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曾经的最前卫建筑师,最有激情的地产商,有过诸多前卫居住实践的陈家刚,他的家却看不到半点前卫的影子,有的是一派“磊落气温和,脉脉而萧落”。这样的家也是主人的写照,经历绚丽后的人生,沉静地生活。
经历后的淡定
中国从来不缺乏传奇,这是时代的使然,也是这个国家和民族骨子里欲望和冲动的必然。要说当下的传奇,陈家刚无疑是当仁不让的一个——曾经的中国最前卫也最具有才情的建筑师,曾经的中国最有激情也最有探索精神的地产商,到如今,一个淡定但又有着倾诉欲望的摄影名家。做建筑师时,陈家刚先后设计了上海图书馆,北京电影宫,上海文化艺术中心等作品,曾被联合国评定为中国12位“杰出青年建筑师”之一;做地产商时,他开发的楼盘“上河城”被认为是一代名盘,他的居住理念、设计手法、人文表达到如今都是中国地产史上的典范,影响了很多地产人的思维和行为。
彼时他对当代艺术的付出更让成都成为北京之外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基地,这如今甚至已经成了成都人文积淀的一部分和成都人血脉里的素养,开设在上河城二期楼盘中的上河美术馆至今仍是当代艺术史上挥之不去的一笔,这是中国最重要的私人美术馆。在上河城二期中,陈家刚使用的广告词是“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这个项目在当时非常轰动,其独特的空中花园的设计手法更引人遐思。
而陈本人对媒体始终不置一词,对外界的猜测,也只是淡然一笑。如今的陈家刚拿起相机,把业余的精力放至Ⅱ了摄影上,时间长了,却走出了另一片天地,并转入艺术摄影,成为一个职业摄影艺术家,重新步入人生的另一种辉煌。有着这样经历的人,很多事情,尘埃落定,对生活和人生也自然淡定。家如其人,他的家也如人生,有着积淀后的浑厚味道,平和舒适,让你明白,这是真实的温静生活,不是张扬地为着他人的眼光,也不是低调地强制端庄收敛,而是此时此地,自己的心有着如许的自在和适然。
私人展厅
和别人的家最大不同的是,陈家刚家里有一个私人展厅。人生的厚积带来的是艺术上的薄发,从2003年开始,陈家刚投入到了大规模的实景记录片式的摄影系列创作中,先后有《病城》、《大三线》、《风月》、《丝路》等几个系列,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巨幅作品,场景磅礴、摄影技巧细腻,风格沉静,有一种端凝,但又欲说还休。这当中的得意作品,好多陈家刚都特别冲洗了挂着家中,展厅是其中最集中的去处。
这个展厅虽然是设置在家里,但设计和装修上完全专业。四白落地的空间是几间由几堵隔墙分隔出的小开放式空间,这个区域位于车库和会客室后面,自然光照射不到,照明全由天花板上安装的专业轨道灯具提供,有利作品的保存,同时室内设有温控系统和加湿器,可以做到恒温恒湿。这里面陈列的作品囊括了陈家刚近年的几部重头系列,《太三线》,《病城》,《风月》等精彩之作在这里都能找到。
徽派原木客厅
陈家刚是个理想主义者,早在重庆建筑学院念书时,他创立了校刊《建卒》,口号为“建筑在建筑之外”,在其中建筑被放诸于艺术和哲学的角度下重新思考。现在,陈家刚精力主要集中于摄影,但作为曾经的行业典范,他的王者气度仍在,偶尔做地产项目设计,“三条;开价不能还价,比市场上最高的价格还高二到三倍。设计时不能参与意见,看都不能看。报规划时我去讲,你们不能讲”。曾经有一个项目,天津老城厢,开发商原定的楼盘项目定价是八千,经他设计规划后,楼盘开盘后的售价是二万八。彼时在他接受这个项目的设计规划之前,开发商筹划了两三年,项目都没能报下来。而陈家刚过去,“15分钟把规划局局长拿下”,原因是他把握住了天津老城区改造的文化脉络,在规划中既保留了当地老城区的文脉,又给它引进了新的视野和人文涵义。
这样一个人设计自己的家,手笔自然也是精彩。家中位于展厅隔壁的大客厅是一个视觉的震撼。它原是一个大院子,改造后,陈家刚将它纳入了室内,参考徽派建筑的特点,以原木梁架作为空间支撑,用木板铺设出屋顶,所有原木结构都裸露在外,甚至都没有如通常惯例给木梁刷上清漆,这些原始粗犷的柱、梁、板组台在空间中,在特意为空间留出的天窗位的天光照射下,空间有一种煌然的气度,但又温和怡然,全无侵略感,近百平方米的太空间,人置身于其问,有的是温静之意,而无冷肃之感。在客厅的一侧,是一张铺着红色台布的小桌,那是麻将桌,陈家刚常会在这里陪着父母打四川麻将;而梁下的布艺沙发上,厚厚的布艺垫子都被坐得塌塌的,淡棕色的软绒质地,望去似乎还有主人起身时的余温,是人间烟火气,也是一个舒适的家才有的温暖感。这种温暖不仅在于客厅,更浸润于整个家,家中家具多为木、藤材质,会客室里是藤质的沙发和茶几:卧室里的床、床头柜、置物架都是原木材质,同时地面满铺绒面地毯,在折枝的玫瑰图案窗帘配合下,更显敦厚。
性灵空间
陈家刚的家非常大,有近千平方米,除了生活起居区外,还有工作间、保姆间,助手的房间,还给自己留出了性灵的呼吸空间。
在卧室和会客室外的小院落里,是一棵梨花和一棵海棠,“一树梨花压海棠嘛”,这两棵树都枝干虬扎,花叶扶疏,是特意移植过来的。树下的地面都铺上了木地板,“这样没有泥水,在院子里走动更方便”。工作间外的院子里,门口是一株攀缘着覆盖了半个院子的藤萝,院子的一例是一棵杏树和一棵玉兰,“富贵声声逼人来啦”,虽然玉兰移植过来后,水土不服,没能成活,但全不妨碍家里养的三只松狮、两只黑贝在院子里自如活动,看到喜欢的人便扑上去,一阵摇头摆尾,看到讨厌的或者陌生人,则一阵猛吠。
这样的家平和清爽,却是积淀后的风华,于此间回首,纵然人生万壑千峰,此际心底可能还是温和吧。
经历后的淡定
中国从来不缺乏传奇,这是时代的使然,也是这个国家和民族骨子里欲望和冲动的必然。要说当下的传奇,陈家刚无疑是当仁不让的一个——曾经的中国最前卫也最具有才情的建筑师,曾经的中国最有激情也最有探索精神的地产商,到如今,一个淡定但又有着倾诉欲望的摄影名家。做建筑师时,陈家刚先后设计了上海图书馆,北京电影宫,上海文化艺术中心等作品,曾被联合国评定为中国12位“杰出青年建筑师”之一;做地产商时,他开发的楼盘“上河城”被认为是一代名盘,他的居住理念、设计手法、人文表达到如今都是中国地产史上的典范,影响了很多地产人的思维和行为。
彼时他对当代艺术的付出更让成都成为北京之外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基地,这如今甚至已经成了成都人文积淀的一部分和成都人血脉里的素养,开设在上河城二期楼盘中的上河美术馆至今仍是当代艺术史上挥之不去的一笔,这是中国最重要的私人美术馆。在上河城二期中,陈家刚使用的广告词是“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这个项目在当时非常轰动,其独特的空中花园的设计手法更引人遐思。
而陈本人对媒体始终不置一词,对外界的猜测,也只是淡然一笑。如今的陈家刚拿起相机,把业余的精力放至Ⅱ了摄影上,时间长了,却走出了另一片天地,并转入艺术摄影,成为一个职业摄影艺术家,重新步入人生的另一种辉煌。有着这样经历的人,很多事情,尘埃落定,对生活和人生也自然淡定。家如其人,他的家也如人生,有着积淀后的浑厚味道,平和舒适,让你明白,这是真实的温静生活,不是张扬地为着他人的眼光,也不是低调地强制端庄收敛,而是此时此地,自己的心有着如许的自在和适然。
私人展厅
和别人的家最大不同的是,陈家刚家里有一个私人展厅。人生的厚积带来的是艺术上的薄发,从2003年开始,陈家刚投入到了大规模的实景记录片式的摄影系列创作中,先后有《病城》、《大三线》、《风月》、《丝路》等几个系列,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巨幅作品,场景磅礴、摄影技巧细腻,风格沉静,有一种端凝,但又欲说还休。这当中的得意作品,好多陈家刚都特别冲洗了挂着家中,展厅是其中最集中的去处。
这个展厅虽然是设置在家里,但设计和装修上完全专业。四白落地的空间是几间由几堵隔墙分隔出的小开放式空间,这个区域位于车库和会客室后面,自然光照射不到,照明全由天花板上安装的专业轨道灯具提供,有利作品的保存,同时室内设有温控系统和加湿器,可以做到恒温恒湿。这里面陈列的作品囊括了陈家刚近年的几部重头系列,《太三线》,《病城》,《风月》等精彩之作在这里都能找到。
徽派原木客厅
陈家刚是个理想主义者,早在重庆建筑学院念书时,他创立了校刊《建卒》,口号为“建筑在建筑之外”,在其中建筑被放诸于艺术和哲学的角度下重新思考。现在,陈家刚精力主要集中于摄影,但作为曾经的行业典范,他的王者气度仍在,偶尔做地产项目设计,“三条;开价不能还价,比市场上最高的价格还高二到三倍。设计时不能参与意见,看都不能看。报规划时我去讲,你们不能讲”。曾经有一个项目,天津老城厢,开发商原定的楼盘项目定价是八千,经他设计规划后,楼盘开盘后的售价是二万八。彼时在他接受这个项目的设计规划之前,开发商筹划了两三年,项目都没能报下来。而陈家刚过去,“15分钟把规划局局长拿下”,原因是他把握住了天津老城区改造的文化脉络,在规划中既保留了当地老城区的文脉,又给它引进了新的视野和人文涵义。
这样一个人设计自己的家,手笔自然也是精彩。家中位于展厅隔壁的大客厅是一个视觉的震撼。它原是一个大院子,改造后,陈家刚将它纳入了室内,参考徽派建筑的特点,以原木梁架作为空间支撑,用木板铺设出屋顶,所有原木结构都裸露在外,甚至都没有如通常惯例给木梁刷上清漆,这些原始粗犷的柱、梁、板组台在空间中,在特意为空间留出的天窗位的天光照射下,空间有一种煌然的气度,但又温和怡然,全无侵略感,近百平方米的太空间,人置身于其问,有的是温静之意,而无冷肃之感。在客厅的一侧,是一张铺着红色台布的小桌,那是麻将桌,陈家刚常会在这里陪着父母打四川麻将;而梁下的布艺沙发上,厚厚的布艺垫子都被坐得塌塌的,淡棕色的软绒质地,望去似乎还有主人起身时的余温,是人间烟火气,也是一个舒适的家才有的温暖感。这种温暖不仅在于客厅,更浸润于整个家,家中家具多为木、藤材质,会客室里是藤质的沙发和茶几:卧室里的床、床头柜、置物架都是原木材质,同时地面满铺绒面地毯,在折枝的玫瑰图案窗帘配合下,更显敦厚。
性灵空间
陈家刚的家非常大,有近千平方米,除了生活起居区外,还有工作间、保姆间,助手的房间,还给自己留出了性灵的呼吸空间。
在卧室和会客室外的小院落里,是一棵梨花和一棵海棠,“一树梨花压海棠嘛”,这两棵树都枝干虬扎,花叶扶疏,是特意移植过来的。树下的地面都铺上了木地板,“这样没有泥水,在院子里走动更方便”。工作间外的院子里,门口是一株攀缘着覆盖了半个院子的藤萝,院子的一例是一棵杏树和一棵玉兰,“富贵声声逼人来啦”,虽然玉兰移植过来后,水土不服,没能成活,但全不妨碍家里养的三只松狮、两只黑贝在院子里自如活动,看到喜欢的人便扑上去,一阵摇头摆尾,看到讨厌的或者陌生人,则一阵猛吠。
这样的家平和清爽,却是积淀后的风华,于此间回首,纵然人生万壑千峰,此际心底可能还是温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