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低碳排放,人人有责。在教学中面向学生进行低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低碳意识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责任。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学习型课堂的构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有关低碳练习的讲评等对学生进行低碳教育,激活学生低碳意识。
关键词 低碳教育;化学教学;学生
近看来,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迅速升高,以致冰川融化、洪捞、干旱、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有关低碳的新闻报道非常热烈,低碳理念得到了一致赞同。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就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然而公众的低碳意识比较薄弱,要真正落到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小的行动阻力。如焚烧秸杆、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袋,大稿城市亮化形象工程等现象仍普遍存在。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尤其是提高学生的低碳意识迫在眉睫。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学生进行低碳教育。激活学生的低碳意识担负着不可推御的职责。下面就职高化学教学中面向学生实施低碳教育粗浅谈谈本人的一些尝试。
一、构建学习型课堂,搭建低碳教育平台
多数职高生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有的同学甚至从小学开始就受到老师的歧视,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同时,有些学生家长在经历了孩子多次学习失败后,对孩子的要求跌人低谷,降低对孩子的要求。长期以来,这部分学生不能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厌学情趣十分严重。我在教学中,首先是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从关心他们的生活人手,把握学生的心理。其次是在教学中着力将化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不断地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第三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一起做一些化学实验游戏。利用生产实习时间,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喜爱化学这门学科,构建好学习型课堂,为对学生实施低碳教育搭建好平台。
二、开设专题讲座,统一低碳认识
几乎每个同学都知道温室效应这个概念,对其危害也能说出1234,但是要他们说出引起温室效应的具体原因,什么是低碳?低碳,我们能做什么?等等问题,大多数同学茫然。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全面系统的理解“低碳”的内涵与外延,了解低碳社会、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人生、低碳学习等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低碳足迹就在我们身边,低碳学习、低碳生活等从我做起使命感、责任感。为规范学生的低碳行为统一了思想认识。
三、加强实验改进,体会低碳真谛
实验教学是进行低碳教育的最好手段。从药品的取用、仪器的洗涤与使用、垃圾的分类摆放与处理、节水节电等都能体现低碳意识。特别是通过改进实验,利用生活中废旧品作为实验用品。不仅省钱、变废为宝,而且减少碳排放。如用矿泉水瓶作为钠与水的反应容器。又如在学习有机物内容时,要求每个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废弃品。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有机物质结构模型,大多数住校的学生就是在校园里甚至到垃圾池里检起废纸、泡沫塑料以及冷饮上的小棒子等物品。做成了精美的物质结构模型。当同学们展示作品时,结果令人吃惊,同学们用到十三种废弃品做成了不同的物质结构模型,充分体现了物质世界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自觉讲究卫生,更重要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放,真正体会低碳的真谛。
四、选做低碳练习,强化低碳意识
目前,有关低碳信息的练习比较多,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选做这些练习,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充分认识碳排放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在讲评这部分练习时有意识地进行拓展,从衣食住行用等诸多方面列举事例: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每人每天可以节省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你的电脑和平板显示器,将使这些设备造成的排放减少1/3等。使学生认识到低碳足迹就在我们身边,强化学生低碳意识。
五、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传播者,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是现代民众必须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许多人认为,降低碳排放是国家和政府的事,和自己无关。低殊不知个人是低碳生活的最小主体,没有一个个小主体的积极参与,国家和政府投入再大,政策制定再完善,降低碳排放也只是纸上谈兵,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用”这些小事都和降低碳排放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合理饮食、不抽烟、少上网、尽可能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小事,做好这些小事就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目前我国有九亿农民,他们依然以焚烧秸秆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甚至在收割季节露天焚烧秸秆,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向农民解释焚烧秸秆的危害,宣传国家沼气池建设补助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提升秸秆处理和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让秸秆变废为宝,使许多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着幸福的“低碳”生活。通过教学与实践,许多学生自觉地改掉抽烟、夜不归宿上网、上课听MP3及玩手机等不良习惯,自觉地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宣传者,增强了学生的危机感、责任感。
关键词 低碳教育;化学教学;学生
近看来,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迅速升高,以致冰川融化、洪捞、干旱、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有关低碳的新闻报道非常热烈,低碳理念得到了一致赞同。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就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然而公众的低碳意识比较薄弱,要真正落到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小的行动阻力。如焚烧秸杆、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袋,大稿城市亮化形象工程等现象仍普遍存在。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尤其是提高学生的低碳意识迫在眉睫。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学生进行低碳教育。激活学生的低碳意识担负着不可推御的职责。下面就职高化学教学中面向学生实施低碳教育粗浅谈谈本人的一些尝试。
一、构建学习型课堂,搭建低碳教育平台
多数职高生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有的同学甚至从小学开始就受到老师的歧视,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同时,有些学生家长在经历了孩子多次学习失败后,对孩子的要求跌人低谷,降低对孩子的要求。长期以来,这部分学生不能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厌学情趣十分严重。我在教学中,首先是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从关心他们的生活人手,把握学生的心理。其次是在教学中着力将化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不断地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第三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一起做一些化学实验游戏。利用生产实习时间,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喜爱化学这门学科,构建好学习型课堂,为对学生实施低碳教育搭建好平台。
二、开设专题讲座,统一低碳认识
几乎每个同学都知道温室效应这个概念,对其危害也能说出1234,但是要他们说出引起温室效应的具体原因,什么是低碳?低碳,我们能做什么?等等问题,大多数同学茫然。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全面系统的理解“低碳”的内涵与外延,了解低碳社会、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人生、低碳学习等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低碳足迹就在我们身边,低碳学习、低碳生活等从我做起使命感、责任感。为规范学生的低碳行为统一了思想认识。
三、加强实验改进,体会低碳真谛
实验教学是进行低碳教育的最好手段。从药品的取用、仪器的洗涤与使用、垃圾的分类摆放与处理、节水节电等都能体现低碳意识。特别是通过改进实验,利用生活中废旧品作为实验用品。不仅省钱、变废为宝,而且减少碳排放。如用矿泉水瓶作为钠与水的反应容器。又如在学习有机物内容时,要求每个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废弃品。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有机物质结构模型,大多数住校的学生就是在校园里甚至到垃圾池里检起废纸、泡沫塑料以及冷饮上的小棒子等物品。做成了精美的物质结构模型。当同学们展示作品时,结果令人吃惊,同学们用到十三种废弃品做成了不同的物质结构模型,充分体现了物质世界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自觉讲究卫生,更重要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放,真正体会低碳的真谛。
四、选做低碳练习,强化低碳意识
目前,有关低碳信息的练习比较多,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选做这些练习,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充分认识碳排放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在讲评这部分练习时有意识地进行拓展,从衣食住行用等诸多方面列举事例: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每人每天可以节省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你的电脑和平板显示器,将使这些设备造成的排放减少1/3等。使学生认识到低碳足迹就在我们身边,强化学生低碳意识。
五、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传播者,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是现代民众必须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许多人认为,降低碳排放是国家和政府的事,和自己无关。低殊不知个人是低碳生活的最小主体,没有一个个小主体的积极参与,国家和政府投入再大,政策制定再完善,降低碳排放也只是纸上谈兵,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用”这些小事都和降低碳排放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合理饮食、不抽烟、少上网、尽可能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小事,做好这些小事就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目前我国有九亿农民,他们依然以焚烧秸秆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甚至在收割季节露天焚烧秸秆,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向农民解释焚烧秸秆的危害,宣传国家沼气池建设补助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提升秸秆处理和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让秸秆变废为宝,使许多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着幸福的“低碳”生活。通过教学与实践,许多学生自觉地改掉抽烟、夜不归宿上网、上课听MP3及玩手机等不良习惯,自觉地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宣传者,增强了学生的危机感、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