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虽然油田作业的开采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安全防范问题就应当是改进的重点项目。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引言
油田井下作业是石油开采过程中最艰苦、最困难的工作部分,由于石油分布地点的偏僻性,再加之当地受到人力、物力、财力、气候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就为油田井下作业的正常开展创造了难度。
1、油田井下作业的主要安全隐患
1.1井喷
当地层压力高于井筒液柱对地层的压力时就会发生井喷。井喷不仅浪费和毁坏油气资源,还会毁坏油井井身结构、吞噬井口设备,引起人员中毒、环境污染,甚至发生火灾。
1.2窒息以及中毒
石油及其蒸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进行修井工作的时候,当石油蒸气及石油气从口、鼻进入人的呼吸系统,使人体器官受害而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1.3机械伤害
在井下作业工程范围内,经常发生断轴、开裂、倒井架、重物脱落等机械事故,且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管道及各种阀件,泄漏、断裂等也时有发生。井下作业人员使用的手持工具(如大锤、管钳、吊卡、吊环等)也易造成碰、砸、割等人身伤害。
1.4火灾以及爆炸
在石油行业当中,由于石油本身就具备易燃易爆的特点,就井下作业现场而言,发生火灾的隐患较多,如:井场污油、井口溢流、施工井天然气含量高、井喷、井场杂草和杂物等,容易引发火灾以及爆炸。
1.5电气事故
石油工业生产中,介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油气可能泄漏、聚积的场所,包括电动机、变压器、供电线路、电器仪表及其他电气设施等,在运行及启、停过程中带有电火花及电弧产生。
2、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的原因
2.1 缺乏安全意识
企业与工作人员未能充分意识到井下作业安全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与管理期间忽视安全问题。工作人员未能掌握安全操作方法,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将会出现严重后果,不能及时的逃离现场。企业未能创建合理的安全管控方案,未能针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与分析,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资金保障,导致井下作业安全性降低,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2.2 管理工作人员匮乏
石油井下作业过程中,没有聘用充足的安全管理人员,引发事故问题。一些区域的安全管理人员为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可以针对作业安全进行合理指导,但是,由于企业使用先进机械设备,而老员工对机械设备的知识掌握不足,不能更好的进行指导,导致埋下安全隐患。且在安全管理环节中,未能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模式,缺乏科学化与有效化的管理方案,未能创建严格的安全隐患处理体系。
2.3 缺乏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石油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未能创建良好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与模式,缺乏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方法。一方面,在工作人员日常作业期间,未能对其进行安全法规的教育,法律教育流于形式,难以体现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的积极作用,导致井下作业经常出现安全操作问题与违法问题,难以保证整体安全管理工作效果。
2.4 缺乏安全管理系统
石油井下作业的过程中企业未能创建完善安全管理系统,缺乏正确的工作方法与安全管控方式。一些企业过于重视自身经济效益,忽视作业安全性的管理,难以为井下作业操作提供安全保障。部分企业未能按照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开展管理工作,导致工作安全性降低,甚至埋下安全隐患。
3、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
3.1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想提高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建设,相关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油田施工人员是油田开采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只有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让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道德规范有所加强,才能够为施工环境的友好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还能够让他们接触到新型的建造方式和理念,在增强他们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进一步为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创造条件。除此之外,通过对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在促进他们安全意识形成的同时也能对他们的专业素养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实现油田井下工作专业度的提升。
3.2相关安全设施的建设和投入
井下作业面临的风险,单单靠人工预防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的安全设施来协助工作,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一般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对井下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然后投入相关的安全控制设备,并且安全设备不能省,一定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克扣”安全设备,否则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一旦爆发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反而影响工程进度,加大投资成本。
3.3选择适合的安全作业模式
由于环境、场地等的影响,安全作业模式需要选择合适。对于井下作业较为危险的地方,设置明显的标志、警示牌,进一步将作业人员警惕性进行提高,降低潜在的伤害,加强作业人员对于危险因素的重视。结合环境、场地的不同,安全作业模式也不同,选择合适的作业模式,建立良好的综合处理系统(预警系统、风险紧急处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井下作业全程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构建合理的、可视化的油田井下作业安全模式。
3.4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监管
在油井作业的过程中,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根据油田特征、井况、邻井生产情况等制定好防井下落物、防井喷、防火、防硫化氢中毒等措施并加以落实。对重点施工、重点工序的监管要做到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
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醒、警告,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油田企业应加强相关方管理,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等变化及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3.5制定危机因素的防范措施
井下作业常见危险源很多,然而并不是所有危险源都是不能控制的,对于一些因素,开展有效防范是可以的。比如目前的HSE网络管理系统,其作业是对突发状况、安全方面进行一定处理,保证事故现场的秩序,还可以进一步设立警告系统,当出现可能危险时,会发生报警,提示大家注意周边安全隐患,往往可以較好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降低了可能的风险因素,实现危机控制。完美的HSE管理系统,对员工、企业来讲,都是有利的,可以较好的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这种先进理念,通过相关管理体系的制定,确定好可实施性方案,能较好的解决安全难题,保证人员安全、企业效益,通过不断运行、改善,能建立较好的危险因素防范方案。
4、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的井下作业在石油生产中极为重要,其不仅与生产效益有关,还关系到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完善安全制度,严格监控重点工序的操作状况,将责任严格落实至每个岗位,进而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金朝,宋永芳,廖碧朝,王国军. 油田井下作业安全防范及对策[J]. 化工管理,2017(07):129.
[2]陈洋.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及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8(11):69.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引言
油田井下作业是石油开采过程中最艰苦、最困难的工作部分,由于石油分布地点的偏僻性,再加之当地受到人力、物力、财力、气候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就为油田井下作业的正常开展创造了难度。
1、油田井下作业的主要安全隐患
1.1井喷
当地层压力高于井筒液柱对地层的压力时就会发生井喷。井喷不仅浪费和毁坏油气资源,还会毁坏油井井身结构、吞噬井口设备,引起人员中毒、环境污染,甚至发生火灾。
1.2窒息以及中毒
石油及其蒸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进行修井工作的时候,当石油蒸气及石油气从口、鼻进入人的呼吸系统,使人体器官受害而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1.3机械伤害
在井下作业工程范围内,经常发生断轴、开裂、倒井架、重物脱落等机械事故,且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管道及各种阀件,泄漏、断裂等也时有发生。井下作业人员使用的手持工具(如大锤、管钳、吊卡、吊环等)也易造成碰、砸、割等人身伤害。
1.4火灾以及爆炸
在石油行业当中,由于石油本身就具备易燃易爆的特点,就井下作业现场而言,发生火灾的隐患较多,如:井场污油、井口溢流、施工井天然气含量高、井喷、井场杂草和杂物等,容易引发火灾以及爆炸。
1.5电气事故
石油工业生产中,介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油气可能泄漏、聚积的场所,包括电动机、变压器、供电线路、电器仪表及其他电气设施等,在运行及启、停过程中带有电火花及电弧产生。
2、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的原因
2.1 缺乏安全意识
企业与工作人员未能充分意识到井下作业安全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与管理期间忽视安全问题。工作人员未能掌握安全操作方法,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将会出现严重后果,不能及时的逃离现场。企业未能创建合理的安全管控方案,未能针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与分析,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资金保障,导致井下作业安全性降低,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2.2 管理工作人员匮乏
石油井下作业过程中,没有聘用充足的安全管理人员,引发事故问题。一些区域的安全管理人员为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可以针对作业安全进行合理指导,但是,由于企业使用先进机械设备,而老员工对机械设备的知识掌握不足,不能更好的进行指导,导致埋下安全隐患。且在安全管理环节中,未能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模式,缺乏科学化与有效化的管理方案,未能创建严格的安全隐患处理体系。
2.3 缺乏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石油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未能创建良好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与模式,缺乏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方法。一方面,在工作人员日常作业期间,未能对其进行安全法规的教育,法律教育流于形式,难以体现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的积极作用,导致井下作业经常出现安全操作问题与违法问题,难以保证整体安全管理工作效果。
2.4 缺乏安全管理系统
石油井下作业的过程中企业未能创建完善安全管理系统,缺乏正确的工作方法与安全管控方式。一些企业过于重视自身经济效益,忽视作业安全性的管理,难以为井下作业操作提供安全保障。部分企业未能按照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开展管理工作,导致工作安全性降低,甚至埋下安全隐患。
3、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
3.1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想提高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建设,相关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油田施工人员是油田开采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只有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让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道德规范有所加强,才能够为施工环境的友好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还能够让他们接触到新型的建造方式和理念,在增强他们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进一步为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创造条件。除此之外,通过对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在促进他们安全意识形成的同时也能对他们的专业素养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实现油田井下工作专业度的提升。
3.2相关安全设施的建设和投入
井下作业面临的风险,单单靠人工预防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的安全设施来协助工作,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一般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对井下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然后投入相关的安全控制设备,并且安全设备不能省,一定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克扣”安全设备,否则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一旦爆发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反而影响工程进度,加大投资成本。
3.3选择适合的安全作业模式
由于环境、场地等的影响,安全作业模式需要选择合适。对于井下作业较为危险的地方,设置明显的标志、警示牌,进一步将作业人员警惕性进行提高,降低潜在的伤害,加强作业人员对于危险因素的重视。结合环境、场地的不同,安全作业模式也不同,选择合适的作业模式,建立良好的综合处理系统(预警系统、风险紧急处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井下作业全程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构建合理的、可视化的油田井下作业安全模式。
3.4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监管
在油井作业的过程中,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根据油田特征、井况、邻井生产情况等制定好防井下落物、防井喷、防火、防硫化氢中毒等措施并加以落实。对重点施工、重点工序的监管要做到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
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醒、警告,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油田企业应加强相关方管理,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等变化及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3.5制定危机因素的防范措施
井下作业常见危险源很多,然而并不是所有危险源都是不能控制的,对于一些因素,开展有效防范是可以的。比如目前的HSE网络管理系统,其作业是对突发状况、安全方面进行一定处理,保证事故现场的秩序,还可以进一步设立警告系统,当出现可能危险时,会发生报警,提示大家注意周边安全隐患,往往可以較好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降低了可能的风险因素,实现危机控制。完美的HSE管理系统,对员工、企业来讲,都是有利的,可以较好的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这种先进理念,通过相关管理体系的制定,确定好可实施性方案,能较好的解决安全难题,保证人员安全、企业效益,通过不断运行、改善,能建立较好的危险因素防范方案。
4、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的井下作业在石油生产中极为重要,其不仅与生产效益有关,还关系到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完善安全制度,严格监控重点工序的操作状况,将责任严格落实至每个岗位,进而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金朝,宋永芳,廖碧朝,王国军. 油田井下作业安全防范及对策[J]. 化工管理,2017(07):129.
[2]陈洋.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及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8(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