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会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研究

来源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3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重在强化教育主题的时代性、教育功能的引领性、教育形式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高校学生会具有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显著优势,主要表现在及时向学生传达党的声音和主张的政治优势,引领学生在实干中坚定理想信念的平台优势,善于运用“骨干—群体”辐射带动模式的组织优势。为了推动常态化,高校学生会要强化政治引领的“学理性”,完善学生参与的“开放性”实践育人机制,建立三级联动的“嵌入性”辐射带动网络。
其他文献
三叶青是新“浙八味”中药材,药用价值大,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由于野生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仿野生栽培是解决市场供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手段。研究集成三叶青种苗生产技术,为南方地区培育出优质廉价三叶青中药材提供技术支持。
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育人体系的有力抓手。通过对当前高职教育属性与“工匠精神”内涵的分析,发现以“工匠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天然的契合性。高效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选择既应时又面向未来的共性载体、凸显个性的特色载体、贴近师生生活的鲜活载体,以承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具体路径可以从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先行,重点着力于校园物质文化、职业文化、创新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全面提升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归旨的校园文化
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是兼顾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在对生命教育内涵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所面对的教育内容、课外实践活动、利益相关者协同性不足等困境。尝试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强化课外实践活动、“一主多元”的利益相关者多维协同实施模式。
脱贫攻坚时期,广西全区共有39个贫困县将牛、羊养殖产业列入“5+2”特色产业发展。广西牛羊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下称团队)吸纳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部门的高水平团队核心成员共计60多人,定点服务40个县区200个贫困村,针对贫困地区节粮型牛、羊养殖发展的特性,在广西贫困县区开展大量科技特派员服务活动。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团队围绕肉牛肉羊现代种业、饲料饲草、疫病防控、生态养殖及产业经济等方面开展研发和推广,引导肉牛肉羊产业走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引领产业向现代畜牧业方向转型升级,科学养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