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制图》是一门既有抽象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图样的读图、绘图能力。但对于中职生来说,《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难以理解和记忆,空间想象思维难以形成,极易导致一些学生厌学现象。所以我们应该从国民经济发展对中职校建筑类毕业生的需求实际出发,多方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提升《建筑制图》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制图教学 效果 兴趣 建筑专业
《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它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的媒介,是指导生产和施工的规范性文件。它也不同于以往所学的任何一门课程,它对于立体几何知识不足,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要熟练掌握制图语言,并且用其表达或读懂复杂的形体存在一定难度。下面对如何提高中职课堂中《建筑制图》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丰富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教育体制,使得学习相对较好、相对优秀的这一部分学生都去了高中读书,而淘汰下来的学生在别无选择的条件下就到职中来完成他们的学习生涯,大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我们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积极主动地讲解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解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组合体视图的选择、一个形体表达方案的设计、尺寸标注的正确性等,都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最后让学生确定最佳方案。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在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课堂效果的提高
职校的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课堂早已经厌倦了,而且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图形,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为了使他们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一些重要概念,根据其形体的特征,将枯燥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联系起来。如在教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我让学生每人拿出自己的书和铅笔作为投影对象,再将黑板、墙壁和地板构成三面体系,让学生动手摆,看能摆出几种位置,各自得到什么样的投影。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你争我辩,又是摆位置,又是讨论,很快就搞清了线段和面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在提问题后,发动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互相解答,互相纠正,教师再加以启发引导。如在教截交线和相贯线时用橡皮泥做教具,课前准备好几个切成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的橡皮泥,讲授的时候采取不同的剖切位置用小刀给橡皮泥进行截切,让同学们观察不同位置的剖切面得到什么样的截交线,都被这个橡皮泥道具吸引,整堂课都听的津津有味。课后自己拿来橡皮泥做出各种模型,观察形体,画出图形。培养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读图画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读图是绘图的逆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一方面要求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让他们掌握空间想象的必要方法和技巧,形成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思维路线。读图是把几个视图结合起来,学生首先要将三个视图大致看一下,确定形体的组合方式,从而选择合适的读图方法(线面分析法或形体分析法等),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顺序,利用视图之间的三等、方位关系,结合一些读图的技巧,把它们合成一个整体,然后解决形体剩余的局部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形象地将分析的整个过程清晰且循序渐进地展现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不同的读图方法,教师要反复举例,过程要放慢,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选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是怎样运用的。在学生读图的基本方法掌握之后,教师可再举两种方法并用的例子,通过一些典型的示例,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绘图的过程中,需要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投影的立体思维模式,即要拥有空间想象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环境或实物,反复观察,仔细揣摩。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学生一般能够建立起从立体转换为平面的空间想象能力。但若拿来一张图纸让学生阅读,学生有时仍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绘制图形时的立体思维模式确立不够,或不甚清晰,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平面转换为立体的思维方法和技巧普遍感到困难,不易掌握。
四、大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得再合理,基础知识讲授得再透彻,如果没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一十分重要的环节,这门课程的教学即使不失败,也不会成功。《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教师要想大幅度地全面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动手时间。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绘图和读图,而且在课后要给学生布置一定分量的作业或任务,加强其训练,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在学生学习完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知识并经过一学期的反复阶段性训练后,教师可在学期结束前用1―2周时间,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布置一些带有一定设计成分在内的课题,让他们把所学到的绘图知识连贯、有序、综合、灵活地运用起来。题目可来自校内外实训基地,内容可为专业设备图、专业工艺图等的设计与绘制,且要有必需的文字说明。此外,教师也要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读相关图纸或就学生绘制的图纸进行阅读。综合这两方面的实践可以达到教学效果验证和学生自我检查的双重目的,为改进以后的教学和学生的自我提高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教师应把上述实践活动给出的成绩纳入结业考试成绩中来,以便弥补闭卷考试中某些重要的技能无法考核的弊端,比如国家标准的查阅等。
五、小结:
总之,要上好《建筑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在授课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课程的信心,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并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沈月英.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8.
[2]郭秀丽.试析《建筑制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新课程学习:下》,2014.
(作者单位:盐城技师学院环境工程系 江苏盐城市 224002)
关键词:建筑制图教学 效果 兴趣 建筑专业
《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它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的媒介,是指导生产和施工的规范性文件。它也不同于以往所学的任何一门课程,它对于立体几何知识不足,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要熟练掌握制图语言,并且用其表达或读懂复杂的形体存在一定难度。下面对如何提高中职课堂中《建筑制图》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丰富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教育体制,使得学习相对较好、相对优秀的这一部分学生都去了高中读书,而淘汰下来的学生在别无选择的条件下就到职中来完成他们的学习生涯,大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我们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积极主动地讲解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解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组合体视图的选择、一个形体表达方案的设计、尺寸标注的正确性等,都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最后让学生确定最佳方案。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在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课堂效果的提高
职校的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课堂早已经厌倦了,而且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图形,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为了使他们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一些重要概念,根据其形体的特征,将枯燥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联系起来。如在教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我让学生每人拿出自己的书和铅笔作为投影对象,再将黑板、墙壁和地板构成三面体系,让学生动手摆,看能摆出几种位置,各自得到什么样的投影。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你争我辩,又是摆位置,又是讨论,很快就搞清了线段和面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在提问题后,发动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互相解答,互相纠正,教师再加以启发引导。如在教截交线和相贯线时用橡皮泥做教具,课前准备好几个切成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的橡皮泥,讲授的时候采取不同的剖切位置用小刀给橡皮泥进行截切,让同学们观察不同位置的剖切面得到什么样的截交线,都被这个橡皮泥道具吸引,整堂课都听的津津有味。课后自己拿来橡皮泥做出各种模型,观察形体,画出图形。培养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读图画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读图是绘图的逆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一方面要求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让他们掌握空间想象的必要方法和技巧,形成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思维路线。读图是把几个视图结合起来,学生首先要将三个视图大致看一下,确定形体的组合方式,从而选择合适的读图方法(线面分析法或形体分析法等),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顺序,利用视图之间的三等、方位关系,结合一些读图的技巧,把它们合成一个整体,然后解决形体剩余的局部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形象地将分析的整个过程清晰且循序渐进地展现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不同的读图方法,教师要反复举例,过程要放慢,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选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是怎样运用的。在学生读图的基本方法掌握之后,教师可再举两种方法并用的例子,通过一些典型的示例,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绘图的过程中,需要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投影的立体思维模式,即要拥有空间想象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环境或实物,反复观察,仔细揣摩。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学生一般能够建立起从立体转换为平面的空间想象能力。但若拿来一张图纸让学生阅读,学生有时仍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绘制图形时的立体思维模式确立不够,或不甚清晰,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平面转换为立体的思维方法和技巧普遍感到困难,不易掌握。
四、大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得再合理,基础知识讲授得再透彻,如果没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一十分重要的环节,这门课程的教学即使不失败,也不会成功。《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教师要想大幅度地全面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动手时间。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绘图和读图,而且在课后要给学生布置一定分量的作业或任务,加强其训练,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在学生学习完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知识并经过一学期的反复阶段性训练后,教师可在学期结束前用1―2周时间,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布置一些带有一定设计成分在内的课题,让他们把所学到的绘图知识连贯、有序、综合、灵活地运用起来。题目可来自校内外实训基地,内容可为专业设备图、专业工艺图等的设计与绘制,且要有必需的文字说明。此外,教师也要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读相关图纸或就学生绘制的图纸进行阅读。综合这两方面的实践可以达到教学效果验证和学生自我检查的双重目的,为改进以后的教学和学生的自我提高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教师应把上述实践活动给出的成绩纳入结业考试成绩中来,以便弥补闭卷考试中某些重要的技能无法考核的弊端,比如国家标准的查阅等。
五、小结:
总之,要上好《建筑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在授课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课程的信心,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并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沈月英.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8.
[2]郭秀丽.试析《建筑制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新课程学习:下》,2014.
(作者单位:盐城技师学院环境工程系 江苏盐城市 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