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实施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以作者教学实践,探索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职高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电工学;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长期以来,职教的课堂教学已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但是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近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电工学课程的特点和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尝试。
电工学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可行性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模式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是根据任务需要来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学生由学习的“奴隶”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那些内容不确定、有多种解决途径的问题以及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电工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在其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例如《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这一节的教学,我就将这一节的知识点用演示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通电旋转,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为总问题任务方式提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分步拆卸了解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探究,提供一个装有手柄的蹄形磁铁和在磁极中间放置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导电的笼型转子,由学生自己探索、分析、总结得出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一)展示情境,提出任务
演示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通电旋转。
同时演示手摇一只蹄形磁铁旋转,置于磁极间的笼型转子会跟着磁铁旋转。
(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兴趣产生了。)
给出任务: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探究的方向确定了,好奇心引发了。)
(二)引导分析,由感性到理性
引导一:何不把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拆开看?(提醒拆卸以连接拆卸为准以能看清结构为止,不得进行破坏性拆卸。)
于是把学生分成几组(注意根据平时了解把动手能力强的和理论功底强的分散搭配)
学生立即开始拆卸,注意巡视各组的拆卸方法和拆卸进程。(指点哪些能拆,哪些不能拆。)
电动机的结构很快看到了。
请学生汇报看到的电动机的组成部件?帮助构建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组成图:
引导二:仔细察看定子与转子的位置关系?及转子绕组特征和定子绕组特征?
学生会发现:转子被包容在定子空间内,无直接接触,转子可自由转动。
发现:转子绕组是铸铝的,嵌在铁心中,成圆柱笼形。
发现:定子绕组是一匝一匝的铜线圈,嵌放在铁心中,成类似圆柱笼形。(指导学生看三相绕组的互成120度的在定子铁心槽中均匀分布)
(没发现什么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旋转的机械联系。探究好似山穷水尽。)
引导三:再次演示手摇一只蹄形磁铁旋转,一会儿正转一会儿反转。一会儿摇的快些一会儿再慢下来。
让学生也动手来摇摇看,并汇报现象。
学生会发现:置于磁极间的笼型转子是跟随着磁铁旋转方向而旋转的。并且摇的快转子跟着转的就快,摇的慢转子跟着转的也慢。
请学生回答为什么笼型转子会随着磁铁旋转?
有学生立即会想到:是磁场的作用。转子是受磁铁的吸引而旋转的。
再提问:可是铝是非铁磁物质啊?不受磁铁吸引啊?
(学生讨论)(如有学生想到电磁感应就顺势利导,如没有就在提醒电磁感应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帮助分析并引导出原因:手摇蹄形磁铁,使得通过笼型转子的磁通发生变化,在笼型转子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转子绕组上及其周围产生磁场;这个感应电流产生磁场与蹄形磁铁相互作用使得笼型转子随着磁铁旋转而旋转。
引导四:比较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与手摇模型之间的异同。
学生会发现:转子是类似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与手摇模型的蹄形磁铁明显不同;模型的蹄形磁铁是人手摇的而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是不动的。
有学生想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应该是模拟了手摇模型的蹄形磁铁的手摇的变化磁场。
有学生想到手摇模型的蹄形磁铁得到的是一个两极旋转磁场。
老师肯定学生的推论: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通电后也是一个旋转磁场(两极或多极)。
(三)教师提点
三相正弦交流电分别通入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三相绕组中,能产生一个随时间旋转的磁场。下图描绘了在三相正弦交流电一个周期内四个瞬时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与合成磁场的对应关系。
(四)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平台,去探究新的知识点和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一步步的指引,把一个总的任务根据学生的认知进度转化成一个个小的任务。随着一个个小任务的完成,吸引着学生进一步完成了整个任务。
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地和教师、同学和教学资料走到一起,让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亲密和谐、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得到发展。
对任务的驱动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1.教学内容选择要适当。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适用这种教学模式。比如一些陈述性的、概念性教学内容就不适用了,或者烦琐的、跨度太大的要适当处理或从简。
2.任务设计要适当。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本着学生现有基础上“跳一跳便摘到”的原则。太简单了,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成就感,而索然无味。太难了,让学生饱受挫折,而兴趣索然,甚至一蹶不振。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勇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3.任务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合理参与、适时参与。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可越俎代庖、过多干涉。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在任务学习的过程中以及任务完成后,教师还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使这种认识更加清晰化和深刻化。
4.科学的进行任务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在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个性特长的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及时的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思维的火花,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展示特才、创新思维、百折不回的探究学习精神和品质。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电工学;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长期以来,职教的课堂教学已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但是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近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电工学课程的特点和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尝试。
电工学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可行性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模式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是根据任务需要来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学生由学习的“奴隶”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那些内容不确定、有多种解决途径的问题以及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电工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在其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例如《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这一节的教学,我就将这一节的知识点用演示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通电旋转,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为总问题任务方式提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分步拆卸了解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探究,提供一个装有手柄的蹄形磁铁和在磁极中间放置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导电的笼型转子,由学生自己探索、分析、总结得出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一)展示情境,提出任务
演示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通电旋转。
同时演示手摇一只蹄形磁铁旋转,置于磁极间的笼型转子会跟着磁铁旋转。
(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兴趣产生了。)
给出任务: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探究的方向确定了,好奇心引发了。)
(二)引导分析,由感性到理性
引导一:何不把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拆开看?(提醒拆卸以连接拆卸为准以能看清结构为止,不得进行破坏性拆卸。)
于是把学生分成几组(注意根据平时了解把动手能力强的和理论功底强的分散搭配)
学生立即开始拆卸,注意巡视各组的拆卸方法和拆卸进程。(指点哪些能拆,哪些不能拆。)
电动机的结构很快看到了。
请学生汇报看到的电动机的组成部件?帮助构建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组成图:
引导二:仔细察看定子与转子的位置关系?及转子绕组特征和定子绕组特征?
学生会发现:转子被包容在定子空间内,无直接接触,转子可自由转动。
发现:转子绕组是铸铝的,嵌在铁心中,成圆柱笼形。
发现:定子绕组是一匝一匝的铜线圈,嵌放在铁心中,成类似圆柱笼形。(指导学生看三相绕组的互成120度的在定子铁心槽中均匀分布)
(没发现什么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旋转的机械联系。探究好似山穷水尽。)
引导三:再次演示手摇一只蹄形磁铁旋转,一会儿正转一会儿反转。一会儿摇的快些一会儿再慢下来。
让学生也动手来摇摇看,并汇报现象。
学生会发现:置于磁极间的笼型转子是跟随着磁铁旋转方向而旋转的。并且摇的快转子跟着转的就快,摇的慢转子跟着转的也慢。
请学生回答为什么笼型转子会随着磁铁旋转?
有学生立即会想到:是磁场的作用。转子是受磁铁的吸引而旋转的。
再提问:可是铝是非铁磁物质啊?不受磁铁吸引啊?
(学生讨论)(如有学生想到电磁感应就顺势利导,如没有就在提醒电磁感应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帮助分析并引导出原因:手摇蹄形磁铁,使得通过笼型转子的磁通发生变化,在笼型转子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转子绕组上及其周围产生磁场;这个感应电流产生磁场与蹄形磁铁相互作用使得笼型转子随着磁铁旋转而旋转。
引导四:比较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与手摇模型之间的异同。
学生会发现:转子是类似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与手摇模型的蹄形磁铁明显不同;模型的蹄形磁铁是人手摇的而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是不动的。
有学生想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应该是模拟了手摇模型的蹄形磁铁的手摇的变化磁场。
有学生想到手摇模型的蹄形磁铁得到的是一个两极旋转磁场。
老师肯定学生的推论: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通电后也是一个旋转磁场(两极或多极)。
(三)教师提点
三相正弦交流电分别通入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三相绕组中,能产生一个随时间旋转的磁场。下图描绘了在三相正弦交流电一个周期内四个瞬时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与合成磁场的对应关系。
(四)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平台,去探究新的知识点和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一步步的指引,把一个总的任务根据学生的认知进度转化成一个个小的任务。随着一个个小任务的完成,吸引着学生进一步完成了整个任务。
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地和教师、同学和教学资料走到一起,让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亲密和谐、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得到发展。
对任务的驱动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1.教学内容选择要适当。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适用这种教学模式。比如一些陈述性的、概念性教学内容就不适用了,或者烦琐的、跨度太大的要适当处理或从简。
2.任务设计要适当。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本着学生现有基础上“跳一跳便摘到”的原则。太简单了,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成就感,而索然无味。太难了,让学生饱受挫折,而兴趣索然,甚至一蹶不振。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勇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3.任务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合理参与、适时参与。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可越俎代庖、过多干涉。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在任务学习的过程中以及任务完成后,教师还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使这种认识更加清晰化和深刻化。
4.科学的进行任务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在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个性特长的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及时的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思维的火花,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展示特才、创新思维、百折不回的探究学习精神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