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基础、思考角度和个性特征的不同,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新课程所倡导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无疑给解放教师的思想,减轻学生的负担带来了福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对算法多样化教学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算法多样化 主动探索 反思 交流 挖掘 引导
数与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基础、思考角度和个性特征的不同,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新课程所倡导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无疑给解放教师的思想,减轻学生的负担带来了福音。
尽管算法多样化进入我们的视野已有五年了。可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运算教学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有诸多的困惑,值得大家注意并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算法多样化教学的一些认识:
1.创设情境,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500-175=?时,我通过一个问题情境:学校图书馆新到了500本图书,其中175本是科技书,剩下的是故事书,故事书有多少本?引出了"500-175=?"。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一共出现了5种计算方法:
方法1:500-200=300,300+25=325。
方法2: 500+25 525
175+25 → - 200
325
方法5:直接用竖式计算。
第一种方法,学生把减数175凑整,成为200,减掉了200等于是多减了25,后面再把它补回来。在孩子们的脑子里,他觉得不好减的数可以找一个好减的替代,然后再把这个数最后找回来,这是在解决问题当中是非常有用的,实际上也是为学习估算奠定了基础;第二种方法,学生用图示去解决。这个孩子的几何直观能力,可能会在将来显现出来,就是用图去解决数的问题。虽然说要真正完全系统地去呈现数与形要到高中才学习,可他能通过一个图式的方式去完成计算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萌芽。或许,孩子认识世界,不仅从数去看待,同时也从形去看待,如果我们能从一开始就激发孩子的这种认识,或许能突破我们固有的认识,能很直观地去解决一些我们认为需要呆板计算的问题;第三种方法,学生认为用500去减需要借位不好减,于是他先找到一个认为最好减的数,用499减,接着再把1找回来。他想得很巧妙,用1进行调整,同样差不变;第四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有异曲同工之效,只不过学生把减数和被减数同时增加了一个相同的数,实际上也是用了把减数凑整的方法。
2.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计算方法,积极交流算法
当几种算法都得出来后,我请同学想一想每种方法的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有什么巧妙之处,并选出你最喜欢的做法说说理由。通过学生的评议,多数学生认为第一种凑整的计算方法最方便。尽管这种方法最有普遍性,但对其他方法的价值我进行了肯定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自我反思、自我修正。
其实,学生能够用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一道我们眼里司空见惯的一道题,我觉得孩子们的想象力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学生的这些想法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都是很有价值的。其中有直观的方法,也有转化的方法,体现了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
从孩子们多样化的算法,我们能道出算法多样化的教育价值在于:
1、 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
2、 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3、 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实施因材施教。
3.善于挖掘、引导和比较,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提倡算法多样化,旨在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要善于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挖掘不同算法的思维价值;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在学生的质疑、辨析中促进学生对自己方法的反思和提升。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始终有限和有别,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推荐一种比较好的算法,明确这些方法简洁高效,对后续学习有促进作用。我认为,教育和引导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优化的思维方法时,也要对别人提出的多种算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尊重学生个性化方法的基础上,有评论、有选择,评选出最佳方法,并提倡学生会一两种方法,对提高其学习能力以及从小会择优而用的思想方法,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发扬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与课改教学中总结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关键词】算法多样化 主动探索 反思 交流 挖掘 引导
数与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基础、思考角度和个性特征的不同,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新课程所倡导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无疑给解放教师的思想,减轻学生的负担带来了福音。
尽管算法多样化进入我们的视野已有五年了。可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运算教学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有诸多的困惑,值得大家注意并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算法多样化教学的一些认识:
1.创设情境,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500-175=?时,我通过一个问题情境:学校图书馆新到了500本图书,其中175本是科技书,剩下的是故事书,故事书有多少本?引出了"500-175=?"。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一共出现了5种计算方法:
方法1:500-200=300,300+25=325。
方法2: 500+25 525
175+25 → - 200
325
方法5:直接用竖式计算。
第一种方法,学生把减数175凑整,成为200,减掉了200等于是多减了25,后面再把它补回来。在孩子们的脑子里,他觉得不好减的数可以找一个好减的替代,然后再把这个数最后找回来,这是在解决问题当中是非常有用的,实际上也是为学习估算奠定了基础;第二种方法,学生用图示去解决。这个孩子的几何直观能力,可能会在将来显现出来,就是用图去解决数的问题。虽然说要真正完全系统地去呈现数与形要到高中才学习,可他能通过一个图式的方式去完成计算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萌芽。或许,孩子认识世界,不仅从数去看待,同时也从形去看待,如果我们能从一开始就激发孩子的这种认识,或许能突破我们固有的认识,能很直观地去解决一些我们认为需要呆板计算的问题;第三种方法,学生认为用500去减需要借位不好减,于是他先找到一个认为最好减的数,用499减,接着再把1找回来。他想得很巧妙,用1进行调整,同样差不变;第四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有异曲同工之效,只不过学生把减数和被减数同时增加了一个相同的数,实际上也是用了把减数凑整的方法。
2.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计算方法,积极交流算法
当几种算法都得出来后,我请同学想一想每种方法的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有什么巧妙之处,并选出你最喜欢的做法说说理由。通过学生的评议,多数学生认为第一种凑整的计算方法最方便。尽管这种方法最有普遍性,但对其他方法的价值我进行了肯定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自我反思、自我修正。
其实,学生能够用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一道我们眼里司空见惯的一道题,我觉得孩子们的想象力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学生的这些想法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都是很有价值的。其中有直观的方法,也有转化的方法,体现了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
从孩子们多样化的算法,我们能道出算法多样化的教育价值在于:
1、 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
2、 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3、 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实施因材施教。
3.善于挖掘、引导和比较,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提倡算法多样化,旨在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要善于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挖掘不同算法的思维价值;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在学生的质疑、辨析中促进学生对自己方法的反思和提升。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始终有限和有别,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推荐一种比较好的算法,明确这些方法简洁高效,对后续学习有促进作用。我认为,教育和引导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优化的思维方法时,也要对别人提出的多种算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尊重学生个性化方法的基础上,有评论、有选择,评选出最佳方法,并提倡学生会一两种方法,对提高其学习能力以及从小会择优而用的思想方法,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发扬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与课改教学中总结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