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需要好乐感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中国好声音》,你会发现,举凡有歌的地方,就会有原汁原味的演唱,亦会有咆哮般甚至尖叫式的发挥。万事万物于生活中都有“实相”,所谓制度,也不过只是一首歌的曲子。写曲子的人量化自己的乐感进而制定出规则,而执行曲子的人却往往会在规则中加入自己想法,于是,就有了所谓的“跑调”。
  跑调,是管理者每天都在面对的常态。试想,连一首歌都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唱法,更何况那牵扯到方方面面利益以及人心的种种制度。太多时候,我们在脑海里闪现出灵感A,于是设计出了制度B,最后却成了执行C,由此再产生了结果D。
  从A到D的距离,其实就是创作者与演唱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管理者需要乐感,需要通过基于创作者本身的产品经理思维,去缩短与演唱者的距离。柳传志曾经提及他的管理三段论“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隐含其中的信息是“建班子”应在“定战略”之前。也即是说,先找人再定制度,好的制度应基于现在的人力而设计,切忌临渊羡鱼地生搬硬套所谓的先进管理方法,然后再“空降”到团队内部。
  所谓“人对了,事就对”。这句话虽然残酷,亦登不上管理的大雅之堂,但对于中小企业甚至创业型团队而言,换人绝对要比换人的思想见效快。有人的地方就有思想,一个思想的好与坏,其实没有恒定的标尺用以辅佐判断,但是千头万绪一刀猛切的标准绝对只有一条,是否唱的是适合这个山头的歌,是否守了这个山头的“法”。
  面对动态,不刻舟求剑;面对动态,同样需要坚持基本的“法”。一首歌的旋律是它的基本法,再有感情再有个人表现欲,亦要遵循基本的“调子”;一个公司能够量化的规则是它的“法”,法要量化,法要数字,法首先要是基于现有人员进行的量身设计。
  面对动态,不妄自菲薄。好的管理是量化好制度,继而再弹奏出文化。好的文化是一部好的作品,像音乐、像诗、像油画,创造的是美。美是满足,是让需要成就感的人获得成就感,需要安全感的人获得安全感,让需要回家的人回家,需要出发的人出发。
  管理需要乐感,乐感是一种境界。好的乐感,是将自己对某事某物某阶段的认知推己及人,最终再还原出最适合绝大多数唱出天籁的调子。好的乐感,要超越工具层面的理性,像水一样在虚虚实实之中推动高潮起伏。
  好的乐感,是基于现象而抽出规律,然后再基于规律而制定的旋律。一种能够创造出美的旋律。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类信息以量化的形势不断传播,人们也提高了对知识的尊重,逐渐促进了知识付费平台的崛起,'得到'APP在《逻辑思维》运营基础上,看到了知识付费的热
很多创新项目的最初缘起,来自创始人的一次排队经历。  孙陶然说他之所以创办拉卡拉,就是因缴纳水电费而在银行排了长队,他觉得便民支付实在太重要了;香飘飘奶茶的创始人同样是因为看到街边奶茶店的人山人海后,决定搞出消费者不用排队就可以喝到的奶茶。  有排队就有机会。这种机会,本质上指着眼于波动的供需关系,最终发现并创造出来的一块未来市场。作为资源有限情况下所产生的分配方法之一,不得不承认,排队确实是人类
不久前,李彦宏在雨度内部发表公开信,提倡公司文化需要狼性,淘汰小资。一向以温情文化示人的百度,让“狼性”一词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关于狼性文化的争议,在企业界由来已久。其对竞争力的无比推崇,显然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中庸文化,进而招致争议。  有人说,因为狼性文化,置竞争对手于死地,变成了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即便一方获胜,也会造成“赢了也是输”的最终结果。而在企业内部,狼性文化很容易形成强硬的刚性文化,
新年,你在想什么?想过去一年的波诡云谲,或者未来如何能风生水起?  新年,你在想什么?想与朋友一起谈天说地、把酒高歌,还是孤身上路、淡然远行?  新年,你在想什么?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没有足迹也没有轨迹可以遵循。  想,是因为还在路上。它的价值就在于转个身,看看自己还相信什么,还感动什么,还盼望什么。然后那些东南西北、来去无根的思绪,会慢慢聚拢起来,因为时间的介入渐渐变得立体而悠远。  想,是
机会是一张万能的网,心向往哪里就撒向哪里。失意的人控诉着历史的粗砺,神游着未来美丽的机会翩然飘落面前;得意的人庆幸着命运的垂青,冀望着幸运之神与自己永远相伴。机会,成为每个人身上的重枷,成为我们心中的痛点。  曾经的过去,摆个地摊也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买只股票能赚1千倍,可很多人不信;进入21世纪,上网创业就能致富,可很多人不试。比尔盖茨选择退学从商,开启了微软的世界霸业;柳传志40岁下海经商,