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工业逐渐发展,河道污染及底泥淤积日益严重,及时进行河道清淤工作,对于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概括了河道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危害,介绍了河道清淤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河道清淤;方法;比较
1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城市都是傍水而建,河流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环境载体,对于城市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工业逐渐发展,大量的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流水体的污染负荷远远大于水体的自净能力,污染物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且底泥表层重金属、营养物和有机污染物等含量较高,使河流水体中的动植物大量死亡,河流水体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现象、水华现象频频发生,进入河道的污染物和垃圾的大量沉积导致河道淤泥层增厚、过水断面减小,河道的防洪排涝、航运功能也深受影响。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生态化环境友好型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与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及时进行城市河道清淤工作,改善城市内部河流生态,充分发挥其水系作用,对于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2污染物
河道的淤泥中沉积着大量的有机、无机污染物,使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加上部分污染物和垃圾的毒害作用,使水体中动植物大量死亡,河道水体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水体水华现象、黑臭现象频频发生。淤泥的污染主要在于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挥发性硫化物,其经阳光照射就会释放到水中。通常,淤泥如果未被大量搅动,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表土的半米内,在直流和干流的交汇处,污染物会淤积较厚。
2.1污染物种类
黑臭河道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质,主要有C、H、O、N、P、S等元素组成,主要分为营养元素、重金属、有机物三大类。
2.1.1营养元素。经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的N、P等营养元素,相当一部分沉积到底泥中,水生植物的生长会吸收部分营养成分,其余大部分仍与水体保持动态平衡,当水体污染源得到一定控制后,N、P则可能主要来自底泥的释放,严重时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1.2重金属。重金属通过吸附、络合、沉淀等作用而沉积到底泥中,同时与水相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重金属极易再次进入水体,成为二次污染源。
2.1.3难降解有机物。PCBs、PAH、石油产品、有机氯农药等有机物,由于疏水性强,难降解,在底泥中大量积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有毒有机物可以在生物体内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通过食物链还可能危害到人类。
2.2污染物的危害
污染物的沉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发黑、臭气熏天,且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有毒物和无机有毒物,使河中生物大量减少甚至绝迹,河流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既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损害城市形象。底泥是底栖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和食物来源,污染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生物产生致毒致害作用,并通过生物富集、食物链放大等过程,进一步影响陆地生物和人类健康。
3清淤方法
河道淤泥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我国河道清淤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
3.1物理法
3.1.1水利冲淤。利用水位差或人为制造水位差,增大计划清淤河道的流量把河底淤泥随水流带出本河道。适用于落差较大的河流水系。
3.1.2机械清淤。利用机械方法把河道淤泥从河道中分离出来。最常用的方法是挖泥船挖泥和挖土机挖泥(需将河水排干)。适用于泥质较硬的河道,但对污染物最密集的、位于淤泥层最上部的浮泥层基本没效果。
3.1.3人工冲淤。对河道两头进行筑坝围堰,把坝内河水排干,随后利用高压水泵对淤泥进行冲刷,通过泥浆泵将冲刷后的淤泥抽排入泥浆车,集中外运处里。
3.1.4掩蔽清淤。掩蔽是在污染的底泥上放置一层或多层覆盖物,使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防止底泥污染物向水体迁移。采用的覆盖物主要有未污染的底泥、沙、砾石或一些复杂的人造地基材料等。适用于淤泥污染轻、厚度小的河流。
3.2生物法
3.2.1生态清淤
生态清淤是一种以改善河道水质为目标的清淤方法,通过向河道淤泥层中投加功能微生物制剂或微生物促生剂,利用微生物大量分解河道淤泥及淤泥中的污染物,并选择投加底泥固化剂,稳定固化河道淤泥。
3.2.2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3.3化学法
3.3.1化学修复技术
主要靠向底泥施入化学修复剂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被污染物易降解或毒性降低,不需底泥再处理。
4清淤方法比较
物理法中的水力冲淤本质上只是把某一河段的淤泥扩散到其他河流水系,淤泥总量并没有减少,治标不治本,且容易造成河道淤泥的二次污染;机械清淤一般挖泥船体型较大,容易受河道宽度、水位、横穿河道的构筑物限制,不能适用于所有河道;人工冲淤清淤效果良好,但需筑坝排水,容易引起河岸崩塌;掩蔽清淤難以根治河流水体和淤泥污染,一般很少采用。
生物法中的生态清淤效果稳定、对河道环境无任何破坏,成本低,在清淤同时改善水质,对黑臭河道的清淤治理尤为明显;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利用载体将有益微生物培育成优势群落,激活其活性能力,由于水体污染成因不同,有害物质的成分也多样性,在治理技术上采用单一的技术是很难治理污染水体的,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性的技术。
化学法中的化学修复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对河道进行清淤。
5实例
以天津市小王庄排水河清淤工程为例,小王庄排水河河道起自与张贵庄排水河联通的2d2000闸门,终至北塘排水河,河道全长约为5公里,其中约1.5公里河段位于外环线以内,3.5公里河段位于外环线之外,河道横断面为梯形土坡结构。施工方案比较如下:
方案一:挖掘机清淤
在完全断水、晾晒干场条件下,采用挖掘机和自卸汽车进行河道清淤。
优点:施工工艺简单,工作效率高,易达到设计清淤断面。
缺点:施工场地旁需修建临时辅道填装、外运淤泥。淤泥含水率高,清除、外运时易撒漏,对环境影响大。
方案二:泥浆泵吸泥
在排水条件下无需晾晒半干场作业,采用泥浆泵和罐车清淤。
优点:施工工艺简单,工作效率较高,利用泥浆泵特性可深入难以修建施工辅道的河段。
缺点:泥浆中含水率较高,故所需排泥场占地较大。封闭罐车运输成本较高。
方案比选:
由于本工程现状河道护坡大部分为土质边坡,河道清淤施工时需严格按设计清淤断面实施。同时考虑现状河道位于外环线附近,河道调水后有干场自然晾晒的条件。且现状两岸堤顶外大部分无道路,大型泥罐车进出现场困难。综上所述,本工程采用方案一挖掘机清淤的施工方案,在河道调水后应尽可能延长对施工场地的晾晒时间,降低淤泥含水率。采用挖掘机清除淤泥至自卸汽车,并弃运至排泥场。
6结语
影响淤泥处理方法选择的因素有许多,如处理效果、处理成本、环境标准、淤泥性质、处理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一般城市河道清淤多考虑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防止污泥外运过程中的洒落,多采用人工冲淤,用泥罐车将污泥外运,并在人工冲淤后采用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巩固清淤后的成果;郊县清淤由于地势比较开阔,在考虑处理成本的前提下,多采用机械清淤,以达到较好的清淤效果。
【关键词】河道清淤;方法;比较
1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城市都是傍水而建,河流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环境载体,对于城市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工业逐渐发展,大量的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流水体的污染负荷远远大于水体的自净能力,污染物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且底泥表层重金属、营养物和有机污染物等含量较高,使河流水体中的动植物大量死亡,河流水体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现象、水华现象频频发生,进入河道的污染物和垃圾的大量沉积导致河道淤泥层增厚、过水断面减小,河道的防洪排涝、航运功能也深受影响。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生态化环境友好型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与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及时进行城市河道清淤工作,改善城市内部河流生态,充分发挥其水系作用,对于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2污染物
河道的淤泥中沉积着大量的有机、无机污染物,使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加上部分污染物和垃圾的毒害作用,使水体中动植物大量死亡,河道水体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水体水华现象、黑臭现象频频发生。淤泥的污染主要在于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挥发性硫化物,其经阳光照射就会释放到水中。通常,淤泥如果未被大量搅动,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表土的半米内,在直流和干流的交汇处,污染物会淤积较厚。
2.1污染物种类
黑臭河道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质,主要有C、H、O、N、P、S等元素组成,主要分为营养元素、重金属、有机物三大类。
2.1.1营养元素。经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的N、P等营养元素,相当一部分沉积到底泥中,水生植物的生长会吸收部分营养成分,其余大部分仍与水体保持动态平衡,当水体污染源得到一定控制后,N、P则可能主要来自底泥的释放,严重时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1.2重金属。重金属通过吸附、络合、沉淀等作用而沉积到底泥中,同时与水相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重金属极易再次进入水体,成为二次污染源。
2.1.3难降解有机物。PCBs、PAH、石油产品、有机氯农药等有机物,由于疏水性强,难降解,在底泥中大量积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有毒有机物可以在生物体内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通过食物链还可能危害到人类。
2.2污染物的危害
污染物的沉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发黑、臭气熏天,且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有毒物和无机有毒物,使河中生物大量减少甚至绝迹,河流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既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损害城市形象。底泥是底栖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和食物来源,污染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生物产生致毒致害作用,并通过生物富集、食物链放大等过程,进一步影响陆地生物和人类健康。
3清淤方法
河道淤泥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我国河道清淤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
3.1物理法
3.1.1水利冲淤。利用水位差或人为制造水位差,增大计划清淤河道的流量把河底淤泥随水流带出本河道。适用于落差较大的河流水系。
3.1.2机械清淤。利用机械方法把河道淤泥从河道中分离出来。最常用的方法是挖泥船挖泥和挖土机挖泥(需将河水排干)。适用于泥质较硬的河道,但对污染物最密集的、位于淤泥层最上部的浮泥层基本没效果。
3.1.3人工冲淤。对河道两头进行筑坝围堰,把坝内河水排干,随后利用高压水泵对淤泥进行冲刷,通过泥浆泵将冲刷后的淤泥抽排入泥浆车,集中外运处里。
3.1.4掩蔽清淤。掩蔽是在污染的底泥上放置一层或多层覆盖物,使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防止底泥污染物向水体迁移。采用的覆盖物主要有未污染的底泥、沙、砾石或一些复杂的人造地基材料等。适用于淤泥污染轻、厚度小的河流。
3.2生物法
3.2.1生态清淤
生态清淤是一种以改善河道水质为目标的清淤方法,通过向河道淤泥层中投加功能微生物制剂或微生物促生剂,利用微生物大量分解河道淤泥及淤泥中的污染物,并选择投加底泥固化剂,稳定固化河道淤泥。
3.2.2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3.3化学法
3.3.1化学修复技术
主要靠向底泥施入化学修复剂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被污染物易降解或毒性降低,不需底泥再处理。
4清淤方法比较
物理法中的水力冲淤本质上只是把某一河段的淤泥扩散到其他河流水系,淤泥总量并没有减少,治标不治本,且容易造成河道淤泥的二次污染;机械清淤一般挖泥船体型较大,容易受河道宽度、水位、横穿河道的构筑物限制,不能适用于所有河道;人工冲淤清淤效果良好,但需筑坝排水,容易引起河岸崩塌;掩蔽清淤難以根治河流水体和淤泥污染,一般很少采用。
生物法中的生态清淤效果稳定、对河道环境无任何破坏,成本低,在清淤同时改善水质,对黑臭河道的清淤治理尤为明显;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利用载体将有益微生物培育成优势群落,激活其活性能力,由于水体污染成因不同,有害物质的成分也多样性,在治理技术上采用单一的技术是很难治理污染水体的,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性的技术。
化学法中的化学修复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对河道进行清淤。
5实例
以天津市小王庄排水河清淤工程为例,小王庄排水河河道起自与张贵庄排水河联通的2d2000闸门,终至北塘排水河,河道全长约为5公里,其中约1.5公里河段位于外环线以内,3.5公里河段位于外环线之外,河道横断面为梯形土坡结构。施工方案比较如下:
方案一:挖掘机清淤
在完全断水、晾晒干场条件下,采用挖掘机和自卸汽车进行河道清淤。
优点:施工工艺简单,工作效率高,易达到设计清淤断面。
缺点:施工场地旁需修建临时辅道填装、外运淤泥。淤泥含水率高,清除、外运时易撒漏,对环境影响大。
方案二:泥浆泵吸泥
在排水条件下无需晾晒半干场作业,采用泥浆泵和罐车清淤。
优点:施工工艺简单,工作效率较高,利用泥浆泵特性可深入难以修建施工辅道的河段。
缺点:泥浆中含水率较高,故所需排泥场占地较大。封闭罐车运输成本较高。
方案比选:
由于本工程现状河道护坡大部分为土质边坡,河道清淤施工时需严格按设计清淤断面实施。同时考虑现状河道位于外环线附近,河道调水后有干场自然晾晒的条件。且现状两岸堤顶外大部分无道路,大型泥罐车进出现场困难。综上所述,本工程采用方案一挖掘机清淤的施工方案,在河道调水后应尽可能延长对施工场地的晾晒时间,降低淤泥含水率。采用挖掘机清除淤泥至自卸汽车,并弃运至排泥场。
6结语
影响淤泥处理方法选择的因素有许多,如处理效果、处理成本、环境标准、淤泥性质、处理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一般城市河道清淤多考虑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防止污泥外运过程中的洒落,多采用人工冲淤,用泥罐车将污泥外运,并在人工冲淤后采用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巩固清淤后的成果;郊县清淤由于地势比较开阔,在考虑处理成本的前提下,多采用机械清淤,以达到较好的清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