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儿童最喜欢也是最易接受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自主游戏则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那么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如何关注幼儿,可以给予哪些支持呢?本文从环境支持、材料支持、指导支持等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一些方法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支持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也是最易接受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因此游戏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童心世界!自主游戏则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理论上来说自主游戏是从游戏的性质角度提出来的,强调所有的游戏都应该有自主性,要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幼儿在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而不是局限于教师安排或指定内容。
1.环境支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园要根据需要,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情境。
(1)整合校园整体环境,保障自主游戏空间。考虑到要给予幼儿充分游戏的空间,首先就要积极整合校园整体环境。即将整个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因此通过实地参观等方式使幼儿和教师对校园有了直观感受后,再结合幼儿园室内外地形图引导幼儿和教师分析、思考校园整体环境如何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的环境规划、整合才是基于幼儿需求基础上的校园环境,才能更为全面地为幼儿提供安全、宽敞的自主游戏空间。
(2)丰富班级游戏环境,支持自主游戏开展。班级环境是更具有个性化的环境,其有年龄段的差异和班级间差异,因此,对于班级环境中游戏区域的创设就更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关注幼儿需求。如:小班幼儿,其自主游戏的体现为能自主选择区域、自主选择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游戏,且平行类游戏更为适宜小班幼儿,因此小班的班级环境创设则需要教师多思考,如平行游戏区域的设置、区域划分场地需宽敞等,以免幼儿间互相影响。中班幼儿,其自主游戏的体现为会自主选择区域游戏,会选择使用辅助游戏材料等,因此中班的班级环境开始有幼儿的积极参与,即区域划分、区域创设、材料投放等由教师引导,幼儿商讨后,再根据幼儿意向进行创建,其班级环境创设追随各班幼儿的兴趣、关注点、意向,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创建。大班幼儿,其自主游戏的体现为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因此大班班级游戏环境需要空间的自由和材料的自选,其对应的班级游戏环境更为开放、宽松、自由,教师由原来的环境创设者转变为游戏观察者,从而分析幼儿游戏中的表现,提取有价值信息,进而协助幼儿创设班级游戏环境。
2.材料支持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建构经验,游戏材料是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提供适宜的材料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让游戏变得更为丰富、更具吸引力。一般来说,教师可以视游戏的需要分别提供“替代材料”或“辅助材料”。提供替代材料—废旧物品或半成品,可以解决幼儿因成品玩具不足而妨碍游戏顺利开展的问题,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形成;辅助材料似乎可有可无,但有了它游戏情节会更加丰富,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幼儿进一步完善和迁移经验,提高游戏的水平。
既然幼儿的游戏是开放的,自主选择的,那么游戏材料的提供也应该是开放的,利于幼儿自主选择的,而生活中与其相对应的即“超市”模式的材料提供更适宜幼儿游戏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因此“材料超市”应运而生!
3.指导支持
幼儿游戏的水平发展不仅取决于年龄,还和教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作为一位年长的“玩伴”,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对幼儿发展的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行为指导至关重要。
(1)教師理念提升,理解幼儿游戏。只有教师的理念正确了才能正确理解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因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走进游戏走近幼儿》、《发展适宜性游戏》、《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等各种专业书籍,值得教师们去细细研读,并可以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摘抄、“读书沙龙”等活动来引领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游戏,教师面对幼儿游戏该做些什么?教师如何观察游戏?教师如何指导游戏?等,从而使教师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
(2)教师学会观察,会看幼儿游戏。要做到把握、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导幼儿发展,那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就是基础,而观察就要做到心中有数,观察游戏的流程,全面掌握幼儿游戏状态。每次游戏由于观察的主题和重点不同,教师观察“路径”也应有所不同。可以是针对重点关注区域的定点观察,也可以是全面了解的整体观察并根据观察情况确定重点对象、内容等。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所思、所想、所需,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随时记录幼儿有价值的信息,积极分析幼儿已有发展水平,在活动中获得了哪些经验,后期如何调整或引导游戏可以使幼儿得到进一步提升等。总之教师要牢记观察的要点,心中有目标、有方向、有孩子,这样你才会看幼儿游戏,也才看得懂幼儿游戏。
(3)教师适时介入,丰富幼儿游戏。教师介入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开展,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以同伴或者角色身份自然地介入,或者在游戏中通过适时的语言提醒来启发、指导幼儿游戏等,但是具体介入方式需要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另外,在自主游戏交流中,教师除了现场介入外,还可通过共同讨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游戏介入,从而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还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例如,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有许多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幼儿整理和提升这些可贵的经验,幼儿就无法在游戏中有所收获。总之,游戏不仅是幼儿的生活方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幼儿的游戏在继续,教师的研究也在继续,让我们一起关注幼儿游戏、积极支持游戏,在对幼儿的关爱和支持中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徐则民,洪晓琴.走进游戏走近幼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支持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也是最易接受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因此游戏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童心世界!自主游戏则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理论上来说自主游戏是从游戏的性质角度提出来的,强调所有的游戏都应该有自主性,要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幼儿在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而不是局限于教师安排或指定内容。
1.环境支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园要根据需要,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情境。
(1)整合校园整体环境,保障自主游戏空间。考虑到要给予幼儿充分游戏的空间,首先就要积极整合校园整体环境。即将整个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因此通过实地参观等方式使幼儿和教师对校园有了直观感受后,再结合幼儿园室内外地形图引导幼儿和教师分析、思考校园整体环境如何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的环境规划、整合才是基于幼儿需求基础上的校园环境,才能更为全面地为幼儿提供安全、宽敞的自主游戏空间。
(2)丰富班级游戏环境,支持自主游戏开展。班级环境是更具有个性化的环境,其有年龄段的差异和班级间差异,因此,对于班级环境中游戏区域的创设就更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关注幼儿需求。如:小班幼儿,其自主游戏的体现为能自主选择区域、自主选择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游戏,且平行类游戏更为适宜小班幼儿,因此小班的班级环境创设则需要教师多思考,如平行游戏区域的设置、区域划分场地需宽敞等,以免幼儿间互相影响。中班幼儿,其自主游戏的体现为会自主选择区域游戏,会选择使用辅助游戏材料等,因此中班的班级环境开始有幼儿的积极参与,即区域划分、区域创设、材料投放等由教师引导,幼儿商讨后,再根据幼儿意向进行创建,其班级环境创设追随各班幼儿的兴趣、关注点、意向,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创建。大班幼儿,其自主游戏的体现为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因此大班班级游戏环境需要空间的自由和材料的自选,其对应的班级游戏环境更为开放、宽松、自由,教师由原来的环境创设者转变为游戏观察者,从而分析幼儿游戏中的表现,提取有价值信息,进而协助幼儿创设班级游戏环境。
2.材料支持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建构经验,游戏材料是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提供适宜的材料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让游戏变得更为丰富、更具吸引力。一般来说,教师可以视游戏的需要分别提供“替代材料”或“辅助材料”。提供替代材料—废旧物品或半成品,可以解决幼儿因成品玩具不足而妨碍游戏顺利开展的问题,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形成;辅助材料似乎可有可无,但有了它游戏情节会更加丰富,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幼儿进一步完善和迁移经验,提高游戏的水平。
既然幼儿的游戏是开放的,自主选择的,那么游戏材料的提供也应该是开放的,利于幼儿自主选择的,而生活中与其相对应的即“超市”模式的材料提供更适宜幼儿游戏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因此“材料超市”应运而生!
3.指导支持
幼儿游戏的水平发展不仅取决于年龄,还和教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作为一位年长的“玩伴”,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对幼儿发展的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行为指导至关重要。
(1)教師理念提升,理解幼儿游戏。只有教师的理念正确了才能正确理解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因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走进游戏走近幼儿》、《发展适宜性游戏》、《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等各种专业书籍,值得教师们去细细研读,并可以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摘抄、“读书沙龙”等活动来引领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游戏,教师面对幼儿游戏该做些什么?教师如何观察游戏?教师如何指导游戏?等,从而使教师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
(2)教师学会观察,会看幼儿游戏。要做到把握、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导幼儿发展,那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就是基础,而观察就要做到心中有数,观察游戏的流程,全面掌握幼儿游戏状态。每次游戏由于观察的主题和重点不同,教师观察“路径”也应有所不同。可以是针对重点关注区域的定点观察,也可以是全面了解的整体观察并根据观察情况确定重点对象、内容等。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所思、所想、所需,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随时记录幼儿有价值的信息,积极分析幼儿已有发展水平,在活动中获得了哪些经验,后期如何调整或引导游戏可以使幼儿得到进一步提升等。总之教师要牢记观察的要点,心中有目标、有方向、有孩子,这样你才会看幼儿游戏,也才看得懂幼儿游戏。
(3)教师适时介入,丰富幼儿游戏。教师介入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开展,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以同伴或者角色身份自然地介入,或者在游戏中通过适时的语言提醒来启发、指导幼儿游戏等,但是具体介入方式需要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另外,在自主游戏交流中,教师除了现场介入外,还可通过共同讨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游戏介入,从而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还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例如,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有许多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幼儿整理和提升这些可贵的经验,幼儿就无法在游戏中有所收获。总之,游戏不仅是幼儿的生活方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幼儿的游戏在继续,教师的研究也在继续,让我们一起关注幼儿游戏、积极支持游戏,在对幼儿的关爱和支持中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徐则民,洪晓琴.走进游戏走近幼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