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国家重大战略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是该区域发展的优先本底.探究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有利于更准确地认识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区域绿色可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41;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国家重大战略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是该区域发展的优先本底.探究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有利于更准确地认识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分析了一体化示范区19842019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基于增强回归树(BRT)量化不同生态因子对FVC的影响.结果 表明:1984-2019年间,研究区域植被覆盖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研究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特征.植被覆盖以退化为主,相较于1984年,2019年覆被退化和改善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49.8%和12.8%.其中,覆被退化主要发生于吴江北部、嘉善南部和青浦东北部.人类活动完全削弱了自然因素对FVC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GEE平台是实现植被覆盖常态化监测的有效工具.
其他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是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升生物栖息地网络的景观功能连接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研究对生物栖息地网络
依据2015年11月(秋)、2016年2月(冬)、5月(春)、8月(夏)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Shannon指数和Pianka指数对浙江披山海域主要鱼类的时空
以成都-重庆(简称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生态和城乡协调4个子系统构建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结合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探讨不同传感器对土壤Na~+含量的估测能力,本研究以宁夏银北地区典型样点土壤实测光谱和Sentinel-2B影像光谱为对象,运用逐步回归(SR)和主成分回归分析(PCA)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敏感参量筛选,然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SVM)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BPNN)分别建立实测光谱和影像数据的土壤Na~+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除Band9外,实测重采样数据与影像数据
为了解矮壮素(CCC)配合氮肥基施对夏玉米氮代谢及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本研究以'京农科728'(简称JNK728)和'中单909'(简称ZD909)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