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办事处蒿口村的土地上,有2200多栋温室大棚,它们一栋连着一栋,绵延数里,仿佛海面上不停翻滚的波浪,煞是壮观。而这些温室大棚内,更是草莓飘香,瓜果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也许不会想到,这片占地2000多亩的温室大棚,全都是由“80后”职业农民王松一手建起来的。
4月22日,在蒿口村的草莓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忙着套种西甜瓜的王松。这名“80后”的新型职业农民阳光帅气,热情健谈。
“我能有今天,可多亏了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回忆起创业的经历,王松说,“培训让我懂得做农业创业也要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鼓励我大胆地去做想做的事。我觉得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自己应该在农业上有所作为。”
27岁的王松是土生土长的蒿口村村民,当过兵,贩过菜,打过工,2009年,他参加了由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广校组织的阳光工程培训,由此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10年,15天的系统创业培训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他走上了创业之路。
“我长在农村,对这里有感情,我创业,那就一定要带着农民一起干。我做规模经营,必须要有农民的支持,尽管难,我也要试一试。”与很多人不同的是,王松创业建大棚基地,首先考虑的是把散户农民组织起来,教他们技术,让他们致富。2010年,他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承包流转了农民的52亩土地,投资修建温室大棚,并且雇佣农民到大棚里打工学技术,每月支付1800元的工资。一旦大棚蔬果丰收,农民还能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到分红。王松创业第一年,农民们看到了发展的前景,主动要求流转土地,到王松的基地里打工学技术,大棚的面积逐渐扩大到了现在的2000多亩。为了更好地传授技术、管理大棚、销售产品,基地内的180户农民都加入了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
作为“80后”,王松坦言,与父辈相比,自己在种地经验上不如他们,但自己敢闯敢做,有想法有激情,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还有一支专业科技团队的长期支持,这支队伍不光有他基地内聘请的18名技术人员,更有他在创业培训时结识的专家和教授。他说,正是背后的这支科技团队保证了蔬果的质量和产量,即使在去年面临风灾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几近放弃时,他也能有勇气坚持继续创业。“与其给我创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不如给我一支专业的科技指导团队,只要专家在,我创业肯定会成功。”他感慨道。
一直看着王松创业的东西湖区农广校校长刘志告诉记者,尽管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的课程只有短短的15天,但是,课堂授课虽然结束了,后续的指导和服务却才开始,培训的老师们会经常下乡指导、跟踪服务,并为创业学员牵线搭桥聘请外地专家。两年来,他几乎每周都要到王松的大棚内来看看,同时为学生加油鼓劲。据了解,自去年9月起,东西湖区的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已培训创业农民500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王松所在的蒿口村也正是丹江口库区移民村,而他所雇佣的180户农民,有70%的都来自于丹江口。王松的创业,也让这些移民们重新找到了归属感。51岁的张满连2010年来到蒿口村,分到了9亩地,全部流转给了王松,从来没有种过草莓的她如今在大棚里打工,成了种草莓的好手。“到了这里,有活干有地种,效益好,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满连说,去年,她年收入近6万元。
如今,依靠科技、依靠专家指导,带领农民致富的王松取得了创业的初步成功。目前,2200个大棚种植的蔬果基本不愁卖,远销上海、北京等地,去年每个大棚的效益都在25000元钱左右,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今年,王松还特地开辟了12亩试验田,专门引进试验各地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他正准备扩大种植面积,鼓励那些技术成熟的农民独立承包他的温室大棚,并与他签订合同,让他们由打工农民成为能够独立创业的职业农民。
“你一个人富,那不是真的富;你自己干的好,也不是真的好。村里的职业农民多了,大棚种的好了,东西才会越卖越好,我的创业才会越来越成功。”王松说,“现在愿意种地的年轻人太少了,只有让农民先富起来,让他们看到农业发展的潜力,才会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乡来创业,这样,我们现代农业肯定没有问题。”
“多年前,跟你一起从部队转业的战友,现在过得怎么样?”采访最后,记者忍不住问。
“都没我好。”王松的话语里透露出自豪。
呼唤更多的职业农民
王松的成功并非偶然,不仅因为他年轻,敢想敢做,更因为他对农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兼济天下”的情怀。然而,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王松背后的那支专业农业培训指导队伍的力量不容忽视。如果没有专家的跟踪培训和长期指导,王松在创业的路上也许会经历更多坎坷。正如他自己所言:“与其给我创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不如给我一支专业的科技指导团队,只要专家在,我创业肯定能成功。”
创业不易,要想在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农业领域内实现成功创业更是难上加难。湖北省武汉市阳光工程创业培训为王松打开了致富的大门,让他越走越远,这不得不说是培训所起到的良好效果。课堂授课结束,课下培训不结束,后续服务不结束,师生关系不结束,这样的培训为像王松那样的创业者增加了更多成功的筹码,也给其他地方开展类似农民创业培训提供了些许经验:创业培训一定要适时对路,既要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形势,也要让年轻人能在农业领域找到自身的价值。
去年全面转型的阳光工程以培育符合农业发展需求、能“留下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而新型职业农民正是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王松的出现,同样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在面临“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上,他为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做出了表率和示范,而他自己积极学习、并在基地内培训职业农民的做法,更让我们看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前景和未来农业发展的希望。这个时代,一个“王松”显然不够,我们呼唤未来能有更多的“王松”出现。
4月22日,在蒿口村的草莓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忙着套种西甜瓜的王松。这名“80后”的新型职业农民阳光帅气,热情健谈。
“我能有今天,可多亏了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回忆起创业的经历,王松说,“培训让我懂得做农业创业也要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鼓励我大胆地去做想做的事。我觉得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自己应该在农业上有所作为。”
27岁的王松是土生土长的蒿口村村民,当过兵,贩过菜,打过工,2009年,他参加了由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广校组织的阳光工程培训,由此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10年,15天的系统创业培训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他走上了创业之路。
“我长在农村,对这里有感情,我创业,那就一定要带着农民一起干。我做规模经营,必须要有农民的支持,尽管难,我也要试一试。”与很多人不同的是,王松创业建大棚基地,首先考虑的是把散户农民组织起来,教他们技术,让他们致富。2010年,他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承包流转了农民的52亩土地,投资修建温室大棚,并且雇佣农民到大棚里打工学技术,每月支付1800元的工资。一旦大棚蔬果丰收,农民还能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到分红。王松创业第一年,农民们看到了发展的前景,主动要求流转土地,到王松的基地里打工学技术,大棚的面积逐渐扩大到了现在的2000多亩。为了更好地传授技术、管理大棚、销售产品,基地内的180户农民都加入了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
作为“80后”,王松坦言,与父辈相比,自己在种地经验上不如他们,但自己敢闯敢做,有想法有激情,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还有一支专业科技团队的长期支持,这支队伍不光有他基地内聘请的18名技术人员,更有他在创业培训时结识的专家和教授。他说,正是背后的这支科技团队保证了蔬果的质量和产量,即使在去年面临风灾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几近放弃时,他也能有勇气坚持继续创业。“与其给我创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不如给我一支专业的科技指导团队,只要专家在,我创业肯定会成功。”他感慨道。
一直看着王松创业的东西湖区农广校校长刘志告诉记者,尽管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的课程只有短短的15天,但是,课堂授课虽然结束了,后续的指导和服务却才开始,培训的老师们会经常下乡指导、跟踪服务,并为创业学员牵线搭桥聘请外地专家。两年来,他几乎每周都要到王松的大棚内来看看,同时为学生加油鼓劲。据了解,自去年9月起,东西湖区的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已培训创业农民500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王松所在的蒿口村也正是丹江口库区移民村,而他所雇佣的180户农民,有70%的都来自于丹江口。王松的创业,也让这些移民们重新找到了归属感。51岁的张满连2010年来到蒿口村,分到了9亩地,全部流转给了王松,从来没有种过草莓的她如今在大棚里打工,成了种草莓的好手。“到了这里,有活干有地种,效益好,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满连说,去年,她年收入近6万元。
如今,依靠科技、依靠专家指导,带领农民致富的王松取得了创业的初步成功。目前,2200个大棚种植的蔬果基本不愁卖,远销上海、北京等地,去年每个大棚的效益都在25000元钱左右,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今年,王松还特地开辟了12亩试验田,专门引进试验各地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他正准备扩大种植面积,鼓励那些技术成熟的农民独立承包他的温室大棚,并与他签订合同,让他们由打工农民成为能够独立创业的职业农民。
“你一个人富,那不是真的富;你自己干的好,也不是真的好。村里的职业农民多了,大棚种的好了,东西才会越卖越好,我的创业才会越来越成功。”王松说,“现在愿意种地的年轻人太少了,只有让农民先富起来,让他们看到农业发展的潜力,才会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乡来创业,这样,我们现代农业肯定没有问题。”
“多年前,跟你一起从部队转业的战友,现在过得怎么样?”采访最后,记者忍不住问。
“都没我好。”王松的话语里透露出自豪。
呼唤更多的职业农民
王松的成功并非偶然,不仅因为他年轻,敢想敢做,更因为他对农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兼济天下”的情怀。然而,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王松背后的那支专业农业培训指导队伍的力量不容忽视。如果没有专家的跟踪培训和长期指导,王松在创业的路上也许会经历更多坎坷。正如他自己所言:“与其给我创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不如给我一支专业的科技指导团队,只要专家在,我创业肯定能成功。”
创业不易,要想在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农业领域内实现成功创业更是难上加难。湖北省武汉市阳光工程创业培训为王松打开了致富的大门,让他越走越远,这不得不说是培训所起到的良好效果。课堂授课结束,课下培训不结束,后续服务不结束,师生关系不结束,这样的培训为像王松那样的创业者增加了更多成功的筹码,也给其他地方开展类似农民创业培训提供了些许经验:创业培训一定要适时对路,既要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形势,也要让年轻人能在农业领域找到自身的价值。
去年全面转型的阳光工程以培育符合农业发展需求、能“留下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而新型职业农民正是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王松的出现,同样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在面临“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上,他为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做出了表率和示范,而他自己积极学习、并在基地内培训职业农民的做法,更让我们看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前景和未来农业发展的希望。这个时代,一个“王松”显然不够,我们呼唤未来能有更多的“王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