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乐团指挥中肢体语言与情感的表达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乐团是一种集体表演性的艺术形式,而指挥者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是乐团的艺术领导者和音乐作品的解释者,指挥作为乐团的心理学家与乐团的其他演奏者有一些互动表现。一首作品不仅需要指挥家通过双手和肢体去表现其速度和节拍,更需要通过指挥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等表达出其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可以说乐团指挥肢体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艺术性能够客观地反映一场乐团表演的艺术价值。因此,在乐团指挥中,缺乏丰富的、激情的肢体语言,不仅很难调动乐团演奏员的积极性,更是无法准确的表达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情。
  关键词:乐团指挥 肢体语言 情感表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增强,乐团艺术逐渐在群众中普及开来,各种音乐会和晚会中也常常会见到各类乐团的表演。而作为乐团艺术中的灵魂,乐团指挥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观众也通过音乐指挥丰富的手势、激昂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等方面来欣赏音乐中的真情实感。大多的理论书籍对指挥者肢体语言的表达都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对各种细节进行详尽的剖析。本文对乐团表演中指挥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观众美的享受进行论述。
  一、乐团指挥肢体语言的主要形式
  作为乐团表演艺术的灵魂,指挥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通过指挥将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作品内涵准确地传达给演奏者,还要在尊重作曲家思想感情的前提下,对作品的内涵进行二次创作。另外在乐团表演中,还应该让自身与演奏者在表情、状态上融为一体,共同把音乐的美展现给观众。因此除了通过指挥技巧将内心的所想、所感准确的传达给演奏者外,肢体语言在指挥中也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点:一是手势语言。即用手指、手掌、手腕、小臂、大臂等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达相应的音乐情感。二是指挥者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睛、眉毛、嘴等部位,面部表情是最具表现力的部位。指挥中良好的运用面部表情,可以更为准确的表达歌曲。三是指挥者用不同的站姿去演绎作品中的情感。乐团演奏艺术中,恰当的运用肢体语言,可以直接而又准确的表现指挥者的内心意图和情感,抒发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更为重要的是演奏员可以通过指挥者的肢体语言与其进行沟通,最终使乐团艺术完美地传递给观众。
  二、肢体语言情感的表达方法
  通过前文的论述可知,指挥者在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时,主要形式有手势语言、表情语言以及身体语言等方面。但是运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指挥者必须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其次指挥者在进行二次创作时,可以运用娴熟、恰当的技能技巧以及手势语言、面部表情、身体表象等肢体语言直接表现出内心的想法;最后指挥需要丰富的肢体语言的同时,指挥的动作又要“省、准、美”。“省”即是指挥者需要根据歌曲的思想、语速和力度等科学精炼的设计每一个肢体语言,做到精细而不拖沓,不浪费任何一个动作,争取做到点到情绪到。“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精准把握,流畅指挥,做到指挥也要有美感,如行云流水一般;“美”则是不言而喻,指挥的肢体语言也要具有美感。不仅动作要协调,大方美观,还应该让肢体语言富有舞蹈性和可观赏性,将作品的内涵与指挥者的感情融入到肢体之中。
  例如:我国著名音乐指挥家郑小瑛老师在指挥时,即是热情奔放而又严谨细腻,而且并不拘泥于固定的手势,而是通过创造性的手势、面部表情和体态等更好的表达内心的情感,并传递给演奏队员。例如在演奏《黄水谣》的交响乐时,郑小瑛老师就很好的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出音乐的情感。《黄水谣》第一部分中表达的内容是鬼子入侵之前,我国人民运用勤劳的双手,过着幸福的生活,家园美好、安定祥和。指挥中也主要突出黄河的激情澎湃、奔涌向前。郑小瑛老师在这部分时,指挥力度为中强,速度为中速。指挥的手势行云流水,力量从大臂带动小臂及手腕直至手指尖,表达出黄河奔涌向前、人民生活安定的画面。并且打破传统的四拍子的“半拍向外半拍再向里”这种打法,而是“由里向外划圈”来表现黄河的奔涌向前,这种手势使乐队的演奏更加流动。同时,“方”字是附点节奏,前面的附点四分音符很自然的过度到后面的半拍。“水又急,浪又高”指挥手势做向前推的动作。“开河渠,筑堤防”的“开”和“筑”字,手势给一下即保持弱下来。“麦苗而肥呦,豆花儿香”由弱保持再渐强上去保持,然后再减弱。“喜洋洋”则处理得十分跳跃,真正表现出人民群众喜气洋洋的状态。
  又如第二部分中表达鬼子侵略中国后,黄河的悲凉和人民生活困苦。在表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时,郑小瑛老师的指挥手势有力量而又深沉,力度变为强。而到了“奸淫烧杀”时,手势则由弱到强,“杀”字为最强。“一片凄凉”变为减弱。“回不了家乡”由弱渐强再渐弱下来,同时伴随的面部情绪也随之低落。通过手势和面部表情、眼睛等将作者的感情传递给演奏队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乐团演奏中指挥者是整个团体的灵魂。为表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除了乐团演奏的协同外,还需要指挥者艺术性的表达,不仅仅是在节拍、速度、力度等方面,还应该用肢体语言表达出作品中或喜悦或悲凉,亦或激昂的感情,肢体动作也应具有美感。这样才能传达给观众美的享受,才能提高乐团演奏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王永生.乐队指挥应具备的能力及培养[J].音乐生活,2008,(07).
  [2]李雪锦.肢体语言在合唱指挥中体现的艺术价值[J].黄河之声,2014,(08).
  [3]刘再生.指挥实践的理论升华[J].人民音乐,2013,(11).
  作者简介:
  曾魁,辽宁省葫芦岛广播电视台编导兼葫芦岛市管乐学会主席,国家二级指挥。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必不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中等职业类学校来说,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要着重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着手,要引导学生去聆听和欣赏到音乐的旋律和魅力,为学生尽可能的提供音乐赏析的环境,以氛围育人,以环境造人,达到提高音乐素养,继而提升学生个
摘要:中国扬琴是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之一,颇有异域特色和传奇色彩。两千年前起源于波斯、中东等地,在明朝末期传入中国,已经成为民族乐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开始起步,扬琴成为了音乐创作的组成部分。认真研究扬琴音乐创作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可以提高中国扬琴的应用水平,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  关键词:扬琴 教学研究 创作发展  研究扬琴音乐创作的发展,有助于了解扬琴的
摘要:作为电子音乐的一种类型,交互音乐,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创作平台,基于外部控制器的交互音乐的发展方兴未艾。无论是从创作手段,还是从音响效果来看,这种音乐与科技相结合的模式都代表了一种新的音乐创作思路,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 Wii Remote为控制器,结合古筝音源Chinese Zheng作为载体,在Max/MSP平台上来探索这种音乐的创作。  关键词:交互音乐 W
摘要:不让性格活泼爱动的小学生把音乐课当做是让可以随意嬉戏打闹的自由课程,让他们可以安静的坐下来学好音乐这门课程,关键是要赋予音乐课一定的情趣性,让他们觉得不枯燥,能主动投入到认知、探索、享受音乐的世界中去,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真正得到成就感,得到快乐,这才是学生们真正需要的、理想中的音乐课,也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途径 探索  一、适合小学音乐教学的途
摘要: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贯穿《作曲》教学理论体系的“四大线索”,将基础技术理论纵横捭阖、融为一炉,为《作曲》课程创立一个可以直接指导创作实践的、颇具创意的思维框架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这四个线索相互交织、相互包含,共存于创作实践中,使得《作曲》课程既非空谈理论致使学生无法作曲,亦非毫无章法致使学生无从下笔。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 作曲课程 作曲教学  国内外每所专业音乐学院都设有作曲系并开设《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科技手段走进了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一渠道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现代信息技术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必须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进行探究学习,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校 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以
摘要: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对这些矛盾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就去盲目的进行声乐训练,很容易使声乐学习者陷入一个无所适从的状态中,就像天枰的两端无法平衡一样,长期处于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的阶段。因此,笔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声音训练中的多种多样的矛盾关系,并有意识地去寻找解决这些矛盾关系的平衡点,理清方向和思路,从而获得一个整体的歌唱状态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平衡 气息 高位
摘要:钢琴伴奏在声乐歌唱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声乐伴奏是钢琴伴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专业的文艺演出及学校内的音乐教育所涉及的声乐演唱形式都离不开声乐伴奏的支持。  关键词:钢琴伴奏 声乐作品 歌唱思维  钢琴伴奏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在声乐表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是不可忽视的细节,它是一门专业、系统的学问,是靠长期培养与训练形成的结果,它在钢琴伴奏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
摘要:琵琶作为我国古老而优秀的民族乐器的一种,具有的独特的魅力,深受国内外乐器爱好者的热爱和追捧。它具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汇集了众多艺术家们的智慧与结晶才得以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本文主要通过对琵琶音乐及其文化内涵的分析,来充分展示出我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琵琶音乐 特点 文化内涵  琵琶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