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重构对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血管重构类型对单纯球囊扩张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内超声对76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37例,稳定型39例)在球囊扩张前、扩张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时连续观察.对发生再狭窄的患者进行切割球囊成形术和血管内放射治疗.结果 76例患者中具有典型血管正向重构(VPR)的患者37例,非正向重构(NPR)的患者39例,两组年龄及性别等参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PR患者的重构指数(PR)[1.40±0.13)mm2]大于NPR组[(0.79±0.11)mm2];VPR的总发生率为49%,这一部分患者中冠状动脉内超声下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为70%(26/37),后者中脂肪核的检出率为46%(12/26),尤其以近24 h内具有静息心绞痛(14例)的患者多见(9/14,64%);VPR组术后3个月时血管外弹力膜面积增加值[(-0.25±1.13) mm2]明显小于NPR组[(0.40±1.23) mm2], 而血管腔截面积丢失值[(-1.57±0.14)mm2]明显大于NPR组[(-0.88±0.12)mm2],再狭窄率高于NPR组.两组再狭窄病变在血管内照射时痉挛的发生率较高,且以VPR组最明显(70%).再狭窄主要见于病变的近端边缘处.结论冠状动脉超声下VPR组轻中度狭窄患者斑块多为不稳定型,VPR组单纯球囊扩张后再狭窄率高,而且血管内照射时病变近端边缘痉挛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防止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期感染的治疗方法,提高SAP后期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1995~1999年和2000~2001年4月两个阶段共收治的134例SAP病人的治疗效果.第1阶段用常规保守治疗;第2阶段采取尽早进食,肠内营养及口服肠道益生菌等措施治疗.结果第1阶段收治SAP后期102例,感染发生45例(44.1%),复发5例(4.90%),住院时间平均56 d,死亡11例(9.8%)
目的总结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诊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临床病例的定位诊断、术式选择、合并症、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术前检查行B超112例(准确率73.8%),CT 74例(准确率86.5%),PTC 31例(准确率93.5%),ERCP 41例(准确率92.6%),MRCP 28例(准确率96.4%).全组均采取肝方叶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进行治疗.术后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