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探索中国胃肠间质瘤(GIST)的疾病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的历史变迁。
方法中国胃肠间质瘤研究组(CN-GIST)选取国内4家大容量的医疗中心,收集并检索自199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18年期间所收治的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ife Table计算累计生存率,生存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4家医疗中心18年期间共收治2 610例GIST患者,其中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667例(25.6%),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754例(28.9%),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692例(26.5%),广东省人民医院497例(19.0%)。男性1 394例,女性1216例,男女比例1.15∶1.00,年龄18~95(中位数58.0)岁。按照每3年为一个时间段,将18年分为6个时间段,新接收患者病例数量逐渐增长,分别为1998—2000年13例(0.5%);2001—2003年68例(2.6%);2004—2006年256例(9.8%);2007—2009年517例(19.8%);2010—2012年814例(31.2%);2013—2015年942例(36.1%)。肿瘤原发部位位于食管50例(1.9%),胃1 686例(64.6%),十二指肠206例(7.9%),空肠和回肠446例(17.1%),结直肠133例(5.1%),胃肠道外GIST 89例(3.4%)。就诊时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者2 404例(92.1%),复发转移206例(7.9%);复发转移的患者中,肝转移126例(61.2%),腹腔和(或)盆腔转移64例(31.1%),肝转移加腹腔和(或)盆腔转移12例(5.8%),其他部位转移4例(1.9%)。全组有352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其中2004—2006年只有1例(0.4%,1/256),2007—2009年有7例(1.4%,7/517),2010—2012年有150例(18.4%,150/814),2013—2015年有194例(20.6%,194/942);原发突变位点位于c-Kit外显子9者占8.5%(30/352),外显子11者占68.8%(242/352),外显子13者占1.1%(4/352),外显子17者占0.6%(2/352);PDGFRA外显子12突变者占0.9%(3/352),外显子18突变者占5.7%(20/352);有51例(14.5%)c-Kit及PDGFRA检测均未发现突变。全组共有2 202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2 038例(92.6%),姑息性切除164例(7.4%)。根治性切除患者的NIH危险度分期构成:极低危450例(22.1%),低危593例(29.1%),中危283例(13.9%),高危712例(34.9%)。995例NIH危险度分级为中高危患者中有550例(55.3%)术后接受了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接受辅助治疗患者的比例按本研究划分的6个时间段分别为0、42.8%(12/28)、19.8%(20/101)、9.8%(21/215)、65.7%(176/268)和85.6%(321/375)。复发转移的206例GIST患者中,200例(97.1%)接受了伊马替尼一线治疗,22例(10.7%)接受了舒尼替尼二线治疗。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共计1 743例(66.8%),中位随访时间35.9(0.1~173.8)月。极低危、低危、中危及高危患者其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97%、95%和78%。
结论本研究为国内GIST研究提供了最大宗数据资料,揭示了中国在过去的18年间GIST疾病特征和诊断治疗的历史变迁,为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