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欧洲学者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术语。"互文性"认为文本并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而不同的文本与文本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的古诗词向来简洁却有力、含蓄而意境深远感情浓烈、形式特殊且文化内涵深刻,其中意味往往难以捉摸,这就为其翻译带来的重重的困难。而如今"互文性"恰恰成为了中国古诗词翻译的一个新视角。该文将以李白千古绝唱《静夜思》两个不同版本的诗译为例,通过"互文性"理论的指导研究中国古诗词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