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特点——艺术性。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
当今社会,语言的美显得越来越重要,语言是学习来的,它反映了人的素质,教养,个性,一个侃侃而谈妙语连珠的人,没有人会怀疑他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阅历,更不会认为他懦弱丑陋,即使他其貌不扬,你也会发现他风采迷人。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是最好的学习殿堂,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能否做好传道、授业,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不能缺少必要的语言艺术技巧:
1 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一位小学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上课最首先的任务,就是要把你这节课所要讲的知识最起码要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明白,不要空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要脚踏实地的上好每一堂课,一步一个脚印。”要在每一个40分鐘下来,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知识,日积月累,使他们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充实,进而引起对每节课的兴趣,以便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
论之有实,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逸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随着学生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
2 言之有序,结合情境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从如下方面考虑:
(1)学生参与的状态。注意师生间的民主,保持学生饱满的热情。
(2)学生参与的广度。教学中做到人人参与,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要关注不发表意见的学生。
(3)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说话、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
(4)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想办法,让学生有机会、形式多样地参与课堂。
(5)学生参与的品质。注意保持学生的健康个性,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见解,善于倾听、愿意表达。
(6)学生参与的效果。学生训练要落实,教师指导要得法,学生学得高兴、学有所获。
3 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
这里我们就要谈到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广泛联想,积极探索,大胆猜测,突破常规,尽可能主动、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言之有趣,妙趣纵横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支点,也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就毫无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第一步应先激发学生语言交际的兴趣,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与别人交流的陌生心理,拉近师生、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及关系。
抓住兴趣的同时,趣味也同样不能忽视,甚至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5 言之有韵,声情并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語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兴趣盎然,提高教学效果。
6 结语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借此来“粘”住学生,让他们随着我们的教学语言展开激情的双翼,在语文的碧海蓝天中自由地翱翔。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教师进修学校)
当今社会,语言的美显得越来越重要,语言是学习来的,它反映了人的素质,教养,个性,一个侃侃而谈妙语连珠的人,没有人会怀疑他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阅历,更不会认为他懦弱丑陋,即使他其貌不扬,你也会发现他风采迷人。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是最好的学习殿堂,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能否做好传道、授业,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不能缺少必要的语言艺术技巧:
1 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一位小学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上课最首先的任务,就是要把你这节课所要讲的知识最起码要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明白,不要空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要脚踏实地的上好每一堂课,一步一个脚印。”要在每一个40分鐘下来,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知识,日积月累,使他们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充实,进而引起对每节课的兴趣,以便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
论之有实,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逸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随着学生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
2 言之有序,结合情境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从如下方面考虑:
(1)学生参与的状态。注意师生间的民主,保持学生饱满的热情。
(2)学生参与的广度。教学中做到人人参与,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要关注不发表意见的学生。
(3)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说话、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
(4)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想办法,让学生有机会、形式多样地参与课堂。
(5)学生参与的品质。注意保持学生的健康个性,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见解,善于倾听、愿意表达。
(6)学生参与的效果。学生训练要落实,教师指导要得法,学生学得高兴、学有所获。
3 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
这里我们就要谈到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广泛联想,积极探索,大胆猜测,突破常规,尽可能主动、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言之有趣,妙趣纵横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支点,也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就毫无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第一步应先激发学生语言交际的兴趣,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与别人交流的陌生心理,拉近师生、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及关系。
抓住兴趣的同时,趣味也同样不能忽视,甚至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5 言之有韵,声情并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語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兴趣盎然,提高教学效果。
6 结语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借此来“粘”住学生,让他们随着我们的教学语言展开激情的双翼,在语文的碧海蓝天中自由地翱翔。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