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呈明,邹城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山东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火花》等刊,出版《一抹乡愁》等四部个人作品集。散文集《一抹乡愁》获第二届齐鲁散文奖;散文《父亲的身影,樟木的香》获2016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三等奖。
在乡村的任何地方,你都无法忽视一块石头的存在。
刚刚走近村口,那场院一角的碌碡便第一个迎接了你。待在忙碌完三夏或者三秋的场院,碌碡显得悠闲自得,然后是村口老槐树下的那盘老碾。与那个碌碡不同,它整日整夜“吱吱扭扭”地吟唱着岁月的苦乐年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给乡下人带来了微薄的希望。勤劳的乡下人用金灿灿的小麦和黄澄澄的玉米,喂养着贫瘠的乡村。
村庄究竟有多少石头,谁也数不清。数不清就不要费那功夫了,其实乡下人早就看惯了这些或大或小的石头,没有哪一个人闲得没事干去数石头,这样就会被人们看不起。试想:一个真正的庄稼人,哪一个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双脚插在墒沟里,辛辛苦苦在地土里刨食?
但是,不管你数与不数,这石头在乡村无处不在。
它们在村口默默地守护着,清楚地记得那些游子离家时的步履匆匆。为了心中那团燃烧的烈火,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它们也清楚地记得游子们满头华发,返回故乡时的泪流满面;谁家娶了新媳妇,一路吹吹打打,风风光光地从它们身边经过,于是它们也为之欣喜,小村又添了新人;谁家老人过世了,唢呐吹得呜呜咽咽。它们也忆起了这位老人从年轻时或挥舞着鞭子,吆喝着牲畜拉得碌碡骨碌碌满场滚,或抱起轧碾棍,呼隆隆推得老碾满天价响。慢慢地,慢慢地,人在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中不知不觉苍老了,犹如这一岁一枯荣的庄稼。最终,经过这碌碡,经过这老碾,第一次被人抬着,送进黄土中,完成生命的轮回。
由于日久年深,有的石头早已记不得自己究竟来自于何方,最初是以什么形式在乡村落户的。有的做了地基,在上面盖起了房子,或者建起了院墙。无论是建房子还是拉院墙,做地基都离不了石头。于是,石头便派上了大用场。
我家翻盖房子的时候,父亲说他计划用石头砌到窗台。村子里建房子用的石头全是清一色的南山石。这种石头性子柔,更容易錾打成型。满以为父亲一定会用南山石,不料父亲却说要用东山上的花岗岩。他说南山石虽然好侍弄,材质却远不如花岗岩。盖屋打地基那是百年大计,坚固是第一位的。然而花岗岩的性子刚,不利于錾打造型。但是父亲一旦决定的事,就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四姨家就在邹东离城九里的九里涧,村子的背后是济驾山,南面是唐王山,都是清一色的花岗岩石。姨夫帮着父亲找了几辆大车,装了满满几大车的大石头,一路浩浩荡荡地拉进了村。
打这之后,每到晚上,我的家中便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父亲是一个很巧妙的泥瓦匠,他懂得每一块石头的力量和内涵。面对一大堆的顽石,父亲成竹在胸。他知道,只有更坚韧,更执着,更深刻,他才会超越一块石头,才会解开一块石头。他讲究击打的力度和节奏,那些精短的錾头,被父亲锻打得刚柔相济,一排溜放着,宛如等待出征的将士。父亲用墨斗放了笔直的线,然后依着自己的节拍一路锤打下去,待锤头吻过最后一个錾头,顽石便轰然而开。我嗅着錾头挤擦过石头时冒出的清香,抚摸着石头明晰的纹理,突然觉得,石头有时候也这么脆弱和柔软。人和石头的厮磨,吟唱出一曲对新生活的向往。就这样,父亲硬是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把这坚硬的花岗岩石头打成一块块四四方方的料石,并且还一律打出了风摆柳的图案。然后,父亲带着匠人们,真的用石头砌到一米多高。于是,我家盖成了全村第一家用花岗岩石头砌到窗台的房子。
行走在乡村的大街小巷,农家院落的地基几乎都是用石头砌垒的。那一块块七棱八弧的石头,乍一看就是随意放置的,但是,就在这看似随意的构筑,却凝聚了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智慧。经过匠人们用心的镶嵌,顽劣的石头,被勾勒出美妙的图案,令人浮想联翩。石头们呢?它们更应该感谢那一双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布满老茧的手,让它们重新焕发出了生命的光彩。作为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它们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假如哪一块石头单独分离出去,那就会成为一块废料,甚至就会沦为建筑垃圾,一文钱都不值。
有的石头被打造成了门卡子、门枕,从被安放在屋门两侧的那一刻起,它们就牢牢地抓住了门框,给门框一副坚实依靠。门卡子铁面无私,每当主人休息的时候,一根槐木或者枣木棍便横在两个門卡子中间,什么样的梁上君子也无法打开这两扇门,这样主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倘若有幸做了起角石,那就肩负起一座房子端正大方不走形的责任,房子因此棱角分明。能作为垫梁石更是主人对一块石头的重托,整个的屋顶,那么大的重量,就落在两边压梁石的身上。做这样的石头,骄傲中透着威严,所以说,一块石头的使命是庄严的,神圣的。
可是不知多少年过去了,原来的房屋倒塌了,拆除了,它们又重新回归于尘土。又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新的主人发现了它们,又把它们派上了用场。也许,它们依然履行着自己的义务,但更多的时候却又给它们重新安排了岗位。不管把它们放在哪儿,它们都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在那儿安身立命,继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它们知道,作为一块石头,就是要忠于职守,心无旁骛地履行一块石头的义务,这就是作为一块石头的宿命。
一块石板不知什么时候就被置放在小河边,清清的河水温柔地一次又一次抚摸着它,冲刷着它,漂洗着它,使它忘记了思乡的忧伤。白天,一群大姑娘或者小媳妇,叽叽喳喳地来到小河边,蹲在它旁边,将花花绿绿的衣服抖落得五彩缤纷,小河边顿时春意盎然。张家长李家短的乡村琐事,也随着河水飘得越来越远。而作为石头的它,悄悄地把她们的欢喜和忧伤悉数收藏起来。有时候,她们中间有谁心情不爽了,会用手里的棒槌,乒乒乓乓一阵狠命的砸,它一声不响,默默地忍受着。它知道,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风雨过后,便会是晴朗的天空,抑或更有缤纷的彩虹。 在乡村蜿蜒曲折的大街或者小巷里,总会有一块长相奇特的石头,被人们认作干娘,人们美其名曰“石婆婆”。倘若追究其源自何年何月,已经没有人记得了。但是,这块石头一经香火的供奉,立刻便有了些神圣感。于是,逢年过节或者谁家孩子久病不愈,家里人便会在石婆婆跟前燃起香烛纸钱,摆上供果,祈求石婆婆的庇佑。在乡村,一块石婆婆不知被多少人认作干娘,一辈又一辈,代代相传。传下来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很多的石头,当我们站立在它们跟前时,才发现它们早已以一种最优美的姿态存在了不知有多少年。譬如村头的碾盘、门口的条石、老井口的石板,很难有人说的出它们究竟是何年何月被安放到这儿,但是,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被岁月打磨得油光可鉴。
它们原本就是远山上的一块顽石,整日整夜地在山风呼啸中,在雨淋日晒中存在着。有一日,很偶然的一次,被巧手的石匠看中,一阵叮叮当当,錾刻成了憨厚的碌碡,壮实的石碾,然后,被装上了庞大的马车,一路颠簸来到这平原的乡村。它们心中虽然有许多不舍,但最终还是被安顿在平坦的场院,寂静的村口。经过了多年的摸爬滚打,最终成为了乡村的一员,和乡村融为一体。
已经有好多年没推过石碾了,乡村的石碾也早已赋闲,光滑的碾砣和碾盘上落满灰白色的鸟粪。静默中,它是否也会想起过去的辉煌?曾几何时,村庄过往的岁月里,我们曾怀抱光滑的推碾棍,呼隆隆地推动着艰辛的日子。滚动的碾砣,一圈又一圈。推碾,一种穿越千古的生活方式,一种人与石头最亲密的结合。冬去春来,寒暑交替,古老的石碾不知疲倦地向前赶着,但是却始终没有走出宿命的圆。
偌大的石槽,四平八稳地安放在牲口屋里。与转动的石碾和石磨不同,它从大山深处来到这平原的乡村,便被当做上宾一般请到了牲口屋里,从此再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打。它静静地与牛马驴骡相伴,那些来自大自然的青草麦秸豆角皮,混合着麸皮豆饼的香味,被一股脑倒进空旷的石槽中,木棍一阵搅拌,紧接着便是牛马驴骡热烈地亲吻。日久年深,石槽的边沿被牲畜们磨得铮亮。据说牛马驴骡们也是来自深山老林,它们在这儿不期而遇,四目相对时,也许就有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味道。
农家的日子里,谁家都少不了一块磨刀石。不是所有的石头都能当做磨刀石的。一块上好的磨刀石,都是采自于砂岩,而砂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过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后来经过伟大的造山运动,成为了高山上的石头。每到麦收或者秋收季节,磨刀石都肩负着给镰刀开光的重任。它给每一张新镰进行开光,将不谙世事的镰刀磨砺成寒光闪闪的利刃。它告诫这些新手们,千万不要锋芒太露,凡事一定要悠着点,路才启程,持之以恒才能到达辉煌的彼岸;同时它又安慰那些原本锈迹斑斑的旧镰,赋予它们勇气和信心。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太多的金黄等待着它们去收获。就这样,你磨一阵,他磨一阵,末了便银光闪闪。于是,骨骼里有了坚韧,刀锋上有了锐气。短暂的休憩正好养精蓄锐,老话说得好啊:“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磨尽了岁月的沧桑,人生才会更加坚定和稳健。
村庄之外,还有一个村庄,那是小村人最终的归宿。一辈辈的乡下人,奔波劳碌了一辈子,末了老了,终于有一天躺倒了,于是在吹吹打打中被后人送到这个隐秘的村庄中。很久很久以前,或有讲究些的,便央人赶到很远的山里,请做石碑的匠人把老人的一生记录下来,把思念亲人,敬仰先人的语言变成文绉绉的文字,一点一横一撇一捺地篆刻上面,然后选个良辰吉日披红挂彩请到祖坟里,恭恭敬敬地立在已故先人的坟前。时间长了,立的石碑多了,于是,这一块块耸立的石碑便成了村庄的历史。应该说,同样作为石头,这一块块的石碑是幸运的。尽管或许历经了什么浩劫,成了残缺不全的躯体,但是,从那些幸存的铁钩银划中,依然能体会到曾经的辉煌,依然会感受到世事的沧桑。
房子拆了,房梁、门窗等也许就成了烧柴,等待它们的命运也许就是在烈火中熊熊燃烧,最终化作一堆灰烬。石头呢,却又被重新砌成地基,抑或墙头,于是它们便又一次涅槃重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生存着。有的石头被拉去砌成了桥,甚至是做了铺路石。那怕什么,作为石头能俯身于大地甘当人们走向通途的桥梁和铺路石,这不正是它们的初心和使命吗?这将是何等的荣耀啊!于是石头的价值便再一次得到了升华。
石碾、石磨、石臼,这些来自于远古时代的农具,一直延续到今天。天长日久,人们在加工粮食的同时,一部分石头也悄悄地化为了粉末一同进入了人们的身体,真真正正地成了人们身体的一部分。哦,难怪这乡下人秉性脾气个顶个都像极了那刚硬的石头呢。
乡村的石头是有生命的。大石头碎了,化身为无数块小石头,甚至是石子,石屑。它融入乡村的每一座房子里,融入乡村的街头巷尾,甚至融入乡村每一个人的生命中。
石头的生命在乡村的血脉里,在乡村流动的四季里,在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作为乡村变迁的见证者,石头当之无愧。其实,石头有没有生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你在与不在,乡村的石头一直都在。
责任编辑 杨 枥
在乡村的任何地方,你都无法忽视一块石头的存在。
刚刚走近村口,那场院一角的碌碡便第一个迎接了你。待在忙碌完三夏或者三秋的场院,碌碡显得悠闲自得,然后是村口老槐树下的那盘老碾。与那个碌碡不同,它整日整夜“吱吱扭扭”地吟唱着岁月的苦乐年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给乡下人带来了微薄的希望。勤劳的乡下人用金灿灿的小麦和黄澄澄的玉米,喂养着贫瘠的乡村。
村庄究竟有多少石头,谁也数不清。数不清就不要费那功夫了,其实乡下人早就看惯了这些或大或小的石头,没有哪一个人闲得没事干去数石头,这样就会被人们看不起。试想:一个真正的庄稼人,哪一个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双脚插在墒沟里,辛辛苦苦在地土里刨食?
但是,不管你数与不数,这石头在乡村无处不在。
它们在村口默默地守护着,清楚地记得那些游子离家时的步履匆匆。为了心中那团燃烧的烈火,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它们也清楚地记得游子们满头华发,返回故乡时的泪流满面;谁家娶了新媳妇,一路吹吹打打,风风光光地从它们身边经过,于是它们也为之欣喜,小村又添了新人;谁家老人过世了,唢呐吹得呜呜咽咽。它们也忆起了这位老人从年轻时或挥舞着鞭子,吆喝着牲畜拉得碌碡骨碌碌满场滚,或抱起轧碾棍,呼隆隆推得老碾满天价响。慢慢地,慢慢地,人在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中不知不觉苍老了,犹如这一岁一枯荣的庄稼。最终,经过这碌碡,经过这老碾,第一次被人抬着,送进黄土中,完成生命的轮回。
由于日久年深,有的石头早已记不得自己究竟来自于何方,最初是以什么形式在乡村落户的。有的做了地基,在上面盖起了房子,或者建起了院墙。无论是建房子还是拉院墙,做地基都离不了石头。于是,石头便派上了大用场。
我家翻盖房子的时候,父亲说他计划用石头砌到窗台。村子里建房子用的石头全是清一色的南山石。这种石头性子柔,更容易錾打成型。满以为父亲一定会用南山石,不料父亲却说要用东山上的花岗岩。他说南山石虽然好侍弄,材质却远不如花岗岩。盖屋打地基那是百年大计,坚固是第一位的。然而花岗岩的性子刚,不利于錾打造型。但是父亲一旦决定的事,就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四姨家就在邹东离城九里的九里涧,村子的背后是济驾山,南面是唐王山,都是清一色的花岗岩石。姨夫帮着父亲找了几辆大车,装了满满几大车的大石头,一路浩浩荡荡地拉进了村。
打这之后,每到晚上,我的家中便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父亲是一个很巧妙的泥瓦匠,他懂得每一块石头的力量和内涵。面对一大堆的顽石,父亲成竹在胸。他知道,只有更坚韧,更执着,更深刻,他才会超越一块石头,才会解开一块石头。他讲究击打的力度和节奏,那些精短的錾头,被父亲锻打得刚柔相济,一排溜放着,宛如等待出征的将士。父亲用墨斗放了笔直的线,然后依着自己的节拍一路锤打下去,待锤头吻过最后一个錾头,顽石便轰然而开。我嗅着錾头挤擦过石头时冒出的清香,抚摸着石头明晰的纹理,突然觉得,石头有时候也这么脆弱和柔软。人和石头的厮磨,吟唱出一曲对新生活的向往。就这样,父亲硬是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把这坚硬的花岗岩石头打成一块块四四方方的料石,并且还一律打出了风摆柳的图案。然后,父亲带着匠人们,真的用石头砌到一米多高。于是,我家盖成了全村第一家用花岗岩石头砌到窗台的房子。
行走在乡村的大街小巷,农家院落的地基几乎都是用石头砌垒的。那一块块七棱八弧的石头,乍一看就是随意放置的,但是,就在这看似随意的构筑,却凝聚了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智慧。经过匠人们用心的镶嵌,顽劣的石头,被勾勒出美妙的图案,令人浮想联翩。石头们呢?它们更应该感谢那一双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布满老茧的手,让它们重新焕发出了生命的光彩。作为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它们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假如哪一块石头单独分离出去,那就会成为一块废料,甚至就会沦为建筑垃圾,一文钱都不值。
有的石头被打造成了门卡子、门枕,从被安放在屋门两侧的那一刻起,它们就牢牢地抓住了门框,给门框一副坚实依靠。门卡子铁面无私,每当主人休息的时候,一根槐木或者枣木棍便横在两个門卡子中间,什么样的梁上君子也无法打开这两扇门,这样主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倘若有幸做了起角石,那就肩负起一座房子端正大方不走形的责任,房子因此棱角分明。能作为垫梁石更是主人对一块石头的重托,整个的屋顶,那么大的重量,就落在两边压梁石的身上。做这样的石头,骄傲中透着威严,所以说,一块石头的使命是庄严的,神圣的。
可是不知多少年过去了,原来的房屋倒塌了,拆除了,它们又重新回归于尘土。又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新的主人发现了它们,又把它们派上了用场。也许,它们依然履行着自己的义务,但更多的时候却又给它们重新安排了岗位。不管把它们放在哪儿,它们都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在那儿安身立命,继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它们知道,作为一块石头,就是要忠于职守,心无旁骛地履行一块石头的义务,这就是作为一块石头的宿命。
一块石板不知什么时候就被置放在小河边,清清的河水温柔地一次又一次抚摸着它,冲刷着它,漂洗着它,使它忘记了思乡的忧伤。白天,一群大姑娘或者小媳妇,叽叽喳喳地来到小河边,蹲在它旁边,将花花绿绿的衣服抖落得五彩缤纷,小河边顿时春意盎然。张家长李家短的乡村琐事,也随着河水飘得越来越远。而作为石头的它,悄悄地把她们的欢喜和忧伤悉数收藏起来。有时候,她们中间有谁心情不爽了,会用手里的棒槌,乒乒乓乓一阵狠命的砸,它一声不响,默默地忍受着。它知道,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风雨过后,便会是晴朗的天空,抑或更有缤纷的彩虹。 在乡村蜿蜒曲折的大街或者小巷里,总会有一块长相奇特的石头,被人们认作干娘,人们美其名曰“石婆婆”。倘若追究其源自何年何月,已经没有人记得了。但是,这块石头一经香火的供奉,立刻便有了些神圣感。于是,逢年过节或者谁家孩子久病不愈,家里人便会在石婆婆跟前燃起香烛纸钱,摆上供果,祈求石婆婆的庇佑。在乡村,一块石婆婆不知被多少人认作干娘,一辈又一辈,代代相传。传下来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很多的石头,当我们站立在它们跟前时,才发现它们早已以一种最优美的姿态存在了不知有多少年。譬如村头的碾盘、门口的条石、老井口的石板,很难有人说的出它们究竟是何年何月被安放到这儿,但是,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被岁月打磨得油光可鉴。
它们原本就是远山上的一块顽石,整日整夜地在山风呼啸中,在雨淋日晒中存在着。有一日,很偶然的一次,被巧手的石匠看中,一阵叮叮当当,錾刻成了憨厚的碌碡,壮实的石碾,然后,被装上了庞大的马车,一路颠簸来到这平原的乡村。它们心中虽然有许多不舍,但最终还是被安顿在平坦的场院,寂静的村口。经过了多年的摸爬滚打,最终成为了乡村的一员,和乡村融为一体。
已经有好多年没推过石碾了,乡村的石碾也早已赋闲,光滑的碾砣和碾盘上落满灰白色的鸟粪。静默中,它是否也会想起过去的辉煌?曾几何时,村庄过往的岁月里,我们曾怀抱光滑的推碾棍,呼隆隆地推动着艰辛的日子。滚动的碾砣,一圈又一圈。推碾,一种穿越千古的生活方式,一种人与石头最亲密的结合。冬去春来,寒暑交替,古老的石碾不知疲倦地向前赶着,但是却始终没有走出宿命的圆。
偌大的石槽,四平八稳地安放在牲口屋里。与转动的石碾和石磨不同,它从大山深处来到这平原的乡村,便被当做上宾一般请到了牲口屋里,从此再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打。它静静地与牛马驴骡相伴,那些来自大自然的青草麦秸豆角皮,混合着麸皮豆饼的香味,被一股脑倒进空旷的石槽中,木棍一阵搅拌,紧接着便是牛马驴骡热烈地亲吻。日久年深,石槽的边沿被牲畜们磨得铮亮。据说牛马驴骡们也是来自深山老林,它们在这儿不期而遇,四目相对时,也许就有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味道。
农家的日子里,谁家都少不了一块磨刀石。不是所有的石头都能当做磨刀石的。一块上好的磨刀石,都是采自于砂岩,而砂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过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后来经过伟大的造山运动,成为了高山上的石头。每到麦收或者秋收季节,磨刀石都肩负着给镰刀开光的重任。它给每一张新镰进行开光,将不谙世事的镰刀磨砺成寒光闪闪的利刃。它告诫这些新手们,千万不要锋芒太露,凡事一定要悠着点,路才启程,持之以恒才能到达辉煌的彼岸;同时它又安慰那些原本锈迹斑斑的旧镰,赋予它们勇气和信心。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太多的金黄等待着它们去收获。就这样,你磨一阵,他磨一阵,末了便银光闪闪。于是,骨骼里有了坚韧,刀锋上有了锐气。短暂的休憩正好养精蓄锐,老话说得好啊:“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磨尽了岁月的沧桑,人生才会更加坚定和稳健。
村庄之外,还有一个村庄,那是小村人最终的归宿。一辈辈的乡下人,奔波劳碌了一辈子,末了老了,终于有一天躺倒了,于是在吹吹打打中被后人送到这个隐秘的村庄中。很久很久以前,或有讲究些的,便央人赶到很远的山里,请做石碑的匠人把老人的一生记录下来,把思念亲人,敬仰先人的语言变成文绉绉的文字,一点一横一撇一捺地篆刻上面,然后选个良辰吉日披红挂彩请到祖坟里,恭恭敬敬地立在已故先人的坟前。时间长了,立的石碑多了,于是,这一块块耸立的石碑便成了村庄的历史。应该说,同样作为石头,这一块块的石碑是幸运的。尽管或许历经了什么浩劫,成了残缺不全的躯体,但是,从那些幸存的铁钩银划中,依然能体会到曾经的辉煌,依然会感受到世事的沧桑。
房子拆了,房梁、门窗等也许就成了烧柴,等待它们的命运也许就是在烈火中熊熊燃烧,最终化作一堆灰烬。石头呢,却又被重新砌成地基,抑或墙头,于是它们便又一次涅槃重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生存着。有的石头被拉去砌成了桥,甚至是做了铺路石。那怕什么,作为石头能俯身于大地甘当人们走向通途的桥梁和铺路石,这不正是它们的初心和使命吗?这将是何等的荣耀啊!于是石头的价值便再一次得到了升华。
石碾、石磨、石臼,这些来自于远古时代的农具,一直延续到今天。天长日久,人们在加工粮食的同时,一部分石头也悄悄地化为了粉末一同进入了人们的身体,真真正正地成了人们身体的一部分。哦,难怪这乡下人秉性脾气个顶个都像极了那刚硬的石头呢。
乡村的石头是有生命的。大石头碎了,化身为无数块小石头,甚至是石子,石屑。它融入乡村的每一座房子里,融入乡村的街头巷尾,甚至融入乡村每一个人的生命中。
石头的生命在乡村的血脉里,在乡村流动的四季里,在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作为乡村变迁的见证者,石头当之无愧。其实,石头有没有生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你在与不在,乡村的石头一直都在。
责任编辑 杨 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