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茶人茶事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行茶叶贯穿华人历史
  
   在马来西亚时,曾有一位马来西亚老茶人向我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茶始于公元前2737年。当时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皇帝神农氏,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中草药专家,有一天,他在一棵树下憩息。这时一阵风拂过树枝,几片树叶随风掉落在正在烹煮的开水。当神农氏饮下那锅水时,发现味道鲜美,饮后更感精力充沛,由此,茶便被发现了。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聆听着一位外国老人讲述中国的传说故事,我不仅觉得亲切,更深受感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茶香,说的正是茶叶通过中国南部大批华人迁移至东南亚的历史,茶也一直陪伴海外华人度过许多悲欢岁月。
   在茶行货架上摆放着的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茶叶罐,它们的背后隐藏着不仅是茶行各自的故事,也交织着华人生活、奋斗的历史,折射出华人社会文化的璀璨光芒。
   如今,马来西亚有很多老茶行,其中有装潢淳朴自然,有的设计新颖华丽,有的古朴典雅……无论它们以什么形式出现,都带着一股浓浓的怀旧风味。
   目前许多茶行都由华人来经营的。首先是因为很久以前的在马来西亚,茶是当时白开水以外最普遍的饮料,可是由于该国并不生产茶,茶的来源都必须依靠中国进口;其次,海外华人因通商语言及对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比较熟悉,因而方便了与中国进行密切的贸易往来,其中茶叶是贸易的重要物品之一。因此,就造成了目前几乎所有各大茶行都由华人经营的现象。
  由于该国是多元种族的国度,中国茶不仅能在这里落地生根,进而衍生许多与茶的故事。
  
  听老茶人讲过去的故事
  
   “只要有矿场,就有茶香。”坐落在吉隆坡茨厂街的一家茶行的张老先生是本地一位知名的老茶人,大大小小的茶行都认识这位前辈。他品茶无数,与茶培养出一份不可言语的深厚感情,因而对于本地饮茶文化,他有深刻了解。据说他开的这家茶行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悠久的茶行之一。张老先生早年是随父母从中国广东来到马来西亚谋生的。
  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这位年过八旬张老先生对我说:“我们茶行建立于1928年,刚开始是以做杂货为主的贸易行。还记得店里除了茶叶还卖烟草,有时祖父还做外汇交易。至于何年何月以茶叶作为主要商品,我可说不上来。”
  不过,根据他的儿子的翻查,得悉他们是在1937年或更早注册成为有限公司,正式在本地从事贸易生意。
   老人告诉我,现在交通方便,行销纲络又广,不像早期的茶行,都是由老板自己一人四处招生意。早期,如果茶行规模大的,还能驾着车子到各州行销,一些小型茶行,都是踩着三轮车到附近的茶室兜售茶叶。
  我感到当谈到祖先从三轮车到拥有一辆小货车的奋斗经过,老人感慨万千,百感交集。
  张老先生当年20来岁就随父亲进入茶行,他走遍大城小镇做生意,才建立如今广大的行销网络。“当时都以赊账为主,大家都讲‘信用’二字。我们很多顾客都是传了好几代,可说是世代相传。”
  老人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在八十年代之前,中国处于闭门式经济模式,若要与外国通商,就得靠一年两次的春秋交易会,而且所有物品都由国营机构掌管。
  “那时和中国人谈生意很难,还要排队才见到他们呢!”老先生笑着说,“现在情况倒转口罗,是他们排队见我们。”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现象。
  “我们当时并没有各自上中国大陆采购茶叶,而是由七间茶行组成一间称为貌畅的公司,作为总代表与当时中国唯一的福建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进行买卖。”
  貌畅公司一直成为本地茶行进口茶叶的代表,直到八十年代中国市场开放,它才逐渐停止营业,改由各个茶行独自到中国采购茶叶。
  早期,这些马来西亚的茶行从中国进口茶叶,都以木箱为主,数量不多,与现在每个月至少一个货柜的比较,真是天壤之别。
  在四、五十年代,茶行在吉隆坡一带特别多,各州的中小型茶行都向较大规模的茶行购茶。当年的生意好做,市场的茶叶都由七间大茶行垄断。
  当时,所有的茶叶都通过海运,等上几个星期,才会到达新加坡港口。在那里,质好的茶叶会先被一些新加坡茶行挑选,剩下来的才会到达马来西亚本地。
  当大茶行拿到茶叶后,就以散装方式出售茶叶给中小型茶行以及杂货店,再由他们自行包装,再销售到消费市场上。
  一箱箱的茶叶经过几个环节,才能够成为人人手中的一杯茶。
  在马来西亚中国茶的发展过程里,不仅包含了茶叶商业的历史,还包含了中国南来的华人如何在马来西亚商界闯下一番事业辉煌历史。
  老人深情地对我说,中国早期来马来西亚的华侨基本上都是赤手空拳,不惧劳苦,通过几代人的拼搏,打下了殷实的家业,为我们带来茶以外的感动。
  难怪不少马来西亚的华人都说有人说:“喝下一口茶时,想想背后的故事和先人种下的福根,那杯茶就会变得分外有意思。”
  
  独树香——马来西亚的品牌茶
  
  采访时,一位马来西亚的老茶人告诉我,“独树香”是马来西亚的品牌茶,它的创始人叫李统溪,是一位早年从中国福建来马来西亚的华人。
   “独树香”是马来西亚国内的知名品牌茶。如今街知巷闻的独树香,原是乌龙茶类,它的独家焙制,是马来西亚籍华人李统溪经过多年的试验,才成功焙制出适合本地消费口味的茶叶。
   早期,茶叶都以一大袋出售到市场。可是,许多茶行都面对同样的问题:面对一袋袋的茶叶,伙计都无计可施,不知道应放多少量的茶叶,才适合一壶茶的份量。因此,当时开茶行的李统溪,很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据说,他常常左想右思,总是踩着三轮车,拿着几个麻包袋的茶叶向附近的餐室兜售。
  1920年20来岁的李统溪从中国福建南下马来亚,在茶行里当个小员工。由于他天生对茶叶充满好奇,久而久之,就磨练出对茶的敏锐性。
  不久,他自己出来开茶行,出售各种种类的茶叶。有一次,一家茶室的老板向他抱怨说:“这些耐泡的茶,使客人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那我还能做生意吗?你何不想想办法帮帮我啊!”
   李统溪看到当时市场需要一些不耐泡的茶,就开始研制不同茶叶。经过多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其中的秘诀,使一包茶只能泡四、五次。这就是“独树香”的来源。
  这个新的发现受到大部份茶室的欢迎,以致目前有许多茶室、海鲜楼都冲泡“独树香”。
  后来,再经过旁人的拨点,李统溪发现若能以小包装茶的形式不就更能解决问题了吗?
   可是,一小包装的茶又需要多少的茶叶,才符合普通人的口味呢?
   他通过反复观察探知本地人的口味和饮茶习惯,研制出第一批十五克装的包装茶。后来他听到顾客很快反映茶味太浓,于是他又再试着将份量减至一半,即是现在七点五克的半包装茶。从此,“独树香”就以这一小包装闯进各大茶楼,成为普通大众饮用的茶。
  “独树香”三个字也在一九六三年,正式注册为商标,沿用迄今。同时,他们也赠送茶壶与茶杯给茶馆,加上一罐罐铁制茶罐放置在显而易见的茶水台上,使许多人对“独树香”保留着强烈的印象。
   李统溪已逝世多年,目前,该茶行由他的两名孙子掌管。
   如今,许多马来西亚的都市人爱喝一壶中国茶,也尝试在自家有限空间里,制造与茶的约会,不知不觉中,向来被称为「老人饮料」的茶,已静悄悄地走进家里,成为生活良伴之一。
   目前,马来西亚的茶馆随处可见。很多雅舍般的茶馆非常吸引人。来这些茶馆品茶的客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找到一个一解文化乡愁的空间;感受一丝丝的华人文化气息;追求的就是这种艺术的美感。伴随着一阵阵浓郁的茶香随之飘来,这种熟悉的味道,就是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
  如今在马来西亚,茶已经不再是日常饮料,里面包含更多故事,而最让人心旷神怡当然包括那份中华文化的情怀。
其他文献
崇尚自由,女自领甘愿辞职“打短工”    陈佳是一位身材苗条、面容俏丽的银川女孩。2003年7月从四川大学外语学院毕业后,满怀信心来到上海。凭着出色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气质修养,她很快受聘于浦东新区一家集团公司,任总经理助理。  老总助理看上去很风光,实际上有种说不出的烦恼。总经理不在时,陈佳要到车间查看产品质量。由于没接触过,只好从头学。苦攻了大半年,又凭着骄人的英语水平,成为了公司唯一拿到“IS
期刊
父亲离开我已十五年了,有些东西渐渐模糊远去,有些东西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明晰。  父亲是湖南人,是个插队知青。记忆中,父亲一年中在家的时间很少,即使在家,也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小就很害怕父亲,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外出回来,我不是像一般的孩子见了爸爸欣喜地奔上去,而是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他,直到他掏出带给我的水果或者点心,我才战战兢兢地走到他身边,接过他手里的东西又跑开了。  后
期刊
我意识中,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他们教育我很多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令我终生受益。我觉得对于每一个人,父母早期的正面家教都具有初级的朴素的人文元素。我的作品平民化的倾向同父母从小对我的影响密不可分。  我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兄妹5人,为了抚养我们五个孩子,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到外地工作,每月把钱寄回家。他是国家第一代建筑工人。  母亲在家里要照顾我们五个孩子的生活,非常辛劳。母亲
期刊
一个美国人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我说,你们与人接触,首先是拉开距离,然后选择;我们是先混在一起,然后区别。我们的麻烦是往往绞成一团,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烦琐;你们的麻烦往往是孤独。  这位美国朋友点头称是。  我指着桌子上的菜说,你们就像你们的菜,这是鸡,这是炸马铃薯条,这是柠檬。全部分开摆,由你选着吃;我们就像是我们的菜,都切碎了,拌在一起炒,还嫌粘不到一块,再勾上些芡粉,
期刊
《诗经·卫风》有一首题为《氓》的诗,前半部写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到结亲。大意是说一个敦厚的男青年到女家来买丝,目的不是买物,而是要娶卖丝的女子为妻。女子也有了情,就送男子回家,送出很远,男子要求很快成亲,女子说不是故意拖延时日,你还没有请人来说媒,还是等到秋天再结婚吧。这样二人约定了再会的时间和地点。届期,女子先到,见男子还没有来,心里又想念对方,又怕对方失约,因此悲伤起来,眼泪流个不停。稍后男子到
期刊
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和婚姻问题研究专家劳伦李博士从大量指南读物及许多朋友的生活经历中汇集和概括了40条重要原则和方法。    1依主次顺序安排你的生活。  确定什么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把它们写在纸上、记在心上。要坚持天天这样做。    2.记下你的梦想。  然后,把这些梦想变成目标。再把这些目标变成任务。之后,把这些任务变成实施的步骤。    3.现在就开始  然后……
期刊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
期刊
2006年已过半,中国田径就发生了两件大事:一、刘翔受伤了;二、刘翔夺冠了。   现在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刘翔无小事。”2006年情人节,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开幕的当口,训练场外的一个小斜坡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揪心——刘翔训练结束后就是在这个小斜坡上没有站稳,结果“从来不受伤的刘翔”被诊断为“左脚踝软组织急性挫伤”。本可以在上海家门口进行的“新年第一跨”就此被拖延,3月份的莫斯科室内田径世锦赛刘翔也只是
期刊
我最初对中国感兴趣是在40年前。那是1968年,我刚满18岁,正在驻越美军中服役。我对越南的历史越来越着迷,这又让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及其宏伟、古老的都城。但时值文化大革命和冷战,美国人是无法访问中国的。当时,我对北京有两个印象。一个是儿童故事书中庞大的帝国军队和紫禁城,另一个则是令人热血沸腾的红色经典中天安门广场上挤满了不断挥手的红卫兵,还有满脸笑容的工厂工人和收获超人产量的农民。  我一直没有机
期刊
名人与普通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绝对的距离。因为每个名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日后都可能成为一个名人。普通人与名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影响人生的一件小事。那么,名人与我们之间究竟有怎样不同的成长经历呢?是什么样的小事能让一个孩子日后成为名人?《影响名人一生的一件小事》告诉我们,要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有时候只需要一件小事、一个小小的契机。    翻译家傅雷:母亲的眼睛让他终生难忘      傅雷的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