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冬的雪覆盖了辽北大地,而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新台子镇西三家子村在冰雪中被装点成了童话般的世界。蓝天、白云、平展的村路、林立的街灯、大片的田野,让人顿生一种回归生命本真的感觉。可就在几年前,西三家子村还和附近别的村屯一样,村路泥土飞扬,田畦凌乱无序。变化背后,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万鑫水稻合作社理事长聂明。
聂明,一位淳朴的东北男人,淳朴得亦如邻家的兄长。人们说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骨子中的本情本性。他不张扬,一路走来,即使有精彩的过去,他还会坐上乡亲们的土炕,喝上一盅土酒,吃一顿婶婶、大娘做的农家饭,每当这个时候,聂明就觉得自己心里特别踏实。
从土地走出去
7岁时,聂明身体特别不好,总是生病。镇里、县里、市里大大小小的医院,大半年,他几乎跑了一个遍,可还是没什么起色。
转眼进了冬,父亲斩钉截铁地说:“去沈阳!”当年交通条件落后,从三家子樯去沈阳需要走10多里乡土路到新台子镇坐车去铁岭,之后再转车去沈阳。村里当时也没什么代步的车辆,父亲咬咬牙说:“背着走!”就这样,父亲背着7岁的小聂明,在微露的晨曦中走出家门。
辽北的冬很是凛冽,清雪覆盖路面,踩上去吱呀作响。10里乡路,说远不远,但伏在父亲背上,隔着捂得严严实实的棉衣,听着外边呼呼的风声,聂明感到路程无比漫长。母亲走在身后,不时询问一下他的冷暖,聂明有一搭无一搭地回应着,那一刻,有父母在身边,路虽漫长,但聂明感到异常的温暖。
这一段童年往事,聂明至今铭刻在记忆深处。他说,想起父亲母亲,他有无限感动。
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所以初中毕业后,聂明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回家务农。别看年纪小,但是聂明干起活来却也是把好手。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露水沾身,所有的辛苦都难不倒这个倔强的小孩子,那时,聂明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自己的父母尽早减轻些负担,享享清福。
看着十六七岁的儿子在田间劳作,父母心里很难受。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和泥土打一辈子交道啊,为了孩子的前途,必须让他走出去!于是,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十七岁的聂明再一次踏上了那条10里长的乡路到沈阳学习厨师手艺。路还是那条路,只是这一次,他是一个人走出去的。
进城做学徒的岁月艰苦。每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忙时睡4个小时也常见,这样干了近5年多。他从小工做起,择菜、洗菜、刷碗……水案、打荷、二厨、大厨,聂明用了近5年时间学成了手艺。回忆起这段学徒经历,聂明说他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赚钱的不易。
学成归来的聂明为了改变家里的生活,为了能让父母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他信心满满地开始奋斗。学以致用,凭手艺吃饭,本着这朴素的想法,聂明筹了5万元钱在铁岭开了自己的小饭店。菜品有特色,价格公道,服务态度又好,他的小店开得红红火火,仅一年时间就收回了成本,就这样,聂明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开始顺风顺水地经营。
从餐饮业里聂明淘到了第一桶金,彼时,城市建筑业恰逢风生水起之际,睿智的聂明感到更大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又组建了自己的建筑队做起了工程。
又是近七八年的打拼,聂明从一个小建筑队长成为一个建筑公司老总,从一个小本经营的餐饮店主转变为拥有千万身家的富翁,聂明真的离开了这片泥土地……
聂明在铁岭市买了楼,日子富足了,他和妻子想把父母接到城里住,可是老两口舍不得这块乡土,说自己的根扎在了三家子。没有办法,聂明只能遵从父母的意愿,让他们留在老院子生活,不过只要有时间,聂明就会开着车,带上妻儿回家看看。
每次车行在那条10里乡路上,聂明都会想起儿时的事儿,就是这条乡路,父母背着自己去沈阳求医,就是这条乡路,自己背着简单的行囊进城学艺。
路边的荒草繁茂,田野中稻谷参差错落无精打采地长着,村边积水冲刷出的沟壑纵横,仿佛是小村长出年迈的皱纹。看着看着,聂明的眼睛有些模糊,这就是自己的家乡,这就是给予自己生命的小村。如今自己有能力走出去了,像一个叛逆的孩子,远离了母亲,任母亲无助地苍老终年,而自己还似乎在某个时刻嘲笑过故乡的贫瘠,还曾为自己的出人头地而沾沾自喜,想起来,真是愧对了这片乡土。那一刻,聂明心里有了一个声音——我要回来!
走回黑土地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鼓励农村创新经营模式的政策,提倡土地向种植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发展高效农业。这无异于一缕春风刮进了聂明的心田。为了回报生养自己的那片乡土,为了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能生活得好一些,聂明不顾亲戚朋友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回村创业。
站在秋收后斑驳残破的田垄边,聂明规划着自己的蓝图,集约化、科学化生产,提高亩产量,实现单产增收,同时由粗放型模式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转变,想着想着,聂明眼前便展开了一幅精彩的新农业画卷。
2012年12月26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聂明成立了万鑫水稻种植合作社。要想规模化生产,首要的一件事就是土地流转。在合作社没有成立之前,村里土地的承包价格是400元/亩。而此时,涉及土地流转的村民都在猜测着聂明给出的价码。有的说能给500,有的说争取要到600,有人说聂明种地也是为赚钱的,每亩地多给个百八十的就不错了。
对于大家的议论聂明都一笑置之,当他拟好了流转合同,向大家宣布时,乡亲们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聂明竟以每亩地800元的价格流转,这价格比过去翻了一番,每亩地马上就增收了400元。
大家迟疑着,怀疑是不是写错了数,聂明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我是从三家子村走出去的,不管我赚了多少钱,我始终没忘我是三家子人,我今天有能力回来,是想带着大家都能多赚点钱。所以,我不想亏了大家!”
就这几句简朴的心里话,顷刻间打动了所有乡亲,上了年岁的叔叔大伯竖着大指喊了句:“小子,好样的,冲你这句话,我们带头签!”就这样,聂明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把全村240户村民的3560亩土地全部转包过来。 土地承包价翻了一番,虽然让乡亲们得了实惠,可是却让很多人替聂明捏了把汗。三家子的土地最好的年景每亩也就产个1000多斤稻子,赶上价格好能卖个千八百元,可这一下子就花了800元租地,能赚回成本吗?
聂明对这些善意的担心深表感谢,那时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即使我赚不到钱,只要让乡亲们得到实惠,这事儿我干得就值!”这掷地有声的话让很多人为之感动,大家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有在心中默默祝福。
2013年春节前,聂明就开始着手一年的进程了。他先雇来铲车和抓钩机,投资150万元修了一条3000米长、5米宽的机耕作业路,之后聘请铁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佟立国为技术顾问,开始订购种子、化肥,之后又修建水稻工厂化育苗大棚,全面展开备耕生产。为了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聂明累计投资1000万元,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具百余台(套),彻底地摒弃了一家一户、小打小闹的生产方式,实现了规模化农业的雏形。2013年阳春初暖,3560亩土地上便响起了隆隆的农机作业声,聂明开始了自己事业的新篇章。
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往年田畦凌乱无序,稻苗长得也是高矮不一,看上去就像没理好的发型,不过祖祖辈辈的乡亲见惯了这情景,也就不足为怪了。但聂明硬是在这田地上种出了整齐有序的稻苗。集中连片的稻田田成方、水成行,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生机勃勃。乡亲们不禁感叹“这聂明种地还真就种出了新花样”,原本贫瘠的土地还真就变了模样。
在大家的赞颂声中,聂明憨厚地笑着说:“哪是我的能耐啊,那是因为我相信科学,是科学种田的结果!”此话不假,聂明是相信科学的人。为了让合作社的规模化生产能有科学保证,他与辽宁省农科院以及省水稻研究所联系,聘请专家在选种、施肥、喷药等方面给予指导,另外,东北丰专用肥公司还为合作社提供测土配方服务,使得水田所施肥料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正是有了这些,万鑫合作社的稻田才会显出勃勃生机。
那时候,聂明每天都会到田间地头去看看秧苗长高了多少。他告诉记者,当看到秧苗一天一个样,那份绿,那份生机,他的心里就无比踏实。谈起与做建筑有什么不同,他又一次淳朴地笑了。他说做建筑虽然赚钱多,但是心里不踏实,每天提心吊胆,很怕出什么工程差错,但是种田不一样,看着小苗一天天长高,心里那种坦然,那种憧憬真的是特别美好。虽然种田赚钱不容易,但是,种田带给自己的内心感受让他觉得快乐。他还不忘调侃地说,也许从骨子里,自己真的只是个农民吧。我看着他,笑道:“是一份乡情才对!”我们会心地笑了。
春种、夏耘、秋收,一年的劳作结束了。望着整片金黄的稻田,看着籽粒饱满的稻穗,原来很多不信任聂明的人彻底服气了,原来人家这种规模化的生产果然比小作坊式的模式强啊。
秋风吹拂着辽北的田野,万鑫合作社开始收获了。轰隆隆的农机在田野中穿梭,一排排金黄的稻谷被收割下来,扎捆、脱粒、归仓,往年农民需要劳作几天的活,在机器面前缩短为几个小时。乡亲们再一次被震撼到了!
仅仅一年时间,合作社推出的嘉强牌清水灌溉大米一上市就广受消费者欢迎。合作社也被评为市级优秀农民合作社,聂明本人被农业部评为2013年度全国种粮大户。聂明告诉记者,2013年年底统计,合作社的水稻平均亩产1400斤,水稻颗粒饱满,品质上乘。那一刻,聂明再一次笑了,他感觉自己这一次,真的回来了!
黑土情怀报乡梓
“与田为伴、与水为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聂明这样询问。临田者淳、临水者仁,与田水为伴应该是淳者和仁者最好的选择吧。
聂明说自己开始喜欢上了这种与田水为伴的日子,他似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根系。虽然种田相比于建筑行业利润很低,但他还是喜欢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同时,在这里,因为他的带动,可以让更多的乡亲们得到实惠,这是他最欣慰的事情。
是的,聂明的万鑫合作社确实开始造福于西三家子村的乡亲们了。正如村党支部书记贾玉尧所说,整村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户和合作社的双赢。假如还沿用原来村民自己种植水稻的老方式,每亩地最多只有1100多元的纯收入。但转包给聂明经营后,村民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除每亩地获得800元租金外,每人外出打工还可收入一笔钱。而聂明把全村土地统一经营后,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万鑫合作社社员石振久告诉记者,现如今全村土地流转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上了年纪的在合作社工作。像他这样年岁的老人,一年在合作社里也能赚1万多块钱,生活是越来越舒心了。说到舒心,老人们可是有口皆碑啊,村里70岁的老大娘吴桂玲接过话头说,有了合作社真挺好的,就连像她这样没有太大劳动能力的老太太,春天给社里起稻苗还挣了将近3000块钱呢。老人还说,自从有了合作社,每年聂明都会给村里年过70的老人发钱,聂明这孩子心里总想着这些乡亲们啊。
听到这些,聂明露出了孩子般的羞怯,他还是那句话:“因为我是三家子人,为了乡亲过得好一点,我多拿点钱无所谓!”
自万鑫合作社成立,各级政府也是大力支持聂明的发展,同时为西三家子村制定了各种扶持政策,有了政府支持,有了聂明的带动,三家子村真是变了样。
原来西三家子村也和别的村屯一样,百姓过着农忙耕种,农闲麻将的生活。如今的西三家子村,建设了新村部,村里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道路两旁的彩色苗木迎风招展,庄稼院里栽植的寒富苹果苗生机勃勃,村里的文化广场每到傍晚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农民们依托合作社的发展,过上了更加休闲、健康、富裕的生活。
再持彩笔绘蓝图
“帮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这是聂明在创建合作社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如今,聂明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聂明告诉记者,合作社目前拥有种植、收割等各类机械百余台,占全镇种植机械总数的33%,2013年,他采取股份制合作的模式,在周边又承包了一些地块,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共种植水稻2万多亩,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人口42人。今后几年他将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使合作社成员收入翻倍,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投身于农业事业中。2015年,合作社仍将继续流转一些周边村屯的地块,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养殖蔬菜基地和劳动密集型的合作社,在种植高产高效水稻的同时,兴建养殖场、蔬菜基地和小型企业,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
冬雪盖着新翻好的田野,虽然田野上没有劳作的身影,但聂明的眼中仍旧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他指着远处向记者介绍说,万鑫合作社预计5年内完善粮食加工、仓储等基础建设,通过全新的产品和渠道整合,借助市场和网络等营销方式,将现有的铁岭嘉强牌大米打造成全国驰名品牌。合作社所生产的嘉强牌大米,通过科学种植以及专业化的管理,使用井水灌溉,米质纯净、清香适口,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好评。现如今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账号,在淘宝上开设了网店,拍摄了外宣专题片,在各类媒体上也频频亮相,这些都使得他的产品迅速地占领了市场。
聂明,一位淳朴的东北男人,淳朴得亦如邻家的兄长。人们说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骨子中的本情本性。他不张扬,一路走来,即使有精彩的过去,他还会坐上乡亲们的土炕,喝上一盅土酒,吃一顿婶婶、大娘做的农家饭,每当这个时候,聂明就觉得自己心里特别踏实。
从土地走出去
7岁时,聂明身体特别不好,总是生病。镇里、县里、市里大大小小的医院,大半年,他几乎跑了一个遍,可还是没什么起色。
转眼进了冬,父亲斩钉截铁地说:“去沈阳!”当年交通条件落后,从三家子樯去沈阳需要走10多里乡土路到新台子镇坐车去铁岭,之后再转车去沈阳。村里当时也没什么代步的车辆,父亲咬咬牙说:“背着走!”就这样,父亲背着7岁的小聂明,在微露的晨曦中走出家门。
辽北的冬很是凛冽,清雪覆盖路面,踩上去吱呀作响。10里乡路,说远不远,但伏在父亲背上,隔着捂得严严实实的棉衣,听着外边呼呼的风声,聂明感到路程无比漫长。母亲走在身后,不时询问一下他的冷暖,聂明有一搭无一搭地回应着,那一刻,有父母在身边,路虽漫长,但聂明感到异常的温暖。
这一段童年往事,聂明至今铭刻在记忆深处。他说,想起父亲母亲,他有无限感动。
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所以初中毕业后,聂明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回家务农。别看年纪小,但是聂明干起活来却也是把好手。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露水沾身,所有的辛苦都难不倒这个倔强的小孩子,那时,聂明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自己的父母尽早减轻些负担,享享清福。
看着十六七岁的儿子在田间劳作,父母心里很难受。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和泥土打一辈子交道啊,为了孩子的前途,必须让他走出去!于是,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十七岁的聂明再一次踏上了那条10里长的乡路到沈阳学习厨师手艺。路还是那条路,只是这一次,他是一个人走出去的。
进城做学徒的岁月艰苦。每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忙时睡4个小时也常见,这样干了近5年多。他从小工做起,择菜、洗菜、刷碗……水案、打荷、二厨、大厨,聂明用了近5年时间学成了手艺。回忆起这段学徒经历,聂明说他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赚钱的不易。
学成归来的聂明为了改变家里的生活,为了能让父母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他信心满满地开始奋斗。学以致用,凭手艺吃饭,本着这朴素的想法,聂明筹了5万元钱在铁岭开了自己的小饭店。菜品有特色,价格公道,服务态度又好,他的小店开得红红火火,仅一年时间就收回了成本,就这样,聂明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开始顺风顺水地经营。
从餐饮业里聂明淘到了第一桶金,彼时,城市建筑业恰逢风生水起之际,睿智的聂明感到更大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又组建了自己的建筑队做起了工程。
又是近七八年的打拼,聂明从一个小建筑队长成为一个建筑公司老总,从一个小本经营的餐饮店主转变为拥有千万身家的富翁,聂明真的离开了这片泥土地……
聂明在铁岭市买了楼,日子富足了,他和妻子想把父母接到城里住,可是老两口舍不得这块乡土,说自己的根扎在了三家子。没有办法,聂明只能遵从父母的意愿,让他们留在老院子生活,不过只要有时间,聂明就会开着车,带上妻儿回家看看。
每次车行在那条10里乡路上,聂明都会想起儿时的事儿,就是这条乡路,父母背着自己去沈阳求医,就是这条乡路,自己背着简单的行囊进城学艺。
路边的荒草繁茂,田野中稻谷参差错落无精打采地长着,村边积水冲刷出的沟壑纵横,仿佛是小村长出年迈的皱纹。看着看着,聂明的眼睛有些模糊,这就是自己的家乡,这就是给予自己生命的小村。如今自己有能力走出去了,像一个叛逆的孩子,远离了母亲,任母亲无助地苍老终年,而自己还似乎在某个时刻嘲笑过故乡的贫瘠,还曾为自己的出人头地而沾沾自喜,想起来,真是愧对了这片乡土。那一刻,聂明心里有了一个声音——我要回来!
走回黑土地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鼓励农村创新经营模式的政策,提倡土地向种植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发展高效农业。这无异于一缕春风刮进了聂明的心田。为了回报生养自己的那片乡土,为了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能生活得好一些,聂明不顾亲戚朋友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回村创业。
站在秋收后斑驳残破的田垄边,聂明规划着自己的蓝图,集约化、科学化生产,提高亩产量,实现单产增收,同时由粗放型模式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转变,想着想着,聂明眼前便展开了一幅精彩的新农业画卷。
2012年12月26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聂明成立了万鑫水稻种植合作社。要想规模化生产,首要的一件事就是土地流转。在合作社没有成立之前,村里土地的承包价格是400元/亩。而此时,涉及土地流转的村民都在猜测着聂明给出的价码。有的说能给500,有的说争取要到600,有人说聂明种地也是为赚钱的,每亩地多给个百八十的就不错了。
对于大家的议论聂明都一笑置之,当他拟好了流转合同,向大家宣布时,乡亲们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聂明竟以每亩地800元的价格流转,这价格比过去翻了一番,每亩地马上就增收了400元。
大家迟疑着,怀疑是不是写错了数,聂明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我是从三家子村走出去的,不管我赚了多少钱,我始终没忘我是三家子人,我今天有能力回来,是想带着大家都能多赚点钱。所以,我不想亏了大家!”
就这几句简朴的心里话,顷刻间打动了所有乡亲,上了年岁的叔叔大伯竖着大指喊了句:“小子,好样的,冲你这句话,我们带头签!”就这样,聂明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把全村240户村民的3560亩土地全部转包过来。 土地承包价翻了一番,虽然让乡亲们得了实惠,可是却让很多人替聂明捏了把汗。三家子的土地最好的年景每亩也就产个1000多斤稻子,赶上价格好能卖个千八百元,可这一下子就花了800元租地,能赚回成本吗?
聂明对这些善意的担心深表感谢,那时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即使我赚不到钱,只要让乡亲们得到实惠,这事儿我干得就值!”这掷地有声的话让很多人为之感动,大家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有在心中默默祝福。
2013年春节前,聂明就开始着手一年的进程了。他先雇来铲车和抓钩机,投资150万元修了一条3000米长、5米宽的机耕作业路,之后聘请铁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佟立国为技术顾问,开始订购种子、化肥,之后又修建水稻工厂化育苗大棚,全面展开备耕生产。为了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聂明累计投资1000万元,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具百余台(套),彻底地摒弃了一家一户、小打小闹的生产方式,实现了规模化农业的雏形。2013年阳春初暖,3560亩土地上便响起了隆隆的农机作业声,聂明开始了自己事业的新篇章。
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往年田畦凌乱无序,稻苗长得也是高矮不一,看上去就像没理好的发型,不过祖祖辈辈的乡亲见惯了这情景,也就不足为怪了。但聂明硬是在这田地上种出了整齐有序的稻苗。集中连片的稻田田成方、水成行,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生机勃勃。乡亲们不禁感叹“这聂明种地还真就种出了新花样”,原本贫瘠的土地还真就变了模样。
在大家的赞颂声中,聂明憨厚地笑着说:“哪是我的能耐啊,那是因为我相信科学,是科学种田的结果!”此话不假,聂明是相信科学的人。为了让合作社的规模化生产能有科学保证,他与辽宁省农科院以及省水稻研究所联系,聘请专家在选种、施肥、喷药等方面给予指导,另外,东北丰专用肥公司还为合作社提供测土配方服务,使得水田所施肥料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正是有了这些,万鑫合作社的稻田才会显出勃勃生机。
那时候,聂明每天都会到田间地头去看看秧苗长高了多少。他告诉记者,当看到秧苗一天一个样,那份绿,那份生机,他的心里就无比踏实。谈起与做建筑有什么不同,他又一次淳朴地笑了。他说做建筑虽然赚钱多,但是心里不踏实,每天提心吊胆,很怕出什么工程差错,但是种田不一样,看着小苗一天天长高,心里那种坦然,那种憧憬真的是特别美好。虽然种田赚钱不容易,但是,种田带给自己的内心感受让他觉得快乐。他还不忘调侃地说,也许从骨子里,自己真的只是个农民吧。我看着他,笑道:“是一份乡情才对!”我们会心地笑了。
春种、夏耘、秋收,一年的劳作结束了。望着整片金黄的稻田,看着籽粒饱满的稻穗,原来很多不信任聂明的人彻底服气了,原来人家这种规模化的生产果然比小作坊式的模式强啊。
秋风吹拂着辽北的田野,万鑫合作社开始收获了。轰隆隆的农机在田野中穿梭,一排排金黄的稻谷被收割下来,扎捆、脱粒、归仓,往年农民需要劳作几天的活,在机器面前缩短为几个小时。乡亲们再一次被震撼到了!
仅仅一年时间,合作社推出的嘉强牌清水灌溉大米一上市就广受消费者欢迎。合作社也被评为市级优秀农民合作社,聂明本人被农业部评为2013年度全国种粮大户。聂明告诉记者,2013年年底统计,合作社的水稻平均亩产1400斤,水稻颗粒饱满,品质上乘。那一刻,聂明再一次笑了,他感觉自己这一次,真的回来了!
黑土情怀报乡梓
“与田为伴、与水为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聂明这样询问。临田者淳、临水者仁,与田水为伴应该是淳者和仁者最好的选择吧。
聂明说自己开始喜欢上了这种与田水为伴的日子,他似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根系。虽然种田相比于建筑行业利润很低,但他还是喜欢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同时,在这里,因为他的带动,可以让更多的乡亲们得到实惠,这是他最欣慰的事情。
是的,聂明的万鑫合作社确实开始造福于西三家子村的乡亲们了。正如村党支部书记贾玉尧所说,整村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户和合作社的双赢。假如还沿用原来村民自己种植水稻的老方式,每亩地最多只有1100多元的纯收入。但转包给聂明经营后,村民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除每亩地获得800元租金外,每人外出打工还可收入一笔钱。而聂明把全村土地统一经营后,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万鑫合作社社员石振久告诉记者,现如今全村土地流转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上了年纪的在合作社工作。像他这样年岁的老人,一年在合作社里也能赚1万多块钱,生活是越来越舒心了。说到舒心,老人们可是有口皆碑啊,村里70岁的老大娘吴桂玲接过话头说,有了合作社真挺好的,就连像她这样没有太大劳动能力的老太太,春天给社里起稻苗还挣了将近3000块钱呢。老人还说,自从有了合作社,每年聂明都会给村里年过70的老人发钱,聂明这孩子心里总想着这些乡亲们啊。
听到这些,聂明露出了孩子般的羞怯,他还是那句话:“因为我是三家子人,为了乡亲过得好一点,我多拿点钱无所谓!”
自万鑫合作社成立,各级政府也是大力支持聂明的发展,同时为西三家子村制定了各种扶持政策,有了政府支持,有了聂明的带动,三家子村真是变了样。
原来西三家子村也和别的村屯一样,百姓过着农忙耕种,农闲麻将的生活。如今的西三家子村,建设了新村部,村里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道路两旁的彩色苗木迎风招展,庄稼院里栽植的寒富苹果苗生机勃勃,村里的文化广场每到傍晚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农民们依托合作社的发展,过上了更加休闲、健康、富裕的生活。
再持彩笔绘蓝图
“帮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这是聂明在创建合作社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如今,聂明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聂明告诉记者,合作社目前拥有种植、收割等各类机械百余台,占全镇种植机械总数的33%,2013年,他采取股份制合作的模式,在周边又承包了一些地块,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共种植水稻2万多亩,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人口42人。今后几年他将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使合作社成员收入翻倍,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投身于农业事业中。2015年,合作社仍将继续流转一些周边村屯的地块,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养殖蔬菜基地和劳动密集型的合作社,在种植高产高效水稻的同时,兴建养殖场、蔬菜基地和小型企业,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
冬雪盖着新翻好的田野,虽然田野上没有劳作的身影,但聂明的眼中仍旧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他指着远处向记者介绍说,万鑫合作社预计5年内完善粮食加工、仓储等基础建设,通过全新的产品和渠道整合,借助市场和网络等营销方式,将现有的铁岭嘉强牌大米打造成全国驰名品牌。合作社所生产的嘉强牌大米,通过科学种植以及专业化的管理,使用井水灌溉,米质纯净、清香适口,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好评。现如今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账号,在淘宝上开设了网店,拍摄了外宣专题片,在各类媒体上也频频亮相,这些都使得他的产品迅速地占领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