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及意义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建筑可称之为现代艺术,因为它不仅融合了绿色建筑,还将建筑智能化混合在未来的建筑发展趋势中,可谓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追求了建筑外在的形式美,给未来的智能化绿色建筑设计攒积了丰硕的经验,为人们创造生态环境奠定了完美的基础。本文通过传统的建筑折射,结合智能化和绿色建筑的剖析,发现了在当前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再结合科学发展实践的学习,对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开拓了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的对策,使智能化绿色建筑能够成为文明生态建设的主要过程。
  关键词:智能化;绿色建筑;未來;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已大大超出我国可生产能源增长的步伐,如果这样持续发展下去,这类浪费型的需求仅靠我国可生产能源的生产来供需,势必难以长而久的支撑。因此不得不从大规模地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这将不仅耗费大且占用的人力物力也极其惊人。在当今普及比率较低的情况下,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在建筑实际的领域中占取比例不多,要积极的从现实生活中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还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所以,智能化绿色建筑是建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建筑行业发展应当十分密切。正因为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市场投入量日益迅速地增长,且受到我国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大力扶持,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的推进即将迎来发展趋势的黄金期。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依靠着建筑信息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节能科技、节能环保的材料等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可将科技的创新而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
  如何做好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工作,我们将着重分析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二是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对策。以下将对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 当前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
  (一)当前的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质偏低,对智能化绿色建筑产业的认识极其不够
  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从“苏醒”的初级阶段跨向“飞速发展”的阶段。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人才支撑和储备的缺口非常大,与能化绿色建筑的飞速发展拉大了更大的差距。现有的智能化绿色建筑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偏低,建筑专业知识虽强,但对智能化绿色建筑产业的认识和认知还不够。因此要在智能化绿色建筑人才栽培方面,要对智能化绿色建筑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职业培训和考核,要求从业人员满足智能化绿色建筑产业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建立、实施实行专技人员持证上岗的可执行制度。
  (二)管理方法不合理,技术管理不科学
  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不高,认为智能化绿色建筑打的是个旗号或招牌,很多质疑是来自于对智能化绿色建筑本身的误导,对概念根据就不了解,从建筑技术管理来看,它是引导建筑建设实施、结束的主导路线,不仅包括材料节省、节能设施有效的利用,确实是对社会很多好处。而对施工企业来说,在建造期间,如考虑市场的接受和建造成本太高,就会对投资产生排斥的心理影响。
  二、 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对策
  (一)调整规范智能化绿色的管理观念
  规范智能化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周期的实施,利用整个管理人员进行团队培训,提高意识并投入现实管理中,改变观念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节能环保和减少污染融入到工作中,真正的为最终用户提供健康、适用、高效和全面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同时为最终用户提供高效节能的管理平台。
  (二)建筑形态艺术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且使建筑具有文化、审美价值,不同的建筑要求体现美的价值也有所不同,而不是对称均衡就显得庄严,适用范围和协调性也不同。总归会给整个建筑形态的外系表达更显得有活力。
  (三)要选用环保型的施工材料
  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应具有耐久性强、维护便捷、不散发有害物质、艺术效果好的特征,如:新型防水材料、新型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墙面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虽造价相对偏高,但人民对节约资源、投资回报和环保的执著追求,会被广泛应用起来且与智能化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吻合。
  (四)融入绿色设计
  设计创新,如:绿化走进建筑、屋顶花园。不仅可给建筑物降温且增扩城市绿化面积,给城市的增添了无机“制氧机”并增促了城市的“呼吸”,增添了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融入节能设计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尽可能地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建筑主要立面朝向和主风向不同向,可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能源做功的时间,降能节耗;利用自然采光和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等)。
  (五)融入高智能化设计
  围绕环保、节能降耗展开融入高智能化设计,将高智能化技术设计应用在各种类型现代建筑中,实现建筑智能化。建筑高智能化技术的融入是以建筑为平台,结合建筑设备、光\声控技术、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将结构、系统、管理服务捆和管理,为最终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节能高效、便捷的环境,以为人民造福。
  三、 结语
  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百姓生活质量改善的提升,人们对未来的住宅将在现有的高层次基础上,提升或升级到更高生活的要求,建筑未来发展的主题已无法圈限于建筑安全、建筑质量和建筑外观上的要求,特别是已逐步推进采用的高新技术高档住宅,不仅采用了仿生和智能化的建筑规划和设计,还达到节能环保的最终目的,给人民展现了全新的居住环境体验,体现了我国建筑智能化和提能降耗的热情膨胀地持续攀升着。(作者单位:淮安市清河盐河生态科技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倩.论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及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7).
  [2]沈春平.浅谈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1).
  [3]洪在进.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
  [4]孙中秋,王宇纬.浅析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0(24).
  [5]张楠,王阿慧.寒冷地区双层玻璃幕墙的应用与特性浅析[J].房材与应用,2005(02)
  [6]赵平歌,宋慧.建筑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J].房材与应用,2005(05).
  [7]刘杰成.生态建材·构造·应用[J]. 国外建材科技,2003(04).
  [8]奚于成.建筑·生态建筑·数字生态建筑[J]. 华中建筑,2005(05).
  [9]李百浩,刘炜.当代高技术建筑的地域性特征[J] . 华中建筑,2004(03).
  [10]许建和.建筑生态文化浅析[J] . 华中建筑,2004(03).
其他文献
摘要:萍乡春锣是一种“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民间曲艺,因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地方特色、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而成为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对于丰富萍乡旅游文化内涵,促进萍乡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萍乡春锣的旅游开发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关键词:萍乡春锣;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探索  引言  目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旅游越来受到人
【摘 要】部门预算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欠佳会导致新增存量资金产生,削弱资金使用效益。本文拟对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欠佳的原因进行浅析,从减少新增存量资金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优化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项目支出;预算执行;存量资金  2015年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据财政部公布的中央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乘坐火车出行人数逐年攀升,坠车案件时有发生。笔者结合铁路坠车现场勘察工作的经验,对此类案件的调查要点进行浅析,希望能为同行所参考。1法医学检
江泽民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关于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高度言简意赅、准确科学地论述了发展的重大
“入世”对我国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经济领域尤显突出,特别是WTO规则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金融开放及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较大。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流通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不仅能够反映出流通领域本身的运行效率,也可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本文通过流通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取流通力指标,运用灰色关
在今年7月广西玉林狗肉节上,一些爱狗志愿者斥资50多万元买下了1381只肉狗,运到江苏高邮进行安置。两个月后,存活的狗只剩下400多只,大量的狗在爱心志愿者的“照料”下死亡,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机关及各直属单位认真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共机构节
2014年微信在银行卡支付的基础上推出了零钱支付的新功能,用户可将“零钱”中的余额在好友间进行转账、与接入支付接口的公众号进行交易,也可直接转至银行卡。这一功能所具有的
摘要:在手风琴近现代发展史上,佐罗塔耶夫才华横溢、声名远扬。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体裁广泛、风格各异的特点,在创作手法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其中《奏鸣曲二号》当属经典中的代表作品。本文以《奏鸣曲二号》为研究对象,充分挖掘了作曲家的音乐语汇与深刻的思想内涵,还通过对这一作品所体现的艺术价值的阐述,引申出作曲家对俄罗斯音乐创作和传承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佐罗塔耶夫;奏鸣曲二号  一、《奏鸣曲二号》在佐罗塔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