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0年2月19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Science刊出了题为“代谢酶的乙酰化协调碳源的利用和代谢”和“蛋白赖氨酸的乙酰化调控”的两篇文章,发表了复旦大学赵世民等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乙酰化修饰主要集中在对细胞染色体结构的影响以及对核内转录调控因子的激活方面。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通量化的蛋白质研究和不同物种的代谢通路研究发现,在生理状况下,存在着大量非细胞核的蛋白被乙酰化修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2月19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Science刊出了题为“代谢酶的乙酰化协调碳源的利用和代谢”和“蛋白赖氨酸的乙酰化调控”的两篇文章,发表了复旦大学赵世民等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乙酰化修饰主要集中在对细胞染色体结构的影响以及对核内转录调控因子的激活方面。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通量化的蛋白质研究和不同物种的代谢通路研究发现,在生理状况下,存在着大量非细胞核的蛋白被乙酰化修饰。
其他文献
西维来司他是一种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治疗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但它对脓毒症的作用尚无定论。日本的学者最近对此进行了研究。实验人员将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盲肠穿刺结扎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输注西维来司他和生理盐水,测量大鼠血中炎症介质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由天津市重症医学会、天津市急诊/ICU质控中心、《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社、天津市呼吸机治疗研究中心和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联合举办的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项目“第四届机械通气研讨会高峰论坛”定于2010年8月6日至8日在天津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的机械通气治疗专家就机械通气应用生理学概念、通气模式的最新进展、不同疾病导致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应用、
最近,美国科学家对丙酮酸林格液(PR)能否比普通林格液(LR)更有效稳定失血性休克(HS)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并减轻心肌炎症反应进行了研究。将山羊放血(255±22)ml使MAP降至(48±1)mmHg(1mmHg=0.133kPa)后,夹闭右侧股动脉30min,以10ml/min持续滴入LR或PR90min,然后恢复股动脉血流。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β/δ是一种转录因子核受体,其广泛存在于组织细胞中,尤其是在脂肪、心脏、肌肉、肠道、胎盘和巨噬细胞中,它在许多重要的生物反应过程中调控基因表达。但迄今为止它的许多功能仍然是未知的。饱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能活化PPAR-δ。近期的一项实验研究通过使用一种合成的高亲和性配体GW0742(PPAR-δ激动剂)在酵母多糖诱导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大鼠模型上
在脓毒性休克过程中,脂多糖(LPS)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内毒素。萘莫司他是具有抗凝作用的蛋白酶抑制剂,日本的学者最近发现这种药物能够延长脓毒症小鼠的生存时间。研究人员将雄性C57BI/6小鼠用七氟醚麻醉后,腹内植入特殊探头监测体温。
巴西的研究人员近期在一项动物实验中描述,在由结扎穿刺大鼠盲肠诱导的严重脓毒症中,存在心肌膜通透性增加、肌丝损伤、以及同时发生的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硝化现象。实验中将C57BL/6雄性大鼠分为中度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以及假手术组。使用光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脓毒性损伤的心脏中看到弥散的肌细胞崩解和局灶性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收缩结构的破坏,在中度和重度脓毒症组中心肌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表达均减少。
学者们普遍认为,失血性休克时肠系膜淋巴液中蛋白质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使肠组织合成许多生物活性因子,由肠系膜淋巴液转运至其他器官,从而加快远隔器官的衰竭。最近,新西兰科学家观察了这种变化,并第一次对此进行描述。研究人员将1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失血性休克组,每组8只。收集肠系膜淋巴液,应用iTRAQ和液相层析质谱分析技术进行蛋白质组分析。
意大利的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的抗微生物肽KKIRVRLSA(M33),它拥有以赖氨酸为中心、连接4条肽链形成的四支链结构,因而显示出强大的对抗蛋白水解的功能,可以中和细菌脂多糖(LPS)刺激机体生成的细胞因子,治疗由临床常见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性休克。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法均证实M33可在血浆中稳定存在超过24h,对革兰阴性菌尤其敏感。
有资料显示,氢气(H2)可通过选择性减少羟自由基(最主要的活性氧成分)发挥抗氧化作用。我国科研人员最近用吸入H2对注射酵母聚糖后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和器官损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注射酵母聚糖后1h开始持续吸入2%的H260min,可使小鼠14d生存率从不处理时的10%提高至70%。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0年4月在广州市成立,届时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