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开始接触新诗创作与研究以来,蒋登科教授在这一领域已默默耕耘了三十余载。他在新诗理论建设、诗潮与流派研究、散文诗研究、新诗评论以及新诗精神史研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至今已出版《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散文诗文体论》《中国新诗的精神历程》等研究专著二十余部。蒋登科教授常说,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只能做一些“小事情”,但他的特点是坚持做小事情。在今天看来,他所做的这些“小事情”,已取得了“大收获”,形成了“大文章”。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话语受制于西方理论,中国学者惯于使用西方的话语表达模式。中国现代诗学研究也陷入西方话语模式,导致中国本土话语及其表达的缺失。蒋登科则认为:“有些人对民族文化传统持虚无的、自卑的态度,因而急于去认同别人以求得到被别人认同,于是将西方的东西不加选择地搬进来,造成了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实的完全背离,导致了中国新诗发展的迷茫与混乱。”在他的理论文章中,很难见到那些生搬硬套的西方学术话语,而是将其本土化,有效地建构属于自己的整体诗学观。
在其早期的理论著作《新诗审美人格论》中,蒋登科秉持中国新诗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的理念,将传统的“诗品即人品”的诗学理念加以深化,提出新诗审美人格论,并以此重新打量、思考新诗建设,为诗歌本体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后他还发表相关文章,进一步阐释审美人格在诗人创作中的作用。接着,蒋登科将新诗的审美人格研究拓展到新诗的精神研究领域,通过对新诗发展之精神脉络的梳理,对其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和诗歌精神进行历史总结,为梳理新诗艺术的传统,引导新诗艺术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为解决当下新诗创作中遇到的精神缺失等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
在代表蒋登科诗潮和诗歌流派研究的专著《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和《九叶诗人论稿》中,其诗学话语的本土表达更为明显。关于九月诗派研究,其他研究者少有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文化的视角加以阐释,蒋登科却从中西“合璧艺术”的角度,对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道德审美理想、文体意识、格调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其艺术成就的取得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九叶集》诗人群研究的新收获”。《散文诗文体论》为了防止散文诗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他还提出了散文诗应具有“牧歌意绪”的美学特征的观点,纠正了多年来人们对散文诗认识的误差。
蒋登科的诗学理论研究常常从文本出发,让作品说话,避免理论的玄虚高蹈。“不太习惯也不太喜欢从资料到资料、从理论到理论、从文学史著作到文学史著作的所谓‘研究’或者‘学问’。”
作为诗歌批评家,蒋登科一直活跃在新诗批评现场,在介入当下的诗歌批评中,蒋登科通过与众多诗歌创作者的近距离接触,深入阅读他们的诗歌作品,来感知当代诗歌创作的整体样态。
他倡导诗人创作应“回避对具体生活事件的描述,直接深入审美主体(诗人)的内心世界,以抒情的态度歌唱生活。诗歌的内容不是‘事’,而是‘情’,诗歌观照世界的方式不是叙述而是‘歌唱’”。因为“诗人不仅要关心自己,更应关心人类,成为人类美好心灵的发现者,人类的精神领袖”。在蒋登科看来, “在文学史、诗歌史的背后,还有很多默默付出但最终被湮没的探索者,他们没有成为大人物,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为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蒋登科先后为国内上百位诗歌创作者题写过序跋,他认为不管评论对象是“大人物”,还是初学者,都应该对其所涉及的诗集、文集反复阅读,在一定的观照范围内进行打量,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他还认为,阅读作品的过程是了解当下诗歌创作的好机会,是诗评家与当下保持诗坛互动的有效方式。为了撰写一篇并不算长的序文,他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打磨。从这些所谓的“小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诗歌批评的认真态度,这是一位真正的诗歌批评家所坚守的评论立场。
蒋登科的诗歌批评始终以理性克制的姿态,在诗歌审美的范畴内对其进行有理有据的评述。有人认为他的评论“不是那种一二三四的条条框框,而是以自己的一片诗情去领悟诗人的艺术真诚和人生爱心”。比如,他在早期评论顾城的时候,对其诗作的艺术价值予以充分肯定,但对其杀妻自缢的行为则充满“愤恨”,认为是其“人格裂变的悲剧”。这就是蒋登科的批评姿态。他的这一批评风格一直保持至今。
在蒋登科的诗歌研究领地里,他还专门开辟了一块园地,留给他工作所在的城市,凸显了其作为诗歌批评家的赤子情怀。在中国新诗史上,成渝地区的诗歌创作一直比较活跃,产生了一大批深具影响的诗人,是中国新诗创作和研究的重镇。蒋登科在对国内诗歌重大问题发言的同时,长期关注重庆诗歌的发展,不仅参与了中国当代第一部地方诗歌史《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的编写工作,还出版了系列著作。呂进教授称其为重庆诗歌的“密切关注、细致追踪者”。
新诗研究活态史料的抢救性发掘,是新诗文献史料研究迫在眉睫的工作。蒋登科2013年的《重庆诗歌访谈》,对中国新诗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和保存等工作,提供了新的借鉴与启示。《重庆新诗的多元景观》则是蒋登科长期关注、追踪重庆诗歌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有反映整体的《重庆当代诗歌发展概貌》,也有对某一时段进行描述的《80年代:值得不断重读的重庆诗坛》,还有对早期新诗中的邓均吾、何其芳等诗人的个案研究,以及被视为“九叶诗人”却被排除在外的诗人方敬的诗歌研究。当然,还包括老一辈诗人邹降、梁上泉、傅天琳等,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代表诗人也在其列。可以说,该书真正揭示了重庆诗歌创作的“多元景观”,是描绘重庆新诗发展史的珍贵“影集”。蒋登科在以重庆为代表的地方性诗歌研究中,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成名诗人身上,而是更注重培育诗坛新人,提携诗坛新秀,或是对新现象、新思潮保持关注。
除此之外,蒋登科的新诗研究还具有宽广的视野,网络诗歌、格律诗甚至情色诗等均有所涉及。蒋登科的新诗研究总是从小处入手,以小的切口走向大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言,“从小处出发,抓住每一个思想的萌芽,多个嫩芽泛绿的时候,再努力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开花、结果”。他的新诗研究充满情感和温度,贴近新诗文本,从诗人的情感出发,升华出理论之花。他自己也有长期的创作经验积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版过《爱与非爱的空间》《静夜的叙说》等散文诗集、散文集,此后又有新的作品不断问世,因此,他又被称为是“诗人型学者,学者型诗人”。他认为 “仅仅展示技巧还不是大诗人的标志,甚至可以称为‘小聪明’。优秀的诗人除了独特的表达技巧之外,需要的是大智慧,尤其是要具有大格局”。这同样适用于他的新诗研究。“小”与“大”是蒋登科的哲学表达,在“小”与“大”之间,他不仅找到了新诗研究的奥秘,更形成了一种人生哲理,从做好一件件“小事情”开始,构建出诗歌研究的“大文章”。
诗学话语的本土表达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话语受制于西方理论,中国学者惯于使用西方的话语表达模式。中国现代诗学研究也陷入西方话语模式,导致中国本土话语及其表达的缺失。蒋登科则认为:“有些人对民族文化传统持虚无的、自卑的态度,因而急于去认同别人以求得到被别人认同,于是将西方的东西不加选择地搬进来,造成了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实的完全背离,导致了中国新诗发展的迷茫与混乱。”在他的理论文章中,很难见到那些生搬硬套的西方学术话语,而是将其本土化,有效地建构属于自己的整体诗学观。
在其早期的理论著作《新诗审美人格论》中,蒋登科秉持中国新诗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的理念,将传统的“诗品即人品”的诗学理念加以深化,提出新诗审美人格论,并以此重新打量、思考新诗建设,为诗歌本体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后他还发表相关文章,进一步阐释审美人格在诗人创作中的作用。接着,蒋登科将新诗的审美人格研究拓展到新诗的精神研究领域,通过对新诗发展之精神脉络的梳理,对其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和诗歌精神进行历史总结,为梳理新诗艺术的传统,引导新诗艺术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为解决当下新诗创作中遇到的精神缺失等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
在代表蒋登科诗潮和诗歌流派研究的专著《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和《九叶诗人论稿》中,其诗学话语的本土表达更为明显。关于九月诗派研究,其他研究者少有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文化的视角加以阐释,蒋登科却从中西“合璧艺术”的角度,对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道德审美理想、文体意识、格调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其艺术成就的取得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九叶集》诗人群研究的新收获”。《散文诗文体论》为了防止散文诗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他还提出了散文诗应具有“牧歌意绪”的美学特征的观点,纠正了多年来人们对散文诗认识的误差。
蒋登科的诗学理论研究常常从文本出发,让作品说话,避免理论的玄虚高蹈。“不太习惯也不太喜欢从资料到资料、从理论到理论、从文学史著作到文学史著作的所谓‘研究’或者‘学问’。”
介入当下的批评姿态
作为诗歌批评家,蒋登科一直活跃在新诗批评现场,在介入当下的诗歌批评中,蒋登科通过与众多诗歌创作者的近距离接触,深入阅读他们的诗歌作品,来感知当代诗歌创作的整体样态。
他倡导诗人创作应“回避对具体生活事件的描述,直接深入审美主体(诗人)的内心世界,以抒情的态度歌唱生活。诗歌的内容不是‘事’,而是‘情’,诗歌观照世界的方式不是叙述而是‘歌唱’”。因为“诗人不仅要关心自己,更应关心人类,成为人类美好心灵的发现者,人类的精神领袖”。在蒋登科看来, “在文学史、诗歌史的背后,还有很多默默付出但最终被湮没的探索者,他们没有成为大人物,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为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蒋登科先后为国内上百位诗歌创作者题写过序跋,他认为不管评论对象是“大人物”,还是初学者,都应该对其所涉及的诗集、文集反复阅读,在一定的观照范围内进行打量,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他还认为,阅读作品的过程是了解当下诗歌创作的好机会,是诗评家与当下保持诗坛互动的有效方式。为了撰写一篇并不算长的序文,他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打磨。从这些所谓的“小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诗歌批评的认真态度,这是一位真正的诗歌批评家所坚守的评论立场。
蒋登科的诗歌批评始终以理性克制的姿态,在诗歌审美的范畴内对其进行有理有据的评述。有人认为他的评论“不是那种一二三四的条条框框,而是以自己的一片诗情去领悟诗人的艺术真诚和人生爱心”。比如,他在早期评论顾城的时候,对其诗作的艺术价值予以充分肯定,但对其杀妻自缢的行为则充满“愤恨”,认为是其“人格裂变的悲剧”。这就是蒋登科的批评姿态。他的这一批评风格一直保持至今。
关注地域诗歌的赤子情怀
在蒋登科的诗歌研究领地里,他还专门开辟了一块园地,留给他工作所在的城市,凸显了其作为诗歌批评家的赤子情怀。在中国新诗史上,成渝地区的诗歌创作一直比较活跃,产生了一大批深具影响的诗人,是中国新诗创作和研究的重镇。蒋登科在对国内诗歌重大问题发言的同时,长期关注重庆诗歌的发展,不仅参与了中国当代第一部地方诗歌史《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的编写工作,还出版了系列著作。呂进教授称其为重庆诗歌的“密切关注、细致追踪者”。
新诗研究活态史料的抢救性发掘,是新诗文献史料研究迫在眉睫的工作。蒋登科2013年的《重庆诗歌访谈》,对中国新诗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和保存等工作,提供了新的借鉴与启示。《重庆新诗的多元景观》则是蒋登科长期关注、追踪重庆诗歌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有反映整体的《重庆当代诗歌发展概貌》,也有对某一时段进行描述的《80年代:值得不断重读的重庆诗坛》,还有对早期新诗中的邓均吾、何其芳等诗人的个案研究,以及被视为“九叶诗人”却被排除在外的诗人方敬的诗歌研究。当然,还包括老一辈诗人邹降、梁上泉、傅天琳等,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代表诗人也在其列。可以说,该书真正揭示了重庆诗歌创作的“多元景观”,是描绘重庆新诗发展史的珍贵“影集”。蒋登科在以重庆为代表的地方性诗歌研究中,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成名诗人身上,而是更注重培育诗坛新人,提携诗坛新秀,或是对新现象、新思潮保持关注。
除此之外,蒋登科的新诗研究还具有宽广的视野,网络诗歌、格律诗甚至情色诗等均有所涉及。蒋登科的新诗研究总是从小处入手,以小的切口走向大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言,“从小处出发,抓住每一个思想的萌芽,多个嫩芽泛绿的时候,再努力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开花、结果”。他的新诗研究充满情感和温度,贴近新诗文本,从诗人的情感出发,升华出理论之花。他自己也有长期的创作经验积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版过《爱与非爱的空间》《静夜的叙说》等散文诗集、散文集,此后又有新的作品不断问世,因此,他又被称为是“诗人型学者,学者型诗人”。他认为 “仅仅展示技巧还不是大诗人的标志,甚至可以称为‘小聪明’。优秀的诗人除了独特的表达技巧之外,需要的是大智慧,尤其是要具有大格局”。这同样适用于他的新诗研究。“小”与“大”是蒋登科的哲学表达,在“小”与“大”之间,他不仅找到了新诗研究的奥秘,更形成了一种人生哲理,从做好一件件“小事情”开始,构建出诗歌研究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