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来源 :今日财富·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党的领导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历史使命和中国国情等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充分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根本保证作用,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是要在提高自身能力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党的领导;和谐社会;根本保证;自身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必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历史使命和中国的国情等主客观条件决定的。
  一、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很多条件,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法律的完善等,但最根本的保证在于党的领导。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科学分析世情,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因为我们党所提出的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说,必须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里构建和谐社会。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她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确保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复杂性。当前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着力点,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健全民主法制。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做好这些工作,都需要发挥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而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也是执政党才具有的独特的功能优势。在中国,这一崇高使命必然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而近九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也客观地证明了,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如此光荣伟大的重任。
  再次,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要求各级党组织不断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同时,还需要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才能早日得以实现。
  二、充分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根本保证作用
  充分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根本保证作用,关键是要从严治党,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本领,即: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只有切实掌握或提高了这六个本领,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才能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顺利推进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建设目标。
  具体地说,要在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上下功夫。
  首先,要求党进一步提高把握方向、全面协调的能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实现这六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执政党必须既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又有解决各个方面问题的能力,能够全面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其次,要求党进一步提高科学地制定政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要在发展和稳定中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进一步促进发展和稳定,关键取决于执政党的政策水平。提高政策水平,需要改革和完善与此相关的决策机制、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要求党进一步提高协调各种社会力量的能力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尤其在社会利益群体不断分化的情况下,必然存在诸多复杂矛盾和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涉及公民权利保障制度、社会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是否合理,而且考验执政党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利益格局中公平公正地协调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四,要求党进一步提高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和谐环境的形成是党和政府各方面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社会治理过程与治理结果的统一。因此,执政党的治国方略和举措、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及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等等,都对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其他文献
【摘要】行业英语教学是高职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行业英语教学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给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会计专业行业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材的选定,任务的设计和完成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人才市场对财会人员英语需求以及会计专业英语的特色,提出高职会计专业行业英语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行业英语    一、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
期刊
【摘要】乡镇农业服务体系作为我国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管理组织,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去看待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乡镇农业服务;新农村;基层    一、前言  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从广义讲包含了种植、林业、水利、畜牧、农村经营管理等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
期刊
【摘要】本文探索、研究、破解山区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寻求农业出路、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只有观念新、思路清、才有发展出路。发展氛围取决于探索精神、开创意识、进取状态。在具有务实精神的情况下,去追逐经济亮点,才能找到点亮经济亮点的触点,这个亮点才能被点亮。发展不需要浮躁,需要的是讲究科学,寻求新出路,拿出新举措,从没有中创造有,从弱小中培育大。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农业出路;农民增收;调查 
期刊
【摘要】 “冷门”还是“热门”专业在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期,都是社会热点词汇。然而,无论是“冷”还是“热”,都是相对的,有些“冷门”专业四年后可能成为“热门”,有些“热门”专业几年后也可能成为“冷门”。高等学校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究竟应该如何进行?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当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做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一直为学生们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而不安。现代中学生学习科目多,压力也较大,怎样能使语文课在学生心中有一个正确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创新是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认真钻研教材,苦练基本功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目的,无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而现代教学方法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师生共同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在现代城市中起到了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街道景观,城市绿化,也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以对环境破坏的影响达到最小而改善作用达到最大为目标,进行了城市园林设计的相关理论探讨研究,通过生态原则的运用,以实现不平衡生态系统的挽救和恢复。  【关键词】园林设计;生态原则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需满足功能要求,具有艺术品位,也应遵循生态的原则。很多园林绿地位于城市或城市边
期刊
【摘要】减轻农民负担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我国始终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一次十分重要  【关键词】农民;减负;经济发展    一、我国农民负担较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等城市产业
期刊
【摘要】百利番茄是从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引进的抗逆性强的番茄品种。该品种属无限生长型,生长势旺、坐果率高、中果型、色泽鲜艳、整齐度好、无裂纹、无青皮现象、抗病毒、果皮厚、质地硬、品质佳、红果采收、货架期长、耐贮运、适合出口和外运,一般亩产7500公斤左右。  【关键词】番茄;越夏;栽培技术     我们在2006-2008年运用冷棚进行了百利番茄栽培试验,该冷棚(小拱棚)跨度6m、棚长60m,苦土骨架
期刊
【摘要】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推进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门路、增加群众收入、推进社会和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将有效推动云南省乡村旅游尽快实现发展产业化、产品特色化、服务规范化、消费大众化、效益多元化,积极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实现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以旅促农
期刊
【摘要】临朐县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全力改善农业发展环境,为当地群众搭建适合他们发展的农业结构调整平台。坚持市化动作,使开发项目建设与结构调整相互辅佐,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活力。坚持人性化服务,力促项目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使原来荒芜的山区丘陵变成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