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问题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_l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一些事业单位发展相对滞后,功能定位不清,机制不活,效率不高,服务社会能力不强,迫切需要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而其中人事制度改革是其改革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某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经验为例,对事业单位的招聘工作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 问题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236-02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员招聘工作是落实《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中人事管理制度要求的具体措施。某省自2007年开始推行事业单位(包括公立医院)公开招聘,目前在招聘程序、流程等方面均作出了探索,为进一步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一、公开招聘的意义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有利于扩大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保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程序,加强政府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监督,充分体现社会就业的公平,维护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保证事业单位客观公正地选人用人。
  这种用人机制上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从而得到社会和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从制度上规范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办法和程序,有利于应聘人员公平择业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招聘全过程公开,改变了以往事业单位进人的随意性、不透明性,能够有效避免超编进人和进人素质不高的问题。在招考程序上严把政策关,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和单位自主用人的有机结合,能够有力地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人才流动,激发人才活力,优化了人才配置和队伍结构,有效避免了人才闲置和浪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的实行将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公开招聘的流程
  1.确定计划及岗位。用人单位确定下年度公开招聘计划及岗位条件,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发布招聘简章。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招聘简章,接受社会考生的咨询和报名。
  3.报名并缴费。考生自主选择报考单位及岗位,进行网上报名并缴费。
  4.笔试。考生在指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参加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的笔试。
  5.面试。进入面试范围的考生到报考单位参加面试资格审查和面试。面试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随着面试经验的积累,许多单位借鉴公务员面试的方式,增加了新的面试方式,如领导小组讨论、现场操作或授课等;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百分制合成考试总成绩。
  6.考核体检。根据考试总成绩,按招聘岗位,以不低于1∶1.2的比例,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
  7.公示。对考试、考核、体检均合格的拟聘用人员,经报考单位公示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统一公示7个工作日。
  8.录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后备案,发放录用通知书。
  9.报到。新职工到招聘单位报到。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录用比例偏低。根据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13年省属事业单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省属医院招考共计412个岗位,招录601人,截至2013年4月24日,某省属事业单位招聘报名人数为15432人,按照此数据计算,录用比例为3.89%,录用比为26∶1。
  2.公开招聘录用人员中高学历人员所占比重大。经统计,招聘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的431人,占总招聘人数的比例为71.71%,本科学历的162人{1},占比为26.96%,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总招聘人数的98.6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8人,占比仅为1.33%。
  3.岗位之间报考冷热不均现象严重。2013年,报考人数低于10人的有116个岗位,均为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报考人数少于3人、按照规定应予以取消的岗位18个。报考人数超过200名的岗位有15个,其中,某行政岗位需求为1人,实际报考人数为401人。
  4.医院实力差别致使考生报考意向有所差异。因某省的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每年只举行一次,故所有省属公立医院的岗位在同一时间集体公布,考生只能选择某个单位的一个岗位报考,这就致使考生必然向名声大、实力强的医院倾斜。如在报考人数低于10人的岗位中,某A研究所有4个岗位,某B研究所有10个岗位,可能与两个单位的专业面及地理位置有关。达不到1∶3的报考比例的岗位,最终只能核减,既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也影响了相关单位的业务发展。
  5.程序繁琐,时间长。一般每年4月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发布招聘岗位,5月份笔试,6月份笔试成绩公布,开始组织面试,7月份考核体检,9月份备案,10月—11月份发放录用人员通知书,11月—12月份办理新进人员入编手续。这样的程序会耗费考生和单位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近几年新入职人员的报到时间一般都在12月份,很多考生都对这半年的工龄白白损失表示无法理解。
  6.公开招聘考试时间较晚。经过本单位近几年参加北京等地的大型卫生人才招聘会和各高等医学院校的招聘会,各地考生均了解某省需要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才能取得编制,并且某省的考试是最晚的。某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一般从每年4月份报名考试,通过笔试、面试、考核体检、备案等程序,到12月份才能入编,有的甚至拖至次年1月份才能入编。   而应届毕业生一般在毕业前一年11月份就开始找工作,某些省、市有自主招聘权的医院在前一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基本招聘工作基本结束,并与毕业生签订聘用合同,将很多优秀毕业生招致麾下。而某省省属事业单位和各地市的公开招聘工作基本在四五月份才开始,错失了招聘更多优秀人才的机会。
  7.主管部门的行业知识欠缺。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公开招聘,医疗单位是比较拥有专业知识的行业。而在近几年与上级主管部门办理招聘岗位设置、考生资料审核和备案等过程中,发现上级主管部门在医疗行业的岗位设置、专业要求、医疗知识等方面相对缺乏,在审核过程中,按照专业字字相同的要求审核,没有充分地考虑医学专业的相关性和适用性。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针对部分公立医院报考人数较少的现状,这些单位应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将医院的特色及优势予以宣传,让考生深入地了解,以增加单位透明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考生报考。
  2.放宽特殊单位和岗位的招聘。因为公开招聘工作对于报考比例有严格的要求,通常为1∶3,即一个岗位如果招聘1名工作人员,至少需要有3名考生报考,因部分单位及岗位的特殊性,考生资源相对缺乏,导致部分单位及岗位不能达到比例而核减。同时,某些专业岗位对专业技术要求更高,需求技术操作能力强的人员,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即可满足其岗位需要,高学历人才未必适合其岗位。因此,放宽部分单位及岗位的招聘条件,增加单位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机会,既促进就业又能推动相关单位的发展。
  3.适当改变人才选拔的模式。结合卫生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以及不同级别医院选拔人才的难易程度,适当改变某些紧缺专业的招聘模式,采取以公开招聘方式为主,医院自主考核招聘方式为辅的人才选拔模式。同时,为增强公开招聘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在继续采取公开招聘的同时,主管部门可对医院拟招聘岗位和专业等进行备案,加强监督;可对其招聘人员采取抽查方式,不符合招聘条件的予以辞退,并对单位给以相应处罚。
  4.调整公开招聘时间。公开招聘应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将招聘的时间提前,及时发布招聘简章,开展招聘报名、笔试、面试、考核体检、入编等工作,确保考生不流失。如果将公开招聘时间提前至每年1月份报名,2月份笔试,3月份出笔试成绩,各单位组织面试,4月份确定录用人员名单,4—6月份办理各项手续,7月份考生毕业正式入职入编。
  5.增强招聘专业审核的科学性。医疗卫生行业专业性强,涉及专业多,对其专业的审核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以确保招聘人员能满足医院的人才需求。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专业审核时,增加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与专业审核。
  参考文献:
  [1] 中公教育.2013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简章.http://
  sd.offcn.com/html/2013/04/38064_2.html[EB/OL],2013.
  [2] 华图教育.2013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报名人数统计.http://
  sd.huatu.com/2013/0424/535347.html[EB/OL],2013.
  [3] 李忆秋,肖江卫.某三甲综合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改革探索[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805-1806.
  (作者单位:山东省交通医院 山东济南 250031)
  (责编:若佳)
其他文献
豪布斯卡作为城市综合体中最具代表的建筑模式,充分体现了城市综合体高效集约化的特征。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存空间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建筑功能被放入地下空间,因此,地下豪布斯卡模式已逐渐成为城市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地下豪布斯卡并没有标准的定义,在学术界以及工程实践中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此外,在地下豪布斯卡空间系统中,由于地下空间的自然特征,人们很难对整个空间系统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地下空间的流线组织、空间布局等都对提升空间使用率及空间体验,进而为建筑带来
滨海村落作为我国村落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①的大背景下,村落的传承、再生,村落空间的更新与保护愈来愈引起重视。同时“美丽乡村”②建设推动了滨海村落的发展,也加强了滨海村落生态文明的保护。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特别是传统村落要保护好。”由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从理论、政策到实践内容愈来愈多,逐渐引起全国范围内各领域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滨海村落的研究上升到新的高度,以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海洋发展的政策纲要为契机,滨海村落在全国范围
摘 要:采用CFTC所提供的投资者分类数据,通过VECM模型分析石油期货市场的四类投资者对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资金管理者是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对石油价格的冲击也高于其他投机者。因此应该加强对期货市场投机活动的管制,避免过度投机造成的价格波动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石油价格 资金管理者 其他交易者 互换交易者 生产批发商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合院住宅作为一种居住空间模式,顺应我国传统居住形态对院落空间眷恋的深层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城市生活特点,以多变的组合方式、灵活的布局特征形成较好的居住体验。其低层高密度的特点又使其自身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价值。近年来,在实践层面,众多开发者与设计者基于不同地域、不同条件对合院住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在理论研究层面,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
  但概括而言,国内将合院住宅作为一种居住建筑类型,从设计层面对其系统的梳理、分析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因此,本文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调研、分析、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到中期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预示着出现由“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演化。同时,作者关注到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该群体往往处在一个“农村回不去,城市进不去”的进退两难尴尬境地。面临三重压力:失地后变为“下岗人员”,焦虑于经济收入;进城后成为“异类”,纠结于身份认同;上楼后失去“自由”,纠结于行为习惯。完全按照城市住区设计的住区,虽说居住硬件条件大为提升,但其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难以适应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
  住区外部空间作为居民日常行为活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人居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紧缺问题已危及居民的工作生活与城市的建设发展。严寒地区幅员辽阔,加之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近年频发的极寒与高温天气对严寒地区城市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住区作为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的聚居地,其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住宅建筑的能耗水平。因此,亟待针对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的复杂性与气候的特殊性,开展改善住区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的相关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住区空间形态对室外热环境及建筑能耗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综合优化设计方法,以提升住区热环境
摘 要:文章通过事实案例分析民办高校管理中的不足,初步探讨如何完善民办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规范民办高校人事管理。  关键词:民办高校 劳动仲裁 人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221-02  某民办院校年轻教师,因其所在专业调整,该教师劳动合同终止后不再续聘;该民办院校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对该教师做出经济补偿,该教师对补偿金额
期刊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热岛效应逐年加剧,各国学者逐渐开始关注街区空间形态与微气候环境的关联机制。商业街区使用人流密集,建筑密度高,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使用者室外停留时间长,对室外舒适度要求更高,以成为城市中微气候亟待改善的区域。尤其对于东北严寒地区来说,冬季寒冷漫长,商业街区使用效率较低。通过对商业街区进行气候适应性规划,以提升室外微气候舒适度,从而提升街区的使用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气候环境与建筑环境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对于严寒气候影响下的街区形态调控,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指
摘 要:高校以培育高层次人才、研制输出高端科研成果和兴办特色科技型实体产业等为核心内容,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功能。但是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金钱至上的风潮严重侵蚀着高校,于是以行政化管理泛滥和失控为源头的种种偏离正确轨道的异化表现不断在高校出现,危害着本体和社会经济建设,为了正本清源,高校就必须以去行政化管理为起点,使用严厉的措施在教学、科研和产业等领域逐项纠偏,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实现其存
期刊
小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提供发展支撑力量的摇篮。小学绿色校园是中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环境保护、社会影响、经济节约等多个层面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可见的未来,随着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中国小学的规模、校舍面积等还会出现进一步的增加。与此同时,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推进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教育百年来的既定体系,小学绿色校园的设计应以其为导向,对现有的空间形式进行重塑。而国务院、教育部等国家机构在近几年对生态文明教育、绿色学校、绿色校园的大力倡导,以及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