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顺利“出海”;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的正式建设;中国与比利时百亿美元协议的签约……近年来,中国领导人的频繁外访,将中国的高铁、电力设备、核电装备等高端优势产能带向全球:从亚洲到欧洲再到非洲,从哈萨克斯坦到印尼再到美国,国际产能合作正在成为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又一张“新名片”。
从一顿早餐开始
国际产能合作作为一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间并不长,它其实源于一顿早餐。2014年12月15日上午,出访哈萨克斯坦的中国总理李克强与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共进早餐。在餐桌上,他们围绕“中哈产能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初步共识,催生了中哈双方高达180亿美元的多个产能合作项目订单。这顿“早餐”,不仅是中哈产能合作计划的起点,也被视作开启中国推开国际产能合作大门的重要标志。
事后不到半年,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是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抓手。同时,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将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自此之后,“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成为中国继亚投行、“一带一路”后的高频词,合作成果更是如蒲公英般散落在世界各地。
时势之必然
从轻工机电到高铁、核电,从双方合作演进至多方合作,为何中国频频与世界各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是新阶段下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是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改革之中,为应对经济总体下行的压力,发展中国家正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也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在此背景下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举措。
众所周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当中,大部分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迫切需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水平。据估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5年累计基建投资需求或超30万亿元人民币,而每百亿元基础建设投资大约需要33万吨钢材、200万吨水泥,但沿线国家多不具备这方面的生产实力。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发展的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成熟期,拥有大量优势产业,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数据显示,中国装备制造总体规模占全球比重1/3,其中机床产量占世界的38%,造船完工量占41%,发电设备产量占60%,高铁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这些产能总体上处于中端及中高端水平,性价比较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例如,中国95%以上的水泥企业已经完成技术升级改造,实现了98%的水泥由新型干法生产线生产,技术、装备、环保指标等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此背景下,趋于饱和的行业,比如玻璃、水泥和钢材等出口到对基建有较大需求的国家都将会变成“香饽饽”。“埃塞俄比亚当地的粗钢价格是中国国内的10倍,而生产的人力成本仅为国内的1/5,一家江苏的钢厂在埃塞俄比亚投产一年后,产量扩大了5倍。”2016年2月23日,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林舜杰在介绍中国企业走进非洲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情况时表示,当地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擅长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中国企业如鱼得水,产品变得供不应求。
因此,可以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不仅利于中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同时还能满足相关国家日益增长的经济需要,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1+1+1>3的经济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所提倡的国际产能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通过多方合作,将装备、技术、管理、标准和资本等尽可能多地“打包”,既有利于输出国和需求国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还能为第三方市场延长产业链,从而产生1+1+1>3的经济效应。
以中法两国共同开展的核能合作为例。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解读国际产能合作时曾称:“对于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力推的国际产能合作而言,这样的坐标系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将中国的中端装备与法国的核‘芯’技术结合起来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存量资产得到盘活,促进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对法国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出口与就业;而对第三方市场而言,则意味着获得更高性价比的装备与核‘芯’技术,提升自身工业化水平。1+1+1>3:这正是国际产能合作的奥妙所在,也意味着中国会在全球市场上赢得更多和平发展伙伴,并从中获得更加持久的红利。”
而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也表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装备合作当中有很多服务贸易、交通运输、技术咨询等行业派生,会导致一些连锁效应。”例如,当前中国与印尼、泰国等国家合建铁路,从公路工程、通讯信号到电力牵引、机车车辆的一揽子铁路产品,大多需要在所在国建立加工、生产、制造基地。如此一来,就会延长通信、钢铁、技术咨询等产业链,增加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这不仅可以积极帮助对方把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切实转化为自主发展的能力,还能为其所在国增加税收,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可使域内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得到发展。
更为有利的是,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且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各方在基础设施、工程机械、电力、建材、通信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空间巨大。
因此,以中国产能为纽带,将“一带一路”沿线的资源供应、加工生产、市场消费等连接起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举措,也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题中之义。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所言:“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有助于推动实现资源自由流动、市场贯通融合、成果广泛共享,是改变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公平现状的有效途径。”
从一顿早餐开始
国际产能合作作为一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间并不长,它其实源于一顿早餐。2014年12月15日上午,出访哈萨克斯坦的中国总理李克强与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共进早餐。在餐桌上,他们围绕“中哈产能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初步共识,催生了中哈双方高达180亿美元的多个产能合作项目订单。这顿“早餐”,不仅是中哈产能合作计划的起点,也被视作开启中国推开国际产能合作大门的重要标志。
事后不到半年,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是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抓手。同时,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将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自此之后,“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成为中国继亚投行、“一带一路”后的高频词,合作成果更是如蒲公英般散落在世界各地。
时势之必然
从轻工机电到高铁、核电,从双方合作演进至多方合作,为何中国频频与世界各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是新阶段下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是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改革之中,为应对经济总体下行的压力,发展中国家正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也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在此背景下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举措。
众所周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当中,大部分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迫切需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水平。据估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5年累计基建投资需求或超30万亿元人民币,而每百亿元基础建设投资大约需要33万吨钢材、200万吨水泥,但沿线国家多不具备这方面的生产实力。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发展的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成熟期,拥有大量优势产业,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数据显示,中国装备制造总体规模占全球比重1/3,其中机床产量占世界的38%,造船完工量占41%,发电设备产量占60%,高铁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这些产能总体上处于中端及中高端水平,性价比较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例如,中国95%以上的水泥企业已经完成技术升级改造,实现了98%的水泥由新型干法生产线生产,技术、装备、环保指标等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此背景下,趋于饱和的行业,比如玻璃、水泥和钢材等出口到对基建有较大需求的国家都将会变成“香饽饽”。“埃塞俄比亚当地的粗钢价格是中国国内的10倍,而生产的人力成本仅为国内的1/5,一家江苏的钢厂在埃塞俄比亚投产一年后,产量扩大了5倍。”2016年2月23日,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林舜杰在介绍中国企业走进非洲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情况时表示,当地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擅长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中国企业如鱼得水,产品变得供不应求。
因此,可以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不仅利于中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同时还能满足相关国家日益增长的经济需要,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1+1+1>3的经济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所提倡的国际产能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通过多方合作,将装备、技术、管理、标准和资本等尽可能多地“打包”,既有利于输出国和需求国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还能为第三方市场延长产业链,从而产生1+1+1>3的经济效应。
以中法两国共同开展的核能合作为例。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解读国际产能合作时曾称:“对于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力推的国际产能合作而言,这样的坐标系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将中国的中端装备与法国的核‘芯’技术结合起来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存量资产得到盘活,促进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对法国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出口与就业;而对第三方市场而言,则意味着获得更高性价比的装备与核‘芯’技术,提升自身工业化水平。1+1+1>3:这正是国际产能合作的奥妙所在,也意味着中国会在全球市场上赢得更多和平发展伙伴,并从中获得更加持久的红利。”
而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也表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装备合作当中有很多服务贸易、交通运输、技术咨询等行业派生,会导致一些连锁效应。”例如,当前中国与印尼、泰国等国家合建铁路,从公路工程、通讯信号到电力牵引、机车车辆的一揽子铁路产品,大多需要在所在国建立加工、生产、制造基地。如此一来,就会延长通信、钢铁、技术咨询等产业链,增加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这不仅可以积极帮助对方把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切实转化为自主发展的能力,还能为其所在国增加税收,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可使域内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得到发展。
更为有利的是,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且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各方在基础设施、工程机械、电力、建材、通信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空间巨大。
因此,以中国产能为纽带,将“一带一路”沿线的资源供应、加工生产、市场消费等连接起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举措,也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题中之义。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所言:“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有助于推动实现资源自由流动、市场贯通融合、成果广泛共享,是改变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公平现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