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ei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发展和本科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革与完善。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由南京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群教学团队以及在“两课一开放”中培养创新型遗传学专业人才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186-02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 “以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为标志的大改革、以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为标志的大发展、以注重本科教学质量为标志的大提高”。毋庸置疑,中国高校的数量和规模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未来大学的竞争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人才培養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两种,即: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前者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为中心,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本和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后者则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遵循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提供学习建议,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引导和指导。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问题在于:
  1.教学模式老套落后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 2012 年,新建或新升格的本科院校325 所,独立学院 303所。虽然教学手段在不断创新、教学平台越来越完善,但是教学理念依然落后,在教学模式上大多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少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单向式教学为主,强调灌输、背诵、服从、分数,不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与批判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缺乏鼓励教师潜心教学的激励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张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各方面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应学生的质疑与批判。因此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但是,很多高校仍然只重视对教师的科研激励,而对教师的教学成就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使很多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认为只有做好科研才有前途,因此在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
  3.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僵化
  人才培养实质是人的能力塑造的过程。一个人的能力实际上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的能力不仅是学习、背诵、考试,还包括实验、设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但是我们对学生能力的评判方法依然主要是通过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培养的学生善于记忆,善于考试,但不敢质疑与批判,缺乏创新意识。
  基于上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的本科教育应该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重视下面的几项重要工作:
  1.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评价体系,凸出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还要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因此对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不仅要有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的指标,还应该有人才培养特别是杰出人才培养的指标。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还要承担教学任务。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也应该像科研考核一样有明确的指标,而且要有与科研考核相当的激励政策,让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专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教师无后顾之忧,使老师们“安心在岗”。
  3.改革学生培养模式,完善学生能力评估系统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不仅要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实践技能,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所以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中要减少记忆性内容的考核,增加理解性、技能型、应用型和探究性内容的考核。在培养模式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完善的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校选课的制度,在课程类型、主辅课和任课教师的选择等方面给与学生更大的自由度。
  总而言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起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旺,杜亚丽,丁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反思与当代创新[J].教育研究.2015,1:28-34
  [2]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其他文献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的环保产业发展,亟需高等学校培养更具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环保型人才。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及评价系统难以满足当前我校环保设备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及评分方法对环保设备设计课程的不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主题教学方法,并制定了以课堂表现、主题探索学习、期末考核三部分成绩作为课程总体成绩的新型考核评分体系。以期更好地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当前高中生体育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收集和甄选,同时采用了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福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一年级各班学生的体育课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和处理,调查发现当前网络环境下福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一田径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传统教师教授体育运动技术掌握不到位、对自身实践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缺陷不了解等问题。经过研究得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教学环境限制、
期刊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进行了系统性的补充和扩展,并将其运用到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微课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这项教学方式在专业课中的应用方式,以及为专业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 工业分析与检验 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随着钢结构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钢结构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重要性和地位在不断地增强。本文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钢结构教学特点和问题,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兼备的优秀人才为目标,探讨了目前通识教育中少学时情况下,钢结构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钢结构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新工科建设是当前新经济背景下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新挑战。本文以Python大数据分析及应用课程为研究,提出适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知识体系,希望能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一种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 知识体系 大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231-01  一、新工科是工科教育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随着以
期刊
【摘要】对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Multisim虚拟仿真平台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可有效利用仿真的过程调整电路设计,也可利用仿真结果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虚拟仿真的最大好处是,无需现实中的器件与仪器仪表,能有效节约资源,并起到良好的测试和验证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与时俱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Multisim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5湖北省职教学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甘肃省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选项课选择倾向的因素,为甘肃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安排体育选项课,学生选项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影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选项课选择倾向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学生体育选项课选择倾向的主要因素有:1.兴趣;2.目的和动机;3.性别差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来实现,而教学行为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明确和规范。本文以高中体育乒乓球选项教学实际出发,归纳总结以突出高中乒乓球选项教学实效性的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尤其指明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具体方面。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设计 乒乓球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2012YQJK036)、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
期刊
【摘要】幼儿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幼儿身心健康。通常情况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能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从教师的认知角度出发,很多教师并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往往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这样,则出现了体育活动效率低的问题。在此,应该提升幼儿教师的培训,使课程展现出游戏化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设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各行各业都在追求“工匠精神”,一时间“工匠精神”成了最热的话题。焊接技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技术,但其中却不乏工艺与技巧。高职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教学 焊接专业 探究  【中图分类号】P7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235-01  “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