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云飞说,自己“终于习惯国内的节奏了”。 说这话时,他语速很慢,习惯英语交流的他还在努力寻找合适的汉语词汇。旅居美国二十多年,中国艺术界变化天翻地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新世界。反过来也一样,中国艺术圈知道季云飞的人也寥寥无几,即使他拿过大大小小16个国际艺术奖项、2005年就获得美国罗马学院罗马奖。回北京工作、生活三年,季云飞从不混圈子。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这次展览是他在中国的第二次个展。展览名称“水利工程”——朴实而低调——就像季云飞本人的性格和作品风格。“我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写实,几个字就说明了我正在做的事情。”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开幕第二天,尤伦斯馆长田霏宇打电话告诉他,参观人数“已经到6千了”。在他位于明光桥附近的画室里,季云飞愉快地向记者转述这个消息。与暴发起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不同,季云飞的“画室”很简陋,位于一栋商用大楼,不到30平方米,一张台布上零散地放着铅笔、颜料,墙上挂着几幅速写。
而展览现场的作品却一点也不“简陋”:基于田野考察画出的“三峡库区移民”、南水北调工程、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这些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以及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全都被季云飞用水墨语言和中国长卷的方式呈现出来。
“原来我们的社会变化这么大,翻天覆地”
尤伦斯展厅现场有一幅长达14米的《文村纪事》,画面中有一座虚构的城镇。城镇的原型是湖北丹江。季云飞觉得这幅作品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做比较重的题材,我喜欢用稍微迂回一些、轻一些的手法,可能会有一个平衡。”季云飞说。
2005年,获得罗马奖的时候,他正在位于罗马的工作室里画一幅名为《涨水》的作品。这幅画一共画了三次,第一次线条、笔墨和结构都太沉重;第二次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整个画面又显得“太平面”;直到第三次,季云飞加进了远景的内容,有了他所要的空间感。“就像打太极一样,”季云飞比划了一个太极的姿势,“我要的是三度空间的变化感。”《文村纪事》中有这样的感觉。
这幅作品源于他2002年对南水北调工程实地考察的经历。季云飞先用全景刻画了宁静优美的村庄,万物俱寂的小村子看起来像是古书中描绘的隐居所,继而远近景交错,人们载着自己的财物逐渐来到这座村庄,而下面的场景则是因为水利工程移民政策不得不离去的人群,村民们携家带口,肩挑背扛,用最原始的方式跋涉几十里山路到达指定集体转移的地方。
季云飞用略显粗重的笔墨描述背景式的场景,而当切换至细节时,他甚至连一床草席的卷边和一只暖水瓶都细细描摹。这幅《文村纪事》大概花了他半年时间。
那一次实地考察季云飞去了很多地方,奉节、丹江、湖北、河南等一些拆迁的城市和村庄。轰轰烈烈的拆迁运动深深地震撼了上世纪80年代就漂洋过海的他。“原来我们的社会变化这么大,翻天覆地。”季云飞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他与当地人交流,在村头支画板画速写,有时候也为村民画像。村民们很好打交道,在收拾东西的空余时间,常常围过来,嘻嘻哈哈地对他的速写品头论足。“这个画得像”,“这个画得有点胖”。
季云飞看到搬迁的村民们将十几把椅子串在一起,或者将三把锄头一把铁锹捆在一起扛在肩上走几十里陡峭的山路,山路另一边就是滚滚河水。一个汉子身上扛着沉重的大木柜,看到陌生人季云飞,冲他咧嘴笑了一下。“要是我的话,好家伙,怎么还笑得出来。”季云飞说。
季云飞一直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水利工程,他常常追踪各种大坝修建的消息。比如美国的新奥尔良大坝。然而中国的三峡工程“规模太大了,世间罕有”,他决定无论如何得亲自去走一趟。这就有了后来的《文村纪事》。
而用画面来讲这些水利工程背后故事的想法,源于季云飞作为学生时期在敦煌临摹壁画的经历。他在学校里学习油画,学习如何细腻地表现脸上的光影以及手臂上的肌肤,而壁画讲述佛教方面的故事打动了他。“那个语言对我来说很生动,好像跟我的想象有什么关系,”多年后,季云飞这样回忆起那一次临摹经历带给他的震撼。“我当时感觉到好像呼吸到什么新鲜空气一样。”
被撕裂的童年乡土
季云飞是科班出身,1978年,年仅15岁就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上大学选择专业时,跟多数其他同学一样,毫不犹豫选择了油画,国画根本不在考虑之列。彼时,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年轻人更愿意向前看,向西方看。国画被一致认为“太落后,太僵化”。
如今,49岁的季云飞重新审视这一选择,坦陈当时对国画普遍存有偏见。“国画本身其实并非如此,它有很多地方都挺好,也可以用来表现新东西。”
这次的个展就是个证明。季云飞所描绘的作品都是当下的现实,自然灾害或者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但所用的方式却是水墨和手卷。“手卷很有意思的是,它和文学有一些关系。”季云飞对《中国新闻周刊》描述他采用这种传统创作手法的初衷。远景和近景,写实与想象,不急不缓地叙述,这个过程让季云飞着迷。像一名痴迷于故事的小说家,他常常执著于如何用画面将故事讲得“更舒服”。
无论是三峡工程还是南水北调,都是发生在中国的当代奇观。在季云飞心里,油画作为西方的传统绘画形式,适合讲属于西方的故事。而要描述中国目前纷繁复杂的现状,并且达到他想要的大开大合、错落有致的效果,国画显然更为适合。
季云飞是北京人,土生,但并非土长。“文革”初期,作为建筑绘图员的母亲因为接受“再教育”而无暇照顾他。他被送到远在杭州农村的外婆家。像所有农村小孩一样,季云飞玩泥巴,在池塘里洗澡、游泳,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这段经历根植于他最初的记忆。最初的乡土是温暖的,日后中国的乡村被一点点撕裂了。那些奇观式的水利工程影响最深刻的正是乡村,人们被迫搬迁,远离家园。
1986年,季云飞去往美国阿肯萨大学读书。最初,他极不适应,“做梦都是国内的事,醒来都不知道在哪里”。童年的记忆和美国当下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如何将两者文化贯通,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纠缠季云飞的事。
他说自己“不可避免地”会从中国的视角解读美国发生的事情,即使现在他在美国的知名度远高于中国,英文远比中文流利。2003年爆发伊拉克战争,这却让季云飞想起了看似无关的义和团运动,并为此创作了几幅作品。“迂回到中国的历史来谈这个事情,”表达对美国政府这一举动的不认同。季云飞笑着说,当时有评论说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他“很愤怒”。
而现在,季云飞的画面大多沉稳、平和,但偶尔也有些鬼怪的形象穿插其中。“鬼神有时候更能承载我所想表达的中国,热热闹闹变化的中国。”季云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无论怎样,童年的乡土记忆仍然强烈,加之中国的大型水利工程越发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02年,季云飞回到中国,开始贴身观察这个正处于巨变中的国家。
“太过相信人定胜天”
回国之前,身在美国又长期关注水题材的季云飞画过一幅以三峡为主题的创作,那是一幅充满幻想的长卷,描绘一次大水冲来,许多人都被卷走的情景。而2002年开始在中国实地考察给季云飞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现实的冲击力如此巨大,本身就是一幅强有力的作品,于是他决定裁剪掉一些之前的幻想成分,变得更纪实一些。这次展览中的《文村纪事》和《三峡库区移民图》就是这一转变的结果。
他回到儿时生活过的村庄。小村已经消失。他记得,小时候那里的泉水清冽甘甜,适合泡龙井。而现在,水已经不能饮用。因为村子附近发现了一种矿物。矿主需要财富,地方政府需要GDP,于是,再考虑泉水是否清洁就显得不懂大局。小村已非儿时乐园,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很多角落。
在《文村纪事》长卷结尾处,季云飞有一段颇具戏剧性的文字描述,讲述一个村子经历干旱、搬家、大跃进时期饿殍满地,鬼哭声在村子里到处飘荡,村民把网箱拉到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养鱼,“忽然下起雨来,水涨了,养了三年的鱼全死了。”虽然画面描述的是丹江的村子,最后这句话却直接指向外婆家的村庄现状,虚构的鱼的离奇死亡是对现实中污染的指控。
在季云飞心中,山和水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意。在中国古代,山代表皇权和宇宙,人们怀着景仰的心情看待山水自然,天人合一。“现在的人不知道怎么了,太过相信人定胜天,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季云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改造自然的野心并非中国特产,所以季云飞也曾描绘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后的残破景象,防洪大坝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让20万人无家可归。但如今,中国似乎仍对改造自然充满热忱。
人对自然的改造,自然对人类的反哺与报复,一直是季云飞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他在一幅画作的末尾抄写了《寓林折枝》中一段题为“苗与雨”的古文,文言文末尾写道,“人力之勤,不如普天之泽也。”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这次展览是他在中国的第二次个展。展览名称“水利工程”——朴实而低调——就像季云飞本人的性格和作品风格。“我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写实,几个字就说明了我正在做的事情。”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开幕第二天,尤伦斯馆长田霏宇打电话告诉他,参观人数“已经到6千了”。在他位于明光桥附近的画室里,季云飞愉快地向记者转述这个消息。与暴发起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不同,季云飞的“画室”很简陋,位于一栋商用大楼,不到30平方米,一张台布上零散地放着铅笔、颜料,墙上挂着几幅速写。
而展览现场的作品却一点也不“简陋”:基于田野考察画出的“三峡库区移民”、南水北调工程、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这些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以及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全都被季云飞用水墨语言和中国长卷的方式呈现出来。
“原来我们的社会变化这么大,翻天覆地”
尤伦斯展厅现场有一幅长达14米的《文村纪事》,画面中有一座虚构的城镇。城镇的原型是湖北丹江。季云飞觉得这幅作品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做比较重的题材,我喜欢用稍微迂回一些、轻一些的手法,可能会有一个平衡。”季云飞说。
2005年,获得罗马奖的时候,他正在位于罗马的工作室里画一幅名为《涨水》的作品。这幅画一共画了三次,第一次线条、笔墨和结构都太沉重;第二次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整个画面又显得“太平面”;直到第三次,季云飞加进了远景的内容,有了他所要的空间感。“就像打太极一样,”季云飞比划了一个太极的姿势,“我要的是三度空间的变化感。”《文村纪事》中有这样的感觉。
这幅作品源于他2002年对南水北调工程实地考察的经历。季云飞先用全景刻画了宁静优美的村庄,万物俱寂的小村子看起来像是古书中描绘的隐居所,继而远近景交错,人们载着自己的财物逐渐来到这座村庄,而下面的场景则是因为水利工程移民政策不得不离去的人群,村民们携家带口,肩挑背扛,用最原始的方式跋涉几十里山路到达指定集体转移的地方。
季云飞用略显粗重的笔墨描述背景式的场景,而当切换至细节时,他甚至连一床草席的卷边和一只暖水瓶都细细描摹。这幅《文村纪事》大概花了他半年时间。
那一次实地考察季云飞去了很多地方,奉节、丹江、湖北、河南等一些拆迁的城市和村庄。轰轰烈烈的拆迁运动深深地震撼了上世纪80年代就漂洋过海的他。“原来我们的社会变化这么大,翻天覆地。”季云飞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他与当地人交流,在村头支画板画速写,有时候也为村民画像。村民们很好打交道,在收拾东西的空余时间,常常围过来,嘻嘻哈哈地对他的速写品头论足。“这个画得像”,“这个画得有点胖”。
季云飞看到搬迁的村民们将十几把椅子串在一起,或者将三把锄头一把铁锹捆在一起扛在肩上走几十里陡峭的山路,山路另一边就是滚滚河水。一个汉子身上扛着沉重的大木柜,看到陌生人季云飞,冲他咧嘴笑了一下。“要是我的话,好家伙,怎么还笑得出来。”季云飞说。
季云飞一直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水利工程,他常常追踪各种大坝修建的消息。比如美国的新奥尔良大坝。然而中国的三峡工程“规模太大了,世间罕有”,他决定无论如何得亲自去走一趟。这就有了后来的《文村纪事》。
而用画面来讲这些水利工程背后故事的想法,源于季云飞作为学生时期在敦煌临摹壁画的经历。他在学校里学习油画,学习如何细腻地表现脸上的光影以及手臂上的肌肤,而壁画讲述佛教方面的故事打动了他。“那个语言对我来说很生动,好像跟我的想象有什么关系,”多年后,季云飞这样回忆起那一次临摹经历带给他的震撼。“我当时感觉到好像呼吸到什么新鲜空气一样。”
被撕裂的童年乡土
季云飞是科班出身,1978年,年仅15岁就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上大学选择专业时,跟多数其他同学一样,毫不犹豫选择了油画,国画根本不在考虑之列。彼时,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年轻人更愿意向前看,向西方看。国画被一致认为“太落后,太僵化”。
如今,49岁的季云飞重新审视这一选择,坦陈当时对国画普遍存有偏见。“国画本身其实并非如此,它有很多地方都挺好,也可以用来表现新东西。”
这次的个展就是个证明。季云飞所描绘的作品都是当下的现实,自然灾害或者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但所用的方式却是水墨和手卷。“手卷很有意思的是,它和文学有一些关系。”季云飞对《中国新闻周刊》描述他采用这种传统创作手法的初衷。远景和近景,写实与想象,不急不缓地叙述,这个过程让季云飞着迷。像一名痴迷于故事的小说家,他常常执著于如何用画面将故事讲得“更舒服”。
无论是三峡工程还是南水北调,都是发生在中国的当代奇观。在季云飞心里,油画作为西方的传统绘画形式,适合讲属于西方的故事。而要描述中国目前纷繁复杂的现状,并且达到他想要的大开大合、错落有致的效果,国画显然更为适合。
季云飞是北京人,土生,但并非土长。“文革”初期,作为建筑绘图员的母亲因为接受“再教育”而无暇照顾他。他被送到远在杭州农村的外婆家。像所有农村小孩一样,季云飞玩泥巴,在池塘里洗澡、游泳,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这段经历根植于他最初的记忆。最初的乡土是温暖的,日后中国的乡村被一点点撕裂了。那些奇观式的水利工程影响最深刻的正是乡村,人们被迫搬迁,远离家园。
1986年,季云飞去往美国阿肯萨大学读书。最初,他极不适应,“做梦都是国内的事,醒来都不知道在哪里”。童年的记忆和美国当下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如何将两者文化贯通,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纠缠季云飞的事。
他说自己“不可避免地”会从中国的视角解读美国发生的事情,即使现在他在美国的知名度远高于中国,英文远比中文流利。2003年爆发伊拉克战争,这却让季云飞想起了看似无关的义和团运动,并为此创作了几幅作品。“迂回到中国的历史来谈这个事情,”表达对美国政府这一举动的不认同。季云飞笑着说,当时有评论说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他“很愤怒”。
而现在,季云飞的画面大多沉稳、平和,但偶尔也有些鬼怪的形象穿插其中。“鬼神有时候更能承载我所想表达的中国,热热闹闹变化的中国。”季云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无论怎样,童年的乡土记忆仍然强烈,加之中国的大型水利工程越发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02年,季云飞回到中国,开始贴身观察这个正处于巨变中的国家。
“太过相信人定胜天”
回国之前,身在美国又长期关注水题材的季云飞画过一幅以三峡为主题的创作,那是一幅充满幻想的长卷,描绘一次大水冲来,许多人都被卷走的情景。而2002年开始在中国实地考察给季云飞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现实的冲击力如此巨大,本身就是一幅强有力的作品,于是他决定裁剪掉一些之前的幻想成分,变得更纪实一些。这次展览中的《文村纪事》和《三峡库区移民图》就是这一转变的结果。
他回到儿时生活过的村庄。小村已经消失。他记得,小时候那里的泉水清冽甘甜,适合泡龙井。而现在,水已经不能饮用。因为村子附近发现了一种矿物。矿主需要财富,地方政府需要GDP,于是,再考虑泉水是否清洁就显得不懂大局。小村已非儿时乐园,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很多角落。
在《文村纪事》长卷结尾处,季云飞有一段颇具戏剧性的文字描述,讲述一个村子经历干旱、搬家、大跃进时期饿殍满地,鬼哭声在村子里到处飘荡,村民把网箱拉到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养鱼,“忽然下起雨来,水涨了,养了三年的鱼全死了。”虽然画面描述的是丹江的村子,最后这句话却直接指向外婆家的村庄现状,虚构的鱼的离奇死亡是对现实中污染的指控。
在季云飞心中,山和水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意。在中国古代,山代表皇权和宇宙,人们怀着景仰的心情看待山水自然,天人合一。“现在的人不知道怎么了,太过相信人定胜天,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季云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改造自然的野心并非中国特产,所以季云飞也曾描绘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后的残破景象,防洪大坝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让20万人无家可归。但如今,中国似乎仍对改造自然充满热忱。
人对自然的改造,自然对人类的反哺与报复,一直是季云飞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他在一幅画作的末尾抄写了《寓林折枝》中一段题为“苗与雨”的古文,文言文末尾写道,“人力之勤,不如普天之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