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与“大文章”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wa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开始接触新诗创作与研究以来,蒋登科教授在这一领域已默默耕耘了三十余载。他在新诗理论建设、诗潮与流派研究、散文诗研究、新诗评论以及新诗精神史研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至今已出版《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散文诗文体论》《中国新诗的精神历程》等研究专著二十余部。蒋登科教授常说,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只能做一些“小事情”,但他的特点是坚持做小事情。在今天看来,他所做的这些“小事情”,已取得了“大收获”,形成了“大文章”。

诗学话语的本土表达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话语受制于西方理论,中国学者惯于使用西方的话语表达模式。中国现代诗学研究也陷入西方话语模式,导致中国本土话语及其表达的缺失。蒋登科则认为:“有些人对民族文化传统持虚无的、自卑的态度,因而急于去认同别人以求得到被别人认同,于是将西方的东西不加选择地搬进来,造成了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实的完全背离,导致了中国新诗发展的迷茫与混乱。”在他的理论文章中,很难见到那些生搬硬套的西方学术话语,而是将其本土化,有效地建构属于自己的整体诗学观。
  在其早期的理论著作《新诗审美人格论》中,蒋登科秉持中国新诗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的理念,将传统的“诗品即人品”的诗学理念加以深化,提出新诗审美人格论,并以此重新打量、思考新诗建设,为诗歌本体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后他还发表相关文章,进一步阐释审美人格在诗人创作中的作用。接着,蒋登科将新诗的审美人格研究拓展到新诗的精神研究领域,通过对新诗发展之精神脉络的梳理,对其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和诗歌精神进行历史总结,为梳理新诗艺术的传统,引导新诗艺术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为解决当下新诗创作中遇到的精神缺失等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
  在代表蒋登科诗潮和诗歌流派研究的专著《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和《九叶诗人论稿》中,其诗学话语的本土表达更为明显。关于九月诗派研究,其他研究者少有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文化的视角加以阐释,蒋登科却从中西“合璧艺术”的角度,对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道德审美理想、文体意识、格调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其艺术成就的取得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九叶集》诗人群研究的新收获”。《散文诗文体论》为了防止散文诗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他还提出了散文诗应具有“牧歌意绪”的美学特征的观点,纠正了多年来人们对散文诗认识的误差。
  蒋登科的诗学理论研究常常从文本出发,让作品说话,避免理论的玄虚高蹈。“不太习惯也不太喜欢从资料到资料、从理论到理论、从文学史著作到文学史著作的所谓‘研究’或者‘学问’。”

介入当下的批评姿态


  作为诗歌批评家,蒋登科一直活跃在新诗批评现场,在介入当下的诗歌批评中,蒋登科通过与众多诗歌创作者的近距离接触,深入阅读他们的诗歌作品,来感知当代诗歌创作的整体样态。
  他倡导诗人创作应“回避对具体生活事件的描述,直接深入审美主体(诗人)的内心世界,以抒情的态度歌唱生活。诗歌的内容不是‘事’,而是‘情’,诗歌观照世界的方式不是叙述而是‘歌唱’”。因为“诗人不仅要关心自己,更应关心人类,成为人类美好心灵的发现者,人类的精神领袖”。在蒋登科看来, “在文学史、诗歌史的背后,还有很多默默付出但最终被湮没的探索者,他们没有成为大人物,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为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蒋登科先后为国内上百位诗歌创作者题写过序跋,他认为不管评论对象是“大人物”,还是初学者,都应该对其所涉及的诗集、文集反复阅读,在一定的观照范围内进行打量,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他还认为,阅读作品的过程是了解当下诗歌创作的好机会,是诗评家与当下保持诗坛互动的有效方式。为了撰写一篇并不算长的序文,他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打磨。从这些所谓的“小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诗歌批评的认真态度,这是一位真正的诗歌批评家所坚守的评论立场。
  蒋登科的诗歌批评始终以理性克制的姿态,在诗歌审美的范畴内对其进行有理有据的评述。有人认为他的评论“不是那种一二三四的条条框框,而是以自己的一片诗情去领悟诗人的艺术真诚和人生爱心”。比如,他在早期评论顾城的时候,对其诗作的艺术价值予以充分肯定,但对其杀妻自缢的行为则充满“愤恨”,认为是其“人格裂变的悲剧”。这就是蒋登科的批评姿态。他的这一批评风格一直保持至今。

关注地域诗歌的赤子情怀


  在蒋登科的诗歌研究领地里,他还专门开辟了一块园地,留给他工作所在的城市,凸显了其作为诗歌批评家的赤子情怀。在中国新诗史上,成渝地区的诗歌创作一直比较活跃,产生了一大批深具影响的诗人,是中国新诗创作和研究的重镇。蒋登科在对国内诗歌重大问题发言的同时,长期关注重庆诗歌的发展,不仅参与了中国当代第一部地方诗歌史《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的编写工作,还出版了系列著作。呂进教授称其为重庆诗歌的“密切关注、细致追踪者”。
  新诗研究活态史料的抢救性发掘,是新诗文献史料研究迫在眉睫的工作。蒋登科2013年的《重庆诗歌访谈》,对中国新诗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和保存等工作,提供了新的借鉴与启示。《重庆新诗的多元景观》则是蒋登科长期关注、追踪重庆诗歌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有反映整体的《重庆当代诗歌发展概貌》,也有对某一时段进行描述的《80年代:值得不断重读的重庆诗坛》,还有对早期新诗中的邓均吾、何其芳等诗人的个案研究,以及被视为“九叶诗人”却被排除在外的诗人方敬的诗歌研究。当然,还包括老一辈诗人邹降、梁上泉、傅天琳等,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代表诗人也在其列。可以说,该书真正揭示了重庆诗歌创作的“多元景观”,是描绘重庆新诗发展史的珍贵“影集”。蒋登科在以重庆为代表的地方性诗歌研究中,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成名诗人身上,而是更注重培育诗坛新人,提携诗坛新秀,或是对新现象、新思潮保持关注。
  除此之外,蒋登科的新诗研究还具有宽广的视野,网络诗歌、格律诗甚至情色诗等均有所涉及。蒋登科的新诗研究总是从小处入手,以小的切口走向大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言,“从小处出发,抓住每一个思想的萌芽,多个嫩芽泛绿的时候,再努力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开花、结果”。他的新诗研究充满情感和温度,贴近新诗文本,从诗人的情感出发,升华出理论之花。他自己也有长期的创作经验积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版过《爱与非爱的空间》《静夜的叙说》等散文诗集、散文集,此后又有新的作品不断问世,因此,他又被称为是“诗人型学者,学者型诗人”。他认为 “仅仅展示技巧还不是大诗人的标志,甚至可以称为‘小聪明’。优秀的诗人除了独特的表达技巧之外,需要的是大智慧,尤其是要具有大格局”。这同样适用于他的新诗研究。“小”与“大”是蒋登科的哲学表达,在“小”与“大”之间,他不仅找到了新诗研究的奥秘,更形成了一种人生哲理,从做好一件件“小事情”开始,构建出诗歌研究的“大文章”。
其他文献
像依恋早年的星光  呼吸着蓝色花园里的气息  那些过着平民生活的昆虫  低调而温和,在孤独的风雨中安家  月光照耀着窗前的波斯菊  洁净的花瓣  用整个心房聆听夜露滴落的回响(那是多么美好的声音)  被月光反复洗过的波斯菊  犹如细雨洒落的星辰  装饰着诗人的梦境  又像一阵微风  完美地划过萼片秋光  时光悄无声息  河流像一首老歌  鸟儿漫无天际地在空中逡巡  家园多么纯粹  风的背影是孤独之
期刊
日常的温度  早晨,我轮番洗两套茶具  精致紫砂杯,白色陶瓷壶  无法确定用哪一套去招待你  白色陶瓷是他送的  好久没用,蒙了厚厚一层灰垢  清洗多遍后,露出玉白光泽  我盯着它看,生气  污垢没有完全消失,像谁有意或无意  造就生活的困苦  从未彻底消失  白色茶具上的荷,像我和他的姓  方言里同样的发音  曾被你写成南辕北辙的风景,等同于  褐色紫砂和白色陶瓷  在一个消毒锅里,沸腾  再慢
期刊
如何把握自我与世界、读者的关系,于作者而言,是用词语保持生命擦痕的关键。诗歌,尤其是那些具有超越性的诗歌,总是在语言的峭壁攀援,留下辞海澎湃的浪花。在阅读诗人、文学批评家程一身先生新诗集《有限事物的无限吸引》之后,我仿佛诗海拾贝,目睹了他自青年至中年的人生途旅:求学时的孤独、对亲情的眷恋、对生命和社会的冷静观察和热切求索等。这是一本封面简约精要,规格小巧而不失厚度的书。这部经过精选而浓缩的诗集,向
期刊
题成都宽窄巷子  一般明月一般风,只是今昔人不同。  巷子依然寬更窄,草新何以问刀兵?秋日感怀  一夜西风锦色装,热情未减只秋凉。  独酌长月吟长调,鬓上霜铺到雁乡。访春  京桃千树粉初匀,一路循芳到小村。  试问舍翁春几许,庭前绿韭寸余深。杂感  惊蛰花事了无痕,何向衡阳问雁心。  幸有春风堪解意,庭前绕尽作微吟。
期刊
1  荔枝熟了。莺飞草长  罗浮山下杜鹃啼血。遥望也是坚守  宛如东江纵队的战士  蜂拥而至。惠州、博罗到处都是战场  广阔天地,星星之火可以照耀中国  被歷史印证的再次被文字抒写被情感抒怀2  临水而居。枪炮声呐喊声闯入之时  正是血色黄昏。万物的倒影  有时安详,有时静美  心中磨了多年刀的人  手起刀落。  一招一式都举重若轻3  这是高度。你我无法抵达和超越  斩日寇,扬国威,毙顽敌  转
期刊
掘进的中国  ——致敬“京华号”盾构机  以超过16米的特大直径  为使中国的道路通向未来  开掘出一条迎来曙光的隧道  意志的刀盘,坚硬无比  任何顽固的艰难险阻,都拦不住  你强力掘进的坚定步伐  在这个龙的传人的国度里  终于建成了一条,让世人惊叹的  150米长的钢铁巨龙  并以它4300百吨的足够分量  跃上世界盾构机的舞台  彰显出中国人不断开拓的无畏决心  科学家们还从各种冷漠的刀具
期刊
一群闪闪的五角星隐入井冈山野,请允许他们  暂且在杜鹃花蕊里居住下来,允许真理的火种  怀着深深的暗香,在民间生根发芽,然后呼风唤雨  井冈山大气磅礴,杜鹃花向黄洋界奋力绽放  成为革命生涯中一阕红色的记忆  枪声和呐喊声加重了山体的殷红  加重了一颗颗五角星在肩膀上的担当与道义  硝烟经花朵过滤后,成为山中淡淡的流岚  枪杆子插入泥土,经深思熟虑后,长成青青的翠竹  镰刀与锤头,在一张画布上,向
期刊
隆冬的中华大地被一双筷子夹起  金属的触感是阳光下的战栗  鲸吞与蚕食曾为此得意  高山大河与儿女,一同被铁蹄胁迫  长歌恸哭,为何在故土之上  我们要背负侵略者的歌  将镰刀与斧头举过头顶  浩渺的江波孕育了一艘红船  捍卫,是七月时节挥汗如雨的笃定  一百年的光阴  见证了几代人的英勇与开拓  白杨在北方,以壮士的姿态  红棉在南国,以英雄的名义  如今,这片富饶的土地  只容许以先烈的鲜血和
期刊
红船,从这里起航  吃水线很深  像当时超重的中国  悠闲的八仙桌 太师椅  和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凝重  一应俱全  雨后的阳光 第一次  把湖面撩拨得鲜红如火 那一天  水花握紧了拳头  云朵也握紧了拳头 这艘船上的  年轻人和桌上的  宣言一起  向未来庄严宣誓  随后 这艘注定要驶向未来的游船  载着那一年的文研会、创造社  载着《沉沦》《阿Q正传》《女神》的墨香  载着《饿乡纪程》《共产党
期刊
黄鹤楼  楚天一目楼外江,锦绣河山披新装。  匠心焚火老鹤去,留住森林雕文章。  2007年8月23日写于武汉嵩山极顶  紅墙红尘红雪飞,几多肉身变塔林。  尚武参佛名利客,留下宝剑对禅心。  2007年5月1日写于登封重见云山  完达山下田万亩,七虎林河汗和土。  草舍灶边诗画鸭,而今扶犁牛如虎。  2011年6月13日写于云山农场那拉提草原  胡杨草裙冰山下,毡房弄茶远客家。  骆驼沟中盘龙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