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抗豆象资源中蕴藏的抗豆象基因进行定位,是对其充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对抗豆象栽培绿豆V1128和感豆象栽培绿豆冀绿7号杂交形成的F2分离群体进行抗豆象鉴定,分析
【机 构】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
: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36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8),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227508D)和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F18R494004-01)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抗豆象资源中蕴藏的抗豆象基因进行定位,是对其充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对抗豆象栽培绿豆V1128和感豆象栽培绿豆冀绿7号杂交形成的F2分离群体进行抗豆象鉴定,分析V1128抗豆象遗传规律;并利用混合群体分离分析法(BSA法)筛选抗感池间的多态性标记,进而利用QTL IciMapping 4.0对V1128抗豆象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分析。结果表明,V1128对绿豆象的抗性由具有主效作用的显性单基因控制,暂命名其为“Br3”。在将抗豆象性状作为质量性状的条件下,按照显性单基因的定位方法,将抗豆象基因Br
其他文献
玉米籽粒发育早期,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分裂与增大活跃,为后续贮藏物质的合成形成充足库容。为阐明籽粒早期发育的蛋白合成、积累与调控过程,本研究以夏玉米品种登海661为试验
针对黄河流域连作棉田常年旋耕导致犁底层变厚变硬,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下降,养分在表层富集,病害加重等问题,探讨土壤耕层重构技术在黄河流域棉区生产上的可行性。试验于2014和2015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威县试验站进行,在连作棉花20年的土壤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了T1(0~15 cm与15~30 cm土壤互换)、T2(0~20 cm与20~40 cm土壤互换,同时松动40~55 cm土壤
The Crop Journal(《作物学报》英文版)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2013年10月。办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当前图书馆管理服务的核心内容,只有最大化地满足读者知识获取需求,才能发挥图书馆的根本作用。本文首先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含进行解读,进而介绍一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