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β-catenin、E-cadherin表达与胃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测定96例胃癌组织和9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β-catenin、E-cadherin表达情况。比较E-cadherin、β-catenin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不同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E-cadherin与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96%、47.92%,均低于
【机 构】
: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病理科,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外1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β-catenin、E-cadherin表达与胃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测定96例胃癌组织和9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β-catenin、E-cadherin表达情况。比较E-cadherin、β-catenin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不同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E-cadherin与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96%、47.92%,均低于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小儿咳嗽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穴位注射维D2果糖酸钙的疗效。方法80例小儿咳嗽患儿,根据临床治疗方案差异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咳和抗炎治疗,观察组给予维D2果糖酸钙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咳嗽疾病的临床治
目的分析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虚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虚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止喘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喘息、咳嗽、咯痰、胸膈满闷、肺部哮鸣音)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究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7例局部细菌感染新生儿作为A组,同期23例重症细菌感染新生儿作为B组,同期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参照组。三组均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检测WBC、CRP、PC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B组的WBC、CRP、PCT水平分别为(2.65±1.46)×109/L、(54.05±4.21)mg/L、(2.71±1.59)μg/L及(14.65±7.23)×109<
目的探讨低位保肛直肠癌患者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对其术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进行低位保肛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康复方法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排便功能、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分级、并发症发生情况、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试验组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便感觉、肛门控制能力、排便意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ARS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100例其他科室未患有乳腺相关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血清VEGF水平。比较两组VEGF水平;实验组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VEGF水平为(186.45±32.81)pg/ml,高于对照组的(92.07±21.4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Ⅰ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113.72±11.16)pg/ml,Ⅱ期患
目的观察不同康复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程控低频脉冲电水浴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Bobath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79.15±7.16)分高于对照组的(65.44±6.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2.93±7.54)分高于对照组的(66.58±6.43)分
目的探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肢体压迫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肢体压迫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术后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21.41±12.44)h、肠鸣音恢复时间(14.02±4.15)h和下床活动时间(2.02±0.56)d均短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泌尿症状困扰评分(B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超声测量指标[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IPSS评分(14.65±2.13)分、BS评分(1.74±0.21)分低于对照组的(17.34±2.
目的研究将药学干预应用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评估效果。方法100例Ⅰ类切口患者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围手术期均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给药时间不恰当、药物选择不恰当、持续用药时间不恰当及更换药物无依据发生率分别为2.00%、4.00%、0、0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应用干预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20例医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病原菌175株)和对照组(病原菌132株),每组16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菌药物,研究组给予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费用、耐药菌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药物剂量、给药疗程合理使用率分别为95.00%、98.13%、98.75%、93.75%,均高于对照组的78.13%、75.63%、80.00%、75.00%,差异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