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二语习得与磨蚀的阀值级水平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成果,结合目前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提出用二语习得和磨蚀的阀值级水平理论去指导日语教学,从而为日语教学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视野。
关键词: 二语习得语言磨蚀阀值级水平日语教学
第二外语是我国外语系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而日语是英语专业学生首选的科目。这与当前日本经济发达,学好日语就有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工具型动机有关,也与日语跟汉语比较相似的语言特点有关。同时日语也是考研、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但是目前二外日语教学却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包括课时少,与文化教学的脱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基于日语学习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将从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角度指导二外日语教学,同时结合语言磨蚀的阀值级水平理论探讨二外日语教学。
1.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
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即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就是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和能达到的基本水平。目标水平与学生现实水平之间的差距是二语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它支配和决定着二语教学过程的进行、发展和终结(刘英林,1994:262-263)。基本目标水平的确立有利于指导课堂教学活动和积极引导学生。一般来说,确立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的方法有3种(van EK,1975:14)。第一,由国家和政府等行政机构制定大多数学习者所必须达到的二语水平。第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制定不同的目标水平。第三,通过需求分析,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制定一个统一的目标水平。方法一有些过于笼统,脱离现实。方法二似乎更加合理,但是名目繁多,难以统一管理。方法三考虑了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并为他们制定了一个转到其他领域前的比较统一的目标水平,因此更加合理,易于管理,目前在制定二语学习的基本目标水平时,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方法三。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语言学的专家们就制定出了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语种和国家的基本目标水平标准,即阀值级水平或T水平(van EK,1975:13),同时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这个目标水平体系已经基本完善,专家们通过研究分析按照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已经制定出了基本目标水平的具体内涵。基本目标水平的横向拓展主要表现为不同语种和不同年龄的群体均使用统一的基本目标水平标准。基本目标水平的纵向拓展具体表现为:在欧洲,ALTE标准是标志性的发展成果。在美国,美国政府的外交学院制定出了FSI Scale,后改称ILR Scale及此后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制定的二语学习目标水平的暂行规定ACT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欧洲和美国的标准虽然有些不同,但是核心内容没变,以欧洲的ALTE标准为例,此标准把语言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六个级别,A1即入门水平,A2 即发展水平,B1即阀值级水平,B2即优势水平,C1即熟练水平,C2即精通水平。综上所述,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就是ALTE的B1级,即美国FSI和ILR的二级(S2或2 ),ACTFL上的“高级—高”。
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理论帮助我们用崭新的视野来看待目前的二外日语教学。语言习得的阀值级水平理论最初是应用于英语学习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水平的界定,其他语种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作为二语学习的基本目标水平的标准都相继完成,而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却没有一个基本目标水平的标准。日语作为外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单就人数上看,已经成为小语种里的大语种。目前高校二外日语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课时少,课堂活动单调,不注重听力和口语的学习,教材缺乏趣味性,与文化教学的脱节,等等。就目前所选择学习日语的人数来看,学习者对日语学习的强烈欲望和目前日语的教学质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如何把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得以发挥并且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是日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这就启示我们,必须用同样严格的标准去规范二外日语的教学。并且作为专业语言学习者,他们对二外日语的学习已经具备有条理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学习语言的方法,因此要有效解决目前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定一个二外日语学习的阀值级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这个阀值级水平,才能确实改善目前日语学习的境况。结合实际,具体的做法就是规定学习者必须参加一个统一的日语语言水平考试,即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应该达到日本语能力考试的三级或者四级水平;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达到这一考试的二级或者三级水平,而不是如现在大多数学校所做的那种简单的、主观的期末测验。这样从整体来看,学校便于统一管理;从个体来看,更能激发学习者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2.二语磨蚀的阀值级水平
二语磨蚀是语言磨蚀的一种。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意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倪传斌,2006)。语言磨蚀既可以指第二语言或外语使用能力的流失,又可以指母语的退化或丧失。语言磨蚀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者。研究发现,导致学习者语言磨蚀的因素有:磨蚀前二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二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读写能力和目的与语种等八类(倪传斌,2006)。其中,受蚀前学习者所达到的终极语言水平的影响最大。早在1932年,Kennedy就发现磨蚀前的外语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1990年Vechter等将这一现象归纳为“倒置假設”,也就是说,磨蚀前的语言水平和磨蚀的量或者速度成反比。此后,研究者还发现,除了存在倒置现象,还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在这个分界线上下,学习者的外语水平磨蚀的量和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Neisser把这一分界线称为外语磨蚀的关键阀值。他认为超过这个阀值级水平,外语磨蚀的速度就会减缓。早在1982年,Lowe就发现在语言磨蚀前的二语水平上确实存在一个“点”,但他没有明确提出这个点的具体位置,只是给出了一个范围。1984年Clark等人调查发现,位于FSI量表的三级就是研究者所说的阀值级水平。此后,Nagasawa于1999年提出,这个关键阀值就是ACTFL上的优秀级,即位于2 或低于“高级—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容易受到磨蚀。对比上文提到的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我们不难发现,2 或“高级—高”正是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基准。也就是说外语磨蚀的阀值级水平要在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基础上再高一个等级,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外语水平的磨蚀,这个等级就是ALTE上的B2级,FSI和ILR的三级(S3或Level 3),ACTFL上的优秀级。
二语磨蚀的阀值级水平是和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相对应的标准。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在习得了一门语言的同时就潜在地存在着这门语言磨蚀的危险,语言的磨蚀是客观存在着的,只要有习得就会有磨蚀,即语言磨蚀是生理性的而不是病理性的。同时从教育经济学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角度出发,也有必要探讨语言磨蚀的阀值级水平。目前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大多数学习者不能把已经习得的语言“保值”下去,而是慢慢出现语言的磨蚀。正如上文已经探讨过的,首先就是日语教学没有规定一个语言习得的阀值级水平,没有规定学习者应该达到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标准水平,因此学习者本身的语言能力就很差,而从语言磨蚀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看,学习者终极语言水平越差,磨蚀的速度就越快。其次就是90%的学习者毕业后甚至还在校期间就已经出现日语能力的严重磨蚀。因此,从语言磨蚀的阀值级水平角度来看,学习者要让已经习得的语言“保值”,就要在语言习得的阀值级水平上再高一个级别(当然理论前提是存在着日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证学习者习得的语言能够“保值”下去。具体来说,就是高校本科生毕业之前应该达到日语水平的二级或三级;研究生应该达到日语水平的二级。当然二外日语学习者个人除了在教育政策的调控下被动地预防日语能力的磨蚀之外,还应该自己主动采取措施维护已经习得的语言,进行语言的“终身教育”。
3.结论
目前日语已经成为小语种里的大语种,选择学习日语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日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正如目前的英语教学一样,为学习者制定出下一个领域前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所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水平。此外,无论是从语言习得和磨蚀的理论还是实践经验来看,研究生阶段的日语教学难度都应该高于本科生阶段的教学难度。这样不仅便于统一管理,而且能激发学习者学习日语的兴趣。同时从语言磨蚀的理论分析,要有效地防止语言磨蚀,那么受蚀前所达到的日语水平最关键,因此只有制定了一个这样的目标水平,才能改善目前高校日语水平参差不齐和学习者语言水平普遍低下的现状。而要有效地预防二外日语语言的磨蚀,依据二语习得阀值级水平和二语磨蚀的阀值级水平理论,二外日语的学习者应在已经习得的阀值级水平基础上高一个级别,所以要鼓励学习者掌握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同时学习者还应进行已经习得语言的终身教育,这样才能彻底改善目前高校二外日语学习的现状。
关键词: 二语习得语言磨蚀阀值级水平日语教学
第二外语是我国外语系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而日语是英语专业学生首选的科目。这与当前日本经济发达,学好日语就有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工具型动机有关,也与日语跟汉语比较相似的语言特点有关。同时日语也是考研、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但是目前二外日语教学却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包括课时少,与文化教学的脱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基于日语学习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将从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角度指导二外日语教学,同时结合语言磨蚀的阀值级水平理论探讨二外日语教学。
1.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
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即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就是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和能达到的基本水平。目标水平与学生现实水平之间的差距是二语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它支配和决定着二语教学过程的进行、发展和终结(刘英林,1994:262-263)。基本目标水平的确立有利于指导课堂教学活动和积极引导学生。一般来说,确立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的方法有3种(van EK,1975:14)。第一,由国家和政府等行政机构制定大多数学习者所必须达到的二语水平。第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制定不同的目标水平。第三,通过需求分析,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制定一个统一的目标水平。方法一有些过于笼统,脱离现实。方法二似乎更加合理,但是名目繁多,难以统一管理。方法三考虑了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并为他们制定了一个转到其他领域前的比较统一的目标水平,因此更加合理,易于管理,目前在制定二语学习的基本目标水平时,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方法三。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语言学的专家们就制定出了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语种和国家的基本目标水平标准,即阀值级水平或T水平(van EK,1975:13),同时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这个目标水平体系已经基本完善,专家们通过研究分析按照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已经制定出了基本目标水平的具体内涵。基本目标水平的横向拓展主要表现为不同语种和不同年龄的群体均使用统一的基本目标水平标准。基本目标水平的纵向拓展具体表现为:在欧洲,ALTE标准是标志性的发展成果。在美国,美国政府的外交学院制定出了FSI Scale,后改称ILR Scale及此后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制定的二语学习目标水平的暂行规定ACT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欧洲和美国的标准虽然有些不同,但是核心内容没变,以欧洲的ALTE标准为例,此标准把语言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六个级别,A1即入门水平,A2 即发展水平,B1即阀值级水平,B2即优势水平,C1即熟练水平,C2即精通水平。综上所述,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就是ALTE的B1级,即美国FSI和ILR的二级(S2或2 ),ACTFL上的“高级—高”。
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理论帮助我们用崭新的视野来看待目前的二外日语教学。语言习得的阀值级水平理论最初是应用于英语学习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水平的界定,其他语种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作为二语学习的基本目标水平的标准都相继完成,而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却没有一个基本目标水平的标准。日语作为外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单就人数上看,已经成为小语种里的大语种。目前高校二外日语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课时少,课堂活动单调,不注重听力和口语的学习,教材缺乏趣味性,与文化教学的脱节,等等。就目前所选择学习日语的人数来看,学习者对日语学习的强烈欲望和目前日语的教学质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如何把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得以发挥并且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是日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这就启示我们,必须用同样严格的标准去规范二外日语的教学。并且作为专业语言学习者,他们对二外日语的学习已经具备有条理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学习语言的方法,因此要有效解决目前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定一个二外日语学习的阀值级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这个阀值级水平,才能确实改善目前日语学习的境况。结合实际,具体的做法就是规定学习者必须参加一个统一的日语语言水平考试,即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应该达到日本语能力考试的三级或者四级水平;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达到这一考试的二级或者三级水平,而不是如现在大多数学校所做的那种简单的、主观的期末测验。这样从整体来看,学校便于统一管理;从个体来看,更能激发学习者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2.二语磨蚀的阀值级水平
二语磨蚀是语言磨蚀的一种。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意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倪传斌,2006)。语言磨蚀既可以指第二语言或外语使用能力的流失,又可以指母语的退化或丧失。语言磨蚀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者。研究发现,导致学习者语言磨蚀的因素有:磨蚀前二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二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读写能力和目的与语种等八类(倪传斌,2006)。其中,受蚀前学习者所达到的终极语言水平的影响最大。早在1932年,Kennedy就发现磨蚀前的外语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1990年Vechter等将这一现象归纳为“倒置假設”,也就是说,磨蚀前的语言水平和磨蚀的量或者速度成反比。此后,研究者还发现,除了存在倒置现象,还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在这个分界线上下,学习者的外语水平磨蚀的量和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Neisser把这一分界线称为外语磨蚀的关键阀值。他认为超过这个阀值级水平,外语磨蚀的速度就会减缓。早在1982年,Lowe就发现在语言磨蚀前的二语水平上确实存在一个“点”,但他没有明确提出这个点的具体位置,只是给出了一个范围。1984年Clark等人调查发现,位于FSI量表的三级就是研究者所说的阀值级水平。此后,Nagasawa于1999年提出,这个关键阀值就是ACTFL上的优秀级,即位于2 或低于“高级—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容易受到磨蚀。对比上文提到的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我们不难发现,2 或“高级—高”正是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基准。也就是说外语磨蚀的阀值级水平要在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基础上再高一个等级,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外语水平的磨蚀,这个等级就是ALTE上的B2级,FSI和ILR的三级(S3或Level 3),ACTFL上的优秀级。
二语磨蚀的阀值级水平是和二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相对应的标准。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在习得了一门语言的同时就潜在地存在着这门语言磨蚀的危险,语言的磨蚀是客观存在着的,只要有习得就会有磨蚀,即语言磨蚀是生理性的而不是病理性的。同时从教育经济学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角度出发,也有必要探讨语言磨蚀的阀值级水平。目前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大多数学习者不能把已经习得的语言“保值”下去,而是慢慢出现语言的磨蚀。正如上文已经探讨过的,首先就是日语教学没有规定一个语言习得的阀值级水平,没有规定学习者应该达到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标准水平,因此学习者本身的语言能力就很差,而从语言磨蚀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看,学习者终极语言水平越差,磨蚀的速度就越快。其次就是90%的学习者毕业后甚至还在校期间就已经出现日语能力的严重磨蚀。因此,从语言磨蚀的阀值级水平角度来看,学习者要让已经习得的语言“保值”,就要在语言习得的阀值级水平上再高一个级别(当然理论前提是存在着日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证学习者习得的语言能够“保值”下去。具体来说,就是高校本科生毕业之前应该达到日语水平的二级或三级;研究生应该达到日语水平的二级。当然二外日语学习者个人除了在教育政策的调控下被动地预防日语能力的磨蚀之外,还应该自己主动采取措施维护已经习得的语言,进行语言的“终身教育”。
3.结论
目前日语已经成为小语种里的大语种,选择学习日语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日语习得的阀值级水平,正如目前的英语教学一样,为学习者制定出下一个领域前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所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水平。此外,无论是从语言习得和磨蚀的理论还是实践经验来看,研究生阶段的日语教学难度都应该高于本科生阶段的教学难度。这样不仅便于统一管理,而且能激发学习者学习日语的兴趣。同时从语言磨蚀的理论分析,要有效地防止语言磨蚀,那么受蚀前所达到的日语水平最关键,因此只有制定了一个这样的目标水平,才能改善目前高校日语水平参差不齐和学习者语言水平普遍低下的现状。而要有效地预防二外日语语言的磨蚀,依据二语习得阀值级水平和二语磨蚀的阀值级水平理论,二外日语的学习者应在已经习得的阀值级水平基础上高一个级别,所以要鼓励学习者掌握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同时学习者还应进行已经习得语言的终身教育,这样才能彻底改善目前高校二外日语学习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