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近企业需求,是各职业院校长期探索的“命题”。近期,《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兵营,一探他对此“命题”的诠释以及学校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
《职业》:您认为怎样才能让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地气”?
张兵营:最近,我去了南京和苏州的一些合作企业看望正在进行“工学交替”的学生。学生们的改变让我非常欣喜:学生在企业岗位上工作时间经常在8-10个小时,非常辛苦,但他们能够坚持下来。他们还告诉我,在企业实习的2个月让他们成熟了许多。
经过与企业的交流,我认为职业院校只有为学生创造更多了解和接触企业的机会,让企业不再“遥远”,让工作不再“神秘”,才能在学生培养方面更具针对性。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学校主要从讲好入学“第一堂课”、做好一周的“企业认知”、完成一次“工学交替”入手,分三个阶段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企业深度接触,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地气”。
《职业》:您认为,开学初的第一堂课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张兵营:入学的“第一堂课”,即学生开学的第一堂课,我们称之为“大课堂”。由于我校毕业生初入社会时都要从企业一线做起,乍一看与企业一线操作工人没有明显区别,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些误解,即三年的学习是没有用的。所以,讲好入学“第一堂课”是非常必要的。
在开学初,我校会安排各分管的院领导分别从教育、教学、实习、就业、后勤等方面,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学生未来三年在校学习、生活和未来实习、就业进行入学指导,引导其尽快转变思想,转换角色,以高年级学生的心态迎接新生活。
《职业》:请问,学校又是如何设计“企业认知”课的呢?
张兵营:一周的“企业认知”,是我校设计的一门新课程,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期间必须参加一次为期一周的“企业认知”活动。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认识企业的机会,并对将要从事的工作形成感性认知。
连续一周的“企业认知”活动有一套完整的课程安排,学生每次去企业都要带着任务书。如今天的任务是观察企业生产车间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任务书上要求学生观察企业车间内的安全标志、安全出口设置,思考企业为什么要将生产标示设置在这些地方,这样的布局与学校实习工厂中的设计有什么不同,相比之下学校的实训车间有哪些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等。
可能有人会问:花一个下午只完成这样一个小小的任务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在我看来一点儿都不浪费。因为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开始学会主动观察、学习和思考,而初次接触企业的好奇心又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在企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学习效果比在课堂上更好。
有了对企业车间的真切体验,再回到学校实训室,学生就会明白学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训室,为什么要安排实训环节,甚至为什么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在认知的过程中,带队老师及企业相关人员还要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内容涉及企业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企业文化、规范的生产流程等。
《职业》:请问,贵校在“工学交替”方面有哪些探索呢?
张兵营: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和学习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学徒制”等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而在我看来,“工学交替”的本质就是“双元”和“学徒”的叠加,更适合学生与企业的深度对接。
我校在“工学交替”的安排上,一方面完全按照“2.5 0.5”的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但稍有变通的是,我校将理论教学内容分解到三年中,而非集中在前两个半学期;另一方面,我校将“工学交替”作为一门课程安排在第三年开学初的三个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三个月后所有学生必须全部返回学校完成剩下的课程并通过考试,考试合格才能顺利毕业并获得自由择业机会。
之所以将“工学交替”安排在第三年的前三个月,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前两年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最后一年的学习中应该抓住的重点。在企业生产线上完成一道工序的最大误差不能超过4秒,否则下一道工序就没法完成,影响整个流水线的进度。而在学校,老师要求学生在1个小时内制作一个工件,有的学生两三个小时都不能完成,还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和谅解。这就是企业和学校的差别。
“工学交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管理制度、掌握企业生产流程的机会,同时也解决了我校设备、师资不足的矛盾,让大部分专业教师有机会下企业锻炼。
此外,为了让学生在进行“工学交替”时更顺利,我校近期在理论教学方面也有新的探索,即要求将所有的专业理论课搬到实训室,让理论课形象化,让师生在实训环境下更有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
《职业》:您认为怎样才能让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地气”?
张兵营:最近,我去了南京和苏州的一些合作企业看望正在进行“工学交替”的学生。学生们的改变让我非常欣喜:学生在企业岗位上工作时间经常在8-10个小时,非常辛苦,但他们能够坚持下来。他们还告诉我,在企业实习的2个月让他们成熟了许多。
经过与企业的交流,我认为职业院校只有为学生创造更多了解和接触企业的机会,让企业不再“遥远”,让工作不再“神秘”,才能在学生培养方面更具针对性。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学校主要从讲好入学“第一堂课”、做好一周的“企业认知”、完成一次“工学交替”入手,分三个阶段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企业深度接触,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地气”。
《职业》:您认为,开学初的第一堂课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张兵营:入学的“第一堂课”,即学生开学的第一堂课,我们称之为“大课堂”。由于我校毕业生初入社会时都要从企业一线做起,乍一看与企业一线操作工人没有明显区别,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些误解,即三年的学习是没有用的。所以,讲好入学“第一堂课”是非常必要的。
在开学初,我校会安排各分管的院领导分别从教育、教学、实习、就业、后勤等方面,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学生未来三年在校学习、生活和未来实习、就业进行入学指导,引导其尽快转变思想,转换角色,以高年级学生的心态迎接新生活。
《职业》:请问,学校又是如何设计“企业认知”课的呢?
张兵营:一周的“企业认知”,是我校设计的一门新课程,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期间必须参加一次为期一周的“企业认知”活动。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认识企业的机会,并对将要从事的工作形成感性认知。
连续一周的“企业认知”活动有一套完整的课程安排,学生每次去企业都要带着任务书。如今天的任务是观察企业生产车间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任务书上要求学生观察企业车间内的安全标志、安全出口设置,思考企业为什么要将生产标示设置在这些地方,这样的布局与学校实习工厂中的设计有什么不同,相比之下学校的实训车间有哪些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等。
可能有人会问:花一个下午只完成这样一个小小的任务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在我看来一点儿都不浪费。因为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开始学会主动观察、学习和思考,而初次接触企业的好奇心又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在企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学习效果比在课堂上更好。
有了对企业车间的真切体验,再回到学校实训室,学生就会明白学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训室,为什么要安排实训环节,甚至为什么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在认知的过程中,带队老师及企业相关人员还要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内容涉及企业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企业文化、规范的生产流程等。
《职业》:请问,贵校在“工学交替”方面有哪些探索呢?
张兵营: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和学习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学徒制”等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而在我看来,“工学交替”的本质就是“双元”和“学徒”的叠加,更适合学生与企业的深度对接。
我校在“工学交替”的安排上,一方面完全按照“2.5 0.5”的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但稍有变通的是,我校将理论教学内容分解到三年中,而非集中在前两个半学期;另一方面,我校将“工学交替”作为一门课程安排在第三年开学初的三个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三个月后所有学生必须全部返回学校完成剩下的课程并通过考试,考试合格才能顺利毕业并获得自由择业机会。
之所以将“工学交替”安排在第三年的前三个月,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前两年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最后一年的学习中应该抓住的重点。在企业生产线上完成一道工序的最大误差不能超过4秒,否则下一道工序就没法完成,影响整个流水线的进度。而在学校,老师要求学生在1个小时内制作一个工件,有的学生两三个小时都不能完成,还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和谅解。这就是企业和学校的差别。
“工学交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管理制度、掌握企业生产流程的机会,同时也解决了我校设备、师资不足的矛盾,让大部分专业教师有机会下企业锻炼。
此外,为了让学生在进行“工学交替”时更顺利,我校近期在理论教学方面也有新的探索,即要求将所有的专业理论课搬到实训室,让理论课形象化,让师生在实训环境下更有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