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何改变企业的地理布局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所有企业领导者来说,决定公司的地理布局都是至关重要之事。要想成功进入某个国外市场,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还要有坚定的决心。同样,决定在海外开设一家制造工厂,也需要用心选择一个境外目的地。踏足多个国家对企业的整体结构也会有重大影响。
  然而,如果领导者未能正确理解竞争中的地理布局问题,就会做出两种误判。首先,本应退出的那些区域市场,他们却加大投入;其次,在世界不同地区创造价值的全新机会,他们却失之交臂。他们会因为地理布局不当,而使得企业韧性不足,以致无法适应未来的全球挑战。
  
  在2020年整整一年里,关于全球化的未来,以及后疫情时代竞争的地理格局变化,领导者听到了各种迥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些观察家预测,新冠疫情之后全球化将趋向消亡,国际活动会急剧减少;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观察家预测,随着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的推行,疫情前的全球化模式将迅速得以恢复。
  然而,我的分析表明,这两种观点都具有误导性,现实情况更加复杂且微妙。无论疫苗供给情况如何,新冠疫情都将对竞争的地理格局产生持久影响。我对全球500强企业的长期分析表明,领导者应该避免两种常见谬误,并审慎思考疫情之后将重塑企业地理布局的三大趋势。

当心两种常见谬误


  谬误一:新冠疫情导致企业更加本土化。商业媒体倾向于认为过去20年是全球化如火如荼的20年。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量经济活动仍然是在一家企业的本土地区进行的。导致企业本土化的并非是新冠疫情,早在疫情来袭之前,大多数企业的经营已经是以本土为中心。
  根据《财富》(Fortune)杂志的全球500强名单,我们选取了世界上体量最大的一些公司,看一看在地理布局方面,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在此前一项研究中,潘卡吉·盖马沃特(Pankaj Ghemawat)和我发现,如果从子公司的地理分布来看,2012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全球化程度并不太高。我们在考察次年上榜的全球企业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使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也继续将近半数的子公司设在了国内。
  为了更好地揭示过去十年发生的变化,我分析了2012年~2016年连续五年进入《财富》全球500强榜单的近400家企业的地理分布。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企业的跨国子公司所占比重始终相当稳定:平均而言,这近400家企业的国内子公司数量每年都略超全部子公司的半数。当我把分析对象聚焦在其中规模最大的100家企业,追踪它们在2019年的足迹时发现,在疫情来袭之前,每家企业平均有近40%的子公司继续留在本国境内。这样一种全球分布,让人很难将其与“无国界的世界”这种说法联系在一起,对于规模非常大的那些企业来说就更是如此。
  如果按销售额对《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分类,也可以证实上述发现。根据这种分类方法,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也就是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销售额分别占到至少20%——在2002年仅有3%,2013年12%,2017年9%。
  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正在改变人们对待全球化的心态。如果继续高估企业的全球化程度,就会造成对竞争中地理布局的误解。本土地区在疫情之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下去。以英国的零售超市乐购(Tesco)为例。2015年,该公司出售了其在韩业务,并于2020年初完全退出亚洲市场,以便进一步聚焦于英国和爱尔兰市场。乐购的本土化进程早在疫情之前就已开始。许多宏观指标也呈现出这种模式。例如,新冠疫情来袭之前,在几乎所有商品生产价值链中,贸易强度(出口总额与产出总额的比值)都已经出现下滑。
  谬误二:新冠疫苗的广泛接种可以使企业恢复到疫情前的全球化模式。新冠疫苗的研发和持续接种得到了商界的热烈欢迎。然而,就此以为企业的地理布局能重回疫情前的模式,就大错特错了。
  对于完全建立在效率和跨国套利基础上的供应链,本次疫情暴露出其脆弱性。无论有没有疫苗,对韧性的关注都将推动企业的供应链重组。在疫情的余波中,我们可以预计,企业将越来越多地立足于区域布局,采取一种多地区采购的战略。
  马士基公司(Maersk)CEO施索仁在和瑞士IMD商学院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公司“供应链的设计过于强调提升效率”,导致各条供应链上“相当小的零件往往也只有单一货源”。疫情暴发后,这种情况将发生变化。在多地区采购战略下,公司依赖的是大量规模较小、灵活机动的生产厂,以及更加靠近最终客户所在地的采购合作伙伴。这种战略注重本土地区,由此降低了跨境经营风险,同时让企业仍有机会从地区间差异中获利。
  随着在全球各地存储与传输数据的能力日渐增强,且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数据的数字化跨境流动将成为现实。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快,只是其方式會不同于疫情之前的预期。德国在线零售商Zaland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在2008年成立,随后拓展到另外16个欧洲国家,其中大部分国家是在2010~2012年间进入的。在疫情暴发之前的几年里,Zalando进行了一次全面转型,以期拓展数字基础设施,并延续在欧洲的经营布局。为此,公司需要内部研发技术,用以改进仓储、交付和客户服务流程,并从根本上重塑数字营销工作。疫情暴发以来,加强数字化建设变得愈发重要:它将在疫情结束后推动Zalando基于数字平台的商业模式发展,并在所有市场上进一步深化与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特别是那些时尚和生活方式品牌)的关系。

重塑企业地理布局的三大趋势


  趋势一:本土地区将变得至关重要。在疫情暴发前,区域内部的贸易量已经在上升。基于数据分析、针对全球最大规模公司布局变化的一项评估表明,这一趋势将继续加速。
  我通过对《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多年分析发现,早在疫情暴发前几年,这些企业在子公司选址方面,就一直存在明显的区域侧重——平均而言,大约70%的子公司设在了国内或本土地区。如果考察《财富》全球500强企业销售的目标市场,同样是明显以本土地区为中心。对比2002年、2013年和2017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销售分布,可以明显看出,大多数企业仍是本土地区主导。2002年,88%的企业至少有一半的销售额是在本土地区实现的,而2013年和2017年,这一比例分别为69%和74%。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加大,以及需要更多关注当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我们可以预期,企业会在更大程度上优先考虑本土地区。试想一下制药行业以及欧洲对中国等国供应的严重依赖,最近引发了怎样的公众关注。2021年1月,总部位于法国的跨国公司赛诺菲(Sanofi)剥离了6家欧洲工厂,成立了一家名为EuroAPI的新上市公司,其年收入超过10亿欧元(约合12亿美元)。此举完全就是为了吸引欧盟内部有意增加制药产量的那些公司。我们可以预见,这一趋势也将出现在其他行业。
  趋势二:全球扩张仍将只是极少数企业的可行选择。在疫情暴发前,几乎没有哪家企业做到了全球覆盖,全球规模最大的那几家企业也概莫能外。
  在后疫情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覆盖,仍然只是极少数企业的可行选择。我们可以预见,新冠疫情中的赢家——其中许多是高效运用数字平台的轻资产公司——将是极少数能够抓住全球增长机会的公司。它们拥有足够的财力,可以投入拓展全球触角。例如,总部位于瑞典的声田公司(Spotify)显然就是这场疫情的受益者。声田抓住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付费流媒体音乐服务增长势头,前所未有地成功增加了3,000万用户。到2020年底,其付费用户达到1.55亿。这一成果也是通过调整地理布局实现的。2020年6月,该公司同时进军俄罗斯(2019年全球增长最快的录制音乐市场)以及另外13个国家。这意味着,在疫情期间,公司抓住机会大力推动实现全球发展的抱负。
  趋势三:数字技术将助推全球化的下一阶段。在疫情暴发之前,数字技术已然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它促进了创新,提供了信息渠道,并且连接起消费者和供应商。疫情进一步加快了这一趋势。
  单凭电子商务将不足以在后疫情时代取得成功。数字技术将助推全球化的下一阶段,进而决定企业应如何组织跨境经营活动。例如,总部位于德国的阿迪达斯(Adidas),其电商业务实现了蓬勃发展,由于新冠疫情,2020年它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然而,该公司的数字化加速计划并不只是扩张线上销售渠道,而且要发展新的数字化能力,与全球消费者互动,并实现整个供应链(从产品设计到分销)的数字化。阿迪达斯最近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計划,计划在2025年之前投入超过10亿欧元,重点发展3D设计和打印能力、数控针织以及直接根据用户数据进行的自动化切割。在客户方面,公司也将继续加大投资,为自营零售门店配备全渠道数字化功能,从而在所有客户触点创造一体化的消费体验。它将重点放在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几个关键城市,包括墨西哥城和首尔,以期提高顾客参与度。
  来自全球500强企业的数据证实,本土地区在疫情发生前对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而真正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仍是凤毛麟角。疫情发生后,在决定企业未来踏足哪些地区时,领导者必须先对数据加以研究,而不要被虚假的因果关系引入歧途。
  翻译:徐广彤
其他文献
对京东来说,现在已经是一场持久战。  2012年底,刘强东正在按照公司的业务条线和各个区域作总结,“2012年都超额完成了年初的预算。”他说,“2013年实现季度盈利应该是自然的一个结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2013年还是不考虑上市。”  自几个月前在网络上硝烟四起的各种“电商大战”之后,刘强东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缄默。但外界对于京东IPO的关注和期待值一直未减,刘强东坦言,主要因素不是资本市场,
期刊
IBM、苹果、英特尔、微软、雅虎和谷歌这些辉煌的名字背后有哪些必然的规律?《浪潮之巅》作者长居硅谷,与这些大公司有第一手接触,能够从产业结构和公司成长规律这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既具宏观的历史视野,又兼具微观的细节阐释,是一本IT工业领域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12月8日,《商业价值》杂志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举办第五期《商业价值》悦读会——“从浪潮之巅看企业沉浮”,与众多互联网及IT业人士一起,
期刊
武汉鲁磨路VOX酒吧,Mean Street(残酷大街)乐队经常会在这里演出,向怡宁是舞台上足够有范儿的主音吉他手,长发、面容上有冷的色调,右臂上的文身隐约可见,他的吉他声肆意飘零,在酒吧环绕游荡,将台下听众引入癫狂和沉迷。  曲终人散,演出结束,这位长发吉他手则会恢复自己的职业身份,成为智能手机应用航班管家、快捷酒店管家等产品的创意设计总监。  或许是摇滚乐让向怡宁成为现在的他,不羁桀骜,像一株
期刊
当大多数视频供应商围绕版权和自制栏目开疆拓土之时,Canal+旗下订阅视频点播服务品牌Canalplay采取了一种间接的方法吸引观众——自创咖啡品牌。Canalplay通过支付月费的方式,向人们提供无限量的视频点播服务,但如果用户在电视机前昏昏欲睡则会稀释这部分付费价值。所以,Canlplay与印度、布隆迪和巴西等地的咖啡制造商合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咖啡品牌——Insomny,帮助人们“保持清醒”
期刊
提到耐克,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篮球?运动鞋?还是乔丹?  如果你的反应还是这些,那你实在需要重新认识这家公司了。  刚刚结束的2012年可以称为耐克的运动数字化元年,它的数字运动平台Nike+迎来了全面爆发。短短1年时间内,多款重量级产品相继问世,Nike+线上社区的注册用户数量也从年初的500万迅速增加到1000万以上的规模。  耐克的财报显示,2013年第1财季(即2012年第3季度),耐克在
期刊
08期—09期是合刊,所以本期數据都在09期中。
期刊
在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健儿摘金夺银,获得88枚奖牌,名列奖牌榜第二。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8月1日的男子100米半决赛上,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并在决赛中获得第六名。  32岁“高龄”的苏炳添何以创造这一神迹?在苏炳添撰写的一篇论文里,他讲述了自己与兰迪·亨廷顿(Randy Huntington)教练从2017年开始合作后的改
期刊
2012年底,移动互联网领域有两件事情值得大家关注,一个是引发轩然大波的App备案。另一个是近期逐渐显现的移动App同质化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我们所倡导的营造移动App绿色生态链相关。备案并非针对App,开发者莫担忧  近日,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陈金桥表示:“工信部正在建立一个长效的评估体系,对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内置软件进行评估和抽查,而且相关的国家实验室和研究院都参与到其中。其次是要将
期刊
对于公司而言,如何立足长远制定持续有效的明智决策,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有多达2/3的企业决策制定者依赖的策略并不可靠。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4/5左右的企业兼并未能实现预期的收入协同效应,为什么大约80%的初创公司撑不过第二年。  公司容易做出糟糕决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们对短期效果的盲目痴迷。归根结底,所有公司的基本宗旨都是为了提供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它们不仅
期刊
善于用信息科技武装的城市,才能更加坚强。  7月21日的暴雨,让北京遭遇了重创。城区几乎陷入了瘫痪,很多人被大雨和无法行驶的路况滞留到后半夜才得以回家。通过手机和微博等传播工具,城区中的人大多有机会了解周边的情况,甚至可以通过微博求得一定的帮助。而在微博平台上,很多市民自发的组织起来传播信息甚至组成团队参与疏导滞留人员。这让人感叹公民意识的闪耀之外,也感慨信息技术进步和互联网应用对社会的重大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