶向外找坡,高差20(装模板时外侧模板比内侧模板低20),压顶配筋见图2.8-A;压顶下应设置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抗裂柱内配不小于4ф12纵筋及ф6@200箍筋;压顶和抗裂柱纵筋搭接、锚固长度不小于500mm。拉结筋设置应符合抗震要求。
7)设置通长灰缝钢筋或配筋带防止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
8)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配筋带:现浇钢筋混凝土配筋带,板带厚度不小于80mm,宽度同墙厚;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100墙为2φ10,200墙为3Φ10,横向配筋Φ6@200。
9)上料口留洞时,严格控制退搓灰缝平直度及咬搓深度,确保后砌墙上部灰缝容易塞严;封堵洞口时,要认真清理留搓处的砂浆及杂物,保证退搓灰缝平直度,使接搓处部位顺线。
三、抹灰层空鼓及裂纹
墙面抹灰完成后有时墙面会出现大面积细而密的呈龟裂状的裂纹,当开裂较深而形成裂缝时往往伴随着空鼓、脱落现象的发生,主要产生原因:
3.1.1、抹灰砂浆配比不合适,水泥用量过大致使水化热大,砂料太细,干缩严重龟裂。
3.1.2、砂浆超过初凝时间仍上墙使用。
3.1.3、基层处理不干净、处理不当(拉毛养护不足,拉毛层起粉)或未提前浇水湿润,从而导致抹灰砂浆失水过快而引发龟裂的发生或基层与抹灰层粘结力低或末粘牢导致空鼓。
3.1.4、基层表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垂直度超标,造成抹灰层厚薄不均或抹灰层过厚,从而造成表面龟裂的发生。
3.1.5、中高级抹灰应该分层施工,有时施工时为了赶进度或为了省工图方便,从而抹灰基层、中层、面层分层不当,分层厚度不当,甚至沒有分层施工,一次成型,干缩引发龟裂。
3.1.6、与施工环境有关,抹灰环境通风良好而且干燥,通常又疏于养护致使砂浆失水较快从而导致严重龟裂。
3.1.7、墙体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隔缝,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3.1.8、由于设备管暗装的滞后,对已抹灰墙体进行凿打,修补时不注意湿润养护或挂网,导致新旧抹灰间开裂。
预防与防治措施:
1)内墙抹灰采用1﹕4CL30水泥砂浆(每立方添加CL30外加剂1kg)
2)基层采用机械喷CL30水泥砂浆甩毛(重量比:水泥:砂:CL30=50:50:0.25),并达到《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要求 3)抹灰砂漿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砂宜用中砂,不可使用细砂、粉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2%。
4)在砌体施工时要严把砌体施工质量关,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尤其要控制好砌体的垂直度,这样便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杜绝出现抹灰厚度不均匀,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龟裂情况的发生。
5)严格按配比拌制砂浆,尤其要控制水泥用量,水的用量也要控制,拌制砂浆前要进行试配,使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达到最佳。
6)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脚手架眼等孔洞填实堵严;砼墙表面凸出较大的地方要事先剔平刷净,并用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增大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力。
7)抹灰工程至少应在砌体砌筑完毕后30天进行。
8)抹灰前一天,应对施工墙体用喷雾器湿润,不得直接用水管淋水,让基层吸水均匀,保证墙面适当的含水率(15%~20%),含水深度以渗入表面8~10mm为宜。
9)抹灰应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的厚度,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宜控制在20mm内,高级抹灰宜控制在25mm内,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0mm内。分层应该合理,底灰厚度以12mm为宜,面层8mm为宜。
10)外墙满挂镀锌钢丝网(标称直径0.7mm,网格15×15)防裂。
11)抹灰的施工环境对于裂缝的出现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环境干燥而且通风良好且又疏于养护时则最易出现龟裂,因此抹灰应该营造一个比较潮湿的环境,用薄膜将抹灰面封闭进行覆膜养护。
12)外墙表面预埋分隔条,间隔宜为3×3m。
13)抹灰厚度≥35mm时应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四、温度应力裂缝
由于各种材料之间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别,必然引起结构热胀冷缩及内
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因此也必然会将抹灰拉裂,特别是屋面圈梁与顶层墙体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八字形裂缝或包角裂缝、女儿墙根部与反坎等水平裂缝,预防措施包括:
1)内墙不同材料搭接部位增加250宽镀锌钢丝网(标称直径0.7mm,网格15×15)起抗裂作用。
2)女儿墙不超过3m设置墙厚*180mm的抗裂柱,面设压顶120*墙厚压顶梁。
3)女儿墙砌块强度等级应大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
4)加强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即可以增加隔热层和保温层的厚度,或者设架空隔热通气层等,屋面防水材料宜选择颜色较浅的材料,带有铝箔的最好,以减少屋盖结构的直射温度,减少顶面的胀缩程度。
五、埋设暗管暗线处裂缝
主要产生原因有:砌筑砂浆干缩,抹灰层干缩;抹灰层过厚,抹灰过早,没有分遍操作;砂浆填塞不紧固,不饱满、密实。
预防与防治措施:
1)暗埋安装管并打压后用与砌体强度接近的砂浆分两次填实抹平,两次填抹时间间隔7天以上,墙上孔洞需要堵塞时,应用细石混凝土和与砌体强度接近的砂浆填堵。
2)对电表箱等管线集中位置加设250宽镀锌钢丝网(每侧比槽边宽出不少于80MM,标称直径0.7mm,网格15×15),或用细石砼浇筑。
六、门窗洞边角的裂缝
在门、窗洞口出现形状为“八”字形的裂缝,裂缝沿约45°方向开裂,产生原因:
1)墙体洞口尺寸或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窗框与墙体间的间隙未能认真处理,间隙过大,砂浆填塞不饱满、密实。
2)窗框材料与墙体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窗框与墙体连接处易产生细小裂缝。
3)砌块干收缩率大、砌筑砂浆干缩、抹灰层干缩。
4)窗间墙比窗台下墙体的自身荷载不一致。
5)构造不合理,施工不当,窗框与墙体固定不牢,致使窗子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而使密封材料产生裂缝。
预防与防治措施:
1)窗台板必须浇筑同墙宽100高C20混凝土浇筑压板,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250mm。
2)铝合金门窗塞缝采用干硬性水泥沙浆,塞缝宽度不允许超过35mm。
3)木门副框必须在墙面抹灰前安装完毕。
4)控制砌块含水率,保证20天以上龄期。
5)控制抹灰厚度、砂浆配合比,改进施工工艺。
6)窗框安装应采用A3镀锌钢件连接固定,固定时,根据不同的洞口材料,采用规定的固定方法,确保固定牢固可靠。
7)在内墙面(外墙已满挂)平窗窗台拐角处与窗洞成45度挂宽200mm×长500mm的钢丝网防裂(0.7直径网格15×15mm)。
8)沿外墙设置抗裂柱时尽量将抗裂柱设置在窗洞两侧。
关键词:裂纹;预防;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房屋建筑渗漏问题成为居民住宅质量投诉的热点。因此,防渗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从而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变形裂缝引发渗漏问题居多。建筑物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由外荷载(包括静、动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以及由变形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变形(水泥的水化热、气温变化、环境生产热),收缩变形(塑性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及地基不均匀沉降(膨胀)变形。
通过前期工程检查,发现裂纹发生的部位主要是混凝土及砖墙交接处、窗角、线管暗埋处以及批荡抹灰层收缩开裂等,主要属于变形引起的裂缝,故此,本文主要围绕变形裂缝提出了一些建议、预防措施,防止变形裂缝的发生与发展。
2 综述
一、砌块质量引起裂缝
内墙体砌块(除厨、卫间外)采用带封底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体和内墙厨、卫间部位的砌块均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该类型轻质砌块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
1)收缩率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
2)砌块受潮后出现二次收缩,干缩后的材料受潮后会发生膨胀,脱水后会再发生干缩变形,引起墙体发生裂缝。
3)砌块砌体的抗拉及抗剪切强度较差。
4)砌块质量不稳定。
预防砌块自身质量原因引起的主要裂缝包括以下措施: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严格控制:砌块抗压强度≥5MPa,砌块干缩率在0.3~0.45mm/m,最大不能超过0.50mm/m[快速法:温度为50±1℃,相对湿度为(30±2)%];含水率小于1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砌筑前堆放龄期不应少于20d(工厂出釜后养护不少于5天,现场防雨防潮养护堆放不少于15天,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延长养护龄期)。
二、砌筑质量及构造预防
要做到不足龄期的砌块不上墙,受雨淋的、含水率高的砌块不得砌筑;砌筑工艺采用干法砌筑,砌筑前砌块保持干燥不再淋水。
1)严格按要求的配比进行砂浆搅拌,控制砂浆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
2)混凝土砌块墙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4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但在停砌后最高一皮砖因其自重太轻而容易造成与砂浆的胶结不充分而产生裂缝,应在停砌时最高一皮砖上以一皮浮砖压顶,第二天继续砌筑时再将其取走。
3)下雨天不宜砌筑,应搭设防雨棚遮盖;现浇混凝土养护浇水时,须有拦水措施,避免发生砌体浸泡现象。
4)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或板底,顶砖必须在墙体砌筑不少于7天后砌筑或浇微膨胀混凝土顶紧,顶砖角度不小于60度,并用水泥砂浆将斜向砖缝嵌填密实。
5)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墙长超过5米应设构造柱,墙高超过3米,应设圈梁,墙长及层高较大且有门洞时,构造柱的设置应首先保证洞口两侧,以避免洞口角部收缩裂缝,当主体结构未留钢筋,或位置偏差时,必须采用植筋。
6)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砼压顶向外找坡,高差20(装模板时外侧模板比内侧模板低20),压顶配筋见图2.8-A;压顶下应设置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抗裂柱内配不小于4ф12纵筋及ф6@200箍筋;压顶和抗裂柱纵筋搭接、锚固长度不小于500mm。拉结筋设置应符合抗震要求。
7)设置通长灰缝钢筋或配筋带防止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
8)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配筋带:现浇钢筋混凝土配筋带,板带厚度不小于80mm,宽度同墙厚;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100墙为2φ10,200墙为3Φ10,横向配筋Φ6@200。
9)上料口留洞时,严格控制退搓灰缝平直度及咬搓深度,确保后砌墙上部灰缝容易塞严;封堵洞口时,要认真清理留搓处的砂浆及杂物,保证退搓灰缝平直度,使接搓处部位顺线。
三、抹灰层空鼓及裂纹
墙面抹灰完成后有时墙面会出现大面积细而密的呈龟裂状的裂纹,当开裂较深而形成裂缝时往往伴随着空鼓、脱落现象的发生,主要产生原因:
3.1.1、抹灰砂浆配比不合适,水泥用量过大致使水化热大,砂料太细,干缩严重龟裂。
3.1.2、砂浆超过初凝时间仍上墙使用。
3.1.3、基层处理不干净、处理不当(拉毛养护不足,拉毛层起粉)或未提前浇水湿润,从而导致抹灰砂浆失水过快而引发龟裂的发生或基层与抹灰层粘结力低或末粘牢导致空鼓。
3.1.4、基层表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垂直度超标,造成抹灰层厚薄不均或抹灰层过厚,从而造成表面龟裂的发生。
3.1.5、中高级抹灰应该分层施工,有时施工时为了赶进度或为了省工图方便,从而抹灰基层、中层、面层分层不当,分层厚度不当,甚至沒有分层施工,一次成型,干缩引发龟裂。
3.1.6、与施工环境有关,抹灰环境通风良好而且干燥,通常又疏于养护致使砂浆失水较快从而导致严重龟裂。
3.1.7、墙体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隔缝,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3.1.8、由于设备管暗装的滞后,对已抹灰墙体进行凿打,修补时不注意湿润养护或挂网,导致新旧抹灰间开裂。
预防与防治措施:
1)内墙抹灰采用1﹕4CL30水泥砂浆(每立方添加CL30外加剂1kg)
2)基层采用机械喷CL30水泥砂浆甩毛(重量比:水泥:砂:CL30=50:50:0.25),并达到《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要求 3)抹灰砂漿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砂宜用中砂,不可使用细砂、粉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2%。
4)在砌体施工时要严把砌体施工质量关,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尤其要控制好砌体的垂直度,这样便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杜绝出现抹灰厚度不均匀,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龟裂情况的发生。
5)严格按配比拌制砂浆,尤其要控制水泥用量,水的用量也要控制,拌制砂浆前要进行试配,使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达到最佳。
6)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脚手架眼等孔洞填实堵严;砼墙表面凸出较大的地方要事先剔平刷净,并用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增大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力。
7)抹灰工程至少应在砌体砌筑完毕后30天进行。
8)抹灰前一天,应对施工墙体用喷雾器湿润,不得直接用水管淋水,让基层吸水均匀,保证墙面适当的含水率(15%~20%),含水深度以渗入表面8~10mm为宜。
9)抹灰应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的厚度,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宜控制在20mm内,高级抹灰宜控制在25mm内,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0mm内。分层应该合理,底灰厚度以12mm为宜,面层8mm为宜。
10)外墙满挂镀锌钢丝网(标称直径0.7mm,网格15×15)防裂。
11)抹灰的施工环境对于裂缝的出现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环境干燥而且通风良好且又疏于养护时则最易出现龟裂,因此抹灰应该营造一个比较潮湿的环境,用薄膜将抹灰面封闭进行覆膜养护。
12)外墙表面预埋分隔条,间隔宜为3×3m。
13)抹灰厚度≥35mm时应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四、温度应力裂缝
由于各种材料之间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别,必然引起结构热胀冷缩及内
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因此也必然会将抹灰拉裂,特别是屋面圈梁与顶层墙体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八字形裂缝或包角裂缝、女儿墙根部与反坎等水平裂缝,预防措施包括:
1)内墙不同材料搭接部位增加250宽镀锌钢丝网(标称直径0.7mm,网格15×15)起抗裂作用。
2)女儿墙不超过3m设置墙厚*180mm的抗裂柱,面设压顶120*墙厚压顶梁。
3)女儿墙砌块强度等级应大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
4)加强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即可以增加隔热层和保温层的厚度,或者设架空隔热通气层等,屋面防水材料宜选择颜色较浅的材料,带有铝箔的最好,以减少屋盖结构的直射温度,减少顶面的胀缩程度。
五、埋设暗管暗线处裂缝
主要产生原因有:砌筑砂浆干缩,抹灰层干缩;抹灰层过厚,抹灰过早,没有分遍操作;砂浆填塞不紧固,不饱满、密实。
预防与防治措施:
1)暗埋安装管并打压后用与砌体强度接近的砂浆分两次填实抹平,两次填抹时间间隔7天以上,墙上孔洞需要堵塞时,应用细石混凝土和与砌体强度接近的砂浆填堵。
2)对电表箱等管线集中位置加设250宽镀锌钢丝网(每侧比槽边宽出不少于80MM,标称直径0.7mm,网格15×15),或用细石砼浇筑。
六、门窗洞边角的裂缝
在门、窗洞口出现形状为“八”字形的裂缝,裂缝沿约45°方向开裂,产生原因:
1)墙体洞口尺寸或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窗框与墙体间的间隙未能认真处理,间隙过大,砂浆填塞不饱满、密实。
2)窗框材料与墙体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窗框与墙体连接处易产生细小裂缝。
3)砌块干收缩率大、砌筑砂浆干缩、抹灰层干缩。
4)窗间墙比窗台下墙体的自身荷载不一致。
5)构造不合理,施工不当,窗框与墙体固定不牢,致使窗子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而使密封材料产生裂缝。
预防与防治措施:
1)窗台板必须浇筑同墙宽100高C20混凝土浇筑压板,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250mm。
2)铝合金门窗塞缝采用干硬性水泥沙浆,塞缝宽度不允许超过35mm。
3)木门副框必须在墙面抹灰前安装完毕。
4)控制砌块含水率,保证20天以上龄期。
5)控制抹灰厚度、砂浆配合比,改进施工工艺。
6)窗框安装应采用A3镀锌钢件连接固定,固定时,根据不同的洞口材料,采用规定的固定方法,确保固定牢固可靠。
7)在内墙面(外墙已满挂)平窗窗台拐角处与窗洞成45度挂宽200mm×长500mm的钢丝网防裂(0.7直径网格15×15mm)。
8)沿外墙设置抗裂柱时尽量将抗裂柱设置在窗洞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