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途径愈来愈丰富。新媒体的出现对推动文化艺术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舞蹈传播借助新媒体这一形式开辟了新的天地,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无尽可能。本文将立足于新媒体,探讨网络媒体以及手机媒体中舞蹈传播的多种方式。
一、新媒体的概念解读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说:“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广播、报刊、广告)而言的,它没有摒弃传统媒体,而是吸收了传统媒体的优点,取其精华,更为便捷和准确地为大众服务。新媒体的概念具体可细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媒体是指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得以丰富的新型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多种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多终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形态;而狭义的新媒体,是指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由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赋予了大众一定的话语权,人们开始热衷于在媒体上发表个人意见,表达真实想法,这使得平民文化也走上了历史舞台。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之所以发展得如火如荼,源于它的即时性、互动性、信息广泛性、传播速度快、检索便捷等。传统媒体多为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的出现使之成为双向传播,普通大众不仅扮演着信息接收者,而且扮演着信息发出者。
二、新媒体视野下舞蹈传播方式的呈现
(一)电视领域的探寻
电视舞蹈这一媒介形式的出现给舞蹈艺术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下,观众在饭后娱乐之时,通过电视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舞蹈艺术表演,还可以及时发表个人意见,提升参与感,扩大舞蹈艺术的受众面。而且,这一传播形式使舞蹈的记录不再是“即时性”,而是能够长期保存。
电视舞蹈可以利用电视媒介的细节处理能力为舞蹈带来丰富的表演空间。例如,首先可以通过镜头的转化,强化舞台空间的流动感,使其精髓与内涵得到良好的诠释。当舞蹈演员某一个细微的情感、表情、动作等被镜头拉近、强化之时,观众便能深层理解、品味其意蕴。其次,也可运用镜头的转换、调度等,呈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舞蹈表演,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效果。例如,当今风靡的电视舞蹈节目《舞蹈风暴》,一方面,它的参与群体多数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全国甚至全球的优秀舞者,增加了这一节目的看点;另一方面,它的舞台视觉效果进行了创新,舞台上装置120台摄像机、360°环绕、子弹时间即时回放,这种专门“为镜头而表演”的技术使得每一个细微的舞蹈动作都能被捕捉得到。此外,该节目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的“风暴时刻”,舞蹈演员超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在一瞬间被捕捉到,定格为“舞蹈风暴”,无数个超常规的技术技巧让观众赞叹不已。高科技使得电视舞蹈尽管隔着屏幕都好似实现了人与人的接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二)电影领域的探索
电影艺术和舞蹈艺术是两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也正是因为这两种不同艺术之间的相融,使二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磁场。舞蹈这一元素被融入电影时,就为舞蹈艺术的传播带来了积极影响,拓宽了舞蹈艺术的传播途径。例如,舞蹈的身体语言对于电影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剧情的丰富、主题的阐释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影中的舞蹈一般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喜、怒、哀、乐的情绪被艺术化渲染和加强,让观众在歌舞声中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例如,电影《黑天鹅》,主要表现手段为芭蕾舞,它借用芭蕾舞的肢体语言将人性和情感融为一体,让电影更加鲜活而直达人的内心深处。首先,该电影的主要表现手段选用芭蕾舞,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创新,使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被搬上了荧幕;其次,它利用舞蹈的动作语言揭示现实人性中最根本的真善美及假恶丑。身体动作的情感表达是电影的视听效果所不能比拟的,舞蹈这一元素融合在影片中,赋予了电影更加饱满、活跃的生命价值。
(三)手机媒体——微信平台传播
通过微信进行舞蹈传播的主要途径为公众号。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并且会插入各类图片以及视频等,提高人们在接受信息时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赋予信息更强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例如:个人公众号又称为自媒体,它所发布的内容多为原创,是由个人或多人合作创办的一種网络媒体形式。现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为亚彬舞影工作室杨丽萍艺术等。青年舞蹈家王亚彬建立的亚彬舞影工作室公众号,发表的内容多为节目演出预告、演出资讯等,大众可以通过这一形式,提前了解舞蹈讯息。使用者也可以随时转发公众号所发布的舞蹈信息,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从而无限扩大这一信息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通过这一形式,既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大众和专业舞蹈演员之间的距离,也扩大了舞蹈艺术的受众面,让不同身份、职业的用户都能接触到舞蹈知识,实现双赢。
(四)短视频平台——以抖音为例
抖音APP以洗脑式的音乐、魔性的舞蹈动作、有趣的日常分享等受到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青睐,并迅速席卷全国。抖音视频的整体视听效果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其在手机上竖满屏的展示风格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对下一个视频充满了期待,又让人忍不住想要左右滑击。内容类型上,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进行简单的特效处理后,在短短15~60秒的时间里给观看者带来有效的感官刺激。这些都给舞蹈视频的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例如,抖音上的舞蹈“丽人行”片段,无论是专业舞蹈人员还是非舞蹈非专业人员,都通过拍同款对这一舞蹈片段进行模仿。短时间内,这一舞蹈收获了大量的点击率和关注度。这说明,通过短视频这种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舞蹈的普及化,让它更接近大众。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的舞蹈艺术传播媒介,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艺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大大增强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影响力、传播力等,也使舞蹈艺术迅速走向大众。舞蹈的传播不再只是传统时代的辈辈传承,也不再是诗词歌赋中的词句描写,其借助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走入大众视野、寻常百姓生活中,成为可看、可感、可反复、可触及的艺术。但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多种传播方式,人们也要客观对待、客观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其优势,更有效地促进舞蹈艺术传播。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作者简介:孙威(1996-),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学基础理论。
一、新媒体的概念解读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说:“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广播、报刊、广告)而言的,它没有摒弃传统媒体,而是吸收了传统媒体的优点,取其精华,更为便捷和准确地为大众服务。新媒体的概念具体可细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媒体是指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得以丰富的新型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多种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多终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形态;而狭义的新媒体,是指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由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赋予了大众一定的话语权,人们开始热衷于在媒体上发表个人意见,表达真实想法,这使得平民文化也走上了历史舞台。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之所以发展得如火如荼,源于它的即时性、互动性、信息广泛性、传播速度快、检索便捷等。传统媒体多为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的出现使之成为双向传播,普通大众不仅扮演着信息接收者,而且扮演着信息发出者。
二、新媒体视野下舞蹈传播方式的呈现
(一)电视领域的探寻
电视舞蹈这一媒介形式的出现给舞蹈艺术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下,观众在饭后娱乐之时,通过电视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舞蹈艺术表演,还可以及时发表个人意见,提升参与感,扩大舞蹈艺术的受众面。而且,这一传播形式使舞蹈的记录不再是“即时性”,而是能够长期保存。
电视舞蹈可以利用电视媒介的细节处理能力为舞蹈带来丰富的表演空间。例如,首先可以通过镜头的转化,强化舞台空间的流动感,使其精髓与内涵得到良好的诠释。当舞蹈演员某一个细微的情感、表情、动作等被镜头拉近、强化之时,观众便能深层理解、品味其意蕴。其次,也可运用镜头的转换、调度等,呈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舞蹈表演,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效果。例如,当今风靡的电视舞蹈节目《舞蹈风暴》,一方面,它的参与群体多数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全国甚至全球的优秀舞者,增加了这一节目的看点;另一方面,它的舞台视觉效果进行了创新,舞台上装置120台摄像机、360°环绕、子弹时间即时回放,这种专门“为镜头而表演”的技术使得每一个细微的舞蹈动作都能被捕捉得到。此外,该节目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的“风暴时刻”,舞蹈演员超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在一瞬间被捕捉到,定格为“舞蹈风暴”,无数个超常规的技术技巧让观众赞叹不已。高科技使得电视舞蹈尽管隔着屏幕都好似实现了人与人的接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二)电影领域的探索
电影艺术和舞蹈艺术是两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也正是因为这两种不同艺术之间的相融,使二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磁场。舞蹈这一元素被融入电影时,就为舞蹈艺术的传播带来了积极影响,拓宽了舞蹈艺术的传播途径。例如,舞蹈的身体语言对于电影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剧情的丰富、主题的阐释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影中的舞蹈一般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喜、怒、哀、乐的情绪被艺术化渲染和加强,让观众在歌舞声中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例如,电影《黑天鹅》,主要表现手段为芭蕾舞,它借用芭蕾舞的肢体语言将人性和情感融为一体,让电影更加鲜活而直达人的内心深处。首先,该电影的主要表现手段选用芭蕾舞,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创新,使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被搬上了荧幕;其次,它利用舞蹈的动作语言揭示现实人性中最根本的真善美及假恶丑。身体动作的情感表达是电影的视听效果所不能比拟的,舞蹈这一元素融合在影片中,赋予了电影更加饱满、活跃的生命价值。
(三)手机媒体——微信平台传播
通过微信进行舞蹈传播的主要途径为公众号。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并且会插入各类图片以及视频等,提高人们在接受信息时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赋予信息更强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例如:个人公众号又称为自媒体,它所发布的内容多为原创,是由个人或多人合作创办的一種网络媒体形式。现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为亚彬舞影工作室杨丽萍艺术等。青年舞蹈家王亚彬建立的亚彬舞影工作室公众号,发表的内容多为节目演出预告、演出资讯等,大众可以通过这一形式,提前了解舞蹈讯息。使用者也可以随时转发公众号所发布的舞蹈信息,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从而无限扩大这一信息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通过这一形式,既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大众和专业舞蹈演员之间的距离,也扩大了舞蹈艺术的受众面,让不同身份、职业的用户都能接触到舞蹈知识,实现双赢。
(四)短视频平台——以抖音为例
抖音APP以洗脑式的音乐、魔性的舞蹈动作、有趣的日常分享等受到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青睐,并迅速席卷全国。抖音视频的整体视听效果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其在手机上竖满屏的展示风格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对下一个视频充满了期待,又让人忍不住想要左右滑击。内容类型上,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进行简单的特效处理后,在短短15~60秒的时间里给观看者带来有效的感官刺激。这些都给舞蹈视频的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例如,抖音上的舞蹈“丽人行”片段,无论是专业舞蹈人员还是非舞蹈非专业人员,都通过拍同款对这一舞蹈片段进行模仿。短时间内,这一舞蹈收获了大量的点击率和关注度。这说明,通过短视频这种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舞蹈的普及化,让它更接近大众。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的舞蹈艺术传播媒介,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艺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大大增强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影响力、传播力等,也使舞蹈艺术迅速走向大众。舞蹈的传播不再只是传统时代的辈辈传承,也不再是诗词歌赋中的词句描写,其借助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走入大众视野、寻常百姓生活中,成为可看、可感、可反复、可触及的艺术。但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多种传播方式,人们也要客观对待、客观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其优势,更有效地促进舞蹈艺术传播。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作者简介:孙威(1996-),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学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