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京冬季较为寒冷,开窗通风会降低室内温度,但是长时间不开窗对人体健康会有一定影响。本文针对冬季开窗对室内温度、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氧气浓度的影响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建模分析,预测了冬季教室开窗通风适宜的时间间隔和开窗时间。
关键词:温度;污染物浓度;氧气浓度;开窗频率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际变化大。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选择减少开窗频率、开窗时间,以保持室内温度。但是研究表明,长时间不开窗对室内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1]。为了研究冬天教室通风频率,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室内微生物的数量、密度在较短时间内开闭窗条件下无过多影响,因而不予以考虑。而在温度的舒适度方面:尽管PMV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但PMV值都在-0.7~+0.7之间变化,舒适类别为C,处于舒适区。所以我们忽略温度的日际变化,而着眼于温度由于开窗而产生骤降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开窗频率和时长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进行研究,即短时间内温度骤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氧气的浓度变化。
1.建立模型
本研究主要调查了以某高中教室为例的各项影响因素,数据采集的时间为2018年12月24日~12月29日。为了使模型简化,本研究所选择的时间为基本无风,使开窗时的气体及温度交换简化;雾霾浓度较低时期,因为雾霾较重时为了身体健康基本不开窗,还会有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多种影响因素。为了获得调查数据,本研究使用了温度计、雾霾测试仪等设备测量了室内外实时温度及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参数。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开关窗对室温和室内空气洁净程度的影响,根据室内的温度t1、室外的温度t2、室内污染物浓度初始值p1、室内污染物浓度初始值p2、时间t;对关窗时氧气因呼吸导致的下降,根据教室体积V、每次呼吸时间T、每次呼吸气体的体积V等进行建模。
2.模型假设
为了简化模型,便于计算,作出如下假设:人在不同含氧量的环境中呼吸频率不变;每次呼吸都消耗当前空气含氧量的17.332%;教室关窗时门缝、窗缝等处进行的空气交换忽略不计;教室中空气每时每刻都是均匀的;对一些参数做出假设:教室体积V=75m3;每次呼吸体积V=1×10-3m?,呼吸一次的周期T=4s;上课时教室中有40人;白天室外的温度t2=2.5℃。
3.模型求解
3.1探究开、关窗时间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由于长时间关窗时,室外温度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不大,所以本研究着重测量了开窗通风的温度t1骤降以及温度回升t1的变化数据。在开窗时刻,室内温度21℃,室外温度2.5℃,气温在25分钟的时间内骤降,速率整体上有减小的趋势,而根据国家标准,冬季北京室内温度t1应达到16℃以上,所以以此次测量为例,开窗时间t应在20分钟以内。关窗后,在45分钟,大约一节课后的时间,温度又再次回升到室温21℃,且基本恒定,且在这段时间内根据下文研究结果,不会再次开窗,所以关窗后的温度变化,不作为主要影响因素。
3.2探究室内污染物与关窗时长的关系
从以上图表可看出,早上开始上课前,室内污染物浓度p1高于室外污染物。浓度p2,且由于教室内长时间无人活动,一部分大颗粒污染物也会积累。此时应先开一次窗,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从而有利健康。而根据室内污染物与关窗持续时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污染物指数随时间逐渐下降,其原因可能为: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人的呼吸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吸入体内,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而3.1节数据测量当天以关窗为主,发现室外污染物浓度p2略高于室内。所以,为了使学生在一天中吸入污染物减少,应在早晨开窗后,使关窗时间t延长一些。
3.3探究室内空气含氧量随关窗时长变化的关系
查阅文献得到以下数据:空气中氧气含量20.77%、二氧化碳含量0.056%;呼出空气中氧气含量17.17%,二氧化碳含量3.67%。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15%时,人会头痛晕眩;小于12%则会窒息。
根据模型假设,进行计算推演:当上课教室关窗t秒(在t秒内呼吸交换的空气小于室内空气总体积)时:t秒后教室空氣中氧气含量变为:p1=(p0V-q1V1)/V同样地,当下一个t结束后,空气中氧气含量又变为:p2=(p1V-q2V1)/V以此类推,第n个t结束时,空气中氧气含量变为:pn=(1-kV1/V)pn-1。
可以看出,当t给定后,p(n)是一组等比数列。t越接近0,则得出的结果越接近模型预期。依据上述推理,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代码如下:
Def main()
T=eval(input(“t=”))
P=0.21
count=0
While p>=0.16:
p=(1-(0.17332*1*t*0.01)/75)*p
count+=1
Time=count*t
Else:
Time=count*t
Minute=int(time/60)
Time-=minute*60
Print(minute,time)
反复执行程序,不断调整t,发现p降到16%以下的时间总在196~198分钟间。说明超过3小时不开窗,室内的氧气含量将会低至危害人健康的程度。改变程序,使之输出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后的含氧量。反复执行程序,不断调整t,发现p为19.6%左右。
4.敏感度分析及结论
这里使用的教室体积为V=75m3,人每次呼吸交换气体体积v=1L,显然不能代表全部具体情况。因此,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和测试。改编程序,使V、v、t、T均为程序运行中输入的值,并反复运行程序,改变每次输入的V、v、t和T,进行初次模拟得到:室内空气含氧量降至16%的时间在141~279分钟;关窗45分钟后,室内空气含氧量降至17.76%~20.28%。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大的是每次呼吸所用的时间T应当是较为确定的变量。教室体积V对模拟结果影响小于前两者,但教室体积的差距却是客观存在的。估计教室体积的范围大约在75~120m3之间。据此,再次运行程序,只改动V,得到:
室内空气含氧量降至16%的危险值时间在165~263分钟范围内,教室体积越大,这个时间越长;关窗45分钟后,室内空气含氧量降至19.32%~19.85%。因此,北京冬天教室应在早晨先开窗一次,之后间隔最多不超过3个小时开窗一次,每次开窗20分钟。
参考文献
[1]申晓宇.学校教室空气污染物的扩散传播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温度;污染物浓度;氧气浓度;开窗频率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际变化大。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选择减少开窗频率、开窗时间,以保持室内温度。但是研究表明,长时间不开窗对室内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1]。为了研究冬天教室通风频率,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室内微生物的数量、密度在较短时间内开闭窗条件下无过多影响,因而不予以考虑。而在温度的舒适度方面:尽管PMV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但PMV值都在-0.7~+0.7之间变化,舒适类别为C,处于舒适区。所以我们忽略温度的日际变化,而着眼于温度由于开窗而产生骤降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开窗频率和时长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进行研究,即短时间内温度骤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氧气的浓度变化。
1.建立模型
本研究主要调查了以某高中教室为例的各项影响因素,数据采集的时间为2018年12月24日~12月29日。为了使模型简化,本研究所选择的时间为基本无风,使开窗时的气体及温度交换简化;雾霾浓度较低时期,因为雾霾较重时为了身体健康基本不开窗,还会有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多种影响因素。为了获得调查数据,本研究使用了温度计、雾霾测试仪等设备测量了室内外实时温度及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参数。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开关窗对室温和室内空气洁净程度的影响,根据室内的温度t1、室外的温度t2、室内污染物浓度初始值p1、室内污染物浓度初始值p2、时间t;对关窗时氧气因呼吸导致的下降,根据教室体积V、每次呼吸时间T、每次呼吸气体的体积V等进行建模。
2.模型假设
为了简化模型,便于计算,作出如下假设:人在不同含氧量的环境中呼吸频率不变;每次呼吸都消耗当前空气含氧量的17.332%;教室关窗时门缝、窗缝等处进行的空气交换忽略不计;教室中空气每时每刻都是均匀的;对一些参数做出假设:教室体积V=75m3;每次呼吸体积V=1×10-3m?,呼吸一次的周期T=4s;上课时教室中有40人;白天室外的温度t2=2.5℃。
3.模型求解
3.1探究开、关窗时间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由于长时间关窗时,室外温度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不大,所以本研究着重测量了开窗通风的温度t1骤降以及温度回升t1的变化数据。在开窗时刻,室内温度21℃,室外温度2.5℃,气温在25分钟的时间内骤降,速率整体上有减小的趋势,而根据国家标准,冬季北京室内温度t1应达到16℃以上,所以以此次测量为例,开窗时间t应在20分钟以内。关窗后,在45分钟,大约一节课后的时间,温度又再次回升到室温21℃,且基本恒定,且在这段时间内根据下文研究结果,不会再次开窗,所以关窗后的温度变化,不作为主要影响因素。
3.2探究室内污染物与关窗时长的关系
从以上图表可看出,早上开始上课前,室内污染物浓度p1高于室外污染物。浓度p2,且由于教室内长时间无人活动,一部分大颗粒污染物也会积累。此时应先开一次窗,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从而有利健康。而根据室内污染物与关窗持续时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污染物指数随时间逐渐下降,其原因可能为: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人的呼吸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吸入体内,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而3.1节数据测量当天以关窗为主,发现室外污染物浓度p2略高于室内。所以,为了使学生在一天中吸入污染物减少,应在早晨开窗后,使关窗时间t延长一些。
3.3探究室内空气含氧量随关窗时长变化的关系
查阅文献得到以下数据:空气中氧气含量20.77%、二氧化碳含量0.056%;呼出空气中氧气含量17.17%,二氧化碳含量3.67%。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15%时,人会头痛晕眩;小于12%则会窒息。
根据模型假设,进行计算推演:当上课教室关窗t秒(在t秒内呼吸交换的空气小于室内空气总体积)时:t秒后教室空氣中氧气含量变为:p1=(p0V-q1V1)/V同样地,当下一个t结束后,空气中氧气含量又变为:p2=(p1V-q2V1)/V以此类推,第n个t结束时,空气中氧气含量变为:pn=(1-kV1/V)pn-1。
可以看出,当t给定后,p(n)是一组等比数列。t越接近0,则得出的结果越接近模型预期。依据上述推理,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代码如下:
Def main()
T=eval(input(“t=”))
P=0.21
count=0
While p>=0.16:
p=(1-(0.17332*1*t*0.01)/75)*p
count+=1
Time=count*t
Else:
Time=count*t
Minute=int(time/60)
Time-=minute*60
Print(minute,time)
反复执行程序,不断调整t,发现p降到16%以下的时间总在196~198分钟间。说明超过3小时不开窗,室内的氧气含量将会低至危害人健康的程度。改变程序,使之输出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后的含氧量。反复执行程序,不断调整t,发现p为19.6%左右。
4.敏感度分析及结论
这里使用的教室体积为V=75m3,人每次呼吸交换气体体积v=1L,显然不能代表全部具体情况。因此,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和测试。改编程序,使V、v、t、T均为程序运行中输入的值,并反复运行程序,改变每次输入的V、v、t和T,进行初次模拟得到:室内空气含氧量降至16%的时间在141~279分钟;关窗45分钟后,室内空气含氧量降至17.76%~20.28%。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大的是每次呼吸所用的时间T应当是较为确定的变量。教室体积V对模拟结果影响小于前两者,但教室体积的差距却是客观存在的。估计教室体积的范围大约在75~120m3之间。据此,再次运行程序,只改动V,得到:
室内空气含氧量降至16%的危险值时间在165~263分钟范围内,教室体积越大,这个时间越长;关窗45分钟后,室内空气含氧量降至19.32%~19.85%。因此,北京冬天教室应在早晨先开窗一次,之后间隔最多不超过3个小时开窗一次,每次开窗20分钟。
参考文献
[1]申晓宇.学校教室空气污染物的扩散传播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