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学思想家、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孟荀子等众多儒学思想大家的观点,并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他的政治性思维让后人为之惊叹,他的天人感应理论、祥瑞说与灾异说、屈君而伸天理论对于限制和约束至高无上的君权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以董仲舒所倡导的政治主张为主要内容,论述他所要达到的制约君权的目的。
关键词:君权;天人感应;祥瑞;灾异;屈君而伸天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183-02
董仲舒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古代留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他尊尚儒学,同时又吸取黄老哲学用以丰富儒学,遵从儒家为政为民,仁政爱民,提倡教化,兴办太学的思想,并提出天道、君道,尊天而治,天人感应,屈君而伸天,主张改革更化等一系列政治主张,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其中,尤以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屈君而伸天的论述主张更是发挥儒家对世俗权力的教化与规劝作用,对中国古代封建秩序的维护和君主集权制度的加强提供了理论基础。
1 天人感应说
1.1 天人感应说的来源
天人感应说在董仲舒提出之前就有反映,如:“天地感而万物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辞》)。“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恶,天能罚之。”(《天志中》)。“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吕氏春秋·应同》)。
天人感应说的内容,从字面上看也是十分明确的,即天作为万物之源,是有意识有感觉的,能够洞察天下一切人与事,并且对于人类所做之事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惩恶奖善之能力。
1.2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与灾异说
董仲舒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人与天一一相应,人有小骨节三百六十六块,天一年有三百六十六日。人有大骨节十二块,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应,人体内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季。就算不能用数计的,按类也相应。人有喜怒哀乐,天有春夏秋冬。”总之天与人相类,天人合一也。所以,天与人相互可以感知,以此来证明天人感应。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际上是天人合一,并论述了天与人即天子统治下的万民之间的关系,董仲舒把天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天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天感应着世上一切的善恶是非,进而决定着君王统治的兴衰。
董仲舒在吸取先人理论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说发展深化了天人感应的内容。如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中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董仲舒为了进一步证明天人感应理论的合理性,以祥瑞说和灾异说辅之,尤以灾异说为重中之重。董仲舒认为君在做天在看,君主的一切行为,好与坏,善与恶,天都能感知,并会以行动告知——赐福祥瑞或者降下灾难。如果君主的行为违背人民意愿,上天会给予警示,如出现水灾、旱灾或者瘟疫这样影响民生的灾难。而君主也必然会重视处理此类事件,如若不然,便可能出现暴乱威胁君主的统治。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提出与发展实质上是为了限制至高无上的君权迫使君主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权力异化而为所欲为。
《汉书·董仲舒传》中,汉武帝问:“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武帝问天人感应是如何发生的,灾异之说因何产生的?询古问今,以观实事,并且将虚心学心以改正。可见,君王虽握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仍对天有所忌惮,这也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君主对于灾异之说也十分重视。因为天与人相互感应,人所做之事天会有所感知,对于善者会赐祥瑞以示激励,而对于恶者会降灾难或者怪异之事以示惩戒,对于大恶之事,则会给予严厉制裁,乃至国破。因此,君主要重视民生,要顺天之意,以保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这样才能保住君王掌握权力的基础,才能是真正的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这样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比如说武王伐纣。商纣王暴虐百姓,乱杀忠臣,听从奸佞臣子之言,百姓生灵涂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便给予惩罚,而授命武王伐纣。武王伐纣途中遭遇无休止的大雨三天三夜,且出现战士们用的楯无故折断为三节的怪异现象,武王以为天警示不可伐纣,急召姜太公问之,太公答曰:楯被折成了三段,是天要我们兵分三路安排,大雨连下三天无休止,那是在为我们洗甲兵,让我们轻装上阵。再次,上天便给予武王降下祥瑞征兆,授予武王伐纣之命,即武王代天伐纣。而对于商纣王来说,则是降灾异以灭之。因为他的暴政,涂乱百姓,天惩之。所以由此看来,君王不是一人独尊,须先尊天而治,方享百姓之尊。
董仲舒亦说:天创造百姓不是为了要培养出君王,而君王却是为民而设,也就是说百姓才是君王产生的根本。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答汉武帝问时提出天之所以让一个人为王,一定有单凭人力无法做到的,这就是王者承受天命的凭证。也就是说君权由神授,并举例说“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此盖受命之符也。”白鱼跳入王坐的船里,因为有火,而变成了乌鸦,这就是应承天命。董仲舒使之与灾异说和祥瑞说联系起来,更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他说天和人是相互作用关系的,如果国家或君主做出违背道德伦理、不利于百姓的事情,天会首先给予提示,如果没有醒悟过来,会再次提醒,但是事不过三,再不知悔改,国家就会面临伤害和败亡。以此灾异说来警示君王要尊天而治,遵从天道而行仁政。君王是万民的主宰者,但君王由天而授,须服从天的权威。
2 屈君而伸天
董仲舒的一系列政治思想大部分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但是就对于君权制约思想方面,有一定的创新,这就是我们所论述的“屈君而伸天”。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玉杯》中提出: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的统治,信奉君主为一切,坚持“君为臣纲”,而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以天为尊,否则,天会降灾异之事以示警示。这里的“民”不只是指广大老百姓,更重要的是各地方诸侯,因为诸侯手握兵权并割据一方,如果不一心会严重威胁君权,所以要强调统一,反对割裂,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这个主张也迎合了掌权者的意愿,并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屈君而伸天的提出,恰恰符合君权神授的说法,君权乃是天赐,因此,君王也须服从天的意愿,这样则巧妙的以天来限制君权。 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际上是天人合一,并论述了天与人即天子统治下的万民之间的关系,董仲舒把天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天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且天感应着世上一切的善恶是非,进而决定着君王统治的兴衰。
3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
董仲舒的政治主张最终还是推崇儒家思想,他师从孔孟荀子等人的学说理论,又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他继承儒学仁政爱民,主张以德治国,教化人民,推崇对宗法制度极为维护的“三纲五常”说,并极力推崇儒学,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天道之中,阳代表德,主生,阴代表刑,主杀。阳常处在盛夏,视生育养长为任,阴处严冬,积聚在不起作用的地方,所以天任用德教,不用刑罚。孔子亦云:不教而诛谓之虐!不进行教育叫杀人这就是暴政。现如今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富有四海,并且居于可招致祥瑞的地位,拥有可招到祥瑞的形势,本身又有招致祥瑞的资本,行为高尚且恩德广厚,资质聪慧而意愿美好,爱护百姓而广纳贤士,可谓是适合百姓的贤明仁义的君主了,然后这样了,天帝却没有感应,祥瑞也没有降临,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原来是教化没有建立,百姓没有纳入正轨。百姓都是追逐利益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一倾而下无法阻止。而建立教化就好比建立防洪堤坝一样,提防的好则奸邪停止,教化不立,提防不好则奸邪并出。自古贤明的君主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治理天下都把建立教化作为首要任务,因此,董仲舒主张兴办太学,学习儒家文学,以仁来教育人民,以义来感化人民,以礼来节制人民。总之,教化人民使国泰民安。而这些需要君主立太学以教于国,且须君主善治,善治则灾害去,福禄来。天赋与君主统治万民的权力,同时要求君主达到一定的要求,并因天人感应而监督这君主的行为,以使其为政为民。在《天人三策》中,他引用孔子的观点:“德不孤,必有邻”,即有德的人绝不会被孤立,一定会得到帮助。而这些都是靠积累善事累计德性才能获得。后世的君主奢侈淫逸道德衰微,不能好好治理国家,废除德教任用刑罚,被世人孤立背板。这里就说明他想让君主明白德治的重要性,使其德治主张得到任用。
对于“三纲”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则是君前臣后的尊卑序列地位,使其等级秩序合理且合法。“五常”即为“仁、义(谊)、礼、智(知)、信”。他说“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俢饬也;五者俢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君王要兼修“仁、义、礼、智、信”这五种恒久不变的道,就能得到天的庇护和保佑,即使是鬼神也会接受其祭拜而保佑他,那么他的恩德便会外施,扩大到一切生命都能感知并感恩。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以及沿用儒家思想以教化万民,目的仍是为规制君权,但与此同时,他所倡导的都是儒家思想,不知不觉中也在促进儒学的发展。
4 总结
董仲舒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张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以儒家思想的文化观统治社会,使万民皆以儒学为尊,百姓的思想观也都反映着儒学的发展。而董仲舒也十分清楚,君主又岂会那么容易相信他,接受儒学为一国的唯一正统呢?因为君主自己也想无限使用君权。虽说身居高位,但高处不胜寒,他也会惶恐,害怕地位受到威胁。然后如果权力不受限制,掌权者便有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顾百姓安乐,权力因此异化,权力使用不当,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安全,扰乱民生。而当时实行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便是群臣皆以皇帝一人马首是瞻,而没有人可以制约君权。所以董仲舒的观点便是以“天”制约君权。自古以来我们宣扬的都是君权神授,人受命于天,所以,君权受到天——这个被思想家们赋予浓重神秘色彩的能力者——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所谓的“天”这里也就可以理解为“儒家思想”。归根结底,董仲舒还是在以儒家思想来约束君主的行为,限制君权。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就是文化软实力,人们通过儒学这条主线连接在一起,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从而推动儒学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朴民.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J].文史哲,1988.
[2]干春松.儒家政治思想的连续与转折——徐复观论董仲舒的整治哲学[J].学术研究,2010.
[3]孙秀民,楚双志.中国古代封建君权制约述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
[4]王怡.“屈君而伸天”与皇权专制——董仲舒法律思想新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
[5](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周桂钿,朋星,译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关键词:君权;天人感应;祥瑞;灾异;屈君而伸天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183-02
董仲舒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古代留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他尊尚儒学,同时又吸取黄老哲学用以丰富儒学,遵从儒家为政为民,仁政爱民,提倡教化,兴办太学的思想,并提出天道、君道,尊天而治,天人感应,屈君而伸天,主张改革更化等一系列政治主张,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其中,尤以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屈君而伸天的论述主张更是发挥儒家对世俗权力的教化与规劝作用,对中国古代封建秩序的维护和君主集权制度的加强提供了理论基础。
1 天人感应说
1.1 天人感应说的来源
天人感应说在董仲舒提出之前就有反映,如:“天地感而万物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辞》)。“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恶,天能罚之。”(《天志中》)。“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吕氏春秋·应同》)。
天人感应说的内容,从字面上看也是十分明确的,即天作为万物之源,是有意识有感觉的,能够洞察天下一切人与事,并且对于人类所做之事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惩恶奖善之能力。
1.2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与灾异说
董仲舒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人与天一一相应,人有小骨节三百六十六块,天一年有三百六十六日。人有大骨节十二块,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应,人体内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季。就算不能用数计的,按类也相应。人有喜怒哀乐,天有春夏秋冬。”总之天与人相类,天人合一也。所以,天与人相互可以感知,以此来证明天人感应。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际上是天人合一,并论述了天与人即天子统治下的万民之间的关系,董仲舒把天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天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天感应着世上一切的善恶是非,进而决定着君王统治的兴衰。
董仲舒在吸取先人理论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说发展深化了天人感应的内容。如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中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董仲舒为了进一步证明天人感应理论的合理性,以祥瑞说和灾异说辅之,尤以灾异说为重中之重。董仲舒认为君在做天在看,君主的一切行为,好与坏,善与恶,天都能感知,并会以行动告知——赐福祥瑞或者降下灾难。如果君主的行为违背人民意愿,上天会给予警示,如出现水灾、旱灾或者瘟疫这样影响民生的灾难。而君主也必然会重视处理此类事件,如若不然,便可能出现暴乱威胁君主的统治。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提出与发展实质上是为了限制至高无上的君权迫使君主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权力异化而为所欲为。
《汉书·董仲舒传》中,汉武帝问:“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武帝问天人感应是如何发生的,灾异之说因何产生的?询古问今,以观实事,并且将虚心学心以改正。可见,君王虽握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仍对天有所忌惮,这也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君主对于灾异之说也十分重视。因为天与人相互感应,人所做之事天会有所感知,对于善者会赐祥瑞以示激励,而对于恶者会降灾难或者怪异之事以示惩戒,对于大恶之事,则会给予严厉制裁,乃至国破。因此,君主要重视民生,要顺天之意,以保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这样才能保住君王掌握权力的基础,才能是真正的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这样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比如说武王伐纣。商纣王暴虐百姓,乱杀忠臣,听从奸佞臣子之言,百姓生灵涂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便给予惩罚,而授命武王伐纣。武王伐纣途中遭遇无休止的大雨三天三夜,且出现战士们用的楯无故折断为三节的怪异现象,武王以为天警示不可伐纣,急召姜太公问之,太公答曰:楯被折成了三段,是天要我们兵分三路安排,大雨连下三天无休止,那是在为我们洗甲兵,让我们轻装上阵。再次,上天便给予武王降下祥瑞征兆,授予武王伐纣之命,即武王代天伐纣。而对于商纣王来说,则是降灾异以灭之。因为他的暴政,涂乱百姓,天惩之。所以由此看来,君王不是一人独尊,须先尊天而治,方享百姓之尊。
董仲舒亦说:天创造百姓不是为了要培养出君王,而君王却是为民而设,也就是说百姓才是君王产生的根本。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答汉武帝问时提出天之所以让一个人为王,一定有单凭人力无法做到的,这就是王者承受天命的凭证。也就是说君权由神授,并举例说“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此盖受命之符也。”白鱼跳入王坐的船里,因为有火,而变成了乌鸦,这就是应承天命。董仲舒使之与灾异说和祥瑞说联系起来,更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他说天和人是相互作用关系的,如果国家或君主做出违背道德伦理、不利于百姓的事情,天会首先给予提示,如果没有醒悟过来,会再次提醒,但是事不过三,再不知悔改,国家就会面临伤害和败亡。以此灾异说来警示君王要尊天而治,遵从天道而行仁政。君王是万民的主宰者,但君王由天而授,须服从天的权威。
2 屈君而伸天
董仲舒的一系列政治思想大部分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但是就对于君权制约思想方面,有一定的创新,这就是我们所论述的“屈君而伸天”。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玉杯》中提出: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的统治,信奉君主为一切,坚持“君为臣纲”,而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以天为尊,否则,天会降灾异之事以示警示。这里的“民”不只是指广大老百姓,更重要的是各地方诸侯,因为诸侯手握兵权并割据一方,如果不一心会严重威胁君权,所以要强调统一,反对割裂,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这个主张也迎合了掌权者的意愿,并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屈君而伸天的提出,恰恰符合君权神授的说法,君权乃是天赐,因此,君王也须服从天的意愿,这样则巧妙的以天来限制君权。 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际上是天人合一,并论述了天与人即天子统治下的万民之间的关系,董仲舒把天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天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且天感应着世上一切的善恶是非,进而决定着君王统治的兴衰。
3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
董仲舒的政治主张最终还是推崇儒家思想,他师从孔孟荀子等人的学说理论,又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他继承儒学仁政爱民,主张以德治国,教化人民,推崇对宗法制度极为维护的“三纲五常”说,并极力推崇儒学,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天道之中,阳代表德,主生,阴代表刑,主杀。阳常处在盛夏,视生育养长为任,阴处严冬,积聚在不起作用的地方,所以天任用德教,不用刑罚。孔子亦云:不教而诛谓之虐!不进行教育叫杀人这就是暴政。现如今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富有四海,并且居于可招致祥瑞的地位,拥有可招到祥瑞的形势,本身又有招致祥瑞的资本,行为高尚且恩德广厚,资质聪慧而意愿美好,爱护百姓而广纳贤士,可谓是适合百姓的贤明仁义的君主了,然后这样了,天帝却没有感应,祥瑞也没有降临,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原来是教化没有建立,百姓没有纳入正轨。百姓都是追逐利益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一倾而下无法阻止。而建立教化就好比建立防洪堤坝一样,提防的好则奸邪停止,教化不立,提防不好则奸邪并出。自古贤明的君主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治理天下都把建立教化作为首要任务,因此,董仲舒主张兴办太学,学习儒家文学,以仁来教育人民,以义来感化人民,以礼来节制人民。总之,教化人民使国泰民安。而这些需要君主立太学以教于国,且须君主善治,善治则灾害去,福禄来。天赋与君主统治万民的权力,同时要求君主达到一定的要求,并因天人感应而监督这君主的行为,以使其为政为民。在《天人三策》中,他引用孔子的观点:“德不孤,必有邻”,即有德的人绝不会被孤立,一定会得到帮助。而这些都是靠积累善事累计德性才能获得。后世的君主奢侈淫逸道德衰微,不能好好治理国家,废除德教任用刑罚,被世人孤立背板。这里就说明他想让君主明白德治的重要性,使其德治主张得到任用。
对于“三纲”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则是君前臣后的尊卑序列地位,使其等级秩序合理且合法。“五常”即为“仁、义(谊)、礼、智(知)、信”。他说“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俢饬也;五者俢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君王要兼修“仁、义、礼、智、信”这五种恒久不变的道,就能得到天的庇护和保佑,即使是鬼神也会接受其祭拜而保佑他,那么他的恩德便会外施,扩大到一切生命都能感知并感恩。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以及沿用儒家思想以教化万民,目的仍是为规制君权,但与此同时,他所倡导的都是儒家思想,不知不觉中也在促进儒学的发展。
4 总结
董仲舒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张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以儒家思想的文化观统治社会,使万民皆以儒学为尊,百姓的思想观也都反映着儒学的发展。而董仲舒也十分清楚,君主又岂会那么容易相信他,接受儒学为一国的唯一正统呢?因为君主自己也想无限使用君权。虽说身居高位,但高处不胜寒,他也会惶恐,害怕地位受到威胁。然后如果权力不受限制,掌权者便有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顾百姓安乐,权力因此异化,权力使用不当,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安全,扰乱民生。而当时实行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便是群臣皆以皇帝一人马首是瞻,而没有人可以制约君权。所以董仲舒的观点便是以“天”制约君权。自古以来我们宣扬的都是君权神授,人受命于天,所以,君权受到天——这个被思想家们赋予浓重神秘色彩的能力者——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所谓的“天”这里也就可以理解为“儒家思想”。归根结底,董仲舒还是在以儒家思想来约束君主的行为,限制君权。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就是文化软实力,人们通过儒学这条主线连接在一起,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从而推动儒学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朴民.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J].文史哲,1988.
[2]干春松.儒家政治思想的连续与转折——徐复观论董仲舒的整治哲学[J].学术研究,2010.
[3]孙秀民,楚双志.中国古代封建君权制约述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
[4]王怡.“屈君而伸天”与皇权专制——董仲舒法律思想新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
[5](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周桂钿,朋星,译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