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是一种用书面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传情达意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人类思想流通的层次上呈现出它的社会功能。
  随着中、高考的改革,作文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写作教学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所占的地位更显得日趋重要。因此,“语文新课标”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怎样去适应“语文新课标”、怎样进行作文教学等一系列问题。城市中学与市场经济紧密接触,很容易理解时代的变化,所以比较容易达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老师及其学生,虽然他们所接触的信息相对较少。但是,对于写作素材的来源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
  本文结合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初中学生的现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分析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旨在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写作能力对策与建议
  一、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地处四川省西南边陲的小县城,与云南省永善县隔江相望,北与宜宾、乐山地区相邻。全县有49 个乡镇,总人口22.3万人,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45%,农业人口占91%。面向全县招收以彝族为主的民族优秀学生,全校学生2000多,其中民族学生占50%左右。在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甚至民族学生占100%的农村中学中,广泛地存在着师生间沟通和交流的障碍问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处在思维转化阶段。所以,学生在写作课上纵然感慨万千,也无所适从、难以下笔,会出现词不达意等现象,容易导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甚至“谈作变色”。这就迫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落后的教育现状。
  二、对策与建议
  多年来,作为一名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一至感受到农村中学生写作知识的贫乏。虽然,现行的各种各样写作辅导教材繁多,但是基本不适合农村中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指出“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强调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为了使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发展,可以从一下几方面作为突破口,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激发写作兴趣
  没有欲望,就不会有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因此,在作文实践中要设法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记述自己,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情感的一种方式,是整理自己思想,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同时激励学生关心生活,多方积累。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由于种种原因和限制,凡事不可能都能实践,但一定要求学生尽可能“读万卷书”,获取一些间接经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可见,读书会使学生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出口成章。
  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对社会、自然和人生拥有自我独特感受和思考的过程。生活是本源,要靠自己去感悟,生活虽是万花筒,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但它只能作为写作素材,必须经过自己的分析、加工提炼,如果写作时缺少这一环节,作文就是人们常说的“流水帐”,变得索然无味,素不可读了,尤其在农村中学这种现象较为突出,比如民族地区有着比较纯真、质朴、浓厚的乡间生活气息。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留心、多观察、多分析、多总结、多积累。要告诉学生,生活中到处有真、善、美,只有用心才能发现,才能有所收获。叶圣陶先生也告诫我们要多接触社会,多感受生活,他这样打过比方:“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苏辙指出先要游历名山大川,增加生活阅历,文章方才有“浩然之气”充斥于天地。对这些已具有很强感悟能力的作家而言,都要不断补充生活经历来丰富写作的源泉,农村有着广阔的生活空间,有许多自然之源,绿色素材丰富,这是城市学生无法想象的。因此老师在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同时,要学生学会整理和分析现成的素材,加以组合,学生的写作就大有可为了。
  2.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在教学中,令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工作就是作文的批改,不仅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还耗费了大量精力,而教师批改的作文不管有多详细,学生只注重总评和分数,很少琢磨教师的圈点勾画,致使学生的作文总是徘徊不前,收效微乎其微。学生是语文活动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师也应该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长处和不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所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在引导学生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让他们自批或互批,让学生真正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从根本上打破传统作文批改中的教师全批全改,学生无所事事。所以,要无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3.扩大阅读范围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写作的难点和重点。有人说: “21世纪是阅读的世纪”。夸张一点说,不会阅读将寸步难行,阅读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现在的初中生,特别是山区的学生阅读范围很小,写作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课文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这已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创新,老是这几则材料。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总之,要全面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迫切需要语文教师大胆的革新,正确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让学生积极思维,发疑起问,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逐步提高作文水平,让“作文难”的问题永远成为历史。民族地区农村中学更应抓住手边现有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大胆地进行写作教学改革,才能使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写作教学,日益成长进步,与新课改共同发展。随着广大农村一线语文老师的辛勤耕耘,只要改变教学观念,有机地把写作技巧与民族地区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结合起来,农村中学的学生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异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陈柱:《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出版,2008年。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这就使得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本文结合本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教育思想的转变  〈〈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发展,因此,〈〈标准〉〉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在过程中培养能力、形成
期刊
高桥石化公司在多年生产实践中,通过科技开发、技术改进和技术攻关,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成套先进技术,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公司DCP创出口量和市场占有率世界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等。许多概念的形成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借助于化学实验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 观察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如何培养学
期刊
一直以来,许多从事物理课教学与研究的老师们都在不断地探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有效的?课堂的有效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又怎样去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呢? 对于这些疑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家都认同一种观点,哪就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使学生尽可能获得最大效益,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实施有效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高高在上的理论层面,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期刊
什么是作文教学的程序性知识?作文教学课重操作、重训练,就是教给学生作文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程序性知识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  余应源、章熊、区培民等在肯定新教材在写作主体、写作内容上比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的同时,也认为作文教学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写作实践,它是一种教学行为,目的是打基础,带有虚拟性。为了提高效率,它常常要采取局部性、分解性的教学形式,应有序列
期刊
2010年8月14日上午,恩施市枫香坡侗族风情寨格外热闹。村民们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迎全国推广湖北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经验交流会的代表们。听说省长李鸿忠也来了,乡亲们
近年来,茂名石化公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国家缴纳了几百个亿的利税。与此同时,茂名石化竭尽全力让职工生活得更幸福,成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公司每一名职
期刊
高考化学复习应对策略,为了提高复习效果,使学生掌握内容条理化,本文从举一反三的角度诠释了课堂中尽量采取“艺术”的方法,使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都有一定的提高.
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社会剧变的时代,随着沿海各通商口岸的开放以及以各种形式出国的留学生纷纷归国,大量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想纷纷涌入,而注册会计师制度思想就是其中之一。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