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暗暴力,死亡漩涡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课还是不补课?选择不同的孩子就像活在两个世界,一个如沐春风,一个如履薄冰。拒绝补课的周文轩每天上学就像赴刑场,对老师的恐惧一天一天累积。
  终于,2013年12月6日上午,他从云南曲靖市廖廓山上的靖宁宝塔跳下。此后,父亲周志民开始向“有偿补课”宣战……
  补课特效,成绩未提高却常受夸赞
  周志民家住曲靖市沾益县,在县国税局上班。妻子杨美萍曾在工厂上班,儿子上小学后,便辞职在家照顾孩子。14岁的儿子周文轩,帅气开朗,是夫妻俩的骄傲。
  2011年9月,周志民找了各种关系,让周文轩入读麒麟区某中学。全班75名学生,入学时,周文轩的成绩排第63位。周志民在附近租了套房,举家搬过来,每天赶十几公里上下班。
  入学不久,英语老师在班上提起,将利用周末在家给学生补课,有兴趣的可以报名。周文轩回家说:“很多同学都去,我要不去,怕上课时听不懂。”周志民很清楚国家三令五申不准老师私下补课,不管有偿还是无偿,但还是同意了。
  一个补习班有二十几名学生,大都是同班同学。几次补课下来,周志民问效果怎样。周文轩掏出几张试卷:“每次,老师都发一张卷子,做完后,他再说几句,就这些。”他感觉跟课堂上教的没两样,也没分析什么难点重点。
  期中考试,周文轩总成绩排第55名,英语成绩提高幅度却不大。
  哪知,家长会上,英语老师好好地表扬了周文轩,说:“这孩子灵光,就是有些爱玩。”老师说话时面带和气,对待周志民热络得好像老朋友。周志民心里热乎乎的。
  转身,老师又把另一名家长喊到身边,批评得特别严厉。那家长一米八的个子,勾着头一直赔小心,孩子也不敢吱声。等老师训完,父子俩才小心翼翼离开。
  回家路上,周志民问:“老师批评的那学生考多少名?”周文轩想了想:“好像是第34名。”“不错呀,老师怎么批评得这么厉害?”“可能是他没去补课,好多同学私下都传英语老师偏向补课的学生,不过我觉得老师人挺好。”
  之后,周文轩很用功,但成绩总是原地踏步。好在他心情不错,每天回家都笑意吟吟,说起英语老师更是激动,“老师说我单词写得标准”、“老师夸我默写得了90分”、“老师说我有很大进步”。
  初一下学期,数学和语文两位主课老师也办了补习班,周文轩又报了名。每门课每学期800元。在班上,补三门课还算少的,有些学生补五六门,家长就为在老师那混个脸熟,多得一点关照。
  聊天时,周文轩像小大人一样,拍拍父亲的肩:“老周,你不知道,要想在班里生存,老师给的面子太重要了。”
  老实内敛的周志民吃了一惊,没想到,补课竟成了学生向老师表“忠心”的手段。可他不得不承认,老师想打压一个学生太简单,只要你举手不喊你回答问题,或者用眼神漠视你,几次下来,便能把孩子的自信心打击得体无完肤。儿子去世后,他一再恨自己明白得太迟。
  每周补三门课,周文轩很累,成绩却没长进。2012年9月,考虑到他个子小,老师特意将他排到第一排。一次家庭聚会,周文轩告诉外公外婆,自己最喜欢语文、数学、英语老师,他们对自己特别好。说这话时,他手舞足蹈。
  初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周文轩依然排在第55名。考虑到补课没效果,每学期2400元也算不小的开销,懂事的周文轩提出不再补课,可以买一些练习册回来练习。虽然他也担心老师态度会变,但想想一年多来,老师常夸他的那些话,觉得只要自己遵守课堂纪律,应该不会受轻视。然而,周文轩哪能读懂大人复杂的世界。
  教室成刑场,无尽辱骂撕裂少年心
  不再补课之后,周文轩比以前更努力,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主动去办公室问老师。开始,几个老师还能有问必答,但次数多了,便会敷衍:“这题上课时说了,你去问同学。”或粗鲁地说:“上课多用点脑子。”
  一天,周志民下班回家,发现儿子在沙发上闷坐,过了半天,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大人是不是都很在乎钱?”没等父亲回答,他长叹一口气,站起身:“就是随便问问。”
  周志民察觉儿子有心事,试探性地问:“老师最近可夸你了?”周文轩扔出一句:“我又不是幼儿园小朋友。”周志民想继续问,可儿子推三阻四。
  2012年12月的一天,周文轩正上课,后面同学戳他的背,找他说话。周文轩刚回头被数学老师逮个正着。老师呵斥道:“有些同学成绩差还不知反省,整天稀里糊涂,不装脑子待在这纯粹是浪费时间。”老师没有点名,但眼神直直地看着周文轩。
  下课后,老师又把周文轩喊到办公室,指着试卷继续批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这样下去,不仅害自己,还拖累全班同学。”周文轩很想哭,可不敢,只能忍着,脸憋得通红。
  之后,他躲进厕所。一个朋友来劝,他垂着头说:“撞墙死了算了,天天被骂,头都快炸了。”朋友安慰他:“老师又不是骂你一个。”周文轩摇摇头:“早知这样,不如继续补课了。”
  当晚,周文轩去了同学家。事后,据那同学回忆,他们又聊了很多,周文轩说自己不受老师喜欢,老师骂他笨,他有时都不想上学,想一走了之,又怕父母担心。当时,他情绪激动,想法也较偏激。这一切,周志民都不知道,孩子从不提,他只知道,儿子一天比一天沉闷。
  更可怕的,是三门任课老师同时“管教”,年少的周文轩承受不了。不管做什么,老师总能找到机会指责他,他辩驳几句,老师立即向班主任报告。他曾经的优点全成了缺点,小小的心一次又一次跌落谷底。
  2013年3月11日,周文轩感冒发烧,昏昏沉沉地趴在桌上听课。英语老师把书往桌上一拍:“想睡觉回家去,别影响其他同学。”看着面目狰狞的老师,周文轩辩解道:“我不太舒服,头疼。”“你可以在家休息,甚至可以不来,都没关系。”周文轩不敢继续解释,只能撑着上课。
  放学后,他去了外婆家,见到外婆就哭了,说不想活了,被老师视为眼中钉,日子太难受。外婆狠狠责怪了他,让他以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   很快,周文轩从前排调到了最后。每位学生都清楚,座位代表了他们在老师心里的受重视程度。周文轩像个弃儿找不到出路。听孙子说多了苦闷,外婆让周志民去学校问问情况。
  周志民这才大悟,赶紧跟几门任课老师打电话。老师都算热情,都说是为学生负责,要是家长不想他们管,可以不管。周志民有苦说不出,便提出继续补课。倔强的周文轩一口回绝:“死也不补。”
  少年跳塔身亡,谁能担负生命的重量
  2013年10月23日,周文轩的心被英语老师伤到了极致。
  那天,老师破天荒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因为紧张,他答得很不好,语法和单词都有错。老师火了:“你脑子里是不是装了糨糊,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看看你,哪像毕业班学生,我要是你不如回家,学门技术还能混口饭吃。”周文轩的脸羞得通红,鼓起勇气看了老师一眼,眼神里流露出很多东西,有哀怨,有伤心,还有祈求,他希望老师能少说两句。哪知,老师并未结束,“你的成绩,说出来都丢人,作为老师,我说句负责任的话,你就算考试也考不上高中。”
  或许是再也承受不了,周文轩双手捏得很紧。恰好,下课铃响了,他才算解脱。当天,周文轩没吃晚饭,说不舒服。
  慢慢的,班里分成两派,“补课派”和“不补课派”。补课的学生深受老师喜欢,不补课的是受打击批评的一族,只要有错,老师就会把苗头引到他们身上,只要上课有声响,老师凌厉的眼神肯定会看着他们。周文轩整天胆战心惊,生怕战火波及到自己身上,他怕去学校,怕看见老师。
  没多久,杨美萍发现儿子掉头发,吓坏了,带儿子去检查,医生也没查出问题。
  12月3日,周文轩得了肠胃炎,上吐下泻,几乎虚脱,便在家休息一天。第二天,他刚到学校,就被语文老师要求背诵课文。因前一天不舒服,课文忘背了,他被老师狠批了一顿,放学后,还留在教室背书。之后他没回家,在学校食堂买了饭,吃了两口。同学喊他去踢球,他也没去,还说了“活着没意思”之类的话。
  第二天,周文轩依然不舒服,却不敢请病假。因为精神高度紧张,此后一天多都没吃东西,在家也坐卧不安。妈妈问他想什么,他总摇头,要不就发呆。
  12月6日,周文轩6点多钟起床,找父亲要了早餐费。没零钱,周志民给了儿子50元。出门时,周文轩跟父亲挥了挥手。8点40分,周志民刚到单位,儿子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儿子没去上早自习。周志民忙和妻子分头去找。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报了警。
  10点左右,周志民接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说有个孩子从靖宁宝塔跳下,情况危及。等周志民赶到时,儿子躺在血泊里,已没了呼吸。
  周志民悲痛欲绝,后通过警方调取的监控视频发现,早上6点50分左右,周文轩一直是往学校的方向去,但学校的监控录像很模糊,看不出什么。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没有进学校,没任何记录。9点10分,廖廓山公园门口的监控显示周文轩走了进去,没背书包,垂着头。9点39分,他从宝塔跳下。
  儿子死前,没一点征兆,周志民去问儿子的同学,很多学生支支吾吾。越这样,周志民越怀疑,他摸黑找到儿子几个要好的同学家。
  一个同学说:“周文轩在班上老被老师骂,他多次说过想走,不过没说去哪。”随后,这一情况得到多名同学证实。老师骂过周文轩的话一一被抖露出来,周志民心碎了,他不知道,儿子每天面对的都是这些。
  周志民强烈要求学校给说法,校方丝毫不承认有错,老师辩称只是尽责教育孩子,就算话说重了,出发点是好的,更不涉及任何利益。周志民只能在网上发帖求助。短短一天时间,无数家长回帖,纷纷表示有类似遭遇。
  周文轩所在中学的家长们也回去询问孩子,结果很多孩子都说有过这种情况。据周志民调查,没补课的孩子,80%被老师骂过,其中“你这个猪头脑子”、“滚回家去”骂得最多。
  12月23日,学校愿跟周志民协商。很多家长听闻此事,聚集在校门口,力挺周志民:“我家孩子可以作证,这事要是学校不重视,下一个跳楼的孩子不知是谁。”“如果需要,大家还可以给你按手印。”
  2014年1月,周志民跟周文轩所在中学多次协商后,达成协议,学校一次性赔偿10万元。周志民感到从未有过的悲凉,争讨了这么久,并不是为了这点钱。可事到如今,他唯一能为儿子做的似乎只有这些,妻子病倒在床,四个老人急需照顾,他只有把泪藏进肚里,带着对儿子无尽的思念,把家重新撑起来。
  编后:当整个教育大环境存在缺漏时,作为个体的我们,除了在悲剧发生之后叹息,还可以做些什么?从家长这方面来说,面对问题,可以有更多主动性,比如多与老师沟通,了解老师想法,了解孩子在校状况;家长之间建立联系,互通声气,相互支持;鼓励孩子开拓眼界,不拘于小世界的痛苦,增强抗挫能力。(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作者声明:未经同意,本文禁止转载,上网。)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关键词:创业困惑 性别影响 财富观念  本期嘉宾:  南京商茂投资集团董事长肖梅:尝试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民生工作者、江苏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引路人;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兼)、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白下区工商联主席。  江苏耀龙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桂云:致力于打造中国人的民族时尚,曾荣膺2009年十大品牌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期刊
那年,我才上小学三年级。学校组织到外地春游,到了傍晚,出去的五辆旅游车,只回来四辆,还有一辆车迟迟未归。  在学校等待的家长早已焦虑不安,个个愁眉苦脸,怨声载道,有的还闭着眼,默默祈祷着。  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有人看到一辆旅游车翻到河里去了。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哭声一片。有的家长甚至情绪失控,立刻要租车到现场。校长、老师只好竭力安慰大家。  妈妈边流泪边哽咽道,今天孩子早饭都没吃就走了,都怪我,
期刊
老汤在QQ上喊我,说请我到溧阳南山采风。我愣了半天没回话,因为这是个有挑战的任务。读过几篇老汤写南山的文章,他将溧阳的山山水水,写得激情四溢。犹豫了一会儿,我还是答应了。因为,我突然想到,老汤写的南山,很美。但这种美,从何而来呢?旅游的本质,不就是为了找到美的根源吗?再说,有问号的地方,我总是舍不得错过。于是,炎炎夏季,城际高铁将我从南京带到南山。  ——采访札记  南山的味道,是小时候的味道  
期刊
2013年9月22日,在盐城市巾帼创业推进会上,盐城鸿源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其香的创业汇报,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十多年来,她回乡创业发展生猪养殖,带领众乡亲走上致富路,赢得了群众的口碑,被乡邻们亲切地称为“猪司令”。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但却以朴实的创业风采和执著的创业精神,生动诠释了“巾帼创业何需让须眉”的美丽人生。  走过黑夜才知道光明可贵  曾经,徐其香和丈夫分别在滨
期刊
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由青春走至白头,他的谨慎与自律、深爱与柔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有了答案。  上世纪80年代,宇津井健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尤其是《血疑》里那风度翩翩、温和凛然的大岛茂,塑造了彼时银幕上最经典的父亲形象。这位银幕上的好丈夫好父亲在生活中也同样,他照顾生病的妻子几十年,相濡以沫的感情为人称颂。  2014年3月14日,83岁的宇津井健因病逝世。逝世当天,这位耄耋巨星在病榻前完成了第二
期刊
爱像秋风划过的季节,一切该丰满的都完美生长  1974年,国学大师林语堂已病入膏肓,仍笔耕不辍,洋洋洒洒《八十自叙》和当年的《京华烟云》一样,惹得读者趋之若鹜。  《八十自叙》中,林先生与发妻六十年风风雨雨着数不尽的恩爱,只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书稿间时不时闪过一个神秘的“C君”,C君贯穿始终,却若隐若现,让人抓不到一丝具体线索。唯一可甄别的是,林先生含情脉脉地称其为“其美无比的大美人”。  欲说还
期刊
天赐河边一条心  1924年出生的她,短发飞扬丽颜秀目,16岁便担任当地妇救会主任。他15岁参加了农民协会,16岁参加秘密赤卫军,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2月入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辛万苦、出生入死、两次负重伤。这令单纯又一心向往革命的她很是崇拜和敬仰。  江苏滨海天场镇张家庄那株老槐树下,硕大的树冠茂盛葱绿,天赐河清冽着缠绵流淌。他依偎在老槐树上
期刊
最近,有一部小书令众多读者潸然泪下。它源于战乱、饥荒的真实,它独特的小民视角,开创了民间纪史的先河。那些钉在纸上,戳在人心里的文字,让阅读的人始终都在屏住呼吸。而这些文字,这本《穷时候,乱时候》的小书,出自于一位山东老太太。60岁之前,她大字不识,75岁,她大器晚成。  73岁的娘,成了女儿的学生  1996年,姜淑梅的老伴在车祸中丧生。吵吵闹闹一辈子的那个伴儿走了,59岁的姜淑梅迅速地老了。为了
期刊
2013年12月23日,张任飞坐上了上海虹桥开往北京南的动车。相隔22年的时光,她想重走父母当年的蜜月路,比照每一张老照片,同位置同角度拍下物是人非的一切,在2013年跨入2014年这个“一生一世”的日子里,送给父母一份最好的礼物。  1991年,土到掉渣的爱情  张任飞的父亲张耘天和母亲陈为群相恋是在1991年——  两人是桐乡市第一中学的校友,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了工作。张耘天被分到桐乡市人民
期刊
我不想改变世界,我只想改变一个女孩子的命运,然后是再一个,再一个。  她曾在少女时被卖到妓院,成功逃脱后又重返那里解救其他人。她的事业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不断获得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国际奖项,以表彰她对人权和反抗人口贩卖问题做出的贡献。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时代》杂志关于她的简介中写道:“没错,她的逃跑使得她与众不同,但真正使她变得非凡的,是她又回来了。”  每天都在恐惧仇恨中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