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科书里有很多著名作家所创的文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古诗词教学课中引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通过诗中蕴含的意境去感悟人生,从而提升修养,更好地塑造自己。
关键词:建构主义;古诗词;对策
古诗词意蕴深远、语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哲思性,学习古诗词对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比较分析古诗词运用的奥秘即是学生发散思维、提升思维的过程;品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中“字”的运用,即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运用的能力;欣赏古诗词的构造、感悟古诗词的情感,即是锻炼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从古诗词中感受情感、学习社会风俗、文本知识,即是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词
古诗通常通过艺术观念表达情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艺术观念,进而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尽管古诗词所反映的生活已经远离我们现今的生活,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体验其中表达的情感思想,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古代人的生活,并将古代经文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古诗,并加深对中国古典诗歌固有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电影、视频和教学材料都是学生了解古代人的生活和情感的有利工具,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这些方法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欣赏诗歌。例如:在导入阶段,教师在上《春江花月夜》时可以配合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纯音乐,伴随着背景音乐,带学生走进作品渲染的美好意境中;在上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与之风格相似的山水画作,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境,更好地品味诗词。
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积极构建诗歌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例如,在讲李清照的《醉花阴》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独自一人置身“薄雾浓云”的情境中,品味“凉”“瘦”。学生就会理解灰蒙蒙的天气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深陷其中,必然会产生愁闷之情。在此情境下感受秋天越来越凉的天气,这样的“凉”便有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凉”意。同时,学生自能理解出“瘦”是以黄花纤细的姿态来比喻诗人瘦弱的形态,从而表达出诗人孤寂愁苦的状态。通过构建诗歌情境对重点字词进行鉴赏,就能切身感受到诗人因独自一人而产生的强烈相思之情。
但只是注重诗词本身,构建相对应的情境,依然无法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教师还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超越文本。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优秀画作,暂时脱离诗歌文字来体会画作所描绘的意境。同时,课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切身感受大自然,丰富其经验。只要学生有了足够的生活储备,就能够理解诗词所蕴含的韵味。
二、锻炼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建构意义
意义建构就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学习古诗词背后的言语文字,联系言语主体和言语环境,进而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从而形成对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比如在教《归园田居(其一)》时,教师可借助言语的主题和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归园田居”的题眼是什么。学生读诗过程中回答“归”。教师即可再继续追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的感受如何?从诗词中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而就能领悟到教师的问题。
从何而归——“尘网”、“樊笼”。其比喻着什么?喻指官场。
为何而归——“性本爱丘山。”
归向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去感受——“方宅、草屋、炊烟、狗吠、鸡鸣”进而“返自然”。
学生们通过结合古诗词言语主体和环境,进而就能品读“归”的奥秘。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能深刻理解到言语运用的准确深刻、生动形象,能在品读中体会诗句的旋律美、和谐美,能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进而在教学中也能鍛炼学生的言语建构和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协作交流,进行小组合作
“协作”“会话”是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两个重要的要素,是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条件。如,在教学《声声慢》时,在合作探究环节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首先,每首诗词都有其独特表达的意蕴和思想,要想让学生提高对古典诗词的关注度和兴趣,就要带他们领悟古典诗词具体的意蕴美。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总结这首诗歌的背景,创作背景是学生们了解一首诗词创作的主要情感来源。了解诗词的背景,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他们对整首诗词的感悟能力。如果学生独立思考的话可能没办法寻找到全面的解答,但是在学生相互的倾听交流和思维碰撞中就能总结出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当时李清照正处于国破夫亡、颠沛流离的境遇,在遭遇灭国、亡夫后,她的心情是无人能体会的凄凉和悲伤[2]。
其次,学生要理解诗词深层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员与组员之间交流学习,反思总结。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都讲述了其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就能明白李清照的《声声慢》表达国破家亡、天涯孤苦的凄凉悲伤,表达着作者在当时的创作背景下油然而生的令人敬佩的思想感情,值得学生们静静品读。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在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指导作用,也应认可学生主体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把构建主义理论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蕴含的的精神文化、美学意蕴及道德品质,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新生.网络环境下诗歌鉴赏教学探析[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9(11).
[2]范春碉.让多元智能走进古诗词教学[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13).
关键词:建构主义;古诗词;对策
古诗词意蕴深远、语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哲思性,学习古诗词对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比较分析古诗词运用的奥秘即是学生发散思维、提升思维的过程;品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中“字”的运用,即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运用的能力;欣赏古诗词的构造、感悟古诗词的情感,即是锻炼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从古诗词中感受情感、学习社会风俗、文本知识,即是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词
古诗通常通过艺术观念表达情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艺术观念,进而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尽管古诗词所反映的生活已经远离我们现今的生活,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体验其中表达的情感思想,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古代人的生活,并将古代经文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古诗,并加深对中国古典诗歌固有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电影、视频和教学材料都是学生了解古代人的生活和情感的有利工具,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这些方法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欣赏诗歌。例如:在导入阶段,教师在上《春江花月夜》时可以配合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纯音乐,伴随着背景音乐,带学生走进作品渲染的美好意境中;在上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与之风格相似的山水画作,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境,更好地品味诗词。
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积极构建诗歌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例如,在讲李清照的《醉花阴》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独自一人置身“薄雾浓云”的情境中,品味“凉”“瘦”。学生就会理解灰蒙蒙的天气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深陷其中,必然会产生愁闷之情。在此情境下感受秋天越来越凉的天气,这样的“凉”便有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凉”意。同时,学生自能理解出“瘦”是以黄花纤细的姿态来比喻诗人瘦弱的形态,从而表达出诗人孤寂愁苦的状态。通过构建诗歌情境对重点字词进行鉴赏,就能切身感受到诗人因独自一人而产生的强烈相思之情。
但只是注重诗词本身,构建相对应的情境,依然无法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教师还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超越文本。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优秀画作,暂时脱离诗歌文字来体会画作所描绘的意境。同时,课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切身感受大自然,丰富其经验。只要学生有了足够的生活储备,就能够理解诗词所蕴含的韵味。
二、锻炼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建构意义
意义建构就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学习古诗词背后的言语文字,联系言语主体和言语环境,进而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从而形成对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比如在教《归园田居(其一)》时,教师可借助言语的主题和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归园田居”的题眼是什么。学生读诗过程中回答“归”。教师即可再继续追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的感受如何?从诗词中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而就能领悟到教师的问题。
从何而归——“尘网”、“樊笼”。其比喻着什么?喻指官场。
为何而归——“性本爱丘山。”
归向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去感受——“方宅、草屋、炊烟、狗吠、鸡鸣”进而“返自然”。
学生们通过结合古诗词言语主体和环境,进而就能品读“归”的奥秘。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能深刻理解到言语运用的准确深刻、生动形象,能在品读中体会诗句的旋律美、和谐美,能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进而在教学中也能鍛炼学生的言语建构和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协作交流,进行小组合作
“协作”“会话”是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两个重要的要素,是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条件。如,在教学《声声慢》时,在合作探究环节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首先,每首诗词都有其独特表达的意蕴和思想,要想让学生提高对古典诗词的关注度和兴趣,就要带他们领悟古典诗词具体的意蕴美。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总结这首诗歌的背景,创作背景是学生们了解一首诗词创作的主要情感来源。了解诗词的背景,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他们对整首诗词的感悟能力。如果学生独立思考的话可能没办法寻找到全面的解答,但是在学生相互的倾听交流和思维碰撞中就能总结出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当时李清照正处于国破夫亡、颠沛流离的境遇,在遭遇灭国、亡夫后,她的心情是无人能体会的凄凉和悲伤[2]。
其次,学生要理解诗词深层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员与组员之间交流学习,反思总结。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都讲述了其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就能明白李清照的《声声慢》表达国破家亡、天涯孤苦的凄凉悲伤,表达着作者在当时的创作背景下油然而生的令人敬佩的思想感情,值得学生们静静品读。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在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指导作用,也应认可学生主体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把构建主义理论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蕴含的的精神文化、美学意蕴及道德品质,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新生.网络环境下诗歌鉴赏教学探析[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9(11).
[2]范春碉.让多元智能走进古诗词教学[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