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27日至28日在我校举办了第二十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高中文综组共有10位年轻教师参加,这次教学比赛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作为评委的我,参与了整个大赛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教学大赛结束了,但也让我想到了很多……
一、新课程理念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以学生为本,这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有不少人把新课程理念当成教条、当成口号。而参赛的10堂课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上课老师的新理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更多的是: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看书预习、面对材料阅读思考等方面的自主学习;
在老师的引导下,互相讨论、相互启发等形式的合作学习;
在老师的鼓励下,对某些问题争先恐后提出自己见解、发表自己观点的探究性学习。
例如:有位英语老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置了一个“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检测,这比以前传统的“满堂灌”、教师唱主角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
另外,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述《一剪梅》时,先让学生齐读,接着请一个学生读,老师告诉学生告诉学生:文章中的“愁”绪都没有读出来。然后老师又播放音频,让学生体会《一剪梅》中的“愁”绪,接着让学生再读,老师告诉学生,文章中的“愁”绪大家还是没有读出来,于是老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层层分析,学生终于明白这“愁”的内涵所在,到最后老师让学生再齐读,读声中终于读出那一丝“愁”绪。这个过程反映出,一切学问由问题产生。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诱发人们去探究,才能激发人们去发现和创造。这样通过老师的诱导、启发和学生自觉的参与最终解决了问题。
二、设置情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老师采用情境设置,材料引路,理在情中,情理交融的情境式教学方法。
例如:有位地理老师应用视频“苏泊尔电饭锅”的广告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电饭锅”的工作原理,这样的选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老师巧妙的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热力环流》,这样的情景设置,体现了我们的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原则。
另外,有位政治老师的在讲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材料和图片还直接引用本土的事例——“三中精神”、高二学生为高三学生加油的“激励话语”,这些我们身边的鲜活事例,使学生倍感熟悉和亲切。
“问题”一旦与相应的情境特别是发生在学生周边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讨论问题的兴趣,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更让学生懂得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观点是与实际相联系的,是有用的,是可以用来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逐步得到贯彻,这种产生良性循环的教学也将更为有效。
三、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同时继承和保留了优良的教学传统
10堂课都使用了各种各样的CAI课件——图片、视频、音频、材料文档等,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的来说,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分析,10堂课提供的课件还是合适的、有效的,CAI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地位和作用是摆正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上课的10位老师,绝大部分老师都使用了板书这种传统的有益的教学手段。课题名称、知识要点、学生回答的、老师设计的、主板书、副板书等,一堂课后留在黑板上的内容一目了然。这是板书这种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所在,对学生记录、复习回顾有用。
但也有一位语文老师一点板书都没有。虽然学生参与了学习,但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未必清楚,这值得我们深思。
四、积极开动脑筋,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完成一堂课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堂好课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观这10堂课,有位历史老师在讲述《罗马的法律》时,采用小品的形式:让三位学生分别扮演“贵族夏洛克”、“平民安东尼奥”、“情景旁白者”三个角色。平民安东尼奥借贵族夏洛克钱的“还钱”问题上,在罗马不同时期,“该怎么还”,让学生作为法官进行判案。这样的设置,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非常高。这样的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整个教学过程确实让学生“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学生参与度之高、兴趣之浓、表现欲之强实在是难于言表,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但是10位老师的课,当然也还有值得商榷、值得探讨之处。
(一)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方面存在不足。
例如:有的老师选择的材料不够典型,信息量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通过材料加以说明。
有的老师精心选择了材料,素材很好,却没有用好。表现在:一是使用材料要达到什么目的不明确或没有把握好,使分析、讨论材料偏离了主题;二是根据材料设计的问题没有紧扣主题或针对性不强,使学生在讨论时产生误解。当讨论的结果达不到预期目的时,为了要显示这是学生讨论的结果,老师硬从学生回答的结论中,曲解其意、择其所需,自圆其说。
(二)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老师预设以外的、或从老师的预设中生发的情节或问题出现,一般被称为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一堂课能有“生成性”,应该说本身就是一堂好课。完全按照老师的预设,很难凸显精彩。对课堂生成出来的东西如何利用、如何解决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理念问题。对课堂生成出来的东西有效的利用,妥善的处理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水平问题。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是一种课堂教学中有益的资源,应引起每一位老师足够的重视,并努力用好这种难得的教学资源。 例如:课堂上有学生问:“在做化学实验时,试管里的水的热力环流现象与这节课所学的”热力环流“理论怎么是相反的”,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没有进行有效分析,相反“我们课后探讨”一句话就敷衍了事了。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案和课堂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而重视和处理好课堂生成性的问题,不但是对任课老师临场应变、处理能力和教学机智的考验,言重一点是是否尊重学生的理念问题。
10位参赛的老师绝大部分都采用让学生讨论,自主或合作学习教材内容的形式,然后老师们“走马观花”的在学生中游走几遍,接着让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或者让学生回答;最后多媒体上一展示就完事。
这给了我几个思考:一是有些内容有没有“讨论”的必要;二是安排学生讨论合作的时间合理不合理。实际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观察他们用什么方法来合作、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有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个更加重要。
当然,一堂课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上课难,上好课更难。
通过评议10位老师的课,我有四点想法。
1.要把握好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的“度”。
参赛教师们普遍使用了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使图表资料、视频、录像等资源得以综合运用,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但要知道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只能是教学辅助,而不能成为教学手段的主导。如果成为教学手段的主导,就会使我们离开了多媒体,将无法教学。
2.教学资料的选取、运用不是越多越好。
由于多媒体的使用,多资料、多事例的选用成为现实。此次活动中,我们已经感到太多的事例、资料使学生应接不暇,这一资料、事例还没有看完和弄清楚,下一个事例、资料又到眼前,本来教师多资料、多事例的选用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问题,但事实上事与愿违。应接不暇的事例、资料,容易引起学生视觉疲劳、思维混乱以及情绪紧张。因此我们提倡精选事例、材料,并用好用透。
3.要把握好设计合作探究的质与量。
之所以要合作探究,就是因为单个学生无法解决问题,而此次活动中,合作探究的设计一节课内容出现几个,合作探究出现泛滥的趋势,本来是简单的问题都变成了合作探究。希望要注意合作探究的价值,合作探究的必要性,合作探究的难度与深度,总之要注意合作探究的质与量。
4.要处理好比赛课与常态课的关系。
比赛课整个教学流程都是完全预设的,精心设计的,一节好课,它不拒绝、不反对预设,但本质上应该是生成的,包括整个教学流程,跟学生的互动和对话。所有的课,对话、互动倒是很多,但让你感觉很多像是“假”的,因为预设的痕迹太重了。要淡化预设痕迹!
我们面对的是高中学生,他们是要面对高考的,一节课如果过于重视形式、而轻视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缺乏对知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分析那是不行的,平实自然和谐的课。不管是比赛还是平常上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课贵在自然、平实、和谐。
一、新课程理念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以学生为本,这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有不少人把新课程理念当成教条、当成口号。而参赛的10堂课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上课老师的新理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更多的是: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看书预习、面对材料阅读思考等方面的自主学习;
在老师的引导下,互相讨论、相互启发等形式的合作学习;
在老师的鼓励下,对某些问题争先恐后提出自己见解、发表自己观点的探究性学习。
例如:有位英语老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置了一个“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检测,这比以前传统的“满堂灌”、教师唱主角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
另外,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述《一剪梅》时,先让学生齐读,接着请一个学生读,老师告诉学生告诉学生:文章中的“愁”绪都没有读出来。然后老师又播放音频,让学生体会《一剪梅》中的“愁”绪,接着让学生再读,老师告诉学生,文章中的“愁”绪大家还是没有读出来,于是老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层层分析,学生终于明白这“愁”的内涵所在,到最后老师让学生再齐读,读声中终于读出那一丝“愁”绪。这个过程反映出,一切学问由问题产生。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诱发人们去探究,才能激发人们去发现和创造。这样通过老师的诱导、启发和学生自觉的参与最终解决了问题。
二、设置情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老师采用情境设置,材料引路,理在情中,情理交融的情境式教学方法。
例如:有位地理老师应用视频“苏泊尔电饭锅”的广告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电饭锅”的工作原理,这样的选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老师巧妙的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热力环流》,这样的情景设置,体现了我们的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原则。
另外,有位政治老师的在讲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材料和图片还直接引用本土的事例——“三中精神”、高二学生为高三学生加油的“激励话语”,这些我们身边的鲜活事例,使学生倍感熟悉和亲切。
“问题”一旦与相应的情境特别是发生在学生周边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讨论问题的兴趣,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更让学生懂得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观点是与实际相联系的,是有用的,是可以用来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逐步得到贯彻,这种产生良性循环的教学也将更为有效。
三、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同时继承和保留了优良的教学传统
10堂课都使用了各种各样的CAI课件——图片、视频、音频、材料文档等,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的来说,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分析,10堂课提供的课件还是合适的、有效的,CAI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地位和作用是摆正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上课的10位老师,绝大部分老师都使用了板书这种传统的有益的教学手段。课题名称、知识要点、学生回答的、老师设计的、主板书、副板书等,一堂课后留在黑板上的内容一目了然。这是板书这种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所在,对学生记录、复习回顾有用。
但也有一位语文老师一点板书都没有。虽然学生参与了学习,但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未必清楚,这值得我们深思。
四、积极开动脑筋,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完成一堂课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堂好课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观这10堂课,有位历史老师在讲述《罗马的法律》时,采用小品的形式:让三位学生分别扮演“贵族夏洛克”、“平民安东尼奥”、“情景旁白者”三个角色。平民安东尼奥借贵族夏洛克钱的“还钱”问题上,在罗马不同时期,“该怎么还”,让学生作为法官进行判案。这样的设置,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非常高。这样的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整个教学过程确实让学生“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学生参与度之高、兴趣之浓、表现欲之强实在是难于言表,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但是10位老师的课,当然也还有值得商榷、值得探讨之处。
(一)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方面存在不足。
例如:有的老师选择的材料不够典型,信息量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通过材料加以说明。
有的老师精心选择了材料,素材很好,却没有用好。表现在:一是使用材料要达到什么目的不明确或没有把握好,使分析、讨论材料偏离了主题;二是根据材料设计的问题没有紧扣主题或针对性不强,使学生在讨论时产生误解。当讨论的结果达不到预期目的时,为了要显示这是学生讨论的结果,老师硬从学生回答的结论中,曲解其意、择其所需,自圆其说。
(二)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老师预设以外的、或从老师的预设中生发的情节或问题出现,一般被称为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一堂课能有“生成性”,应该说本身就是一堂好课。完全按照老师的预设,很难凸显精彩。对课堂生成出来的东西如何利用、如何解决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理念问题。对课堂生成出来的东西有效的利用,妥善的处理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水平问题。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是一种课堂教学中有益的资源,应引起每一位老师足够的重视,并努力用好这种难得的教学资源。 例如:课堂上有学生问:“在做化学实验时,试管里的水的热力环流现象与这节课所学的”热力环流“理论怎么是相反的”,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没有进行有效分析,相反“我们课后探讨”一句话就敷衍了事了。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案和课堂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而重视和处理好课堂生成性的问题,不但是对任课老师临场应变、处理能力和教学机智的考验,言重一点是是否尊重学生的理念问题。
10位参赛的老师绝大部分都采用让学生讨论,自主或合作学习教材内容的形式,然后老师们“走马观花”的在学生中游走几遍,接着让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或者让学生回答;最后多媒体上一展示就完事。
这给了我几个思考:一是有些内容有没有“讨论”的必要;二是安排学生讨论合作的时间合理不合理。实际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观察他们用什么方法来合作、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有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个更加重要。
当然,一堂课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上课难,上好课更难。
通过评议10位老师的课,我有四点想法。
1.要把握好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的“度”。
参赛教师们普遍使用了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使图表资料、视频、录像等资源得以综合运用,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但要知道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只能是教学辅助,而不能成为教学手段的主导。如果成为教学手段的主导,就会使我们离开了多媒体,将无法教学。
2.教学资料的选取、运用不是越多越好。
由于多媒体的使用,多资料、多事例的选用成为现实。此次活动中,我们已经感到太多的事例、资料使学生应接不暇,这一资料、事例还没有看完和弄清楚,下一个事例、资料又到眼前,本来教师多资料、多事例的选用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问题,但事实上事与愿违。应接不暇的事例、资料,容易引起学生视觉疲劳、思维混乱以及情绪紧张。因此我们提倡精选事例、材料,并用好用透。
3.要把握好设计合作探究的质与量。
之所以要合作探究,就是因为单个学生无法解决问题,而此次活动中,合作探究的设计一节课内容出现几个,合作探究出现泛滥的趋势,本来是简单的问题都变成了合作探究。希望要注意合作探究的价值,合作探究的必要性,合作探究的难度与深度,总之要注意合作探究的质与量。
4.要处理好比赛课与常态课的关系。
比赛课整个教学流程都是完全预设的,精心设计的,一节好课,它不拒绝、不反对预设,但本质上应该是生成的,包括整个教学流程,跟学生的互动和对话。所有的课,对话、互动倒是很多,但让你感觉很多像是“假”的,因为预设的痕迹太重了。要淡化预设痕迹!
我们面对的是高中学生,他们是要面对高考的,一节课如果过于重视形式、而轻视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缺乏对知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分析那是不行的,平实自然和谐的课。不管是比赛还是平常上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课贵在自然、平实、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