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车辆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机构的环境下,创新车辆的管理模式,提升车辆的管理效益是促进单位经济效益,降低单位经济费用支出的重要手段。为此,该文以当前车辆管理模式的运行现状为突破口,研究企事业单位车辆一体化管理模式和机制。首先分析了车辆管理现状,指出车辆分散管理不足,在此基础上,利用提出的车辆“一体化”管理技术,研究车辆一体化管理方法,并进行了实例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车辆一体化管理切实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方便了人员使用车辆,降低了运行维护费用。
  关键词:车辆管理 一体化 高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130-02
  随着企事业单位事务不断增多,车辆数量、车型、使用类型也越来越多。我国不断探索车辆制度改革,以及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要求单位的车辆管理要实现精益化管理,通过管理创新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目前对企事业单位车辆管理主要体现在创新管理机制上,在传统模式下进行车辆调度,有利于车辆加强财务、监控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需大量增加人力和物力消耗,成本节约不明显[1];建立车辆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车辆高效管理,虽然可以提高车辆管理效率,但需购买信息管理平台,适合资金流较大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不适合中小型企事业单位[2,3];为此,提出车辆“一体化”管理探索,根据用户申请情况将同方向或地点用车的用户进行合并用车合理调配,有利于提高车辆使用率,但是,没有考虑同一个单位中各个部门之间车辆的一体化管理,降低了车辆使用效率。[4]
  该文提出对单位内车辆实施统一管理的“一体化”管理调度策略,实现跨部门之间的车辆共享,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1 车辆“一体化”管理技术
  所谓车辆一体化调度管理技术,就是指一个单位的所有部门的车辆统一调度,对于小型指挥车的调派,采取预先申请、先平台后后勤、先生产后其他、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调派,用户申请时应当说明用车原因及使用时间(上午或下午),根据用户申请情况将同方向或地点用车的用户进行合并用车合理调配,提高车辆使用率,同时每天安排一台应急值班车处理突发情况;生产车辆按照生产办指令派车等,进一步提高车辆综合利用率。
  车辆一体化调度管理不仅是车辆使用的一体化,还包括车辆维护保养、驾驶员培训、车辆安检的一体化策略。认真做好“一日三检”和每日行车记录,按时对保管车辆进行“三清”等日常保养工作。建立健全车辆档案。为每台车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和修理台帐,每周、每月定期为车辆“查体”,重点对投产时间5年以上、8年以上的车辆做好回场点检,对查出的车辆隐患剖析原因及时排除,进一步保障车辆的行车安全。
  车辆一体化管理技术还包括,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车辆管理信息平台,促使公务车辆使用情况更加透明化,第一时间解决车辆、使用人二者间信息不一致问题,确保能随时掌握公务车辆各方面信息,避免产生误解,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2 国网新疆公司经济信息研究院车辆一体化管理
  2.1 车辆管理现状
  国网新疆经研院下属6个职能部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经营部、安全质量部、党群工作部和财务资产产)、5个专业机构(规划评审中心、技术经济中心、建设管理中心、监理公司和昌吉电力设计院)。其中监理公司和昌吉电力设计院是独立法人,为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子公司。
  经研院管理的车辆有自有车辆、干租车辆、湿租车辆,零星租赁车辆,其计100余辆。
  2015年6月前,经研院车辆管理分为4块,分别为经研院本部、建设管理中心、监理公司和设计中心,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车辆安全检查等车辆管理呈各管一块的分散型模式。
  车辆分散管理的缺点如下。
  (1)车辆配置问题。
  在工作的过程中,有的部门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使用车辆,但是却没有得到配置,而有些单位不需要配置车辆,却因为某些原因得到了配置,这样的情况出现不仅会导致工作难以开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内部矛盾的出现,从而使机关事业单位的内部发展和团结受到影响。
  (2)车辆使用问题。
  在工作过程中,有的部门在某段时间由于工作任务需要,大量使用各种车辆,导致现有车辆不满足要求,从而影响工作,而另外一些部门在此段时间,车辆严重闲置,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降低了整个单位物质的工作效率。
  2.2 国网新疆经研院车辆一体化管理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网新疆经研院提出了车辆一体化管理使用方法。
  (1)制定了《国网新疆经研院生产服务用车管理实细则》,对涉及车辆管理的各个环节职责界面进行了划分,确保界面清晰,不留死角。
  (2)成立院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改变经研院组建初期车辆资源分散管理,由车辆驾驶人员承担调度、维修鉴定员、成本员等角色的管理模式,全面整合院车辆资源,建立院本部、建设管理中心、监理公司和设计中心4个车班,设置专职车辆调度员,实施“四个分离”管理模式(即:调驾分离、调核分离、驾修分离、驾考分离)。
  (3)利用GPS车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车辆运行,动态记录公务车辆报销路桥费用,有效防止虚报费用现象的频繁出现,提高车辆运营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车辆的运行效率。
  (4)基于局域网网络,建立车辆使用管理信息报表系统,方便车辆使用申请、批准,方便实时查看车辆使用情况,使车辆使用信息透明化。
  2.3 车辆一体化管理效果分析
  (1)提高了使用效率。
  车辆一体化管理后,车辆的综合使用率由过去的80%,提高到95%,提高了15%。
  (2)消除了车辆不足问题。
  车辆一体化管理后,各部门不再存在无车可派的情况,有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
  (3)方便了车辆使用。
  车辆一体化管理后,车辆使用人员,根据内部网现有车辆使用情况,只需在内部网络上提出申请,很容易获得车辆使用。
  (4)降低了车辆使用费用。
  车辆一体化管理后,相对于一体化管理前,车辆使用费用降低了12%,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
  3 结语
  通过车辆一体化管理,彻底解决了国网新疆经研院车辆调度现有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避免了无车可派的情况发生,降低了车辆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芮杰,周洁,张冰,等.探讨如何优化传统模式下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J].管理科学,2016(2):285-286.
  [2] 何岗.高校公务车辆管理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2013(6): 53.
  [3] 荣毅,王亚军,张登宽.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研究[J].军事运输,2014(11):6-8.
  [4] 周利.车辆“一体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2(6):54.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小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为目标。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基础学科,是校园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小学生正确引导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水平,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所有小学德育与社会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
摘要:如今,各大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创新改革。很多院校都开展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该教学法在教育界初期使用的时候,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因此,这种教学法后来被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院校、行业内的专家、教育研究机构所采用和推广。上世纪末期,德国在其职业教育领域内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即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和运用。这场改革,对于世界范围内的职业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
针对"多区协控"思想下的催化裂化工艺特点,该研究力图深入认识多相流动反应体系中介尺度结构的形成和影响机制,建立基于结构的描述方法和在流动反应耦合条件下的多尺度模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