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建设曾是制约贵州农村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然而在今天,农村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贵州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让更多的农民看到了奔向小康的致富路。
2006年9月,贵州省农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下村寨,进农家,实地考察贵州省农村公路的建设情况。这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为团长的全国政协农村公路建设视察团在考察结束时高度评价说,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量力而行、好中求快,他们的经验是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宝贵财富。
齐心协力 畅通农民致富路
长期以来,农民出行不便,农产品外销困难,农村资源难以开发是困扰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老大难问题。
1997年秋季的一个雨天,遵义市湄潭县大庙场村村民得知有一个考察组要来帮助他们解决村里修路难的问题,上百名村民自发守候在一条8公里长的村道两旁,准备推救可能陷在泥坑中的考察组的汽车。这让考察组的同志深切感受到了农民群众渴望修路的迫切心情。“没有公路,就没有出路”。路,是贵州农民长久未圆的梦想与企盼。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带来了机遇。“十五”期间,贵州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高度重视县乡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贵州省公路局也将公路建设的工作重点逐渐移向农村公路。为构建完善的农村公路网,从2000年开始,全省实施了8152公里的县乡公路镶边改造工程,大力建设通乡公路,沟通了52个不通公路的乡镇,到2002年底实现了全省乡乡通公路。
省交通厅厅长彭伯元说:“这几年,县乡公路的建设基本实现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目标,打破了边远贫困地区的封闭环境,促进了农村脱贫致富和农民增收。“从2003年开始启动的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到2006年底,贵州共实施项目3914个,建成通村公路34305公里,沟通了4262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从2001年到2006年底,贵州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5054公里,新增714个乡镇通油路,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县县通油路。
突破难点 找准农村公路建设突破口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贵州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原因何在?
全省上下领导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因地制宜,贵州紧紧抓住交通部启动“五年千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强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安排。同时,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响应,义务投工投劳修路愿望迫切。讲求实效,注重环保,合理掌握技术标准,努力探索并采用适宜山区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新技术就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资金是贵州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最大的难点,要实施贵州公路“村村通”工程,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十五”期间,贵州省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 7亿元,占“十五”贵州交通建设总投资的20.2%,是“九五”的44倍。对于全省87个县、1452个乡镇、3200万农民兄弟来讲,这不是一组枯燥的数字,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切实受益的体验,是贵州农村经济面貌巨变的基础。纵横交错、连接成网的县、乡、村公路,缩短了城乡时空距离,带动了贵州农村各种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在解决了资金投入的同时,如何使农村公路建设真正做到“花钱少、修路多、见效快、受益面广”?交通部门结合省情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前贵州广大农村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无公路可走,其经济发展状况对农村公路高标准的客观需求不大,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出行难的问题。因此从经济、务实的角度出发,贵州省确定了农村公路建设要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技术政策上合理运用工程技术标准,不片面追求高标准、高指标;在环保方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投资方面降低建设成本,争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结合实际 催生农村公路建设活力
2002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在贵州考察时对贵州农村公路建设中根据公路运输功能需要,在三、四级公路建设标准之间灵活运用,不盲目追求高等级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创造了比较好的经验,在西部很有代表性。值得推广。”同年7月,西部地区县际油路建设现场会在贵州召开,极大地鼓舞和促进了贵州省县际油路建设。而这一做法就是结合贵州实际创造的“宜三则三,宜四则四”模式。
按照这一模式,截至2005年底,贵州利用国家补助资金2.25亿元,共配套资金13亿元,修建了4519公里县际油路。省公路局在实施县际公路改造工程中,按照“宜三则三,宜四则四”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适应公路运输需要的技术等级,不盲目追求高标准,重点做好路面、排水系统和安全、防护工程,充分利用老路,尽量避免新线和大挖大填。对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路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避让或降低技术指标,从而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避免发生巨额的地质整治费用,节约了建设成本,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镶边工程”又一具有贵州特色的创举
2003年,总投资222万元的凯里雷公山至小丹江37公里公路镶边改造工程正式投入使用。镶边改造后的雷丹公路线型流畅,路面平整,路拱成型。这条公路的改造,就是采用了贵州交通部门独创的“镶边工程”的做法。
针对贵州存在大量技术标准低,抗灾能力弱,通行能力差的农村公路,省交通厅制定了县、乡公路改造的筹资办法和技术政策,即称之为“镶边工程”。
“镶边工程”建设资金采取由省公路局贷款,省财政贴息,按3万元/公里的标准补助,各地按不少于3万元/公里的标准配套。充分利用老路,适当理顺线形,裁弯取直,使等外路基本达到部颁四级公路标准;对公路路肩进行硬化(即镶边),路面进行大、中修,要求路面为15厘米厚填隙碎石基层,8厘米厚泥结碎石路面,以提高农村公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完善边沟、涵洞等排水设施,适当增设挡墙、护栏等防护设施,改善公路路容路貌,提高农村公路安全行车条件。到2005年底,省公路局累计补助18201万元,完成这类公路的镶边改造8152公里。2002年5月,交通部领导在贵州考察时对这类公路镶边改造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道塞山河旧,路通天地新”,这是记者在遵义市湄潭县一户农家大门上看到的对联。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六盘水市盘县旧营乡下啷村2004年通了公路,村里的固定电话从零增加到26部,全村的各种运输车辆从零增加到27辆。村里办起了娱乐室,农闲季节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农民直接受惠于农村公路,爱路,护路蔚然成风。2006年底,全省县公路好路率达到77%,比“九五”末提高了19个百分点,差路率压缩到1.5%。
(责任编辑 赵忠范)
2006年9月,贵州省农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下村寨,进农家,实地考察贵州省农村公路的建设情况。这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为团长的全国政协农村公路建设视察团在考察结束时高度评价说,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量力而行、好中求快,他们的经验是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宝贵财富。
齐心协力 畅通农民致富路
长期以来,农民出行不便,农产品外销困难,农村资源难以开发是困扰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老大难问题。
1997年秋季的一个雨天,遵义市湄潭县大庙场村村民得知有一个考察组要来帮助他们解决村里修路难的问题,上百名村民自发守候在一条8公里长的村道两旁,准备推救可能陷在泥坑中的考察组的汽车。这让考察组的同志深切感受到了农民群众渴望修路的迫切心情。“没有公路,就没有出路”。路,是贵州农民长久未圆的梦想与企盼。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带来了机遇。“十五”期间,贵州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高度重视县乡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贵州省公路局也将公路建设的工作重点逐渐移向农村公路。为构建完善的农村公路网,从2000年开始,全省实施了8152公里的县乡公路镶边改造工程,大力建设通乡公路,沟通了52个不通公路的乡镇,到2002年底实现了全省乡乡通公路。
省交通厅厅长彭伯元说:“这几年,县乡公路的建设基本实现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目标,打破了边远贫困地区的封闭环境,促进了农村脱贫致富和农民增收。“从2003年开始启动的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到2006年底,贵州共实施项目3914个,建成通村公路34305公里,沟通了4262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从2001年到2006年底,贵州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5054公里,新增714个乡镇通油路,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县县通油路。
突破难点 找准农村公路建设突破口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贵州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原因何在?
全省上下领导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因地制宜,贵州紧紧抓住交通部启动“五年千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强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安排。同时,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响应,义务投工投劳修路愿望迫切。讲求实效,注重环保,合理掌握技术标准,努力探索并采用适宜山区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新技术就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资金是贵州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最大的难点,要实施贵州公路“村村通”工程,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十五”期间,贵州省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 7亿元,占“十五”贵州交通建设总投资的20.2%,是“九五”的44倍。对于全省87个县、1452个乡镇、3200万农民兄弟来讲,这不是一组枯燥的数字,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切实受益的体验,是贵州农村经济面貌巨变的基础。纵横交错、连接成网的县、乡、村公路,缩短了城乡时空距离,带动了贵州农村各种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在解决了资金投入的同时,如何使农村公路建设真正做到“花钱少、修路多、见效快、受益面广”?交通部门结合省情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前贵州广大农村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无公路可走,其经济发展状况对农村公路高标准的客观需求不大,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出行难的问题。因此从经济、务实的角度出发,贵州省确定了农村公路建设要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技术政策上合理运用工程技术标准,不片面追求高标准、高指标;在环保方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投资方面降低建设成本,争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结合实际 催生农村公路建设活力
2002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在贵州考察时对贵州农村公路建设中根据公路运输功能需要,在三、四级公路建设标准之间灵活运用,不盲目追求高等级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创造了比较好的经验,在西部很有代表性。值得推广。”同年7月,西部地区县际油路建设现场会在贵州召开,极大地鼓舞和促进了贵州省县际油路建设。而这一做法就是结合贵州实际创造的“宜三则三,宜四则四”模式。
按照这一模式,截至2005年底,贵州利用国家补助资金2.25亿元,共配套资金13亿元,修建了4519公里县际油路。省公路局在实施县际公路改造工程中,按照“宜三则三,宜四则四”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适应公路运输需要的技术等级,不盲目追求高标准,重点做好路面、排水系统和安全、防护工程,充分利用老路,尽量避免新线和大挖大填。对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路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避让或降低技术指标,从而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避免发生巨额的地质整治费用,节约了建设成本,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镶边工程”又一具有贵州特色的创举
2003年,总投资222万元的凯里雷公山至小丹江37公里公路镶边改造工程正式投入使用。镶边改造后的雷丹公路线型流畅,路面平整,路拱成型。这条公路的改造,就是采用了贵州交通部门独创的“镶边工程”的做法。
针对贵州存在大量技术标准低,抗灾能力弱,通行能力差的农村公路,省交通厅制定了县、乡公路改造的筹资办法和技术政策,即称之为“镶边工程”。
“镶边工程”建设资金采取由省公路局贷款,省财政贴息,按3万元/公里的标准补助,各地按不少于3万元/公里的标准配套。充分利用老路,适当理顺线形,裁弯取直,使等外路基本达到部颁四级公路标准;对公路路肩进行硬化(即镶边),路面进行大、中修,要求路面为15厘米厚填隙碎石基层,8厘米厚泥结碎石路面,以提高农村公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完善边沟、涵洞等排水设施,适当增设挡墙、护栏等防护设施,改善公路路容路貌,提高农村公路安全行车条件。到2005年底,省公路局累计补助18201万元,完成这类公路的镶边改造8152公里。2002年5月,交通部领导在贵州考察时对这类公路镶边改造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道塞山河旧,路通天地新”,这是记者在遵义市湄潭县一户农家大门上看到的对联。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六盘水市盘县旧营乡下啷村2004年通了公路,村里的固定电话从零增加到26部,全村的各种运输车辆从零增加到27辆。村里办起了娱乐室,农闲季节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农民直接受惠于农村公路,爱路,护路蔚然成风。2006年底,全省县公路好路率达到77%,比“九五”末提高了19个百分点,差路率压缩到1.5%。
(责任编辑 赵忠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