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是集社会性、技术性为一体的政府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公益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方动物防疫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疫情风险评估、疫情认定和预警预报的基础,在科学指导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效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都更加重视监测流调工作,每年都制定了监测计划,部署了监测流调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客观地说,由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存在问题也不少。每次我们在对流调监测结果進行会商分析评估时,对收集汇总的信息和数据我们自己都不相信!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死亡率极低、对当地养殖实际危害较大的疫病也没有反映,年复一年反映的疫病种类和发生情况也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总体评价我们的动物疫病流调监测工作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开展疫情监测的手段比较落后、具体措施落实较差、实施效果不佳、科学指导动物疫病防控的作用较小。
为此,这几年我们都在不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改进方法,着力解决影响流调监测工作的不利因素、着力探索提升动物疫病流调监测工作质量和实验室工作效率的方法。现就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探索与同仁交流,并请批评指正
1动物疫病流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动物疫病监测流调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影响最大的是以下几个
1.1认识和工作态度问题
一是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差异大,总体都重视不够,在不同主管模式下(畜牧兽医局、畜牧水产局或是农业局)的格局都是如此。
这几年,党政机关的综合工作任务特别繁重,领导工作重心在中心工作(扶贫)、重点工作(产业)、考核工作(党建)等方面。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人员和工作时间保障严重不够,实验室人员经常变化,不稳定等现实问题难以改变。
所以造成:流调信息、监测样本收集工作是应付了事!真正有价值的动物疫病信息没有人收集、发病动物样本没有人采集送检,养殖场有时自己采集也直接送大专院校或研究所。
二是重免疫(没有大病流行时)、重应急处置(有突发动物疫病发生),对于监测流调这个费时、费力、费钱,而又看不到直接作用的工作,领导的心态大多是在应付。
1.2考核机制问题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延伸绩效考核等,都把所谓防控效果(免疫密度、群体抗体合格率、两个“确保”等)作为关键指标。哪个部门、领导都不愿意自曝家丑,报成绩、争排名、争表彰本就是应对检查的常态做法,这种考核导向自然对流调监测工作态度造成影响。
1.3技术手段问题(主要影响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
这儿说的技术手段是特别指适用于基层工作实际(人员少、工作杂、没有固定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设施、设备。现在,区县实验室都能够按照标准配置仪器设备。但液相阻断ELISA,HI,PCR等常规的检测工作在区县都因为人员少、工作杂、没有固定实验室检测人员而无法经常开展,更不能做到随时送样随时检测。现在动物和产品外运的检测也越来越多,时效性又强,基层更难适应!
所以,区县实验室还是缺乏“快速(简便)、高效、准确”的监测技术手段。
1.4工作方法问题
1.4.1流调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差:信息获取主渠道的防疫员,多数只是挂名疫情监测员,乡镇信息收集多在办公室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内容每年都差不多,监测样品的采集也是以最简便快速的方式完成,缺乏代表性。
1.4.2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在养殖环节,直接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动物疫病的从业人员往往不是我们的动物疫情监测员,因此不在我们信息获取范围。而这些人相对临床经验丰富,对疾病认识更准确,导致很多有价值、有代表性的疫情信息因而缺失。
1.4.3信息获取针对性差: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习惯于行政工作方式,没有与动物诊疗机构、当地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主动联系、协商的意识;与保险公司也缺乏有效业务沟通,而保险公司直接受理动物疫病死亡的保险理赔,而且业务覆盖面广,其数据更有代表性。
2提升动物疫病流调监测工作质量和实验室工作效率的做法
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追求实效,着力解决工作管理机制问题、操作层面的技术手段问题。主要做法是:
2.1改进考核机制,鼓励上报、提供真实流调和监测信息
我们自2014年起,实行流调监测结果上报与考核脱钩、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与考核脱钩的考核制度,鼓励区县上报真实流调和监测信息、提供真实和有代表性样品。在当年,还是有不少区县都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2015年起才基本为各县接受,各地上报的流调、监测信息真实性逐步提升。
2.2逐步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改进疫情会商方法
2015年起,宜宾市逐步把长期在动物防疫一线工作的当地动物诊疗机构、院校老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构纳入到本市流调监测体系,提供信息、参与会商。今年,我们又把承担当地养殖业保险的公司纳入到本市流调监测体系,使本市对动物疫情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会商质量进一步提高。
2.3改进病原学监测样品采集方式
通过几年的集中采样检测和常规采样监测,我们发现,区县送来的病原学监测样品代表性很差,对主要动物疫病的检测结果基本上都是阴性,很难真实反映动物疫病动态。2015年起,我们开始强化对发病动物的样品检测,并建立了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一份发病动物样品扣减10份常规组织样品任务,全年各区县必须完成10份以上发病动物样品送检。此举措为我们及时、准确掌握动物疫病发生情况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2.4优化检测方法和手段,提升效率和质量
针对液相阻断ELISA,HI,PCR等常规的检测工作在区县难以经常开展,更不能做到随时送样随时检测的现状,我们不断对兽医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手段进行优化,以解决基层实验室开展工作难,仪器、器材不经常使用误差大,人员操作不熟练等问题。 2.4.1着力提升市本级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和工作效率:
2014年初,我们在全省首次引进了POCKIT现场荧光PCR诊断箱,样品处理后可以在1个小时出检测结果,经过三年多的使用和比对,其准确性得到确认。
2015年,随着检测数量的日益加大,我们感觉在样品处理上非常费时、费力,对病原学检测样品的处理,以前都是一个樣品、一个样品的逐个进行组织研磨和核酸提取。实验室人员不仅很疲劳、厌倦情绪也很大。随后,我们采购了“高通量组织研磨机”,此后又采购了“自动核酸提取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在血清学样品检测工作上,仪器占用率高、比较费时的是震荡、洗板、读板等程序,我们也根据工作需要,增添了震荡仪、洗板机,高通量读板酶标仪也列入采购计划。
2.4.2着力提升区县兽医实验室的快速检测能力和工作效率:
近年,针对动物疫病检测工作多、时效性强,基层实验室仪器、器材不经常使用误差大,人员操作不熟练等问题我们着力从“简便、快捷、准确”方面来引导区县强化兽医实验室建设。
1)针对重大动物疫病(H7N9流感)防控和动物和产品(禽类、犬只、牛羊)外运检疫检测工作需要,宜宾市10个区县全部配置“现场PCR诊断箱”,目前已有9个区县采购到位、1个县在采购流程中。
2)快速检测卡是受基层广泛欢迎、而且运用效率最高的检测方法,主要问题是批次产品的标准值不一、结果判断误差较大,为把快速检测工作进一步延伸到主要乡镇的检疫站,适应检疫出证检测工作需求,满足基层对免疫质量检测评估需求,2017年5月,市中心又尝试引进了北京公司研发的“胶体金定量读卡仪”,准备通过实验室比对验证以后推广到基层。
2.5着力探索激励机制。调动人员检测积极性
工作人员不愿呆在实验室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激励机制,检测人员的积极性更是难以调动。
2.5.1给予兽医实验室业务技术骨干晋升的平台和机会,比如市中心兽医实验室就先后提拔了2名业务骨干为中心副主任。
2.5.2给予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申报和实施、取得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机会。为其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搭建平台。近3年,我们先后有5个项目实施:
1)2015年,《连续进出式猪场的同步消毒技术研究》获得宜宾市201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级重点科技项目: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毒阳性猪场稳定生产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2)2016年,市级重点科技项目:猪场疫病区域生物安全防控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3)2016年,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之一,获得科技部“乌蒙山区肉牛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科技扶贫示范”项目
4)2017年猪瘟、伪狂犬病毒阳性猪场稳定生产与梯次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立项评审,列为宜宾市2017年度重点科技项目
我们实验室的技术人员都分别参与到以上各项目中,有的已获得成果奖励、有的发表了专业论文。
2.6改进培训方式。着重岗位技能培训
改变统一集中培训为分组一对一岗位操作培训:自2016年起,根据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和交通情况,把全市10个区县分为3个小组,每季度选取1个小组集中完成全市动物血清学样品检测工作,每次在小组中确定1个实验室设备运行良好、人员配置充分的兽医实验室作为全市集中检测工作实验室,开展工作时、小组所有人员集中在该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
市中心提供集中检测所需检测试剂,对每次集中检测轮值县兽医实验室给予5000元实验室检测工作经费补助,并派出2—3名实验室技术人员到场指导。使每位参加集中检测的区县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都能得到一对一的现场操作技术指导,切实提高了实验室操作岗位技能。
勘误
经作者本人提出:本刊《中国动物保健》2018年(第20卷)第4期(总第230期)第50—51页,《一起动物运输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案的体会》一文题目应为“《一起运输的动物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案的体会》”。特此更正
近年来,各地都更加重视监测流调工作,每年都制定了监测计划,部署了监测流调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客观地说,由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存在问题也不少。每次我们在对流调监测结果進行会商分析评估时,对收集汇总的信息和数据我们自己都不相信!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死亡率极低、对当地养殖实际危害较大的疫病也没有反映,年复一年反映的疫病种类和发生情况也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总体评价我们的动物疫病流调监测工作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开展疫情监测的手段比较落后、具体措施落实较差、实施效果不佳、科学指导动物疫病防控的作用较小。
为此,这几年我们都在不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改进方法,着力解决影响流调监测工作的不利因素、着力探索提升动物疫病流调监测工作质量和实验室工作效率的方法。现就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探索与同仁交流,并请批评指正
1动物疫病流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动物疫病监测流调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影响最大的是以下几个
1.1认识和工作态度问题
一是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差异大,总体都重视不够,在不同主管模式下(畜牧兽医局、畜牧水产局或是农业局)的格局都是如此。
这几年,党政机关的综合工作任务特别繁重,领导工作重心在中心工作(扶贫)、重点工作(产业)、考核工作(党建)等方面。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人员和工作时间保障严重不够,实验室人员经常变化,不稳定等现实问题难以改变。
所以造成:流调信息、监测样本收集工作是应付了事!真正有价值的动物疫病信息没有人收集、发病动物样本没有人采集送检,养殖场有时自己采集也直接送大专院校或研究所。
二是重免疫(没有大病流行时)、重应急处置(有突发动物疫病发生),对于监测流调这个费时、费力、费钱,而又看不到直接作用的工作,领导的心态大多是在应付。
1.2考核机制问题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延伸绩效考核等,都把所谓防控效果(免疫密度、群体抗体合格率、两个“确保”等)作为关键指标。哪个部门、领导都不愿意自曝家丑,报成绩、争排名、争表彰本就是应对检查的常态做法,这种考核导向自然对流调监测工作态度造成影响。
1.3技术手段问题(主要影响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
这儿说的技术手段是特别指适用于基层工作实际(人员少、工作杂、没有固定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设施、设备。现在,区县实验室都能够按照标准配置仪器设备。但液相阻断ELISA,HI,PCR等常规的检测工作在区县都因为人员少、工作杂、没有固定实验室检测人员而无法经常开展,更不能做到随时送样随时检测。现在动物和产品外运的检测也越来越多,时效性又强,基层更难适应!
所以,区县实验室还是缺乏“快速(简便)、高效、准确”的监测技术手段。
1.4工作方法问题
1.4.1流调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差:信息获取主渠道的防疫员,多数只是挂名疫情监测员,乡镇信息收集多在办公室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内容每年都差不多,监测样品的采集也是以最简便快速的方式完成,缺乏代表性。
1.4.2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在养殖环节,直接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动物疫病的从业人员往往不是我们的动物疫情监测员,因此不在我们信息获取范围。而这些人相对临床经验丰富,对疾病认识更准确,导致很多有价值、有代表性的疫情信息因而缺失。
1.4.3信息获取针对性差: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习惯于行政工作方式,没有与动物诊疗机构、当地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主动联系、协商的意识;与保险公司也缺乏有效业务沟通,而保险公司直接受理动物疫病死亡的保险理赔,而且业务覆盖面广,其数据更有代表性。
2提升动物疫病流调监测工作质量和实验室工作效率的做法
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追求实效,着力解决工作管理机制问题、操作层面的技术手段问题。主要做法是:
2.1改进考核机制,鼓励上报、提供真实流调和监测信息
我们自2014年起,实行流调监测结果上报与考核脱钩、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与考核脱钩的考核制度,鼓励区县上报真实流调和监测信息、提供真实和有代表性样品。在当年,还是有不少区县都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2015年起才基本为各县接受,各地上报的流调、监测信息真实性逐步提升。
2.2逐步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改进疫情会商方法
2015年起,宜宾市逐步把长期在动物防疫一线工作的当地动物诊疗机构、院校老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构纳入到本市流调监测体系,提供信息、参与会商。今年,我们又把承担当地养殖业保险的公司纳入到本市流调监测体系,使本市对动物疫情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会商质量进一步提高。
2.3改进病原学监测样品采集方式
通过几年的集中采样检测和常规采样监测,我们发现,区县送来的病原学监测样品代表性很差,对主要动物疫病的检测结果基本上都是阴性,很难真实反映动物疫病动态。2015年起,我们开始强化对发病动物的样品检测,并建立了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一份发病动物样品扣减10份常规组织样品任务,全年各区县必须完成10份以上发病动物样品送检。此举措为我们及时、准确掌握动物疫病发生情况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2.4优化检测方法和手段,提升效率和质量
针对液相阻断ELISA,HI,PCR等常规的检测工作在区县难以经常开展,更不能做到随时送样随时检测的现状,我们不断对兽医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手段进行优化,以解决基层实验室开展工作难,仪器、器材不经常使用误差大,人员操作不熟练等问题。 2.4.1着力提升市本级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和工作效率:
2014年初,我们在全省首次引进了POCKIT现场荧光PCR诊断箱,样品处理后可以在1个小时出检测结果,经过三年多的使用和比对,其准确性得到确认。
2015年,随着检测数量的日益加大,我们感觉在样品处理上非常费时、费力,对病原学检测样品的处理,以前都是一个樣品、一个样品的逐个进行组织研磨和核酸提取。实验室人员不仅很疲劳、厌倦情绪也很大。随后,我们采购了“高通量组织研磨机”,此后又采购了“自动核酸提取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在血清学样品检测工作上,仪器占用率高、比较费时的是震荡、洗板、读板等程序,我们也根据工作需要,增添了震荡仪、洗板机,高通量读板酶标仪也列入采购计划。
2.4.2着力提升区县兽医实验室的快速检测能力和工作效率:
近年,针对动物疫病检测工作多、时效性强,基层实验室仪器、器材不经常使用误差大,人员操作不熟练等问题我们着力从“简便、快捷、准确”方面来引导区县强化兽医实验室建设。
1)针对重大动物疫病(H7N9流感)防控和动物和产品(禽类、犬只、牛羊)外运检疫检测工作需要,宜宾市10个区县全部配置“现场PCR诊断箱”,目前已有9个区县采购到位、1个县在采购流程中。
2)快速检测卡是受基层广泛欢迎、而且运用效率最高的检测方法,主要问题是批次产品的标准值不一、结果判断误差较大,为把快速检测工作进一步延伸到主要乡镇的检疫站,适应检疫出证检测工作需求,满足基层对免疫质量检测评估需求,2017年5月,市中心又尝试引进了北京公司研发的“胶体金定量读卡仪”,准备通过实验室比对验证以后推广到基层。
2.5着力探索激励机制。调动人员检测积极性
工作人员不愿呆在实验室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激励机制,检测人员的积极性更是难以调动。
2.5.1给予兽医实验室业务技术骨干晋升的平台和机会,比如市中心兽医实验室就先后提拔了2名业务骨干为中心副主任。
2.5.2给予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申报和实施、取得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机会。为其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搭建平台。近3年,我们先后有5个项目实施:
1)2015年,《连续进出式猪场的同步消毒技术研究》获得宜宾市201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级重点科技项目: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毒阳性猪场稳定生产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2)2016年,市级重点科技项目:猪场疫病区域生物安全防控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3)2016年,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之一,获得科技部“乌蒙山区肉牛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科技扶贫示范”项目
4)2017年猪瘟、伪狂犬病毒阳性猪场稳定生产与梯次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立项评审,列为宜宾市2017年度重点科技项目
我们实验室的技术人员都分别参与到以上各项目中,有的已获得成果奖励、有的发表了专业论文。
2.6改进培训方式。着重岗位技能培训
改变统一集中培训为分组一对一岗位操作培训:自2016年起,根据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和交通情况,把全市10个区县分为3个小组,每季度选取1个小组集中完成全市动物血清学样品检测工作,每次在小组中确定1个实验室设备运行良好、人员配置充分的兽医实验室作为全市集中检测工作实验室,开展工作时、小组所有人员集中在该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
市中心提供集中检测所需检测试剂,对每次集中检测轮值县兽医实验室给予5000元实验室检测工作经费补助,并派出2—3名实验室技术人员到场指导。使每位参加集中检测的区县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都能得到一对一的现场操作技术指导,切实提高了实验室操作岗位技能。
勘误
经作者本人提出:本刊《中国动物保健》2018年(第20卷)第4期(总第230期)第50—51页,《一起动物运输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案的体会》一文题目应为“《一起运输的动物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案的体会》”。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